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础

合集下载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基本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基本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基本构成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的大脑。

CPU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进行数据的运算和逻辑操作,寄存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二、内存(Memory)内存(Memory)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

内存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

主存储器(主内存)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其速度快、容量较小。

辅助存储器(如硬盘、SSD等)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容量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的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和选择操作,扫描仪和摄像头则用于将纸质文件或图像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

四、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给用户或其他设备的设备。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显示器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像和文字显示给用户,打印机用于将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文件,音频设备则用于播放声音和音乐。

五、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除了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存储设备,如固态硬盘(SSD)、光盘、磁带等。

固态硬盘(SSD)以其高速读写、低功耗和可靠性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光盘适用于存储大容量的数据,磁带则适用于大规模的数据备份和存储。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基本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CPU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给用户或其他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复习题答案一、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生产自动化的关系;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回答题: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3.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和被控对象组成,计算机系统又由硬件和软件组成;4.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⑴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⑵计算机控制系统修改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一般不对硬件电路进行改动,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⑶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⑷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⑸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⑹采用计算机控制,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5.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答: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二、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础;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与接口;掌握采样和保持电路的原理和典型芯片的应用,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A/D和D/A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控制用计算机系统;回答题:1.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A/D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2.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3.例举三种以上典型的三端输出电压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答:W78系列,如W7805、7812、7824等;W79系列,如W7805、7812、7824等4.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答:光电隔离器件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5.说明隔离电源的基本作用;答:为了实施隔离技术,隔离电源可以为被隔离的各个部分提供独立的或相互隔离的电源供电,以切断各个部分间的电路联系;6.什么是采样或采样过程7.答:采样或采样过程,就是抽取连续信号在离散时间瞬时值的序列过程,有时也称为离散化过程;8. 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答:1 连续信号;2 模拟信号;3 离散信号;4 采样信号;5 数字信号;9. 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10.答: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周期采样 ;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2 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3 非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4 多速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5 随机采样;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11. 什么是信号重构答:把离散信号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重构,它是采样的逆过程;12. 写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答: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为01e ()TsH s s--=; 13. 引入零阶保持器对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有何影响答:零阶保持器的引入并不影响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14. 简述采样定理的基本内容;答:采样定理: 如果连续信号)(t f 具有有限频谱,其最高频率为max ω,则对)(t f 进行周期采样且采样角频率s max 2ωω≥时,连续信号)(t f 可以由采样信号)(*t f 唯一确定,亦即可以从)(*t f 无失真地恢复)(t f ;15. 