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第六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合集下载

五、《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五、《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1、揭示了起义的原因——乱自上作,官逼民 反,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社会黑暗。
小说以北宋末年为背景,揭露的封建社会 黑暗现象,具有普遍意义。
作品把高逑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开端具 有深刻的用意。
金圣叹第一回总批评:“盖不写高逑,便 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 八人,先写高逑,则是乱自上作也。”
70回本保留了原著的主要精华,结构也完 整,且文字更加洗练,并加了系统的评点 文字,从而成为自清以来流传最广的本子。
重大“ 要学水 的出浒 评版” 点《研 本水究 。浒最
会好 评的 》本
,子 集是 中北
了京
其以人 它“民 版天文 本都学 而外出 成臣版 。本社
”《 为水 底浒
本传 ,》 参,
校是
二、武装起义发生、发展至失败原因
高逑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 丑恶和腐朽本质,作为统治集团的典型代 表,是贯穿全书的一条黑线。
高逑原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市井 无赖,只因踢得一脚好气球,得到皇帝宠 信,“没半年时间,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 太尉职事”,从此倚势逞强,无恶不作。
高逑的发迹,揭示了统治者用人制度的腐 朽没落。
稍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稗 史汇编》记为罗贯中作。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武林(杭州) 施耐庵作。
由此判断:此书当由罗贯中将说话、戏剧 中水浒故事综合、加工而成,故曰“编 次”;后由施耐庵加以发展、提高。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是元末明初人, 曾在钱塘(杭州)生活。
民间传说他曾参与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 军,但无证可考。
《宣和遗事》也涉及水浒故事,从杨志等 押解花石纲、杨志卖刀,依次述及晁盖等 智劫生辰纲、宋江私放晁盖、宋江杀阎婆 惜、宋江九天玄女庙受天书、三十六将共 反、张叔夜招降、宋江平方腊封节度使等, 虽像简要提纲,却已有了系统面目,是 《水浒传》的雏形。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中国古代⽂学史笔记《⽔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浒传》类⼩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与《三国志演义》类历史演义⽐较:(⼀)共同点即主要⼈物和题材都有⼀定历史根据。

(⼆)相异点:1.前者⼀般从宋元⼩说话本中“说公案”、“朴⼑、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类发展来;后者由“讲史”话本演化⽽成。

2.前者重塑造⼀个或⼏个传奇式英雄⼈物;后者重描写⼀代兴废或见朝历史;3.前者故事虚多于实,甚⾄主要出于虚构;后者⽐较注重依傍史实。

4.使前者有可能突破历史事实制约,跳出帝王将相、军国⼤事的圈⼦,将⽬光移向民间⽇常的⽣活和普通的⼈。

第⼀节《⽔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南宋宋江故事在民间⼴泛流传。

(⼆)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六⼈赞》完整记录36⼈的姓名和绰号;罗烨《醉翁谈录》著录如“青⾯兽”、“花和尚”、“武⾏者”等说话名⽬,显然是独⽴⽔浒“⼩说”;《⼤宋宣和遗事》写杨志卖⼑、智取⽣⾠纲等,笔墨虽简略,但已把⽔浒故事联缀,展现《⽔浒传》原始⾯貌。

(三)元⼤批“⽔浒戏”。

对宋江等形象刻画较集中,但性格不很⼀致,⽆共同的主题,不过“三⼗六⼤伙,七⼗⼆⼩伙”、“寨名⽔滩,泊号梁⼭”说法⼤体相同。

⼆.《⽔浒传》作者,明代有四种说法:(⼀)嘉靖间最早著录此书的⾼儒《百川书志》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郎瑛《七修类稿》有类似记载。

