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综合题解析
初中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中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年D. 365天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1天,即24小时。
2.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A. 植被破坏B. 过度放牧C. 土地盐碱化D. 工业污染答案:D解析: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如植被破坏、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壤流失,而工业污染主要影响水质,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3.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解析: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二、填空题1.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解析:中国的地势总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点,并且从西向东可以分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不同高度的阶梯状分布。
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
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长的河流。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答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南方热带区。
东部季风区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农业发达;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以畜牧业为主;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独特;南方热带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热带作物种植。
四、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的原因。
材料: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受季风影响明显,降水量丰富。
答案: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
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带来大量水汽,当遇到南方地区的地形阻挡时,容易形成降水,导致该地区夏季降水量丰富。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答题模板1 地理位置特征类

答题模板1 地理位置特征类【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
(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
(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命题角度】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2.地理位置特征的影响(优势和劣势)【模块构建】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答题模板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①方位上濒临、临近、相邻、背靠的大洲、大洋、海域、半岛、岛屿等;②临海、深居内陆、距海较近经度位置是否有0°、20°W、160°E、180°经线通过,所跨经度是否广纬度位置是否有回归线、极圈、赤道通过,分析所处温度带及纬度地区,所跨纬度是否广在相对位置描述上,还有与接壤的国家、省区等,隔海相望的国家等,位于某地(山脉、河流、城市等)的方位等,经济位置,交通位置等。
2.地理位置特征的影响(1)海陆位置→降水差异、农业类型、海洋运输、对外交往(2)经度位置→经度广,时间差异大,东西距离最长(3)纬度位置→所处温度带及纬度地区→热量差异→多种或单一农业经营所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经典例题】【例一】1.(2021·甘肃武威·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政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提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角度描述)。
【思维流程】读取图中经纬度范围,海陆位置→综合分析据图分析,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邻国众多;从经纬度位置看,我国东西南北跨度大,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
【自主尝试】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邻国众多;东西南北跨度大,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
【例二】(2021·甘肃天水·中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初一初中地理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一初中地理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现象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D.四季变化现象2.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12小时B.24小时C.7天D.365天4.地球上任何时刻,白天和黑夜( )A.各占一半B.白天一多半C.黑夜一多半D.有时都是黑夜,有时都是白天5.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B.C.D.6.北京的学生通常要比乌鲁木齐的学生上学时间早是因为( )A.北京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B.两地的气候不同C.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差异7.读下图,甲地的居民此时适合( )A.午休B.工作C.看日出D.睡大觉8.假设地球不自转,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A.同一地点没有昼夜交替现象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C.全球各地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D.同一地点有昼夜交替现象9.当伦敦(0°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可能是( )A.悉尼(150°E附近)B.北京(120°E附近)C.洛杉矶(120°W附近)D.阿克拉(0°附近)10.读“地球某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笼罩在黑暗之中B.此时正值秋分C.太阳正好直射南回归线D.此时,全球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11.自古至今,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是( )A.季节变化形成的B.气候变化形成的C.昼夜更替形成的D.社会制度形成的二、综合题1.读下列地球自转俯视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时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
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A.5日B.6日C.7日D.8日(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5日B.6日C.7日D.8日【答案】(1)B(2)C【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6日出现雷雨天气,不适合进行野外地理考察(2)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从图中可以看出,7日气温日较差最小,是6℃。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
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
山地小于平原。
2.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 风和日丽B. 四季如春C. 狂风骤雨D. 阴转多云【答案】 B【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四季如春表示地区的气候特征,其他表示的是天气现象。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3.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类活动表述合适的是()A. ①—台风—渔船返港B. ②—晴天—晾晒衣物C. ③—雷雨—接打手机D. ④—大雨—户外运动【答案】 B【解析】【分析】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
初中地理压轴题专题地球和地图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夜空的鸟巢星光璀璨。
“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
此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图中的_____位置,我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A. ②;昼长于夜,昼渐长B. ①;昼短于夜,昼渐短C. ②;昼短于夜,昼渐短D. ①;昼长于夜,昼渐长【答案】 A【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①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5月15日的北京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图中的②位置,其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昼长于夜。