简述连续信号的定义;答:连续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16. 简述离散信号的定义;答:模拟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一个子集,在大多数场合与很多文献中,将二者等同起来,均指模拟信号;17. 简述采样信号的定义;答:采样信号是离散信号的子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幅值上是连续的;在很多场合中,我们提及离散信号就是指采样信号;18. 简述数字信号的定义;答:数字信号是幅值整量化的离散信号,它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三、知识点: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具体为介绍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掌握模拟控制器与数字控制器的转换方法,掌握数字PID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办法;回答题:1. 简述比例调节作用;答: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2.简述积分调节的作用答: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3.简述微分调节的作用答: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4.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其中计算值的多余信息没有执行就遗失了,从而影响控制效果;5.如何消除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答:抑制比例和微分饱和的办法之一是用“积分补偿法”;其中心思想是将那些因饱和而未能执行的增量信息积累起来,一旦有可能再补充执行;6.增量型PID控制算式具有哪些优点答:1计算机只输出控制增量,即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部分,因而误动作影响小;2在i时刻的输出ui,只需用到此时刻的偏差,以及前一时刻、前两时刻的偏差e i-1、e i-2和前一次的输出值u i-1,这大大节约了内存和计算时间;3在进行手动—自动切换时,控制量冲击小,能够较平滑地过渡;7.如何利用试凑法调整PID算法的参数答:1先整定比例部分:将比例系数KP由小调大,并观察相应的系统响应趋势,直到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2如果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系统的静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加入积分环节;3如果即使有比例积分控制器消除了偏差,但动态过程仍不令人满意,则可以加入微分环节,构成PID 控制器;在整定时,可先置微分时间系数TD为零,在第二步整定的基础上,增大微分时间系数TD,同时相应地改变比例系数KP和积分时间系数TI,逐步试凑,以获得满意的调节效果和控制参数;8.何为积分饱和现象答:在标准PID位置算法中,控制系统在启动、停止或者大幅度提降给定值等情况下,系统输出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种较大偏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经过积分项累积后,可能会使控制量uk很大,甚至超过执行机构的极限u max;另外,当负误差的绝对值较大时,也会出现u<u min的另一种极端情况;显然,当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极限时,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从而影响控制效果;这类现象在给定值突变时容易发生,而且在起动时特别明显,故也称“起动效应”;9.如何消除积分饱和现象答:减小积分饱和的关键在于不能使积分项累积过大;因此当偏差大于某个规定的门限值时,删除积分作用,PID控制器相当于一个PD调节器,既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又可以消除积分饱和现象,不致使系统产生过大的超调和振荡;只有当误差e在门限ε之内时,加入积分控制,相当于PID控制器,则可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10.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哪些缺陷答: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 必须以采样周期足够小为前提;在许多实际系统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2 没有反映采样点之间的性能;特别是当采样周期过大,除有可能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外,还使系统长时间处于“开环”、失控状态;因此,系统的调节品质变坏;3 等效离散化设计所构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性能指标只能接近于原连续系统只有当采样周期T=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才能完全等同于连续系统,而不可能超过它;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近似设计;计算题:1. 用后向差分法求下列模拟控制器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采样周期T=1s;解:2. 用双线性变换法求下列模拟控制器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采样周期T=;解:3.某连续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试分别用前向差分法和后向差分法求该装置的递推输出序列设输入为et,输出为ut ;解:前向差分后向差分4.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试用双线性变换法求出相应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其中T=1s;解:应用双线性变换211zsT z-=+5.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写出等效的递推型数字PID控制器的差分形式;解:应用后向差分法11z sT--=6.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现用数字PID算法实现它,试写出其相应的增量型PID算法输出表达式;设采样周期T=1s;解:应用后向差分法等效离散化11z sT--=四、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方法;具体为掌握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法,包括最少拍无差有波纹、无波纹系统设计方法,大林方法;了解根轨迹设计法及频域设计法;回答题:1.给出常规的直接设计法或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答:直接设计法或称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已知的被控对象,针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及其它约束条件,确定理想的闭环脉冲传递函Φz;数()2确定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根据Dz编制控制算法程序;2.什么是最少拍设计3.答:最少拍设计,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拍有限拍,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4.最少拍设计有什么不足之处答:最少拍控制器设计时,对于不同的输入,要求使用不同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所以这样设计出的控制器对各种典型输入信号的适应能力较差;若运行时的输入信号与设计时的输入信号形式不一致,将得不到期望的最佳性能;5.最少拍无纹波控制器实现的必要条件是什么6.