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采摘后的处理

合集下载

葫芦的制作工艺流程

葫芦的制作工艺流程

葫芦的制作工艺流程1. 介绍葫芦葫芦,又称为胡瓜,是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属于葫芦科植物,形状像瓢瓜,外表应用于制作葫芦各种工艺品。

葫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广泛用于工艺品制作、饰品、乐器等。

本文将介绍葫芦的制作工艺流程。

2. 葫芦制作工艺流程概述葫芦的制作工艺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种植葫芦并采摘成熟的葫芦2.葫芦的清洗和处理3.葫芦的涂漆和装饰4.制作葫芦工艺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2.1 种植葫芦并采摘成熟的葫芦1.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葫芦的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播种葫芦的种子,在适宜的季节和温度下进行种植。

3.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分和养分,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4.等待葫芦植株生长成熟,通常需要数个月的时间。

5.当葫芦果实呈现成熟颜色并表面变硬时,即可采摘。

2.2 葫芦的清洗和处理1.将采摘下来的葫芦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杂质。

2.使用温水浸泡葫芦,使其外表更加光滑,便于后续的处理和装饰。

3.检查葫芦的外表是否有破损或其他不完整的地方,如有需要修复或剔除。

2.3 葫芦的涂漆和装饰1.涂漆是使葫芦更加美观和耐用的重要步骤。

首先,选择适合的颜料和涂漆工具。

2.在葫芦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底漆,等待底漆干燥。

3.选择适合的颜色和纹样进行上色和装饰。

可以运用刷子、喷涂、贴画等各种技术。

4.在涂漆过程中,注意保持环境通风,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

2.4 制作葫芦工艺品1.首先,根据设计需求,将葫芦切割成相应的形状和大小。

2.根据设计稿,进行雕刻、打磨等工艺步骤,使葫芦更加精致和独特。

3.安装葫芦工艺品所需的配件,如绳索、吊坠等。

4.进行最后的质量检查,确保葫芦工艺品的完整性和良好的外观。

3. 技巧和注意事项制作葫芦的工艺虽然简单,但也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种植葫芦时,选择适合生长的葫芦品种,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在清洗葫芦时,要小心处理,避免对葫芦造成损伤。

刚摘的葫芦怎样去皮,葫芦怎样去皮先蒸熟吗

刚摘的葫芦怎样去皮,葫芦怎样去皮先蒸熟吗

刚摘的葫芦怎样去皮,葫芦怎样去皮先蒸熟

一、去皮的方法
1、晾干表皮:在给当年刚摘的葫芦去皮以前,需要先将它放在一个通风好、无强光照射的半阴处晾置一段时间,将其表面的水分晾干。

2、热水烫皮:在去皮之前,可以将它放在热水之中稍微烫一下。

这样更方便去皮。

不过要注意,只要将它放在热水中稍微烫一下就可以,不需要将它煮熟。

3、竹片刮皮:为了防止金属制品刮伤它的表皮,建议用竹片来刮皮。

利用竹片将其表皮的蜡质,按照一个方向刮下来就可以。

4、清洗晾干:在刮完皮以后,需要将它放到加有少量小苏打的冷水里面清洗一下。

这样能够将其表面残余的蜡质清理掉。

洗干净以后,将它放到一个没有强光、通风条件好的地方阴干就可以。

二、注意事项
1、去皮时机:刚刚摘的葫芦中含有的水分很多,不宜立即去皮,不然容易起皱。

需要将它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等它表皮略微发黄再开始去皮。

2、不能晾晒:刚刚摘的葫芦以及刚刚刮完皮的葫芦都是不能
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的。

因为太阳光可能会使它们的表皮皱缩,影响它们的观赏性。

新鲜葫芦的晾干方法!有图

新鲜葫芦的晾干方法!有图

新鲜葫芦的晾干方法!有图
前两天去了趟密云,路过农家小院摘了两个新鲜的葫芦,据说新鲜的葫芦不能直接晾干,要用水煮,然后削去最外层的皮才不会坏,所以今天在店里亲自尝试了一下!
这就是新鲜的葫芦,很有份量的!
放进水里煮一会儿,我是凉水的时候就把葫芦放进去啦,水开后煮了大概5分钟,然后捞出来,擦干。

