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光常识讲解
测光基础知识

测光基础知识要了解你自己,更要了解你的伙伴,特别是你手里的家伙。
无论你是把复杂的光线条件当作自己人还是对手,我想当你握着手里的相机,感叹美好的生活就要开始了,那...那就先从测光说起吧。
先请看如下几点解释:1 我只是给普通人,这些内容只是自己平时学习、整理的,所以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妥的。
只要你说的对,我就立马改!2 相机种类太多,我只能尽量说通用性强的机种。
3 当然,我更多的是强调胶片机......为啥?因为胶片珍贵。
一张好几毛呢!4 为什么要写,因为老有人问,也答应过别人会写。
我这人就怕欠别人的,赶紧写完了结心愿步入2011。
5 讲了基础之后,才能讲进一步的东西,不是吗?凡事都要讲究个前戏嘛~射影也是......6 最后,我尽量讲的不枯燥。
好,下面开始》》》》》》》》》》》》》》》其实测光本来应该是人脑干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立志拍好照片的人,应该最起码对光线的条件有个大体的感知与掌控,当然如果您能做到大师进入一个场景随口就爆出光圈&快门值还八九不离十,就不用看了......但是我们没有那么NB不是吗?我们的脑子还要用来担心房租,还要回味昨晚看的岛国动作片的女主角,还要惦记着BT里正在挂着的某位女星的全套动作片,着实辛苦啊!所以我们发明了测光表......我知道,你会说你没有测光表......别急,基本上相机里就内置了一个反射式测光表(不严谨的说)。
我们要做的就是摸清它的脾气。
基本上常见如下几种测光方式:1平均测光。
当然也有个别厂商为他取了一个唬人的名字:“矩阵测光”,对就是那个形似NIKE 的......基本上所有的卡片机也都是如此。
这种测光模式很好理解。
通俗点就是,把整个取景器(为了描述简单,以下我统一用我们能看到的东西来描述——就是取景器里的范围)里出现场景的光线情况,进行评估。
至于怎么评估我们就不用操心了,就好象医生推开门微笑道:经过紧张的抢救,他的情况已经稳定。
摄影必备知识八:测光模式详解

摄影必备知识八:测光模式详解
1、什么是测光?什么是测光模式?
测光是指相机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来确定曝光量的过程。
即对测光区域的反光率定为18%,相机则自动给出光圈与快门的参数。
测光模式是指对不同的测光区域进行的不同算法的测光方式。
2、测光模式分类及应用
测光模式分为:
评价测光:把拍摄画面分成多个测光区域,对每个区域分别测光,然后在整体加权计算曝光。
适用于大多数场景的拍摄。
局部测光:只对拍摄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
适用于逆光拍摄、舞台人像、光线反差较大,光线复杂的场景,针对主体亮部进行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是指相机把拍摄画面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部分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
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给予少量的考虑。
通俗讲就是以画面中央位置的测光为主,这样的算法就是对于主体进行主要测光。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光模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使曝光更加均匀,减少画面反差,画面更清晰。
点测光:是对拍摄画面中很小的一部分进行测光,通俗讲就是对一个点的测光。
这样的模式可以更准确的对画面中,认为最适合地方进行测光,而不会受到其它影响。
适用于拍摄移动物体或人像,特别是突出主体的时候。
摄影基础知识之测光模式详细讲解

摄影基础知识之测光模式详细讲解相机是如何进行测光的?要令你的相机用起来得心应手,第一样要做的,就是了解相机的测光表到底是如何运作。
测光表是相机的大脑,它会根据你身边的光线环境,去决定曝光组合(快门、光圈和ISO)。
你可能会问,既然相机的测光过程都是自动的,那我要了解来做什么?答案是:因为再先进的相机,到今时今日都会测错光,令你的照片曝光不足或者过度曝光!左上曝光不足,右下过度曝光现实世界中的物品,对于光线的反射率差距可以很大。
举个例子,你试过大白天在街上行的时候,双眼看到玻璃或水池反射的阳光而觉得刺眼吗?被同一个太阳照着,为什么你看到旁边的花草树木又不觉得刺眼呢?这是因为玻璃和水池的反射率特别高,尽管它们和花草树木所受的阳光一样多。
我们的眼睛看到街上东西,都是来反射自太阳的光,相机的测光表也是一样,只能测出反射光。
有些东西的反射率高一点(例如有些镜子反射率达90%),有些低一点(黑色的反射率低于10%),那你叫测光表应该根据什么地方测呢?90%的地方?10%的地方?在反射率不一的情况下,「测光表」的运作是建基于一个标准基础之上。
相机设计师在设计相机时,采用了一个标准,就是假定大部份画面的平均反射光率都在18%,这18%以灰色(及相对的原色,下图)为标准。
举个例子,如果灰色靠近黑色,就会被相机判断为曝光不足,而而太靠近白色时,就会被相机判断为曝光过度。
早期的测光表是以画面中的「平均光度」来测光。
如果一幅相片中,反射率(光暗的位置)都是平均分布时,测光表一般来说都是准确无误的。
但问题是,很多情况下,这个做法都会出问题。
例如是图中在白色海滩上的白色斑点狗,相机的测光表就会以为「整个画面偏光」,因为白色的位置太多了。
结果相机的测光系统会误以为,画面的光度比正常光,结果会「曝光不足」的设定(高速快门细光圈低ISO)来拍摄,画面就变得灰暗了。
同样,如果你要拍摄一只在黑碳堆上的黑狗,自动测光时拍出来就会变成「过度曝光」,因为测光表看到画面太多黑色,会以为画面太暗,会调高曝光设定,结果就出错了。
相机的测光原理详解,教你学会测光

相机的测光原理详解,教你学会测光测光详解当你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亮度和实际有偏差时,就要想到测光出错了。