答:最少拍无纹波控制能够实现的必要条件是被控对象中含有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积分环节数;7.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是什么答: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都是使闭环传递函数Φs相当于一个纯滞后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的串联,其中纯滞后环节的滞后时间τ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完全相同;8.所谓振铃现象是什么答:所谓振铃Ringing现象,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以二分之一采样频率大幅度衰减的振荡;9.振铃幅度如何定义答:振铃幅度RA用来衡量振铃强烈的程度;常用单位阶跃作用下数字控制器第0次输出量与第1次输出量的差值来衡量振铃现象强烈的程度;10.如何消除振铃现象答:有两种方法可用来消除振铃现象;第一种方法是先找出Dz中引起振铃现象的因子z=-1附近的极点,然后令其中的z=1,根据终值定理,这样处理不影响输出量的稳态值;第二种方法是从保证闭环系统的特性出发,选择合适的采样周期T及系统闭环时间常数T c,使得数字控制器的输出避免产生强烈的振铃现象;计算题:1. 已知广义被控对象:1e 1()(1)Ts G s s s s --=+, 给定T =1s ;针对单位斜坡输入设计最小拍有纹波控制系统;解:由已知条件,被控对象含有一个积分环节,有能力产生单位斜坡响应;求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可以看出,Gz 的零点为单位圆内、极点为1单位圆上、单位圆内,故u =0,v =0单位圆上除外,m =1;根据稳定性要求,Gz 中z =1的极点应包含在Φe z 的零点中,由于系统针对等速输入进行设计,故p =2;为满足准确性条件另有Φe z=1-z -12F 1z ,显然准确性条件中已满足了稳定性要求,于是可设解得 1,210-==c c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则 1111e () 5.435(10.5)(10.368)()()()(1)(10.718)Φz z z D z Φz G z z z ------==-+ 2. 设不稳定对象112.2()1 1.2z G z z--=+,试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 解:由112.2()1 1.2z G z z--=+知,0, 1, m=1, 1u v p === 3. 给定对象1111210.265(1 2.78)(10.2)()(1)(10.286)z z z G z z z -----++=--,试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少拍有纹波数字控制器;解:由题知,1, 0, m=1, 1u v p ===4. 已知广义被控对象:1e 1()1Ts G s s s --=+, 给定T =1s;针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小拍无纹波控制系统;解: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可以看出,Gz 的零点为单位圆内、极点为1单位圆上、单位圆内,故w =0,v =0单位圆上除外, m =1;针对阶跃输入进行设计,故p =1;于是可设解得 01c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则 11e ()10.368()()()0.632(1)Φz z D z Φz G z z ---==- 5. 设对象的传递函数 10()(1)=+G s s s ,采样周期T =1s,试对单位阶跃输入设计最少拍无纹波数字控制器;解:对所给对象求z 变换,可得 6. 已知广义被控对象为21e 1()e 1Ts s G s s s ---=+;其中,T =1s;期望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中的时间常数取为T c =,应用史密斯预估器方法确定数字控制器;解:不含纯滞后的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不考虑纯滞后,闭环系统理想脉冲传递函数为01()0.51Φs s =+,进而1011e 10.865()0.5110.135Ts z Φz s s z ---⎡⎤-==⎢⎥+-⎣⎦Z 求得100100()10.368() 1.369[1()]()1Φz z D z Φz G z z ---==-- 于是得史密斯预估器如下7. 某电阻炉,其传递函数可近似为带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用飞行曲线法测得电阻炉的有关参数为d d 1.16,τ30s,680s K T ===;若采用零阶保持器,取采样周期T =6s,要求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为350T s τ=;用大林算法求取对电阻炉实现温度控制的数字控制器的算式;解:根据大林算法。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3.按照控制方式分类
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计算机控制系统 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第三节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
(1)一台SCC计算机可监督多台DDC或模拟调节器, 而一台DDC可控制多个回路和参数,使多台DDC或模拟调节 器能协调工作。
(2)当系统中模拟调节器或DDC控制器出了故障,可 用SCC系统代替调节器进行调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四、集散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TDC) 也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分散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采用了分散控制、集中操作、 分级管理、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形成具有层 次化体系结构的分级分布式控制。
③实时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 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计算机 控制系统
硬件:计算机、接口电路、外围 设备和生产对象等组成。
软件: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
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主机
过程通道
硬件
I/O接口 常用外部设备
操作控制台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1 .主机
主机,即我们说的计算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的功能、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优劣。 单片机 PLC 工业PC
PROFIBUS (process field bus 过程现场总线)
HATR总线(可寻址远程传感器数据网络)
FF总线(基金会现场总线)
2.按照控制规律分类
(1)数字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 (3)最小拍控制 (4)复杂规律的控制 (5)智能控制 ……
(1)程序和顺序控制
PID控制是现在应用最广、最为广大工程 技术人员熟悉的技术。PID控制结构简单、参 数容易调整,因此,无论模拟调节器或者数 字调节器,多数使用PID调节规律。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点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部分,包括各种电子设备、电路板、芯片、存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它们合作工作,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数据处理、存储、输入输出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等。

