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黑体字
知识点生物教材黑体字汇总(2)

知识点生物教材黑体字汇总(2)生物教材黑体字汇总生物教材中的黑体字浓缩了教材中的知识精华,在最后20天冲刺中,相信任何水平的同学都能通过再次熟读生物黑体字获得提高!1必修三黑体字汇总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1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物,也能抑制生物;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15、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背诵版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62.血液就是由和(包括、、)构成的。
63.血液不仅具有作用,而且还具有和作用。
64.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
65.是连通于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3.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4.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25.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组织。
26.是新植株的幼体,由、、和组成。
27.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植物。
28.种子是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89.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覆盖,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90.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呼吸,可辅助呼吸。
91.爬行动物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或,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92.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动物。
109.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110.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没有结构,病毒只能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方式。
111.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112.“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48.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初中生物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归纳(bak)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岀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非生物因素一一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探究实验的六大步骤:提岀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岀结论、表达和交流。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是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
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七下生物黑体字

七年级下生物黑1._______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
2._______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
3._______和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4.一个_______的形成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5.在_______系统和_______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青春期的人体发生了许多变化。
6.青春期卫生是青少年_______、_______健康发育的基本保证。
7.精液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自动排出体外,这就是_______。
8.女生每月一次的_______出血现象,称为月经。
9._______之间的正常接触都是青春期性意识的正常心理表现,也是青春期心理发育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10.人体的每个系统都具有一定_______和_______。
11.骨的成分包括_______和_______。
无机物主要是_______,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使骨柔韧。
12.人体各系统相互______、相互_______,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13.不同的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_______,也能供给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
14.食物中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
15.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食物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物质。
16._______不仅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还在调节人体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7.除口腔外,消化道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18.消化腺主要包括_______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_______,_______逐步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_______和_______。
人教版初中生物四册书黑体字资料讲解

学习资料初中生物四册书黑体字7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学习资料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学习资料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初中生物黑体字(湘教版)

初中生物黑体字(湘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黑体字七年级下册生物黑体字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从猿到人的进化:一代一代的向直立行走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头等来获取食物,防止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3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4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5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6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营养素7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8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9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10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12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1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14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5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人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16 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17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于静脉之间的血管.18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19血液由左心室进人主动脉,在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20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21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22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2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24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26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2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八年级上册生物黑体字八年级下册生物黑体字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生物7年级上下册黑色字

生物7年级上下册黑色字
黑色字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它在7年级生物课程的上下册中都有涉及。
黑色字是指在遗传学中的一种性状表现方式,通常是指由显性基因决定的性状。
在生物学中,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一个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其基因决定的。
而在遗传学中,基因可以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黑色字通常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而隐性基因则是指在基因型中不表现出来的性状。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其中A代表黑色字的显性基因,a 代表黑色字的隐性基因。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生物体会表现出黑色字的性状,因为显性基因A会压制隐性基因a的表达。
黑色字的概念在遗传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基因型在性状表现上的差异。
通过学习黑色字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黑色字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7年级生物课程的上下册中都有涉及。
通过学习黑色字的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基因型在性状表现上的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一重要概念,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苏教版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附填空版)

七上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2.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
5.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6.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8.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即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10.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
11.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植物细胞中还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2.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4.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5.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6.由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等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7.人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成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基本组织。
8.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一般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但是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9.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10.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11.绿色开花植物是常见的多细胞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组成,各种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
1.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
2.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一个受精卵的形成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3.孕育新生命对父母来说极其不易,我们在感激父母的同时,更应珍视自己的生命。
4.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青春期的人体发生了许多变化。
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5.青春期卫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精液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自动排出体外,这就是遗精。
女生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称为月经。
异性之间的正常接触都是青春期性意识的正常心理表现,也是青春期心理发育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6.细胞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细胞间质又组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各种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人体的各种器官。
具有相关功能的器官又组成人体的各系统。
7.人体的每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使骨长粗长长,促进骨骼粗壮、结实。
8.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人体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9.不同的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也能提供给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都是人体所需要的有机物。
10.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物质,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
11.水不仅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还在调节人体体温、排泄代谢废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除口腔外,消化道还包括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主要包括唾液腺、肝、胰、胃腺、肠腺等。
13.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
14.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5.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需要食用足够的糖类以提供维持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骨骼、肌肉等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用一定量的含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
16.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吃霉变和已过期的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等。
17.人体的血液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的。
18.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19.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最常见的是ABO血型。
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不容易引起凝集反应的异型血。
20.1997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实行无偿献血的制度。
21.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心脏像一台水泵,它的博动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22.心脏每分钟博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博动,即动脉脉博。
23.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24.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认为高血压。
25.呼吸道是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
肺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6.人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27.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它反映一个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28.人体里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由肺泡细胞组成)与血液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9.通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不断放出氧,并接受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30.糖类和脂肪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糖类。
脂肪还是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31.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32. 泌尿系统包括肾,功能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功能是:输送尿液的器官膀胱,功能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尿道,功能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3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原尿)。
34.通过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水、无机盐和增多的尿素)。
35.人体将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36.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虽然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7.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和卵巢)等。
38.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9.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0.除了激素外,某些化学物质,如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4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细胞)
4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反应为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反射活动。
(通过强化和学习建立,可以消退)
43.人类还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从而建立起特有的条件反射。
44.青少年时期,学习任务较重,用脑较多,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h。
44.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折射和透过玻璃体,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45.视力对我们每一个都很重要,而保护眼的根本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6.外界的声波信息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
成听觉。
47.人的皮肤能感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并引起大脑皮层形成不同的感觉。
皮肤引起的感觉主要有四种: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48.生物圈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人口的适度增长既能维持生物圈的相对平衡,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49.所有的生物都能影响环境,而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50.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
51.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非常密切。
52.保护生物圈,应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做起。
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