用小刀将葫芦最外面的那层薄皮削下来,煮完的葫芦确实很好削皮,不用太担心是否会割烂葫芦,实践证明葫芦里面的壳还是挺硬的。

马上就要完工啦!
这就是削完皮后的葫芦,还热乎乎的呢!
稍微用砂纸打磨一下葫芦的表面,一定要用细一点的砂纸,不然会划伤葫芦,这个步骤最好等葫芦干了之后再做,因为刚削完皮的葫芦还很潮湿,不太容易打磨。

不要在太阳下曝晒葫芦,放在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了,之后葫芦会慢慢变黄,时常在手里揉搓一下,葫芦就会越来越光亮啦!。

葫芦处理方法

葫芦处理方法

葫芦处理方法
葫芦是一种常见的瓜类植物,其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葫芦的生长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葫芦处理的方法,希望能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葫芦的病虫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

比如,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来喷洒,如辣椒素、菊酯等,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比如蚜虫的天敌瓢虫等。

对于病害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剂来进行喷洒,比如枯草杆菌等,以达到治疗病害的效果。

其次,关于葫芦的生长管理,我们需要及时进行修剪和疏果。

在葫芦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枝条和叶片,需要及时进行修剪,以保证葫芦植株的健康生长。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疏果,保留一定数量的果实,有利于葫芦的生长和品质。

另外,对于葫芦的灌溉和施肥管理也需要注意。

在葫芦的生长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要避免积水。

可以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以保证水分的均匀供应。

在施肥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有机肥料,比如腐熟的农家肥等,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最后,收获和储存也是葫芦处理的重要环节。

在葫芦成熟后,需要及时进行收获,避免果实过熟腐烂。

收获后,需要对葫芦进行清洗和晾晒,然后进行储存。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保证葫芦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综上所述,葫芦的处理方法包括病虫害防治、生长管理、灌溉施肥和收获储存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日常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葫芦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葫芦种植者有所帮助。

刚摘的葫芦怎么处理才能盘玩

刚摘的葫芦怎么处理才能盘玩

刚摘的葫芦怎么处理才能盘玩
1、及时刮皮
葫芦采摘下来开模之后,要及时刮掉表皮,葫芦表皮有蜡质保水,不刮掉表皮葫芦难于干燥。

葫芦采摘后含水量很大,不快速干燥容易发霉腐烂,刮皮是很专业的技能,要刮得均匀,刮得到位,还要熟练,不能刮伤葫芦内皮和木质部。

2、去瓢
葫芦瓢内含水量很高,最容易发霉腐烂,葫芦采摘后要及时去瓢,把葫芦放在水池里泡5-7天,葫芦瓢发酵后,取出后开口甩掉瓢子,及时晾晒干燥。

3、作画
葫芦作画有掐花、烫花、雕刻、绘画和范制5种加工工艺。

掐花是中国一绝,用掐花刀在葫芦表面掐出凹形纹路图画来,不能掐伤葫芦表皮,其加工工艺独特无双,表现形式古雅生动,适合手持把玩观赏。

4、镶口做盖儿
葫芦作画加工之后最后要镶口做盖儿,葫芦作为工艺观赏器皿要有一个精美漂亮的镶口和盖儿,一般有象牙口、玉石口、金银口等,也有用铜、红木、树脂、塑料等一般材料做口的。

自己种的葫芦摘下来怎么处理,新摘的葫芦怎么变黄

自己种的葫芦摘下来怎么处理,新摘的葫芦怎么变黄

自己种的葫芦摘下来以后,要悬挂在阴凉的地方晾置几天。

然后,用竹片从葫芦的顶端刮到葫芦的底端,来刮除其表面的蜡质物。

刮的时候要沿着一个方向刮,不然容易刮花。

在刮完以后,要将它放在加入了少量小苏打的冷水里面洗净,再将它悬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