它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等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寄存器则用于保存指令和数据。

二、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也被称为主存。

内存的容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是可以读写的,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ROM是只读的,用于存储固化的程序和数据,一般不可修改。

三、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它以磁盘的形式存在。

硬盘的容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可以存储大量的文件和数据。

硬盘的读写速度较慢,但容量较大,适合存储大量的数据和文件。

四、显卡显卡是计算机用于输出图像和视频信号的设备,也被称为显示适配器。

它负责将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转换成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信号。

显卡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能力和显示效果。

五、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电路板,它将各个硬件部件连接起来,并协调它们的工作。

主板上集成了大量的接口和插槽,用于连接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设备。

主板上还集成了一些芯片组,负责控制和管理各个硬件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六、电源电源是为计算机提供电能的设备,它将电能转换成计算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七、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人的输入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成人可以理解的形式。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控制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运用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如传递函数、稳定性分析、动态响应分析等。

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的设计和选型,需要考虑硬件设备的可靠性、性能、成本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的算法设计、软件界面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等,需要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软件设计工具进行开发。

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和优化: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控制性能和效率。

以上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基本内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控制需求可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理论,通过在工业生产中引入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以追求最佳性能和生产效率。

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对象和传感器等。

软件部分则包括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程序和其他支持软件等。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1、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能根据预设程序自动监控和调整生产过程,减轻了人工操作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

2、精确性: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生产数据,通过算法程序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避免了人为误差。

3、优化性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优化算法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4、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方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生产状况并进行调整。

三、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1、制造业:在制造业中,计算机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的控制、工艺过程的优化、设备故障的预测和维护等。

2、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计算机控制系统负责对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的生产、传输和分配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3、交通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中,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对交通信号灯、地铁列车、航空交通等的管理和控制。

4、农业:在农业领域,计算机控制系统已开始用于大棚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通过精准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和协同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需求。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计算机控制系统也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自动化和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

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有关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电脑(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声卡是用来输出声音的,可以把数字信号转为声音电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练习;1、声卡1)声卡分为独立声卡和集成声卡,独立声卡的芯片单独在一个插卡上,集成声卡的芯片放在了主板上;2)常见的集成声卡类别有AC'97 和HD Audio,后者是新一代音频规范,可以在“我的电脑-属性-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对应的设备驱动程序;3)声卡输出的插孔主要有耳机/音箱插孔,颜色是绿色,麦克风插孔颜色是红色,此外还有线路输出和输入插孔,字母分别是Line Out/In 在插耳机或音箱时,只要把颜色对上即可,红的插红的,绿的插绿的,也可以看插孔旁边的标记;2、声卡维护1)机箱一般有前后两组声音插孔,如果前面的没有声音,可以试试后面的;2)声卡需要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独立声卡有单独的驱动光盘,集成声卡一般在主板驱动的Audio文件夹中;3)HD Audio 有一个设置程序,可以调整声音的输入和输出,是前置还是后置插孔,可以进入控制面板后进行设置;4)麦克风插孔和Line In 插孔都可以用于录音,常用的是接上麦克风或话筒来录音或唱MTV;光存储是什么意思?【电脑基础知识】光存储是由光盘表面的介质影响的,光盘上有凹凸不平的小坑,光照射到上面有不同的反射,再转化为0、1的数字信号就成了光存储。

光存储概述:光存储是指采用激光技术在盘片上存储数据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如光盘(Optical disc)、激光驱动器、相关算法和软件等。

