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_1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1薛瑄曾在《读书录》中提及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这使我们了解身外之物产生的味道,长此以往便会觉得厌烦,仅有读书所领略到的味道,時间越长才会越觉得浓厚。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里,是在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代,云蒸霞蔚,知名人士人才济济,在这其中《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广为人知很广的唐诗宋词总统大选。
唐代诗人都有各的设计风格派别,有的人生境界宽阔,大气磅礴;有的喻理刻骨铭心,回味无穷;有的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有的素雅当然,清雅俏丽……不管怎样,唐诗是中华文化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璨灿的明珠,诗大家简洁明了明洁将作家的观念引进一个高些的人生境界。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十分喜欢的一首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火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一遍一遍地念完这首诗,眼下渐渐地闪过了这一幕:清幽的森林中,轻风一阵阵,鸟语花香。
在通往黄鹤楼的小路上,慢慢地走着两人,并肩而行。
这两人就是李白和孟浩然,今日,孟浩然就需要与难分难舍的老朋友辞别了,要到那远处的扬州市去。
她们一起走上黄鹤楼,看见这滔滔长江滚滚东流,她们深深地对望,看见她们那情深脉脉的目光,我感受到她们的浓厚情义:从初春的赏花、吟诗,到中秋节的花前月下赏月,再到大雪竞相下的谈古论今。
李白斟满了一杯酒,拿给了孟浩然,孟浩然一饮而尽,她们的离情别语都化为了一杯酒。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在船夫的督促下,走上了小船,他立在船头,向李白轻轻地挥手,她们的道别声都被汹涌的长江水逐渐吞没了。
孤零零的白帆身影,渐渐地消退在这里晴朗的蓝天白云里……这一首诗表达了作家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最终那目送老朋友渐行渐远的潜心的目光,它是蕴涵了多么的诚挚的友情与祝愿啊!想到那一次我和老朋友送别时,老朋友她都是将我送至地铁站去,当我上了车,我又通过窗子看见老朋友一件事挥挥手,还说着一路顺风、祝福的话语,我将那很多想说的话都化为了挥手的道别,即便再不舍得的老朋友的离开,大家还要了解,自己做得仅有笑着祝愿。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精选20篇)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精选2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篇1《唐诗三百首》中收录的作者,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他们虽然名声不显,但他们的作品亦有其可借鉴之处,值得一阅!因为这写诗作都是经过了时间考验而未被淘汰的,我一向认为,时间是最好的评判家!《唐诗三百首》中有像杜甫的《望岳》,王维的《渭川田家》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李白的《蜀道难》这一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让人仿若置身其中,仰躺于山水之间;也有像王维的《送别》,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的送别诗,让人感佩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从李白的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我体味到深切的悲意凄凉,然后是释然的洒脱;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让我深深动容,我仿佛看到一个背影,在逆着光的地方叹息,便也体味到了远离故乡的寒冷;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中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又让我浑身一松,仿佛一个人仰望天空,呼吸都变的芬芳。
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
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
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
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小学五年级作文《读唐诗三百首有感》600字

好起来
挫折 了。如果曾经大受
,后来又
东山再起,会说:“种桃道士
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潇洒豪
压力 迈之情溢于言表。如果
太大,
被人排挤,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关键词:然后,哂然,心情,起来,
如果,曾经,挫折,后来,东山再起,种 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潇洒,豪 迈,溢于言表,如果,压力,排挤,仰天 大笑,出门,我辈,蓬蒿。
人,心血,思想感情,中国,一个,国度, 唐诗,中国,诗歌史,一个,高峰,一代, 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中国, 历史,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 诗歌,全盛时期,唐代,人们,如果,伤 心,失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不识。
小学五年级作文《读唐诗三百首有 感》
心情 ”然后哂然一笑,便
小学五年级作文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600字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很
多本书,最喜欢的当然是《唐诗三百
童话 首》了。他虽然没有
书Hale Waihona Puke 起科幻 来饶有兴趣;没有书读起来
历史 那样惊险刺激;没有
书那样
精彩;
关键词:这个,寒假,很多,本书,
喜欢,当然,唐诗三百,虽然,没有,童 话,起来,饶有兴趣,没有,科幻,起来, 那样,惊险刺激,没有,历史,那样,精 彩。
关键词:我们,他们,找到,一种,
寄托,一种,鼓励,然而,毕竟,相隔, 千年,时空,距离,起来,由于,语言, 时代背景,带来,障碍,还是,觉得,有 些,语言,佶屈聱牙,唐朝,二百八十, 九年,辉煌,帝国,渐行,渐远,背后, 留下,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 易,李商隐,杜牧,一连串,如雷贯耳, 名字。