想让它变黄,可以将它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把玩。

一、摘下来的葫芦怎么处理
1、刮除蜡质:刚摘下来的葫芦需要先挂在阴凉的地方,晾置几天,然后进行去皮处理。

因为葫芦的表面有一层蜡质物质,它们会影响葫芦包浆、上色,所以需要提前刮除。

去皮的时候建议使用竹片,用它从葫芦的上方刮到底部,按照一个方向刮完整个葫芦就可以。

2、冲洗晾干:刮完蜡质的葫芦不能直接放到通风处晾干,而是
先要放到加入少量苏打粉的冷水中洗干净。

水一定要用冷水,不能用温度太高的水,不然会让它的表面受损。

在洗完以后,将它悬挂在阴凉透气的地方,等它晾干即可。

二、新摘的葫芦怎么变黄
将新摘的葫芦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每天把玩,它就能慢慢变成黄色了。

在晾过几个月以后,如果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慢,可以将它
移动到采光好一些的地方,让它接受阳光变成黄色。

也可以用烤炉烘烤它的表面,这样也能够使它的表皮变黄。

不过,烤的时候一定要用小火。

因为火如果太大,很容易将葫芦给烤糊。

葫芦采收技术

葫芦采收技术

葫芦采收技术
葫芦采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收时间的选择:葫芦采收的最佳时间是在果实完全成熟但未完全枯萎的时候进行。

一般在果实表面由绿转黄时进行采收。

2. 采收方法:葫芦的采收可以直接手摘,也可以用剪刀等工具剪断果梗。

要注意采摘时避免果实受伤,以免影响品质。

3. 采收温度和湿度:葫芦对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采收时应尽量避免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

一般选择早晨或晚上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采摘。

4. 采收后的处理:采摘下来的葫芦应尽快清洗干净,在通风处晾晒。

晾晒的时间要根据天气和葫芦的大小来决定,一般需要晾晒1-2周,直到果皮完全干燥。

5. 保存和储存:采摘和晾晒后的干燥葫芦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受阳光直射。

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可将葫芦放入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储存。

以上是葫芦采收技术的一些基本方面,具体的采收方法和注意事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品种的葫芦进行调整。

葫芦打皮和晾晒的方法

葫芦打皮和晾晒的方法

葫芦打皮和晾晒的方法
葫芦是一种经济实惠且易于保存的瓜类果实。

如果您收获了葫芦
并想要保存它们,这里有一些打皮和晾晒的方法供您参考。

1. 打皮
首先,使用刀片或砂纸轻轻磨擦葫芦表面,将残留泥土和青色的表皮
去除。

然后使用细砂纸或金属网把整个表面打磨光滑。

注意不要过度
打磨以免损坏葫芦。

2. 晾晒
葫芦是一种耐贮存的果实,可以通过晾晒的方法让它们更长久地保存。

晾晒方法需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比如室外晒台、阳台等。

在选择
晾晒的地方时,考虑到直接暴晒可能导致葫芦干裂。

因此您可以使用
一些遮阳的材料,如白纸等,来遮盖葫芦。

总之,通过以上的方法,您可以将葫芦保存得更长久且更加美观。

当然,在使用葫芦之前,一定要将内部的籽和纤维清除干净,以免影
响食用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的采摘时机和去皮2011-07-20 14:49采摘葫芦的季节和去皮关于葫芦的采摘,在保证葫芦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葫芦采摘宁可晚而不可早,那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节气歌。

采摘葫芦是在寒露和霜降之间来采摘,即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大约在每年的10月8日至23日之间来采摘最佳。

葫芦藤已自然干枯(切记,是自然干枯,而不是死藤)这个时候您可以采摘果实了,葫芦藤很结实,要用剪刀来剪,要多带些藤,这样是为保证日后修整龙头,那么此时葫芦为青白色。

以上是关于葫芦的采摘,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葫芦最关键的一步,去皮。

去皮的方法众说纷纭,正确的方法用竹刀去皮,竹刀即用三分之一竹片修出刃来。

去皮时要注意清理干净脐和葫芦嘴细节部分。

去皮后要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用清水洗一下葫芦,在去皮时你会发现有比较粘的东西粘在竹刀上,如果不进行清洗,在晾干后会出现花皮现象。

