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脚手架搭设图集[值得拥有]

合集下载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注:小横杆的设置位置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叉点(即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以形成空间格构架整体受力。

施工层(作业层)还要在两个节点中间,现增设一根小横杆。

注: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

注:大横杆间距应小于1.2m,小横杆间距应小于1.5m,大、小横杆设于立杆里侧,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剪刀撑布置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屋面和楼层临边的防栏杆楼梯、楼层和阳台临边防护栏杆通道侧边防护栏杆洞口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门钢柱接柱用操作台钢梁登高设施移动式操作平台悬挑式钢平台交叉作业通道防护拆除脚手架的安全常识(1)拆架子人员一般2~3人为一组,协同作业互相关照、监督。

(2)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方可作业。

(3)拆除脚手架,四周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人员入内。

(4)架子拆除时要自上而下按顺序拆除,所有杆件材料均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依次进行。

拆下的材料要随拆随清理,不得随便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

从架子向下送料时要上下配合,做到上呼下应,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大片架子拆除后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应在大片架子拆除前进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可靠。

(6)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7)拆除脚手架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完整版)脚手架节点大样图例

(完整版)脚手架节点大样图例

脚手架搭设大样图例洞口两侧均应设置为双立杆洞口两侧均设置人字型斜撑洞口两侧均应设置横向斜撑(右图)开口脚手架 必须每层楼 且不超 4m 高设连墙件开口脚手架必须每层楼 且不超 4m 高设连墙件开口脚手架 必须设置横 向斜撑开口脚手架 必须设置横 向斜撑开口脚手架两端设置横向斜撑、层层设置连墙件示意图 (卸料平台、升降机处以及错层处等可参照此节点进行加强)18cm高挡脚板脚手架防护通道转角示意图(内转角应有立杆,此图内转角立杆因遮挡未见;图中底部立杆为双立杆)栏杆上皮高度 1.2m腰杆高度0.5~0.6m18cm高挡脚板斜道(楼梯)临边防护内侧锁死连墙件应连接至外节点连墙件设置在主节点或不超过主节点30cm以内外侧锁死连墙件节点高处扫地杆 应向低处延 长两跨高处立杆距 坎边距离应 大于 0.5m高差应小 于 1.0m坎边脚手架地面高差节点(地面只允许纵向 1.0m 以内高差。

内外排架体之间 的地面, 架体横向不得有高差)从端部、转 角开始设 置剪刀撑剪刀撑应 设置到底架体高度在 24m 以下时剪刀撑设置图(必须从端部、转角开始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应设置至底层地面;高度超过 24m 的脚手架,应连续设置剪刀撑)脚手板离墙面距离不得大于 15cm 安全网挡脚板附柱杆连墙件风荷载计算单元面积连墙件应从第一步开始设置(即第一个主节点处)柱子横杆端头离墙面距离不得大于 10cma.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布置(平面图) c.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布置(立面图) b.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布置(剖面图脚手架立面、剖面图脚手架特殊节点部位搭设要求采用未脱开处理方法时,高差处架体仍应参照下图节点要求进行加固上台阶立杆距台开口架处除层层设连墙件和横阶边缘距离应大向斜撑外,还可设置为双立杆于 0.5m错层达到或超过一层楼时,或上下台地的地基承载力相差较大时,建议断开按开口架进行加固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如为后安装升降机,应先按开口架要求进行加固,再拆除升降机部位架体除层层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外,开口架处还可设置为双立杆除层层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外,开口架处还可设置为双立杆除层层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外,开口架处还可设置为双立杆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注:小横杆的设置位置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叉点(即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以形成空间格构架整体受力。

施工层(作业层)还要在两个节点中间,现增设一根小横杆。

注: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

注:大横杆间距应小于1.2m,小横杆间距应小于1.5m,大、小横杆设于立杆里侧,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剪刀撑布置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屋面和楼层临边的防栏杆楼梯、楼层和阳台临边防护栏杆通道侧边防护栏杆洞口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门钢柱接柱用操作台钢梁登高设施移动式操作平台悬挑式钢平台交叉作业通道防护拆除脚手架的安全常识(1)拆架子人员一般2~3人为一组,协同作业互相关照、监督。

(2)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方可作业。

(3)拆除脚手架,四周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人员入内。

(4)架子拆除时要自上而下按顺序拆除,所有杆件材料均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依次进行。

拆下的材料要随拆随清理,不得随便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

从架子向下送料时要上下配合,做到上呼下应,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大片架子拆除后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应在大片架子拆除前进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可靠。