小学五年级作文《读唐诗三百首有 感》
小学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范文7篇

小学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范文7篇小学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范文1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很多本书,最喜欢的当然是《唐诗三百首》了。
他虽然没有童话书读起来饶有兴趣;没有科幻书读起来那样惊险刺激;没有历史书那样精彩;却蕴含着中国古代诗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
有唐一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
唐代的诗人们,如果悲哀失意了,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哂然一笑,便情绪好起来了。
如果以前大受挫折,之后又东山再起,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潇洒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压力太大,被人排挤,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惯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会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这些诗句,对于我们这天的人来说,又是多么适用!正是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诗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一千余年的距离,却仍然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
让我们自他们的诗中找到一种寄托,一种鼓励。
然而,毕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时空距离,是我读起来,由于语言与时代背景带来的障碍,总还是会觉得有些语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
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
那么,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读唐诗吧!小学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范文2从古至今,岁月的河流带走了许多文化,但唐诗却经久不息,直至今日。
此刻这个先进的时代,依旧有无数人热爱唐诗,喜欢读唐诗。
“唐诗宋词元曲”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我认为,它们能够被称得上是“国宝”。
唐代诗人有各种不一样风格派别,但无论哪一首,都充满韵味,可能是诗情画意的江南美景,也可能是粗狂豪迈的塞北风光,可能是想象,可能是感慨,可能是怀念。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800字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800字唐诗三百首有感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在唐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唐诗约为四万八千九百余首.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使浩如烟海的唐诗迸发出最美的光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唐诗呢?第一,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诗歌的画面感很强,让诗歌飞翔的是想象.比如读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乡间的小溪边,长长的柳枝垂到溪面上,溪水清澈见底,一群美丽的白鹅悠闲地游着,仰起脖子,仿佛唱起最动听的歌.第二,能更好地感受意境美.每读一首古诗,我的脑子感觉都在〝放电影〞,那美丽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铭刻在心中,让我如痴如醉.当我和爸爸妈妈登临黄鹤楼的时候,望着滚滚长江,我的脑子里只有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第三,能更好抒发自己感情.当你看到落日那壮观景象的时候,不是:〝哇,有好多鸟!〞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共一色〞,当你看到一池荷花时,不是〝哇,好美的花〞,而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我是如何学习唐诗的:第一,因为喜欢所以学习.读诗能使人心情愉悦,就像懂音乐的人聆听音乐一样,能从中获得快乐.诗歌是一块精美蛋糕,我们把它送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第二,要寻找理解的钥匙.古诗中的关键词,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就是我们理解古诗的金钥匙.比如杜甫的《春雨》,这首诗就是围绕关键词〝好雨〞来写作的.这场雨好像知道农民的需要,应时而来,大小合适,滋润万物,这不是好雨吗?而且,这场雨夜晚悄无声息地下,不妨碍人们的劳动和休息,多好呀.抓住了〝好雨〞,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第三,要联系实际学习.古诗中的很多诗句,如果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春天,你会真切感受到〝吹面不寒杨柳风〞;夏日,走近荷花池边,眼前的美景,就是〝映日荷花别样红〞最好的注解;秋季,火红的枫叶,你会觉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描写是多么恰当!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眼前不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理解古诗自然轻松自如.我相信,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将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唐诗三百首有感2诗,是十里桃花的繁华,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保家卫国的豪情;诗,是漂泊中的孤独无依,是雨夜里的痛彻心扉,是记忆里的江山如画.人说世事如梦,几度秋凉.昨夜灯火楼台,转眼人去楼空.遥想当年沙场,难料如今铁马冰河只能入梦来.在那些诗词里,我目睹了一个个王朝的荣辱兴衰,最终被岁月掩埋.眼见了多少游子的乡愁,丝缕的萦绕心头.望少年气盛,雄心壮志徘徊苍穹.