从1960年发明红宝石激光器,到1981年推出CD唱盘、1993年推出VCD、1995年推出DVD,再到2002年提出BD和HD DVD,光存储技术日新月异。

光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为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娱乐方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当然光盘外面还有保护膜,一般看不出来,不过你能看出来有信息和没有信息的地方。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组成
硬件系统:指计算机的物理实体,是可以看
的见,摸的这着么的简部单的件问的题总还称要,学包括计算机系统中 由电子,机吗械?和不光就是电显元示件器等和组主成的各种部件和设
备。
机箱两部分吗!
软件系统:计算机的逻辑实体,是控 制计算机接受输入,产生输出,存储数据 和处理数据的各种程序的总称。
2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 主机及外部设备
(C) 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D) 主机板和CPU
(2) 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的总称( C )
(A)CPU
(B)ALU
(C) 主机
(D)MPU
30
微型机的结构组成
➢ 主板 Mother Board
按结构分为: ➢AT结构(IBM公司) ➢ATX结构(Intel公司)
主板的核心是芯片组,它对 计算机性能起到了关键性的 作用;为提升计算机各方面 的能力,主板上还设有各类 扩展槽和接口
31
微型机的结构组成
➢ 接口适配器
接口适配器是沟通主板与各种外部设备之间的联系渠道。
网卡
显卡
鼠标和键盘PS/2接口
声卡
并行接口
网卡接口 音频接口
USB接口 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
USB接口
32
主板上各类扩展槽
PCI插槽:Pedpherd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边元件扩展接口 位于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宽为32位或64位, 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33MB/sec(32位)和 266MB/sec(64位)。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内置 ADSL Modem、USB2.0卡、IEEE1394卡、IDE接口卡、RAID卡、电视卡、 视频采集卡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扩展卡。PCI插槽是主板的主要扩展 插槽,通过插接不同的扩展卡可以获得目前电脑能实现的几乎所有 功能,是名副其实的“万用”扩展插槽 AGP插槽: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图形端口 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主要针对图形显 示方面进行优化,专门用于图形显示卡,目前已经被PCI Express插 槽取代 ISA插槽: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 ISA插槽是基于ISA总线的扩展插槽,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以及 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其CPU资源占用太高,数据传输带 宽太小,已经被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17 干簧继电器的原理
26
集成多路模拟开关
集成模拟开关是将多路半导体模拟开关集成 在一个芯片上,其特点是切换速度高、体积小、 应用方便,但比机械多路开关的导通电阻大,为 几十至几百欧姆,而且各通道之间有时会互相串 扰。
27
集成多路模拟开关
图2.18是AD7501的结构,通过芯片使能端EN和通道选择 端A0、A1、A2 ,每次只选择8个输入端中的一个与公共输出端 OUT接通,其真值表见主教材表2.4。EN、A0、A1、A2为数字 信号输入,逻辑上兼容TTL/DTL或CMOS电平。
图2.11 继电器式开关量输出
20
晶闸管输出
作为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无触点开关器件,晶闸管具有以较小的 功率来控制大功率的特点,因此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地用作 功率执行元件,一般是由计算机发出数字触发脉冲信号实现其通断 控制。图2.12是采用晶闸管输出型光电隔离器驱动双向晶闸管的电 路图,图中与晶闸管并联的RC网络用于吸收带感性负载时产生的与 电流不同步的过压,晶闸管门极电阻则用于提高抗干扰能力,以防 误触发。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开关量输出信号用于控制各种现场设备,因此要 考虑电平转换、功率放大、抗干扰及安全等问题。针对具体情况,往往采 取一些措施。
图2.9 典型的开关量输出通道结构
15
常用措施
隔离处理 电平转换和功率放大
16
隔离处理
当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关量输出信号用于控制较大 功率的设备时,为防止现场设备上的强电磁干扰或高电 压通过输出通道进入计算机系统,一般需要采取光电隔 离措施隔离现场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图2.10是采用了光 电隔离的开关量输出电路。