故答案为:A【点评】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太阳直射到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他们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
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
2.读太阳直射点随时间变化轨迹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今天(八年级学生参加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地理考试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 a处附近 B. b处附近 C. c处附近 D. d处附近(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极黄河科考站处于极昼期B. 地中海沿岸的河流处于汛期C. 澳大利亚处于冬季D. 邵阳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达一年中最短【答案】(1)B(2)B【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今天(八年级学生参加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地理考试时)是6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也就是图中的b处附近;B符合题意。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极黄河科考站处于极夜期;地中海沿岸的河流处于汛期(冬季冬雨);澳大利亚处于夏季;邵阳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达一年中最长;B符合题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综合题训练(二)解析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题训练(二)1.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民健身、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重要选择。
图中甲、乙、丙三处适合进行攀岩活动的是处,适合开展漂流探险的是处。
(2)图中观景栈道的走向是。
(3)仅考虑海拔因素,图中A、C两地的气温相差约℃。
2.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2)李村在王村的方向,量得李村与王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米。
(3)考察中同学们经过①和③两条河流,水流更急的是(填序号)。
(4)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同学们测得A地气温为20℃,估算B地的气温为℃(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3.图示区域为某中学在森林公园内选取的研学基地。
自2019年3月四川凉山森林火灾后,为防患于未然,校方拟在基地建火情瞭望台。
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2)B山峰在C山峰的方位。
(3)C山峰与D处的相对高度为米。
(4)学生攀登B山峰有a、b两条线路可选,其中坡度较缓的是(填字母)线路。
(5)该森林公园开发了岩壁攀岩项目,你认为会在(填字母)处。
(6)校方发现森林公园内B处已有一个火情瞭望台,但视野范围有限,拟在(填字母)处再建一个以最大限度扩大瞭望范围。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甲、乙、丙、丁中的。
(2)图2中的A、B、C、D四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点,C点位于B点的方向。
(3)2018年6月24日至6月26日是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在此期间贵港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5.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某校地理教师组织学生野外考察。
如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可用方法辨认方向。
据此判断,甲村在乙村的方向。
(2)图中河流BC与CD段相比较流速更快的是,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综合题训练(一)解析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综合题训练(一)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甲村下表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地形部位是。
站在A、C两点中看得更远的是点。
(2)B、D两点的相对高度是米,E点在D点的方向。
(3)测得甲村与乙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为千米,计划在两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和②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从工程建设难度方面考虑,你认为最优的线路是。
(4)据表格分析公路修建最佳季节是季,理由:。
2.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是地球的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2)6月30日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节气)位置,此时昆明的昼夜情况是。
(3)图2中各点最早看到日出的是点,A点的经度是。
3.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幅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
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为2cm,则实地距离约是千米。
(2)图中小清河干流的大致流向为,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画错的是。
(3)M、N两点的相对高度是米。
(4)同学们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
4.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2)图中C居民区位于D居民区的方向。
(3)图中的等高距为米。
如果此时F地的气温为24℃,那么E地的温度是℃。
(4)假设该等高线图的比例尺为1:50000,测得A点到D居民点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那么它们两者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5)在A、B、C三处最宜开展粮食作物种植的是。
5.读图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缺失了地图三要素中的要素。
(2)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其中海拔最高点的海拔高度是。
甲处是山顶,乙处的地形部位是。
(3)A、B两河相比,流量较稳定的是河,理由是。
(4)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是。
6.如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甲是,乙是。
四川初三初中地理水平会考带答案解析

四川初三初中地理水平会考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2°15’~108°08’,北纬26°05’~27°21’。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攀枝花市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北温带【2】攀枝花市的地形类型是A.盆地B.山地C.高原D.丘陵【3】河流雅砻江建有著名的A.二滩水电站B.三峡水电站C.三门峡水电站D.葛洲坝水电站2.2014年5月20日,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地球公转位于图中的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2】上海市濒临的我国的边缘海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中的“海峡”是指A.渤海海峡B.琼州海峡C.朝鲜海峡D.台湾海峡【2】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①海岛多港口②岛内市场广阔③吸收外国资本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图9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A.由东向南流B.由南向东流C.由南向北再向东流D.由东向西再向南流【2】AB河段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实际距离是A.50米B.100米C.250米D.500米【3】某观测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接近A.0.9℃B.1.7℃C.2.2℃D.3℃【4】图10是图9中O地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地,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1.如图是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综合题解析
李宝玲
寿宁县第六中学
【自命试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表2
(1)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A ___________ 岛,① ______________ 河流,②形(2)图1中B气候类型与图表2中____________ (甲/乙/丙)气候类型一样,其气候特点__________ 。
⑶ 图1中所示季节时,澳大利亚此时主要_____________ (季节)。
(4)图1中③所示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万毫米,试分析该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的
原因。
_________
(5图1中所示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_________ ,家住福州的小明同学想利用假期
去该国旅游,请你帮小明参考下____________ (暑假/寒假)时间去最适合呢?
