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太阳能发电原理及工作过程

太阳能发电原理及工作过程

太阳能发电原理及工作过程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太阳光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光电转换设备、电能储存设备和电能管理控制装置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光伏组件收集太阳光能,然后转换为直流电,最终通过逆变器转成交流电供电使用。

太阳能发电原理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在特定材料表面或内部,光子激发了材料内的电子,使其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电荷载流的现象。

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材料的带隙宽度时,才能引发光电效应。

对于硅等半导体材料,太阳光通常能够激发光电效应。

太阳能发电工作过程1.太阳光进入太阳能光伏组件。

2.光伏组件中的光子被材料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

3.电子被释放到导体中,形成电流。

4.通过金属导线将电流传输到逆变器中。

5.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可供家庭或工业用电。

太阳能发电系统优势1.环保:太阳能发电过程中无排放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可再生:太阳能是不会枯竭的能源,能源可持续。

3.经济: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减少能源开支。

4.自给自足:可分布式建设,使建筑物自己产生所需电力。

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领域。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岛屿或山区,太阳能发电成为一种理想的能源解决方案。

此外,政府部门也在不断支持太阳能发电应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太阳能发电的普及和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类提供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寻找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太阳能作为一种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应用前景广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能源领域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技术展开探讨。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逆变器、储能设备和配电系统等组成部分。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光伏逆变器则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电使用;而储能设备则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以应对没有太阳能供应的时候。

2. 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光能来产生电能,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光生电效应。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会被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吸收,并激发出电子和空穴对。

这些电子和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端移动,形成电流,从而产生了电能。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技术1. 多晶硅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太阳能电池为多晶硅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多晶硅棒切割成薄片来实现,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则是利用单晶硅棒来生产。

这两种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应用广泛,且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并网技术也愈加成熟。

并网技术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发电效果集中于电网内,以供应城市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通过并网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将多余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中,从而实现供需平衡和能源优化利用。

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也成为了发展趋势。

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首先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它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如图所示。

图1-1宏阳能电池发电僚统示党忸1 .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单体是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尺寸一般为4cm2到100cm2不等。

太阳能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约为0.5V,工作电流约为20 —25mA/cm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

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封装后,就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功率一般为几瓦至几十瓦,是可以单独作为电源使用的最小单元。

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并联组合安装在支架上,就构成了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满足负载所要求的输出功率(见图1-2)。

(1)硅太阳能电池单体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一个晶体硅片组成,在晶体硅片的上表面紧密排列着金属栅线,下表面是金属层。

硅片本身是P型硅,表面扩散层是N区,在这两个区的连接处就是所谓的PN结。

PN结形成一个电场。

太阳能电池的顶部被一层抗反射膜所覆盖,以便减少太阳能的反射损失。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光是由光子组成,而光子是包含有一定能量的微粒,能量的大小由光的波长决定,光被晶体硅吸收后,在PN结中产生一对对正负电荷,由于在PN结区域的正负电荷被分离,因而可以产生一个外电流场,电流从晶体硅片电池的底端经过负载流至电池的顶端。

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m伟组『Im 1 2太阳循电池单体、91件和方PI将一个负载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上下两表面间时,将有电流流过该负载,于是太阳能电池就产生了电流;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光子越多,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

光子的能量由波长决定,低于基能能量的光子不能产生自由电子,一个高于基能能量的光子将仅产生一个自由电子,多余的能量将使电池发热,伴随电能损失的影响将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下降。

(2)硅太阳能电池种类目前世界上有3种已经商品化的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发电原理和构造

太阳能发电原理和构造

太阳能发电原理和构造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它根据光伏效应,通过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光伏效应。

当光子入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其能
量将被电子吸收并跃迁到导带上,形成载流子,这就是光伏效应的基
本原理。

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的核心,光伏电池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
不同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PN结。

将表面和背面掺入不同的杂质,使得材料呈现正负电性的特性。

当光子到达PN结时,它们将与材料
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而被吸收,使材料中的电子和空穴被激发并从PN结的两端分离出来,进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发电的构造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电池、逆变器和蓄电
池等组成的。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件,它是由多个单
元电池组成,单元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这些单元电池组成的
电池板可以满足一定的发电功率需要。