使用光电隔离器件的注意事项
当输入侧流过一定的 电流IF 时,发光二极管开
始发光,它触发光电三极
管使其导通;当撤去该电
流时,发光二极管熄灭、
三极管截止。这样,就实
现了以光路来传递信号,
保证了两侧电路没有电气
图2.8 三极管输出型光电隔离器件原理 联系,从而达到了隔离的
目的。
11
使用光电隔离器件的注意事项
图2.10 低压小功率开关量输出
17
电平转换和功率放大
计算机通过并行接口电路输出的开关量信号,
往往是低压直流信号。一般来说,这种信号无论是 电压等级、还是输出功率,均无法满足执行机构的 要求,所以应该进行电平转换和功率放大,再送往 执行机构 。
小功率低压开关量输出
继电器输出
晶闸管输出
功率场效应管输出
图2.5 消除开关抖动的电路
使得输 入信号带有噪声信号,这有可能导致误读信号而 出错。图2.6给出一种用RC滤波电路去除接口噪 声的方法,它同样可以消除开关的抖动信号。
图2.6 RC滤波电路
9
隔离处理
从工业现场获取的开关量或数字量的信号电平往 往高于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电平,即使输入开关量电压 本身不高,也有可能从现场引入意外的高压信号,因 此必须采取电隔离措施,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常用的隔离措施是采用光电耦合器件实现的。图2.7给 出了两种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它们除了实现电 气隔离之外,还具有电平转换功能。
图2.16 多路复用方式A/D转换原理
25
机械触点式多路开关
机械触点式多路开关主要有干簧继电器、水银继电器等,其中 干簧继电器体积小、切换速度高、噪声小、寿命长,最适合作为模 拟输入的多路开关。干簧继电器的开关频率为10~40次/秒,断开时的 电阻大于 1MΩ ,导通电阻小于 50mΩ ,切换动作时间约 1ms,不 受环境温度影响,可通过的电压、电流容量大,动态范围宽;与电 子开关相比,其缺点是体积大、工作频率低,而且通断时有机械抖 动现象,故一般用于低速高精度检测系统中。图2.17为干簧继电器的 原理图,线圈通/断电就使触点接触或断开。
图2.18 AD7501的结构图
28
集成多路模拟开关
图2.19是采用AD7501构成的8路差分模拟信号输入电路, 其中V1i为第 i 路 (i=1,2,…,8) 模拟输入信号的正端,V2i 为 第 i 路 ( i=1,2,…,8) 模拟输入信号的负端,V+为输出模 拟信号的正端,V-为输出模拟信号的负端。
13
使用光电隔离器件的注意事项
隔离电压
它是光电隔离器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了其电压 隔离的能力。
电源隔离
输出光隔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无论是 输入隔离还是输出隔离,只要采取光电隔离措施,就 必须保证被隔离部分之间电气完全隔离,否则就起不 到隔离作用了。
14
2.2 开关量输出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经常需要控制执行机构的开/关或启/停,某些 控制算法也需要控制执行机构在一定时间T内的全负荷工作时间 t(0≤t≤T), 这些控制是通过计算机开关量输出通道来实现的。
开关量输入信号的类型 开关量信号输入通道
2
1. 开关量输入信号的类型
开关量输入信号有以下基本类型
1位的状态信号。如阀门的闭合与开启、电 机的起动与停止、触点的接通与断开。
成组的开关信号。如用于设定系统参数的拨 码开关组等。
数字脉冲信号。许多数字式传感器(如转速、 位移、流量的数字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值转 换为数字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也可归结为开关 量。
集成功率电子开关输出
18
小功率低压开关量输出
对于低压小功率开关量输出,可采用晶体 管、OC门或运放等方式输出,图2.10给出的两 种电路一般仅能提供几十毫安级的输出驱动电 流,可以驱动低压电磁阀、指示灯等。
图2.10 低压小功率开关量输出
19
继电器输出