我们之前三期讲的是曝光三要素,根据测光结果去调整曝光三要素。
1、测光是什么?测光就是测量拍摄画面的亮度,让拍摄结果接近实际亮度。
2、测光基准——18%灰原则人眼可以适应不同的亮度,而相机只能根据系统指令分辨画面亮度。
所以为了方便对光线的测量,有了一个测光基准,就是18%中性灰反光率原则。
画面反光率高于基准,相机系统自动降低亮度以达到平衡,所以实际会偏暗,比如拍摄雪景、雾景等白色区域较多的画面。
画面反光率低于基准,相机系统自动提高亮度以达到平衡,所以实际会偏亮,比如拍摄深色物体或深色区域较多的画面。
以上两个结果可以拿起相机,打开实时取景,对着较亮物体半按快门查看画面亮暗情况,再对着较深色的物体重复这个操作,可以直观感受这种变化。
3、测光区域老式相机中,一般采用相机画面的中间区域进行测光,周边的测光结果影响不大。
随着相机科技的进步,相机画面除了中间区域外,还新增了多个测光点,但是还是以中间位置的测光点最为精准,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
所以使用相机最好是利用中间区域对拍摄主体进行测光。
4、测光模式相机中的测光模式大致分为三类: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
(1)评价测光也叫平均测光,是对整个画面的亮度进行智能分析亮度,最后获取平均亮度值计算。
适合光比较小的场合,应用性较广,非常好用。
(2)中央重点测光这是对画面中间区域1/3左右的位置进行测光,因为我们常用中心构图,主体在中间,所以非常适合中心构图和特写拍摄。
(3)点测光点测光就是对单点3%左右区域进行测光,测光精准,能确保主体曝光正确,就算拍摄逆光也有很好地表现。
5、温馨提示相机的测光关键还是以中间区域为准(如部分相机测光时中间有个小圆圈),为何如此?小编也不记得了,大家知道就行。
6、自动曝光锁针对第5点,我们相机上有一个自动曝光锁“*”号按键。
利用中间区域对画面主体进行半按快门测光,按下自动曝光锁“*”按键,重新构图对焦拍摄。
摄影测光知识

5、测光模式有哪些
相机上常见的测光模式有四种:评价测光、局部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 光。(不同品牌相机叫法可能不同)。
6、评价测光
评价测光又叫分区测光,简单的讲,它将取景画面分成若干测光区域,每个 区域独立测光之后再取平均值,相机根据这个平均值设定参数拍照。 相机中一般默认的都是评价测光,而生活中85%的场景评价测光都能搞定, 所以如果你不懂测光,那选择评价测光是比较稳妥的,拍出的照片一般明暗合 适。 评价测光是当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它模拟人脑对拍摄时遇到均匀或 不均匀光照情况的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曝光准 确的照片。这种模式更适合于拍摄大场景的照片,例如风景、团体合影等,在 场景的光源正、光照均匀时效果最佳。目前,评价测光已成为许多摄影师和摄 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测光方式。
摄影测光知识
1、测光的定义
测光,也称为量光,是一个摄影术语,指的是在拍摄之前或拍摄过程中,对 景物亮度及色温进行测量的过程。 测光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掌握进入镜头光线的实际照度,这是曝光调定的客 观依据。 曝光方式的选择和曝光时间的长短都取决于景物的实际亮度。 只有正确进行测光,才能获得正确的曝光效果。
2、测光的分类
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通常是测定被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亮度,也称为反射式 测光。测光方式根据测光元件的放置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两 种方式。 1、外测光:在外测光方式中,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各自独立。这种测光 方式广泛应用于平视取景镜头快门照相机中,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但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不使用这种测光方式。 2、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它与摄 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机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都能进行自动校正。 几乎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采用这种测光方式。
测光的六种方法+测光系统与设定

测光的六种方法+测光系统与设定测光的六种方法+测光系统与设定2010-06-11 22:39:55在摄影创作中,曝光时遇到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被摄体影调、亮度、氛围、质量以及色彩的纯度等等千变万化,与如何选择准确曝光密切相关。
在这里,提供六种测光的方法供参考。
①平均测光法。
是在拍摄点用机内测光装置中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功能对准被摄体直接测光,它得到的是被测量的景物范围内各种亮度的平均读数。
这种方法有利于保证使整幅底片得到适当的曝光量,使整幅底片的密度不薄亦不厚。
如果被摄体的明暗分布比较均匀,而且反差不大,用这种平均测光法极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②照顾重要的暗部阴影法。
采用这种测光方法,可以准确地控制画面中最主要的物体影像重要阴影部分的影调,使这些部分的影调和层次表现适当。
当画面中阴影部分占据很重要的部位时,如山峦的阴影部、逆光照明的室内景物、逆光人像,宜采用这种方法确定曝光。