控制器主要负责对发电系统进
行监控和管理,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系统的保护、变频调节和防止反向
运行等功能。

电池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能量储存器,它可以在夜间或
云雨天等不利天气下提供电源,实现应急供电需求。

逆变器则是将直
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设备,将电能输出到电网或用于家庭的电器设备中。

蓄电池则是储存剩余电能的器件。

总的来说,太阳能发电是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它的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构造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电池、逆变器和蓄电池。

从长远角度来看,太阳能发电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技术和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光伏逆变器、电池组和负载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负责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电池组储存电能以供负载使用,负载则是指发电系统所驱动的设备或电器。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的过程和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过程。

2.1 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电池会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电池内部的P-N结会形成内建电场,当光子撞击光电池上的P-N结时,会激发出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会分离开来,电子通过导线外流回到P区,空穴则通过导线流回到N区,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直流电。

转化出的直流电经过电池组的串并联以提高电压和电流的值,然后进入光伏逆变器进行下一步的转换。

2.2 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过程需要通过光伏逆变器完成。

光伏逆变器首先会经过一个整流单元,将直流电转化为中间直流电,然后通过中频谐振变压器将中间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最后,交流电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形成纯净的交流电供电给相应的负载。

光伏逆变器具有功率适应性,可以根据负载的功率需求自动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

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是为了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测、控制和保护而设计的。

控制器主要包括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控制和负载的调节控制。

电池的充放电控制保证电池组的工作在最佳状态,避免过充和过放的情况发生。

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控制保证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实现直流电向交流电的转换。

负载的调节控制则根据负载的需求合理分配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保证稳定供电。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太阳能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因此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其主要原理如下:1.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在光照射下,半导体材料中的自由电子会被激发而跃迁到导带中,形成一个空穴。

2.形成载流子:当自由电子和空穴相遇时,它们会重新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原子结构,同时释放出一个能量量。

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带负电荷(即自由电子)和带正电荷(即空穴)的载流子。

3.形成直流电:通过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个pn结。

当光照射到这个结时,会使得p区内的空穴向n区移动,并使得n区内的自由电子向p区移动。

这样就会在pn结上产生一个电势差,从而形成了直流电。

4.输出电能:将多个pn结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太阳能电池板。

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上时,就会产生直流电。

通过连接逆变器等设备,可以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从而输出到家庭用电网络中。

三、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的过程。

其主要原理如下:1.集热器吸收太阳光:通过将聚光镜或反射镜等设备集中太阳光线,并将其聚焦在一个小面积上,使得这个面积的温度迅速升高。

2.加热工质:这个小面积内放置着一种叫做工质的液体或气体。

当工质受到高温的影响时,它会被加热并蒸发成为蒸汽。

3.驱动涡轮机旋转:这个蒸汽会被导入到一个涡轮机中,并使得涡轮机开始旋转。

4.发电机产生电能:涡轮机的旋转会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通过连接逆变器等设备,可以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从而输出到家庭用电网络中。

四、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太阳能热水器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加热水的设备。

其主要原理如下:1.集热器吸收太阳光:通过将聚光镜或反射镜等设备集中太阳光线,并将其聚焦在一个小面积上,使得这个面积的温度迅速升高。

太阳能发电知识点

太阳能发电知识点

太阳能发电知识点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太阳能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应用领域。

一、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直流电。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成。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主要成分是硅。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的能量被电池板吸收,激发电子从原子中跃迁出来,形成电流。

这种直流电经过逆变器的转换,可以转化为交流电,供电给家庭、企业或公共设施使用。

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和配电系统等组成。

1.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最常见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它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成,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2. 逆变器: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交流电可以满足家庭、企业或公共设施的用电需求。

3. 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储能系统用于存储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

在太阳能充足时,多余的电能会被储存在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

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用于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供应给需要使用的设备或网络。