(6)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7)拆除脚手架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注:小横杆的设置位置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叉点(即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以形成空间格构架整体受力。

施工层(作业层)还要在两个节点中间,现增设一根小横杆。

注: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

注:大横杆间距应小于1.2m,小横杆间距应小于1.5m,大、小横杆设于立杆里侧,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剪刀撑布置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屋面和楼层临边的防栏杆楼梯、楼层和阳台临边防护栏杆通道侧边防护栏杆洞口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门钢柱接柱用操作台钢梁登高设施移动式操作平台悬挑式钢平台交叉作业通道防护拆除脚手架的安全常识(1)拆架子人员一般2~3人为一组,协同作业互相关照、监督。

(2)拆架子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方可作业。

(3)拆除脚手架,四周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人员入内。

(4)架子拆除时要自上而下按顺序拆除,所有杆件材料均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依次进行。

拆下的材料要随拆随清理,不得随便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

从架子向下送料时要上下配合,做到上呼下应,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5)大片架子拆除后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应在大片架子拆除前进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可靠。

(6)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待清楚后方可离开。

(7)拆除脚手架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脚手架搭设全套构造图解,建议收藏备用!

脚手架搭设全套构造图解,建议收藏备用!

脚手架搭设全套构造图解,建议收藏备用!一、脚手架细部加强构造1、洞口连墙对拉构造洞口拉结细部做法:架体小横杆延长作为连墙杆,a为800 mm或1050 mm(悬挑式脚手架为800 mm,落地式脚手架为1050 mm),连墙杆外露洞口≥100 mm。

在连墙杆上,内外墙各附加一根钢管,用扣件连接,小横杆两端分别外露洞口各≥100 mm。

进入装修阶段,墙体需加设成品保护。

2、连墙件抱柱构造柱子拉结细部做法:在个别位置无法两步三跨设置连墙件时,采用抱柱补强措施。

在架体上附加一根连墙杆,延伸至柱子一侧,在柱子另外三个侧面附加三根小横杆,用扣件与连墙杆连接,形成环抱。

钢管外露长度≥100 mm。

3、抛撑构造说明:1. 此构造用于建筑物柱距较大、层高≥5 m等,连墙件设置不能满足两步三跨要求的情况。

2. 搭设抛撑时,抛撑采用通长杆并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斜度为45°~60°。

3. 普通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也应每隔六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进行拆除。

4、层高过高、柱距过大时连墙件构造格构柱细部做法:当层高过高、柱距过大时可增设格构柱,格构柱截面尺寸宜为460 mm×460 mm,钢格构为4根150 mm×150mm×12 mm角钢及缀板焊接而成,每隔两步三跨设置一根钢管作为连墙件。

主体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格构件预埋件。

5、外架内防护构造外架填芯杆细部做法: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50 mm,间隙超大时,可充分利用靠墙一端的横向水平杆合理外伸(不应大于架体宽度的40%,大于400 mm时应增设填芯杆),每层应采取铺设钢笆片、挂设安全兜网等防护措施,使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满足要求。

1. 钢笆片: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大于400 mm时则需要使用钢笆片措施。

2. 安全兜网: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为150~400 mm时则需要使用安全兜网措施。

脚手架搭设安全标准化图册

脚手架搭设安全标准化图册
3.在2根鋼管平臺上張掛安全平網或鋪設 50*100木枋、範本等硬質材料進行封閉(注: 需後期砌體施工的電梯井,建議硬質封閉平臺與 井壁之間的距離應≤100mm)。
八 物料周轉平臺
落地式及懸挑式物料平臺應有相應的設計計算,並按設計要求進行搭設,平臺支撐系統必須與 建築結構進行可靠連接;平臺的材質應符合規範及設計要求,並應在平臺上設置荷載限定標牌。同 時,物料周轉平臺承載截面積應不大於20m²,長寬比應不大於1.5:1。
二 懸挑式腳手架
架體搭設應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結構設計應進行計算,並按規定進行審核、審批。當架體搭設 超過規範允許高度20m時,應組織專家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通用條款)
2.1 懸挑鋼樑、錨環及卸載鋼絲繩 設置
承重或上人的懸挑腳手架,其懸挑梁應採用雙軸對稱截面的型鋼,鋼樑截面高度 不小於160mm。每個型鋼懸挑梁外端應設置與上一層建築結構斜拉結。鋼絲繩不參與 懸挑鋼樑受力計算。鋼樑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懸挑長度的1.25倍。
(2)不同規格的鋼管不得混用。
1.1 基礎處理
(1)搭設架體的基礎必須平整堅實,要有足 夠的承載力;搭設場地內不得有積水。
(2)搭設時腳手架外側及周邊要設置排水溝 或其他排水措施。
(3)支撐立杆墊板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墊板 厚度不小於50mm。
(4)支撐立杆墊板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底座 底面標高宜高於自然地坪50~100mm,
1.2 掃地杆
架體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杆。縱向掃地杆必須採用直角扣件 在距鋼管底部端不大於200mm立杆上。橫向掃地杆必須採用直角 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1.3 連牆件
(1)連牆件的佈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 應大於300mm。雙排鋼管腳手架連牆件應與內、外排立杆相連接;