蓦然回首,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经久不衰.偶然忆起,璀璨如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油灯下的母亲,安详的坐在那里.她的手微微颤抖,手中的针线穿梭往来,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疲惫,双鬓明晃晃的发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她把无尽的思念与牵挂缝进衣衫的袖口,心中的念念不舍似灯油慢慢融化,落在地上,好像泻了一地的月光.母亲老了,却固执的像个孩子.她担心孩子不能如期归来,一人默默在故乡等待.都说母爱如歌,似水柔情,直至今日,才悟得真谛.前些日子,我与母亲到楼下散步.我总喜欢走在前面,一转头,望见与我齐平的脸,脸上的细纹一如她走过的风花雪月.我放缓步子,直到与母亲并肩.昏黄的路灯下,她稀疏的头发里大把的银丝泛着淡淡的微光.〝妈,你有白头发了.〞我对她悄声说道.〝嗯,我老了啊.〞她好像叹了口气,眼里像是弥漫着大雾.我的思绪被拉回很多年前,那时候我的小手还触不到她的臂弯,母亲喜欢弯下腰同我说话.那时候我唯一的心愿,便是有朝一日能像父亲一样挽着她的手,走过每一条街头.我想起儿时总喜欢和母亲挤在同一床被窝里,身上的冰凉贴近她肌肤的滚烫.她总会半真半假地把我推开,推的远远的,直到床边.但每个清晨醒来,睁开双眼,总发现自己小猫一样蜷伏在她的怀里,感受着她铿锵的心跳.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一阵暖流钻入心底,恍惚间我还是那个咿呀学语的小女孩儿,而她还是青春的模样.〝哪有,你才四十嘛,很年轻啦.〞我握住母亲的手,沿着街道慢走.只记得我们俩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像留不住的时光.读诗时,总免不了了解诗人.孟郊被称为〝诗囚〞,我看完资料,多少有些酸心的.他的一生有太多荆棘坎坷,经历了多少的风雨.或许人只有到了一定阅历的时候,细数过往,才懂情深.原来很多人本是我们生命中的路过,哪怕父母,也只是短暂地陪我们半辈子.总会待到别离时,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我们不该把父母的爱当作挥霍,且行且珍惜.〝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李白一生诗作无数,我却对这一首情有独钟.〝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这是前不久很流行的一首歌曲.我很羡慕李白,倾倒于他出众的文采,也向往着他的洒脱.〝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的《将进酒》,字字透着潇洒,句句唱得昂扬.我以为,他本知足常乐之人,饮一杯酒,且忘忧愁.〝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的豪情,颠覆了我的看法.但当我读到《行路难》,心中竟生起了敬意.诗人巧借行路的艰难,暗喻仕途的坎坷.官场的你争我夺,阿谀欺诈,给予诗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命运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海上汹涌的波涛就要将他击垮.但李白的过人之处,便是没有被无情的命运打倒,仍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愈挫愈勇,直至到达理想的彼岸.爱我中华者,必当敬我中华之精神文化也.千年之前,我们祖先辈的他们,面对逆境,咬牙切齿却也从不轻言放弃,在悲洪似的逆境前挣扎着寻找一丝光明.而多年后的我们,是否延承了此般精神?俄而,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俞老师,从一个寸草不生的穷乡村走出来,走到一个丁点儿大的县城,一步步打拼,如今来到了省城南京.依稀记得他与我们谈及曾经时双眼的朦胧,一次次雨中的挥泪,一夜夜翻来覆去的难眠,一场场惨败的考试,世事如此不顺人心.也曾几度消沉,他告诉我们,那些迷茫的日子,孤苦无依,唯有诗词与书籍作伴,那些苦痛的岁月,是文字陪在他的身边.而如今的他,上课时信手拈来的几句诗词,令人惊叹不已.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读的岂是字句,更是灵魂.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更应学习古人的精神,迎难而上,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终有一日,我们能穿过厚厚的云层,寻觅到希望的光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要说爱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诗人还真是数不胜数,但最令我钦佩的还是诗圣杜甫.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他的诗,是在小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据说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小小年纪的我,还无法理解国之深,只是同他一起〝喜欲狂〞,也是种别样的欢欣.不同于诗仙李白的浪漫,现实主义的他倍感深沉.而当我读到这首《春望》,心中沉沉的一击,感觉喘不过气来.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古时诗人词人总喜欢写一字〝深〞,〝庭院深深深几许〞〝城春草木深〞,这一字,染上了荒凉,沾满了无奈.沦陷的长安城,昔日的笙歌舞曲早已不见踪影,一城的繁华转眼间成了沙石瓦硕.放眼望去,破败不堪,千里不见人迹,唯有杂草丛生.感伤时事,看到那娇艳的鲜花,思绪被勾起,忆起曾经,两行浊泪沾湿了衣裳.许多时日未见家人,思念愈加浓烈,忽闻鸟鸣,心头一颤,乍然惊起.看那火红的战火啊把天空的碧蓝铺成了鲜血的颜色,看那弥漫的硝烟啊不知何日方休.无言的等待啊只希望送来一封家书,告诉我家里安好,告诉我妻小平安.年华易逝,满头的白发像秋末飘零的枯叶,大把大把的往下掉,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都差不住了.品完诗,心头空荡荡的,却又像被什么堵住.千年中华,这片土地上经历过多少场战争,多少家破人亡.那些岁月里的逃离与漂泊,永远都无法忘怀.我该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整日阳光明媚的年代.能在清早醒来时看见爸爸妈妈的脸,能在睡前道一句〝晚安〞.读了那些诗,我突然间觉得自己多幸福.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该尽己所能,为国家贡献微薄之力.如今很火的电影《战狼》,〝当你在国外遇到困难时,不要忘记,你的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朋友圈里,微博动态里,都是纷纷的好评.那一刻内心的震撼着实难以言表.但在这之后,真正有所行动的又有谁呢?口说无用,我们该投身于实际行动之中.作为学生的我们,孝亲敬长,努力学习,便是爱国.它无需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得儿时的我,对诗并不感兴趣.还不如童话,看公主几经波折后遇到王子,盼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那个风雪之夜悄然升入天堂.