具体做法是:用反射式测光表或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单独对准被摄对象重要的阴影部分测光,但不按照测光表直接指出的读数曝光,而是比测光表指出的曝光量再减少1级、2级或3级进行曝光,将测量的该部位表现成较暗的影调。
在这种情况下,要比测光表提供的读数减少曝光。
对于黑白和彩色负片来说,比测光表指出的曝光量减少3级以内,仍然可以记录下层次;彩色反转片减少曝光要控制在2级之内。
③考虑亮部影调法。
这种方法不是重点考虑被摄体暗部的影调,而是从增强或削弱景物的反差需求出发,让主要景物亮部将再现为什么影调作为思考的重点,比如,拍摄一幅顺光或前侧光照明的近景人像,或者拍摄雪景,您打算将人脸的亮部或大雪覆盖的地方再现为中级影调还是较亮、较明快的影调,就会用到这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反射式测光表或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单独对准被摄体的亮部测光,取得测光读数后,并不按照读数曝光,而是将曝光量再增加l-2级。
拍雪景以及其它高调景物,也应比测得的读数额外增加曝光。
④掌握亮度范围法。
四种测光方式的用法及适用场景

四种测光⽅式的⽤法及适⽤场景⾸先我们粗略的讲下什么是测光,⽼⼿可忽略。
测光就是测算合适的曝光量,以获得正确光圈和快门组合的过程。
单反相机都具备⾃动测光的功能,主要包括多区域测光、重点测光、点测光和重点中央平均测光。
为了获得正确的曝光效果,需要了解它们各⾃的特征,以进⾏区分使⽤。
今天主要讲解四种测光⽅法及适⽤场景⼀、多区域测光适合普通场景多区域测光也称为评价测光、平均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它将取景器中的画⾯分割为多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测光,然后整体加权平均计算出曝光值。
多区域测光通常是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适合⼤多数普通场景拍摄, 是许多摄影爱好者最常⽤的测光⽅式。
多区域测光适⽤场景⼴泛⽤于风景、抓拍等各种场景,对画⾯的整体亮度平均测定⼆、重点测光适合复杂光线重点测光⼜称为局部测光、偏重中央测光,是⼀种相当专业的测光⽅法。
它只对画⾯中央的⼀块区域进⾏测光, 以画⾯中央部分的曝光条件作为主要的测光参考。
特别适⽤于逆光、舞台演出、⼈像摄影等明暗反差⼤、光线⽐较复杂的场景。
在逆光或者光线复杂的场景拍摄⼈像时,可以针对⼈物⾯部做重点测光。
这样就可以准确的测量出重要部位的曝光值,完全不受背景或者其他光线的影响。
⼩技巧:重点测光只针对取景区域中的⼀⼩部分测光,如果没有正确地选取测光位置,极有可能以错误的测光数据为依据,拍摄出严重曝光不⾜或者严重曝光过度的照⽚。
因此,重点测光不适合需要快速抓拍的题材。
三、点测光让重要细节曝光准确相对于重点测光,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更⼩。
⼤多数相机点测光的测光区域占整个画⾯的4%到6%,将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
由于点测光的范围更⼩,因此完全不会受到周围明暗度的影响。
点测光常⽤于微距摄影,让重要的细节部分曝光更加准确。
也常⽤于⼈像拍摄,准确地对⼈物局部(例如脸部甚⾄是眼睛)进⾏正确曝光。
在光线分布不均且反差很⼤的情况下,如艺术照、新闻特写照⽚、微距摄影、强烈的逆光、舞台演出等光线⽐较复杂的场景常常使⽤点测光。
摄影基础-w5测光与曝光

第五讲 测光与曝光
不同光源的色温 3400-3600K是所谓黄金时间的色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后与日落前1小时。
第五讲 测光与曝光 不同感光度的对比
第五讲 测光与曝光
三、白平衡
什么是“白平衡”?这必须先说明什么是白色,物体反射出的光彩 颜色视光源的色彩而定。人的大脑可以侦测并且更正像这样的色彩改变, 因此不论在阳光、阴霾的天气、室内灼光或荧光下。人们所看到的白色 物体依旧。
然而,就镜头而言,这些由不同光源产生的“白色”在颜色上来说 还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含浅蓝色,有的含黄色或红色。为了贴近人的视 觉,镜头就必须模仿人类大脑并根据光线来调整色彩,以便在最后相片 中能够呈现出肉眼所看到的白色。
安装在镜头旁,所以又叫做“旁轴测光”。外测光系统由于测光范围与 镜头成像范围不完全一致,因此误差大于内测光系统,使用较少。
2)内测光 内测光系统也称为通过镜头测光,即通常所说的“TTL测光”
(Through the lens),多用于单反相机,光敏元件安装在相机内部。 在拍摄时,拍摄者半按快门,相机启动TTL测光功能;用户完全按下快 门,相机按照处理器给出的光圈值和快门值自动拍摄。
摄影基础
第五讲 测光与曝光
第五讲 测光与曝光
一、测光与曝光
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 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第五讲 测光与曝光
1、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 1)曝光
是胶片或者数码感光元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 像。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 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 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欠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光相机自动测光的原理相机自动测光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相机自动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光圈和快门是有相关联系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光圈值越大,则快门值越小,而如果光圈值越小,快门值则越大。