三、太阳能发电的应用领域太阳能发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家庭、商业和工业等。

1. 家庭应用:太阳能发电可以为家庭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能,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家庭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日常用电需求。

2. 商业应用:太阳能发电在商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商业建筑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同时,太阳能发电也符合企业的环保形象,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工业应用:太阳能发电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一些工业企业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设备供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太阳能光伏板工作原理

太阳能光伏板工作原理

太阳能光伏板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依靠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在半导体PN结上,由于P-N结势垒区产生了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产生在势垒区中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或产生在势垒区外但扩散进势垒区的非平衡电子和空穴,在内建静电场的作用下,各自向相反方向运动,离开势垒区,结果使P区电势升高,N区电势降低,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压和电流,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1.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个太阳能电池只能产生大约0.5V的电压,远低于实际使用所需电压。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要把太阳能电池连接成组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包含一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

如一个组件上,太阳能电池的数量是36片,这意味着一个太阳能组件大约能产生17V的电压。

通过导线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密封成的物理单元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一定的防腐、防风、防雹、防雨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系统。

当应用领域需要较高的电压和电流而单个组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把多个组件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以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

2.直流/交流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由于太阳能电池发出的是直流电,而一般的负载是交流负载,所以逆变器是不可缺少的。

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

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

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将发出的电能馈入电网。

逆变器按输出波形又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

3.配电室设计由于并网发电系统没有蓄电池及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及交直流配电系统,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并网发电系统逆变器放在并网点的低压配电室内,否则只要单独建一座4~6平方米的低压配电室就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理解太阳能发电原理之前,如果您对太阳能还有所疑问的话,建议您先看一下什么是太阳能。

所谓太阳能发电是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组件(Solar cells)是利用半导体材
料的电子学特性实现P-V转换的固体装置,在广大的无电力网地区,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为用户照明及生活供电,一些发达国家还可与区域电网并网实现互补。

目前从民用的角度,在国外技术研究趋于成熟且初具产业化的是"光伏--建筑(照明)一体化"技术,而国内主要研究生产适用于无电地区家庭照明用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

1、太阳能发电原理
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用户即照明负载等组成。

其中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为电源系统,控制器和逆变器为控制保护系统,负载为系统终端。

1.1 太阳能电源系统
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组成系统的电源单元,因此蓄电池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工作特性。

(1) 电池单元:
由于技术和材料原因,单一电池的发电量是十分有限的,实用中的太阳能电池是单一电池经串、并联组成的
电池系统,称为电池组件(阵列)。

单一电池是一只硅晶体二极管,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到由P型和N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同质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上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太阳能辐射被半导体材料吸收,在导带和价带中产生非平衡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

同于P-N结势垒区存在着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能在光照下形成电流密度J,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

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面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理论上讲由P-N结、连接电路和负载形成的回路,就有"光生电流"流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就实现了对负载的功率P输出。

理论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峰值功率Pk,由当地的太阳平均辐射强度与末端的用电负荷(需电量)决定。

(2) 电能储存单元:
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先进入蓄电池储存,蓄电池的特性影响着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特性。

蓄电池技术是十
分成熟的,但其容量要受到末端需电量,日照时间(发电时间)的影响。

因此蓄电池瓦时容量和安时容量由预定的连续无日照时间决定。

1.2 控制器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使太阳能发电系统始终处于发电的最大功率点附近,以获得最高效率。

而充电控制通常
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即PWM控制方式,使整个系统始终运行于最大功率点Pm附近区域。

放电控制主要是指当电池缺电、系统故障,如电池开路或接反时切断开关。

目前日立公司研制出了既能跟踪调控点Pm,又能跟踪太阳移动参数的"向日葵"式控制器,将固定电池组件的效率提高了50%左右。

1.3 DC-AC逆变器
逆变器按激励方式,可分为自激式振荡逆变和他激式振荡逆变。

主要功能是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

通过全桥电路,一般采用SPWM处理器经过调制、滤波、升压等,得到与照明负载频率f,额定电压UN等匹配的正弦交流电供系统终端用户使用。

2、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系统的总效率ηese由电池组件的PV转换率、控制器效率、蓄电池效率、逆变器效率及
负载的效率等组成。