清洗后擦干悬挂阴干。

在阴干葫芦时要保证葫芦与葫芦留有空隙通风。

通常在一个月后即可干透。

葫芦的后加工最重要的制作环节有四个。

一是及时刮皮,葫芦采摘下来开模之后,要及时刮掉表皮,葫芦表皮有蜡质保水,不刮掉表皮葫芦难于干燥。

葫芦采摘后含水量很大,不快速干燥容易发霉腐烂,刮皮是很专业的技能,要刮得均匀,刮得到位,还要熟练,不能刮伤葫芦内皮和木质部。

二是去瓤,葫芦瓤内含水量很高,最容易发霉腐烂,葫芦采摘后要及时去瓤,把葫芦放在水池里泡5-7天,葫芦瓤发酵后,取出后开口甩掉瓤子,及时凉晒干燥。

三是作画,葫芦作画有掐花、烫花、雕刻、绘画和范制5种加工工艺。

掐花是中国一绝,用掐花刀在葫芦表面掐出凹形纹路图画来,不能掐伤葫芦表皮,其加工工艺独特无双,表现形式古雅生动,适合手持把玩观赏。

烫花是比较普遍的加工工艺,同竹木烫花工艺相仿,用电烙铁在葫芦表面烫出黑色的线条纹路图画,多表现水墨画风格的画面,适合摆放观赏。

雕刻和绘画都是传统的加工工艺,把葫芦作为创作载体在葫芦上雕刻出各种图画,绘画的图画很多,各种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山水风景都可以画。

四是镶口做盖儿,葫芦作画加工之后最后要镶口做盖儿,葫芦作为工艺观赏器皿要有一个精美漂亮的镶口和盖儿,一般有象牙口、玉石口、金银口等,也有用铜、红木、树脂、塑料等一般材料做口的。

盖儿的材料同口材料类同,只是盖儿的精美外观设计要同葫芦本身的档次、风格相匹配协调,使葫芦风格浑然一体,具有画龙点睛的玲珑妙笔。

玩葫芦玩的就是皮,因此选购葫芦有五不取:一是皮质洁白不可取;二是着色做旧不可取;三是胎薄皮软不可取;四是皮有伤残不可取;五是缺翻歪眼不可取。

把玩葫芦的“六不盘”:“第一是新葫芦不盘;第二是夏季不盘葫芦;第三是不洗干净手不盘葫芦;第四是未镶配好口盖的葫芦不盘;第五是做旧的葫芦不盘。

手捻葫芦采摘之后如何包浆及各项处理保养文玩葫芦最好的方法是擦核桃油或橄榄油,只需薄薄一层,用软布来擦拭,千万不可伤皮,然后经常用手摸挲揉捻,手上的汗和油会慢慢浸入葫芦表皮下,葫芦色泽就会变得更加光润,皮的颜色也会逐渐由黄变红、由红转紫,古趣盎然,其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会与日俱增.葫芦脏了可以用白酒或医用酒精适量撒在白毛巾上来擦,然后晾干即可.千万不要用碱水,这样会严重腐蚀葫芦的表皮,影响葫芦的美观.关于采摘葫芦的季节和去皮多朋友种葫芦很迷惘,眼看着收成不错,但不知什么时候采摘和后期如何操作。

X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得到好葫芦的条件,采光,通风,排水通畅。

这是关于选地的。

再有,还可以盆栽葫芦。

不仅可以装饰阳台,达到极强的点缀作用,特别是果实悬于藤上更是让人心怡。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关于葫芦的采摘吧,在保证葫芦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葫芦采摘宁可晚而不可早,那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节气歌。

采摘葫芦是在寒露和霜降之间来采摘,即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大约在每年的10月8日至23日之间来采摘最佳。

那么有朋友会问,具体如何操作呢,葫芦藤或叶子有什么变化吗?问得好,是这样,此时葫芦藤已自然干枯(切记,是自然干枯,而不是死藤)这个时候您可以采摘果实了,葫芦藤很结实,要用剪刀来剪,要多带些藤,这样是为保证日后修整龙头,那么此时葫芦为青白色。