那时候的知识面很单薄,不过停留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般略显肤浅的诗罢了.也只是单纯的记诵,从不试想理解.如今渐渐长大,才发现诗歌不仅仅是诗歌,它可以包含许多许多.诗,可以是一种回忆,就如同默片播放,刻下一寸一寸的旧时光.看前朝,多少风流人物,不尽英雄史诗;论今朝,是否依旧如初?诗,可以是千千万万的寄托:羇旅之人借诗词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沙场上英勇拼搏的将军战士,借诗词表现自己拳拳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多情之人借诗表达对红颜的断肠爱恋.......诗,更多的是一种鼎盛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无人能及的巅峰!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与瑰宝.它的篇幅不长,却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字里行间,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力量.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历史,风吹雨打,我们悲痛过,我们哭泣过,但我们不曾放弃过!我们理应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让它成为中国恒久不变的经典,永远地留在中国人心中.一歌一舞一琵琶,一冬一秋一繁夏,一颦一笑一牵挂,一刀一剑一伤疤,一朝一夕一晚霞,一山一水一人家,一生一世一刹那.待到双鬓成白霜,在诗里感叹人生梦一场;待到双鬓成白霜,回望来路繁华落地落满伤;待到双鬓成白霜,煮一壶清茶,看昨夜灯火楼台,待来世满面红妆.唐诗三百首有感3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振彪主编的《唐诗三百首》是教育部语文课标准编写,青少年必读的100部中外名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取材丰富,体式多样,格调高雅,所以我很喜欢读唐诗.《唐诗三百首》有几首诗令我念念不忘.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慈母用干枯的手拿着针线,颤抖地为将远行的儿子缝补着冬衣.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缝补着,心想着孩儿这次远行将迟迟不会回来.正像小草难以报答阳光一样,儿子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真切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诗篇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之情.虽无言语,虽无泪水,却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其外,讽喻诗《古从军行》.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也是我爱读的诗篇.《唐诗三百首》真是一本好书.唐诗三百首有感4清晨,朝出的辉光映出了东方的鱼肚白,在门前那棵榆树下,坐在宽大的树桩上,轻轻翻开膝盖上的那本《唐诗三百首》,心情总会变得宁静与神圣!树皮厚重,书面墨黄,油纸的香味扑面袭来,夹杂着文字视觉的震撼,让我深深的沉浸其中.〝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幼稚的诗仿佛是一首歌,欢快而明朗,我看后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直接的诗谁不会写,谁不会吟?再往下看,越看越为震惊,原来这是骆宾王还是个娃娃时随口说出的!那时的我,应该还是稚气未脱,光着脚丫子,在田里跑来跑去直至染上一层灰.那想着写诗?想到这里,我不禁为自己感动惭愧,二骆宾王的这一首诗,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样吗?虽跌跌打打,但却透出一丝丝的生机勃勃,乐观向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到这里,一股磅礴的气势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望着庐峰在阳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烟,在万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觉得这瀑布,好似是银河坠落而形成的.这就是诗仙的诗啊!也只有他,才能领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银河的气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与山水的心啊!其实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那片借风在天空翱翔的枯叶,那多生长在野谷县崖峭壁中的美丽小花,那只盘旋在你脚边的可爱小苗,谁不能说她们不是美呢?都说盛唐的时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却认为李白的豪迈造就了盛唐!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战火纷飞岁月里,杜甫,一代诗圣,却被囚禁在城内,不得外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是何等说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渐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缘由,归咎于当时统治者的不理朝政,谎于正业.这令我一阵羞愧,如不是懒,我何至于成绩下降的那么快?看来是时候反省了!我关上书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几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唐诗三百首有感5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诗,可提升人的智慧与培养情操.唐诗乃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世界文学的璀璨明珠,我初识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之后,我便沉醉于唐诗的世界.初读诗,读的是易上口的语句;再读诗,才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渐渐的,我在师长地指引下,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情感.我最爱在学校的文化长廊的浓郁书香里,读读唐诗,读李白的豪情,在意境中饮酒放歌;读杜甫的雄浑,让我和他一起忧国忧民;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让自己感染心添一份清雅……每于内心潮澎湃时,仿佛自己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唐诗陪伴我走过人生的种.