绝版脚手架搭设图集(值得拥有)

绝版脚手架搭设图集(值得拥有)

附件:1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脚手架警示牌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脚手架检查清单编号:《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附件4、建筑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结构安全要求(一)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1.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1)。

1.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图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2)。

24种典型脚手架设计图

24种典型脚手架设计图

24种典型脚手架设计图3.10.1高层脚手架基底作法(垫槽钢) 3.10.2高层脚手架基底作法(垫道木) 3.10.3脚手架刚性连墙件构造示意图3.10.4脚手架柔性连墙件构造示意图3.10.5连墙点作法(夹固式)
3.10.6连墙点作法(锚固式)
3.10.7剪力墙结构脚手架拉接图
3.10.8脚手架檐口挑架图
3.10.9外挑脚手架图1
3.10.10外挑脚手架图2
3.10.11外挑脚手架图3
3.10.12外挑脚手架图4
3.10.13外挑脚手架图5
3.10.14外挑脚手架施工顺序示意图3.10.15剪力墙电动外架图
3.10.16框架结构电动外架图
3.10.17剪力墙结构外装修吊篮装配图3.10.18脚手架卸荷吊料平台剖面图3.10.19降噪围挡示意图(外挑架)
3.10.20液压提升外脚手架布置图
3.10.21梁板碗扣式脚手架图
3.10.22加固施工外架附墙平面示意图3.10.23门洞外脚手架搭设
3.10.24外墙导轨式外爬架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
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附件4、建筑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结构安全要求
(一)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1.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1)。

1.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图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
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2)。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2.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
图2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3.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3.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
固定,严防倾翻。

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3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图3b)。

3.3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
图3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
(二)立杆构造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产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4)
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图4)。

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按本规范表6.4.1采
用。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处,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5.1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图4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和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7.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三)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的规定确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2.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图5)。

图5 剪刀撑布置
2.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2.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本规范第6.
3.5条的规定。

2.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3.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3.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四)脚手架支撑点应可靠、牢固,能够承载使用的最大载荷,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承载力在非硬化的地面上时脚手架必须加垫板。

(五)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六)作业层宽度不应少于两块并列脚手板宽度,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捆扎牢固。

(七)脚手架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
1.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中栏杆应居中设。

5.若作业层内侧距墙面距离大于200mm时,也应设置双层护栏和踢脚板。

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
图6 栏杆与挡脚板构造
当脚手架高度超过底部最小边长的四倍时,应采取防倾覆的固定措施(采用封闭式脚
手架、使用连墙件或抛撑)。

(八)脚手板除了用做铺设脚手架外不可它用。

脚手架搭设图解[图片]
这时河北省的标准图集吗?既然作为一个标准来制定就不应该出现违反国家规范的地方----真是太不应该了:
1.连墙件的设置采用下斜连接整个就理解反了:
这种做法在特别是悬挑脚手架一旦基础失稳,架体就会整个向下坠落,连墙件起不到任何拉接作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连墙件在建筑物的固定端在上:
2.关于悬挑卸料平台的设置就更不应该犯常识性的错误,不论上面还有几步,脚手架的立杆和纵向水平杆都是不允许随意拆除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关于立杆和剪刀撑的搭接接长采用2个旋转扣件的说法,在2002规范修订时已取消
2002年规范取消6.3.5条关于搭接内容后,就应该参照水平杆的搭接方法,采用三个扣件来连接:
以下为河南的标准做法:
岂止是不够严谨?----这简直是在拿规范当儿戏,拿工人的生命在开玩笑啊----可恨至极,另外,还有一点,图集中连墙件只拉接内立杆,这也是不妥的,建议施工中应同时拉接内外排立杆---这一点在超高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中最为重要,特此提醒
还有六楼图片中横向扫地杆跑哪去了,楼梯部位纵向扫地杆又跑哪去了,这些也能省么?-----标准图集自身都不标准,怎么要求别人去按标准做?
还有主节点横向水平杆设置随意性太大(2楼里面图也能看清的)请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