【参考答案】
(1)印度半岛;印度河;恒河平原
(2)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冬季
(4)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遇地形抬升,③位于山地迎风坡所以降水量丰富。
(5)印度;寒假
【命题意图】
1.考查内容
此题主要考查南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即: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南亚地位和旅游。
本题考查内容出自湘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中第二节南亚。
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国家”、“三大地形”、“一年分三季”、“宗教与社会”、“人口与经济”等内容。
2.课标要求
《考试说明》和《地理课程标准》中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该题涉及较少的纯记忆题目,大部分题目需要运用地图解答。
3.考查目的
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读图分析能力,即能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本题解题入手从读图开始,获取关键信息。
②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考查语言表述能力。
如:本题(4)。
③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生活。
符合“生活中的地理”的地理教学理念,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本题(5)
【试题考点及解析】
(1)题考查南亚地理位置、地形、河流。
利用海拔高度判断地形。
确定该地地理位置可从两方面入手,一轮廓图,二文字信息即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判断该地为南亚,由此可知A为印度半岛,①为印度河。
通过图例海拔高度200米以下确定②地地形为平原,结合所属南亚位置确定②为恒河平原。
该题还可通过南亚三大地形判断。
(2)题考查南亚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气候资料,也是气候类型常考的一种形式。
本题以气温、降水数据形式呈现,要求学生更应该准确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三步骤(“以温定半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以往学生通过背图形式判断气候类型,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判断气候类型方法。
南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最低气温大于15C,图表2中只有丙1月平均气温21C符合题意,判断该地为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
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最多月可达600毫米
以上,由此确定丙为正确答案。
同类方法确定甲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乙 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类型。
(3)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南亚气候一年有三季以及同一月份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本题解题关键点在图中风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判断此时该地为雨季。
南
亚雨季时间为每年的6月-10月,北半球主要是夏季。
根据同一月份南北半球 季节相反知识点判断,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主要为冬季。
(4) 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图中给出
风向,推理出暖湿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
通过图例,判断③地形
为山地,③位于山地迎风坡,两个条件结合推理出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遇地形抬 升,③位于山地迎风坡所以降水量丰富。
(5) 考查南亚的人文地理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南亚一年有三季(热季、雨季、凉季) 。
找出本题 关键词福州,判断小明家在北半球,寒假每年为 1-2月。
印度凉季时间为每年 11月到次年2月,所以小明应选择寒假去印度旅游。
(1) 结合图1、图2分析为什么印度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
(2) 结合图2
所示地区气候特点,试分析该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产生怎样影
【试题拓
图
1 图2
I 耕地总面积(亿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图3
响?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命题感悟】
区域地理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看似是背书就好。
其实不然,学习方法是重点。
区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涵盖面广仅靠单纯的记忆实属不易。
不利于学生掌握,还会导致学生厌学。
传授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方法才是关键,要在学习区域地理之初教会,在后面学习中学生不断体会。
可以采用绘画知识树形式自测学习情况,或者选取一节内容布置任务学生来讲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更好理解学习区域地理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读图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因此,本题主要信息需从图中获取。
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题,是本题考查的主要目的。
初中地理会考题语言表述题考的较少,多为填空题。
导致学生认为地理只需要背就能考高分,不利于学生进入高中的地理学习。
我认为初中地理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学习兴趣及学习地理方法,为高中地理学习做铺垫,所以本题选取区域地理作为考查点。
意在体会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及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