种境遇,当与友人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心中的慰藉.当考试失利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惟有诗,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和精神支柱.社会迅速发展,物质充盈却精神匮乏的时代,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源和唐诗,去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外来事物.有新闻报道: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的精粹和内涵,其实质是极其肤浅和悲哀的.如果我们还不警惕外国文化入侵,有一天我们必将在世界民族之林迷失自我,到时我泱泱中华安在哉!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对国学的热爱之情,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迫在眉睫.我觉得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我们都应该读唐诗爱唐诗,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是因为唐诗的美,因为唐诗的智慧.读唐诗三百首有感800字范文。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15篇

《唐诗》读书心得《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15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1在这个快乐的暑假中,我读了一本好书。
暑假刚开头我的妈妈就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封面是暗黄色的,上面画着很多的古代人的画像。
这本书很厚一共有601页,在这601页里面都是著名的诗人写的诗词。
妈妈说:“这是姐姐看的诗词,是奶奶送给姐姐的。
”听完之后更加对这本书尤为喜爱和好奇。
听说姐姐也是非常喜欢读这本书,更是对这本书呵护有加。
到底是多么好的一本书呢?能让姐姐这么的喜欢呢?带着好奇心我翻开了书本。
我耐心的翻阅着,看了很多诗词,真的是越看越有兴趣,慢慢的忘记了时间,也慢慢的体会到了为什么姐姐那么喜欢这本书了。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书中解释:夕阳西下,诗人在耐心的等候朋友,抱琴独自伫立。
读了一首又一首的诗词,还有很多让我影响深刻的诗词、人物。
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中介绍:此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表达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从此诗中我看出了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对于伟大的战士,都是有很高敬意!我还读了很多很多的诗,就不一一列举了。
读完就要铭记于心。
诗的句子?谁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些都是我们身为学生在读课文时必须牢牢记住的!读的越多,学的越多。
并且要做到“学而时习之。
”在这个暑假中,我最大的骄傲就是读了这本书;最高兴的就是学了不少东西。
我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读了什么有趣的书呢?《唐诗三百首》读书心得2我接触到的第一首唐诗是罗的《咏鹅》,用十几个字生动地表达了鹅的情态。
读《唐诗三百首》爱国篇有感

爱国,从古至今的情怀——读《唐诗三百首》有感诗,那似青雾般缥缈,缭绕在我的身旁,朦胧中,我看到,它背后的山清水秀;诗,那似龙腾般气势,涌动着我的理想,飞腾中,我听到,它内心的豪情壮志;诗,真奇妙!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唐诗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烁在历史的长河里。
《唐诗三百首》中汇集了有许多大名鼎鼎的诗人的佳作,例如豪放、豁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才华横溢的白居易等等。
读到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它的作者是“诗圣”杜甫。
诗人从剑门关外一听到官兵们收复蓟北的消息,他的泪水就洒满了衣服,而他的妻子和儿子脸上的忧愁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他们胡乱的卷起诗书,从巴峡穿过巫峡,再经过襄阳直奔洛阳。
读着这首诗的时候,我的眼前就呈现出诗人一家欣喜若狂,收拾衣服急切向故乡赶去的情景。
诗人还有很多诗篇如《春望》《蜀相》《兵车行》等,又有几首不是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的呢?是呀,诗人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啊!读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刚刚学的一首诗《示儿》,它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
陆游在临死前还为自己不能亲眼看到祖国重新统一而悲伤,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同的朝代,相同的却是同样深沉的爱国情怀!《唐诗三百首》蕴含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我却总是在读到爱国诗篇的时候会被深深的打动。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情怀。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很多,我也要向诗中的爱国诗人学习,向我们每个时代中涌现的爱国人士学习,让爱国融进我们的血液,流淌不息!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她经历了强盛、衰落、更强盛的历史变迁,我们的民族在险难险阻中不断的强大再强大,今天的我们再不是从前任人宰割的懦弱的旧中国,大家都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成功的举办的那场美轮美奂的奥运盛典吧,中国呈现给世界面前的一个空前强大,经济迅猛发展的、综合国力逐年递增的东方强国,同时,我们也让世人了解了全新的中国,了解了我们的民族,了解了什么叫中国实力,我们用十三亿人民的血肉相连告诉世界“中国来了”。
【读后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_450字

【读后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_450字《唐诗三百首》是一部集合了唐代三百首经典诗歌的选集,它涵盖了唐代众多杰出诗人的作品,包括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等。