继电器经常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开关量输出功率放大,即 利用继电器作为计算机输出的执行机构,通过继电器的触点控制较 大功率设备或控制接触器的通断以驱动更大功率的负载,从而完成 从直流低压到交流(或直流)高压、从小功率到大功率的转换。使用继 电器输出时,为克服线圈反电势,常在继电器的线圈上并联一个反 向二极管。继电器输出也可以提供电气隔离功能,但其触点在通断 瞬间往往容易产生火花而引起干扰,还是必须予以注意的,一般可 采用阻容电路予以吸收。
3
2. 开关量信号输入通道
针对不同性质的开关量输入信号,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输入计 算机进行处理。一般的系统设定信息和状态信息可以采用并行接口 输入;极限报警信号采用中断方式处理;数字脉冲信号可以使用系 统的定时/计数器来测量其脉冲宽度、周期或脉冲个数。
出于安全或抗干扰等方面的考虑,现场的开关量输入至计算机 接口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送至接口。
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 硬件基础
2.1 开关量输入 2.2 开关量输出 2.3 模拟量输入 2.4 模拟量输出 2.5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源 2.6 信号采样与重构 2.7 数字滤波
1
2.1 开关量输入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了获取系统的运行 状态或设定信息,经常需要进行开关量信号的输 入。开关量的共同特征是幅值离散,可以用1位 或多位二进制码表示。
图2.14是TWH8751的引脚图,其中V+和V-是外接电源的正端和地、 VIN 是输入端、ST 是控制端、VO 是输出端,当输入端的电平高于控制 端的电平时,输出端导通。图2.15是TWH8751作为直流输出开关的接 线方法,当ST为低电平时,负载得电。
图2.14 TWH8751的引脚图 图2.15 TWH8751作为直流输出开关 23
12
使用光电隔离器件的注意事项
输出端工作电流
光电隔离器输出端的灌电流不能超过额定值,否 则就会使元件发生损坏。一般输出端额定电流在mA 量级,不能直接驱动大功率外部设备,因此通常从光 电隔离器至外设之间还需设置驱动电路。
输出端暗电流
这是指光电隔离器处于截止状态时,流经输出端 元件的电流,此值越小越好。在设计接口电路时,应 考虑由于输出端暗电流而可能引起的误触发,并予以 处理。
图2.19 8路差分模拟信号输入电路
29
2. 采样-保持器
在进行模数转换时,如果模拟信号的频率较高,就 会由于A/D转换器的孔径时间(即转换时间)而造成较大的 转换误差,克服的方法是在A/D转换器之前设置采样-保 持电路。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集成的采样-保 持器。
LF398
30
LF398
几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图2.1 开关量输入通道的典型结构
4
开关量输入的常用预处理方法
信号转换处理 安全保护措施 消除机械抖动影响 滤波处理 隔离处理 光电耦合器件原理与使用
5
信号转换处理
从工业现场获取的开关量或数字量,在逻辑 上表现为逻辑“1”或逻辑“0”,信号形式则可能 是电压、电流信号或开关的通断,其幅值范围也 往往不符合数字电路的电平范围要求,因此必须 进行转换处理。
图2.20是LF398的电路原理,放大器A2作为比较器来控制开关S 的通断,若IN+的电压高于IN-的电压,则S闭合,由A1、A3组成跟随 器,并向 CH 端外接的保持电容充电;IN+ 的电压低于 IN- 的电压时, 则S断开,外接电容保持S断开时刻的电压,并经A3 组成的跟随器 输出至输出端。
图2.20 LF398的电路原理
24
1. 多路A/D转换技术
多路A/D转换系统的结构 采用集成多路A/D转换器 每个模拟量输入配置一个A/D转换器 多路模拟量输入复用一个A/D转换器
多路开关 机械触点式 集成多路模拟开关
图2.16所示电路 工作时,由计 算机控制多路 模拟开关选择 某一路模拟信 号,将其送至 采样-保持器, 再经放大、A/D 转换处理变为 数字量,从而 完成该路模拟 输入的采样与 转换工作。
图2.7 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
10
光电耦合器件原理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