18%这个数值来源是根据自然景物中中间调(灰色调)的反光表现而定,如果取景画面中白色调居多,那么反射光线将超过18%,如果是全白场景,可以反射大约90%的入射光,而如果是黑色场景,可能反射率只有百分之几。
标准灰卡是一张8×10英寸的卡片,将这张灰卡放在被摄主体同一测光源,所得到的测光区域整体反光率就是标准的18%,随后只需要按照相机给出的光圈快门值去拍摄,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是曝光准确的。
如果整个测光区域的整体反射率大约18%,就像我们上面说的背景以白色调为主,这时如果按照相机自动测光测定的光圈快门值来拍摄的话,拍摄得到的照片将会是一张欠曝的照片,白色的背景看起来会显得发灰,如果是一张白纸的话拍摄出来的就会变成一张黑纸了。
所以,拍摄反光率大于18%的场景,需要增加相机的EV曝光补偿值,具体补偿的EV值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析了,此时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反之,如果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例如黑色的背景,拍出的照片往往会过曝,黑色的背景也会变成灰色。
所以,拍摄反光率低于18%的场景,需要减少EV曝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加黑减”的原理。
手动设置曝光补偿如果相机手动设置曝光补偿,则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如果相机不支持这个功能,那么可以设置在相机的手动档,记录下相机用自动档第一次测光得到的光圈快门数值,随后切换到M档,通过适当增减快门速度来实现曝光补偿的目的。
TTL测光什么是TTL测光?在许多相机的规格表中我们都能看到一个常见的名词“TTL测光”,这个“T TL测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TTL测光”的英文全文是Through The Lens,意思是通过镜头,用在测光这里就是表示这是一种通过相机镜头测量光线的方法,简称为“TTL测光”。
“TTL测光”技术“TTL测光”技术起源于1964年,当时人们外出拍摄时都需要携带一块测光表,先测光之后再设定相机的光圈值以及快门值,随后进行拍摄,整个过程比较烦琐。
而“TTL测光”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TTL测光”技术的使用在拍摄时,摄影师半按快门,相机启动TTL测光功能,入射光线通过相机的镜头以及反光板折射,进入机身内置的测光感应器,这块测光感应器和CC D或者COMS的工作原理类似,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再传递给相机的处理器运算,得到一个合适的光圈值和快门值。
用户完全按下快门,相机按照处理器给出的光圈值和快门值自动拍摄。
“TTL测光”最大的优势就是,“TTL测光”得到的通光量就是标准底片的曝光参数,如果相机前面加装了滤镜,“TTL 测光”得出的测光数值和不加滤镜时是不同的,用户此时不需要根据相机加装的滤镜重新调节曝光补偿,只需要直接按下快门拍照即可。
测光方式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大多数都具备这几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
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但是在影楼以及一些专业场合或者广告拍摄,摄影师依旧依赖测光表的数值来进行拍摄。
相机测光模式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大多数都具备这几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
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但是在影楼以及一些专业场合或者广告拍摄,摄影师依旧依赖测光表的数值来进行拍摄。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或简称: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平均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平均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
中央平均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
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官元件会将相机的整体测光值有机的分开,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
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
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这个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25%的比例。
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
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二、中央部分测光(或称:局部测光)中央部分测光和中央平均测光是两种不同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是以中央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助的测光方式,而中央部分测光则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大约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进行测光。