这些诗歌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闻名于世。
在阅读《唐诗三百首》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历史文化的底蕴。
唐代诗歌的魅力在于其精妙的表达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在《唐诗三百首》中,有许多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几句简短的话语,通过对天地间的壮丽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追求卓越和进取心的主题。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以及《将进酒》中的“I lift the cup and invite the moon, who with my shadow makes three of us.”这些诗句的优美和独特,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对于生活、情感和人生的独特体验。
《唐诗三百首》也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瑰宝。
唐代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艺术、诗歌和文学得以迅猛发展。
在《唐诗三百首》中,许多诗歌表达了唐代人民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和热爱。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在他乡漂泊的诗人的深情追忆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长恨歌》这首十九章长诗,通过对于历史故事和宫廷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帝王与妃嫔之间的爱恨纠葛以及国家兴亡的悲壮场面。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唐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关于唐朝历史文化的珍贵记录。
《唐诗三百首》对于我个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诗集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美好。
这些诗歌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的世界,让我对于诗歌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这些诗歌也鼓舞着我去追求卓越和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中,我读到了丰富多彩的唐诗、宋词,脍炙人口的元曲。
在众多书籍中,我最爱《唐诗三百首》。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唐诗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烁在历史的长河里。
读《唐诗三百首》,我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样,尽情地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
唐诗里有许多大名鼎鼎的诗人,例如豪放、豁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才华横溢的白居易.······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读到李白的诗,我眼前仿佛一亮,就像这位满腹经纶的诗人正向我走来。
其中,让我感动的是他写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其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写出了李白一颗拳拳的游子之心。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诗仙”李白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屋子的窗口,望着天上的一轮圆月,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想着其他人
家都团聚在一起,惟独自己远在异乡,为什么命运如此的不公平······想着想着,便哭了起来。
这情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苏轼的千古绝唱——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在唐代,不但有豪放的诗仙李白,还有诗圣杜甫。
诗圣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诗词数不胜数。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四句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从这几句诗里,我仿佛看到了杜甫刚开始听到收复河南河北,十分高兴,激动地哭了,就连他手中的诗书也因为这而高兴地手舞足蹈。
从这几句诗中,我更加体会到杜甫的爱国情怀,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其他的爱国志士,如英勇善战的郑成功,爱民如子的岳飞······
唐代的诗人们,如果伤心失意了,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来了。
如果曾经大受挫折,
后来又东山再起,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潇洒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压力太大,被人排挤,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惯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会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这些诗句,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又是多么适用!正是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诗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一千余年的距离,却仍然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
让我们自他们的诗中找到一种寄托,一种鼓励。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
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
感谢唐诗让我进入古代文学的殿堂,尽情地吸收着她的营养。
唐诗,您让我为您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