以上是关于葫芦的采摘,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葫芦最关键的一步,去皮。

去皮的方法众说纷纭,正确的方法用竹刀去皮,竹刀即用三分之一竹片修出刃来。

去皮时要注意清理干净脐和葫芦嘴细节部分。

去皮后要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用清水洗一下葫芦,在去皮时你会发现有比较粘的东西粘在竹刀上,如果不进行清洗,在晾干后会出现花皮现象。

清洗后擦干悬挂阴干。

在阴干葫芦时要保证葫芦与葫芦留有空隙通风。

通常在一个月后即可干透。

有疑问的朋友可到我的QQ空间444635882查询。

葫芦采摘后的处理一)采摘后如果没有阴皮的话在阴凉通风处3天到一星期左右。

(目的是让其稍稍木质化)(二)打皮(葫芦表面的绿皮,必须刮掉)工具:竹片,小刀背面,钢制格尺(我个人喜欢用这个)1.打皮时用力些一定把那层粘膜与表皮一起刮掉,不然干了以后会有细细的黑印,以后很难去掉。

2.打皮时每一下都排的密密的,从上到下竖着排,最好不要横竖交叉打。

要一气呵成。

间歇之后会有颜色不同的问题。

3.打皮完成以后在清水中用铁爆花(洗碗用的)仔细擦洗,捞出清水洗净。

4.立即擦干,用玛瑙刀把葫芦上大小不一的鼓(因为细胞生长时疏密不同)一点点赶平。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葫芦皮光亮了。

(这步可有可无。

)(三)打完后在阴凉通风处晾晒。

也可适当晒晒太阳,经常变换方向,以免晒偏色,3至5天后拿起葫芦常拍打拍打摇晃摇晃用力些。

慢慢的能听到哗哗的葫芦籽响了。

这时基本就大功告成了,在继续晾晒几天等到完全干透就OK了。

(四)为成熟葫芦处理方法采摘后如果发现葫芦有些软(用手稍微用力,感觉能按动!)这表明葫芦没有长成,这样的葫芦如果直接打皮会憋掉的,如果不打皮则会烂掉,这样的葫芦处理方法,把葫芦放到锅里开水煮个十分二十分左右,在按照上面的步骤打皮基本就可以了。

(长成的葫芦就不要煮了,煮只是迫不得以)既然葫芦虫具有实用和观赏两重价值,那么挑选葫芦也就应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

作为一般玩好者来说,应该侧重于前一种作用;对于富有的玩家或爱葫芦成癖者来说,重点考虑后一种作用。

所谓“实用”,就是联系自己所畜养的鸣虫的种类,选择适当的葫芦,以利鸣虫的生长和发音。

前面已经介绍,葫芦有很多种类,选型不同,内部构造也有差别,而这些都是与鸣虫的种类相联系的。

比如说棒子葫芦是专用畜养蝈蝈的虫具,其粗细长短,是与蝈蝈较大的体形相关的,而且它的长圆形的筒式构造,能够使蝈蝈的鸣声发生强烈的共鸣,使鸣声变得更为优美动听;蝈蝈葫芦的瓢盖及铜胆,也都是根据蝈蝈的鸣声特点而设计配置的。

如果用蟋蟀葫芦畜养蝈蝈,就无法充分发挥其鸣声物特点。

同样地,用蝈蝈葫芦畜养蟋蟀,便会贻笑大方,甚至难以使蟋蟀正常地生长,葫芦与鸣虫之间的这种联系,并不什么人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历代玩虫者实际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因此,选择葫芦首先要“对路”。