中央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
中央部分测光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
在舞台、演出、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分割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现在已经逐渐较少在相机中出现了。
而佳能是坚持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的厂商,一直到最新推出的EOS 30V胶片相机以及EOS 20D数码单反相机中都设计了9%区域范围的局部测光,这可以让没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在拍摄一些光线复杂条件下的画面时减小光线对主体的影响。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
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适用拍摄用途: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三、点测光(SPOT)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虽然可以充分的表现整个画面的光线反应,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精准的小范围物体曝光准确时,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有时范围也有些大。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些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 POT)测光模式来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
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
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
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
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
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
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
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
四、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评价测光(或称分隔测光)测光方式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光技术,出现时间不超过20年,最早由尼康(Nikon)公司率先开发这种独特的分割测光方式。
评价测光(或称分隔测光)测光方式与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测光(或称分隔测光)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在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
最开始推出的评价测光(或称分割测光)一般分割数比较少,例如尼康是将测光区域分割为八个部分,各自独立测光后通过相机的中央处理器以及内建数据区域测光的功能,佳能、美能达、宾德等品牌的相机也都有类似的测光模式设计,区别仅在于测光区域分布或者分析算法不同。
例如佳能顶级机器上设计的21区域TTL测光准确并且快速,这不仅仅依赖于相机本身的硬件性能,还和相机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算法关系紧密。
多区评价测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是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一般也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片子。
这种模式更加适合于大场景的照片,例如风景、团体合影等等,在拍摄光源比较正、光照比较均匀的场景时效果最好,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测光方式。
适用拍摄用途:团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风景照片等。
上面介绍了测光的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测光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在实际拍摄中带来帮助,不过实际拍摄中受到物体色彩、各种光源以及自然界的光影都会影响到相机的测光精度。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曝光补偿?正补偿还是负补偿,这些都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经验来判断。
多拍片,多看片,多理解,希望大家都能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