但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技术来讲,要比控制器、逆变器及照明负载等其它单元的技术及生产水平要成熟得多,而且目前系统的转换率只有17%左右。

因此提高电池组件的转换率,降低单位功率造价是太阳能发电产业化的重点和难点。

太阳能电池问世以来,晶体硅作为主角材料保持着统治地位。

目前对硅电池转换率的研究,主要围
绕着加大吸能面,如双面电池,减小反射;运用吸杂技术减小半导体材料的复合;电池超薄型化;改进理论,建立新模型;聚光电池等。

几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实验室典型电池 商品薄膜电池
各种太阳能电池 ηmax(%) 各种太阳能电池 η(%)
单晶硅 24.4 多晶硅 16.6
多晶硅 18.6 铜铟镓硒 18.8
GaAs(单结) 25.7 碲化镉 16.0
a-si(单结) 13 铜铟硒 14.1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绿色照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至少还包括:照明系统的高效率,高
稳定性,高效节能的绿色光源等。

3、太阳能发电应用。

3.1 发电--建筑照明一体化
目前成功地把太阳能组件和建筑构件加以整合,如太阳能屋面(顶)、墙壁及门窗等,实现了"光伏--建筑照明
一体化(BIPV)"。

1997年6月,美国宣布了以总统命名的"太阳能百万屋顶计划",在2010年以前为100万座住宅实施太阳能发电系统。

日本"新阳光计划"已在2000年以前将光伏建筑组件装机成本降到170~210日元/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10MW,电池成本降到25~30日元/W。

1999年5月14日,德国仅用一年两个月建成了全球首座零排放太阳能电池组件厂,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生产中不排放CO2。

工厂的南墙面为约10m高的PV阵列玻璃幕墙,包括屋顶PV组件,整个工厂建筑装有575m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仅此可为该建筑提供三分之一以上的电能,其墙面和屋顶PV组件造型、色彩、建筑风格与建筑物的结合,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的整合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协调。

该建筑另有约45kW容量,由以自然状态的菜子油作燃料的热电厂提供,经设计燃烧菜子油时产生的CO2与油菜生长所需的CO2基本平衡,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工厂。

BIPV还注重建筑装饰艺术方面的研究,在捷克由德国WIP公司和捷克合作,建成了世界第一面彩色PV幕墙。

印度西孟加拉邦为一无电岛117家村民安装了12.5kW的BIPV。

国内常州天合铝板幕墙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太阳房",把发电、节能、环保、增值融于一房,成功地把光电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起来,称为太阳能建筑系统(SPBS),SPBS已于2000年9月20日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在上海浦东建成了国内首座太阳能--照明一体化的公厕,所有用电由屋顶太阳能电池提供。

这将有力地推动太阳能建筑节能产业化与市场化的进程。

3.2 绿色照明光源研究
绿色照明系统优化设计,要求低能耗下获得高的光效输出,并延长灯的使用寿命。

因此DC-AC逆变器设计,
应获得合理的灯丝预热时间和激励灯管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目前处在研究开发中的太阳能照明光源激励方式有四种典型电路:①自激推挽振荡电路,通过灯丝串联启辉器预热启动。

该光源系统的主要参数是:输入电压DC=12V,输出光效>495Lm/支,灯管额定效率9W,有效寿命3200h,连续开启次数>1000次。

②自激推挽振荡(简单式)电路,该光源系统的主要参数是:输入电压DC=12V,灯管功率9W,输出光效315Lm/支,连续启动次数>1500次。

③自激单管振荡电路,灯丝串联继电器预热启动方式。

④自激单管振荡(简单式)电路等方式的高效节能绿色光源。

4、结束语
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发新能源,对现有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已经得
到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

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能源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随着太阳能产业化进程和技术开发的深化,它的效率、性价比将得到提高,它在包括BIPV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快速发展。

原文地址:/tech/1670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