实用的第二个含义是要结实耐用。

古人曾提出挑选葫芦虫具的四字原则,曰:“紫、润、坚、厚”。

后两个字就是指的结实耐用。

一般来说,葫芦愈厚愈结实。

挑选时应该用食指探入葫芦熟得愈透愈结实,尚未熟透的葫芦晒干后也许比较厚,但不坚固。

检验的方法是,当年采摘的葫芦,色愈黄熟得愈透,色淡甚至发白者就没熟透。

另外可以用手指敲一敲葫芦,如发音清脆明亮,似有金属之声,便是熟透结实的葫芦;若发音沉闷,甚至有“扑、扑”之声,便不结实。

还可以用直观的方法,若发现葫芦表皮细密,光洁度高,以指甲掐无痕,便是好货;表皮结构松散,暗淡无光,一掐即有凹陷,便为劣品。

最后,紧握葫芦,若稍一用力,即有变形,乃到内壁“劈啪”作响,肯定不坚固;反之,即为熟透佳品。

若从审美的角度挑选葫芦,要求就更高了。

在首先要实用的前提下,不同种类的葫芦虫具尚有各自的要求,但大略言之,不在乎形与色两端。

形即葫芦的造型,要求周正而匀称,给人以美的感觉。

不论本长葫芦还是是范制葫芦,各个部位都要端正无偏斜。

如从上部看,口很圆;从底部看,腹部的外形也要呈圆形;从侧面看,葫芦两侧的外形曲线要对称;脖要正、底部圆或平,脐眼要处在底部的最中央,匀称主要指葫芦的口、脖、腹三者的粗细要协调,比例要恰如其分。

另外口、盖的配置,大小厚薄应与葫芦体相匹配。

一般来说,范制葫芦因属人工所至,较易达到这些要求,而本长葫芦能符合这些要求的则极少。

葫芦的皮色极其重要,“四字原则”中的“紫润”就是对此而言的;事实上,葫芦器为人宠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葫芦具有独特的色泽,洋溢着一股清新的自然之气,给人以古朴、凝重的审美感觉。

葫芦的本色是黄,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由浅入深,由黄变红,由红变紫。

真正达到“紫润”的葫芦,是玩好者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的结果。

所以愈是皮色发紫的葫芦,证明它的历史愈长,愈能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价值也愈高。

瓷皮:指得是葫芦皮质密度大,这种葫芦生长成熟,皮质好,坚固,葫芦皮里的油脂大,不用刻意去盘、去晒葫芦就可自然上色。

糠胎:胎指得是葫芦外皮与葫芦内壁之间的木制部分,糠表示宣软不坚硬,这有利于虫子鸣叫时吸附杂音。

缎子里:里子是葫芦内部最里面的一层附着在胎上的物质,缎子里是形容葫芦的里子光滑洁白,类似于江南出产的丝绸贡缎,还有一种是棉花里,该里子较厚较软,所以用棉花来形容它,也是不错的里子。

新葫芦压里子:新葫芦购回后里子我通常是这样处理的,烧少半壶水,水以不超过壶嘴为宜,待水开后有水蒸气从壶嘴处喷出时,将葫芦口对准壶嘴使水蒸气喷入葫芦,然后用干净干燥的毛巾旋转着拧入葫芦,到毛巾塞满葫芦拧不动为止,然后将毛巾退出放置通风干燥处,这样葫芦里子就压好了,注意用水蒸气嘘的时间;拧毛巾的力度要根据葫芦里子的薄厚、葫芦壁的密度厚度来掌握时间的长短和力度。

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防止新葫芦内有虫卵,经100摄氏度的高温如果有虫卵也会被杀死。

这种方法也许还能有一妙处是:如有新葫芦抽了葫芦壁塌陷只要表皮不裂,用水蒸气从里面一嘘,凹陷的地方就会鼓起来,也许能接近好葫芦。

葫芦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只要保管不好就会被虫蛀,这也是匏器珍贵的原因之一,葫芦防虫蛀很重要,原先有人使用花椒,但现在虫子已经不怕花椒了,用花椒防虫意义不大,可选用枪手无味防虫剂,或樱花牌块状防虫剂,还要使葫芦通风干燥,也可以用包装类食品里的干燥剂(食品级化学原料制作而成,对人无害)平时注意检查。

使用过防虫剂的葫芦在养虫之前,需通风半月以上。

黑白虫葫芦如果也使用上述方法,养虫前需要使用活性炭反复将葫芦里的药性吸附,同时延长通风时间。

夏天多雨季应经常拿出晒晒太阳。

当发现葫芦受潮而发霉,要迅速放在太阳下暴晒,擦去葫芦上的霉斑,以核桃油涂抹浸润,再置于干燥处。

为保证通风,可将葫芦盖拿下,与葫芦分别存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