(⼆)⽥汝成《西湖游览志徐》、王圻《稗史汇编》等认为罗贯中作。

(三)万历间胡应麟《少室⼭房笔丛》中说施耐庵作。

(四)明末清初⾦圣叹《第五才⼦书⽔浒传》提出施作罗续说,即“施耐庵《⽔浒正传》七⼗卷”,后30回是“罗贯中《续⽔浒传》之恶札也”。

⽬前学者多从第⼀说。

三.《⽔浒传》版本。

(⼀)7种不同回数版本,⽽从⽂字详略、描写细密来分,有繁、简本之别: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3种;简本则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另,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细读感知
水浒英雄形象解读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绰号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衣着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武器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面相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故事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绰号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绰号
名称
宋江 吴用 孙二娘
绰号
及时雨 智多星 母夜叉
☆读人物形象可以读衣着
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 ,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 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 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 銮带,下面丝鞋净袜。
隐瞒放走妖魔一事。回京途中,他听闻天师除
尽瘟疫,便假报行程,得到赏赐
回目
简介
相关故事
开端
高俅因球技了得,得到端王(后为徽宗)赏识,
后徽宗即位,高俅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趁机
高俅自上作 报复曾与他有过节的王升之子、八十万禁军教
第二回
乱”,引出王 进和九纹龙的
头王进。王进出走延安府,路途中借宿于史家 庄,为报答,便在史家庄给史进教枪棒。史进
内容概览
回目
简介
相关故事
序幕
宋仁宗嘉祐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命前
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写一百零八个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路上未认出天师真人被
第一回
魔头出世,给 作品蒙上一层
劝下山。回至伏魔殿,洪太尉不听劝阻,执意 打开封条和大锁,放倒石碑,掘动石龟,致使
浪漫主义色彩 被镇锁的一百单八个魔君出世。他吩咐众人,
第四十 写梁山义军逐 李应、孙立、孙新、朱仝、徐宁、呼延灼、鲁
七回至 渐壮大到英雄 智深、杨志等豪杰纷纷上了梁山,梁山泊实力
七十之时,晁
盖在攻打曾头市的过程中中毒箭身亡,临死前
回目
简介
相关故事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小说中章回体的特点。

2.以回目为抓手,认识主要人物形象,学会整本书阅读。

(重点)3.体会梁山英雄的智慧勇敢,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水浒》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一群英雄豪杰,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形象,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板书课题:阅读经典,致敬英雄——《水浒传》阅读指导课)二、检测预习“水浒知识我了解”。

三、探读回目《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回目是了解这部作品非常重要的窗口,它具有画龙点睛、提示情节等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两组回目,并进行圈点勾画,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示:可从形式、内容、人物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组 3-13回第3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4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6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8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9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11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12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13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二组 41-50回第41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第42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43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44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第45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第46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拚命三火烧祝家庄第47回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48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第49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第50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1.多为七言的对偶句2.高度概括故事情节3.由人物+事件构成,有些还包括时间、地点4.前40回采用单线式人物结构(3--7回讲的是鲁智深的故事,8-12回讲的是林冲的故事。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水浒传》类小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与《三国志演义》类历史演义比较:(一)共同点即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历史根据。

(二)相异点:1.前者一般从宋元小说话本中“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类发展来;后者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2.前者重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英雄人物;后者重描写一代兴废或见朝历史;3.前者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后者比较注重依傍史实。

4.使前者有可能突破历史事实制约,跳出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圈子,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的生活和普通的人。

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一.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

(一)南宋宋江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二)宋末元初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完整记录36人的姓名和绰号;罗烨《醉翁谈录》著录如“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显然是独立水浒“小说”;《大宋宣和遗事》写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等,笔墨虽简略,但已把水浒故事联缀,展现《水浒传》原始面貌。

(三)元大批“水浒戏”。

对宋江等形象刻画较集中,但性格不很一致,无共同的主题,不过“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寨名水滩,泊号梁山”说法大体相同。

二.《水浒传》作者,明代有四种说法:(一)嘉靖间最早著录此书的高儒《百川书志》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郎瑛《七修类稿》有类似记载。

(二)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徐》、王圻《稗史汇编》等认为罗贯中作。

(三)万历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说施耐庵作。

(四)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提出施作罗续说,即“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后30回是“罗贯中《续水浒传》之恶札也”。

目前学者多从第一说。

三.《水浒传》版本。

(一)7种不同回数版本,而从文字详略、描写细密来分,有繁、简本之别:繁本有71回本、100回本、120回本3种;简本则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另,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有所发展和变化 林冲及武松、杨志、宋江等
多数还是半截子的。特别是大聚义后,人物 大多失去原有的个性色彩
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 超越常态的地步鲁达倒拔杨柳,武松徒手打虎,
花荣射雁,石秀跳楼等
同时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
让他们在李小二、武大郎、潘金莲、阎婆惜、牛 二等市井细民中周旋
不仅仅歌颂“忠义”
它之所以为广大群众所欢迎,还在于: 歌颂了英雄空手打虎,倒拔杨柳,杀贪官污吏,拒千军万马,一往
无前,“敢于大弄”
歌颂了智慧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神机妙算,出奇制胜,其计
谋与策略,实可与《三国志演义》相媲美
保护弱者 ,申张正义,更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鲁智深: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第三回),武松 说“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第二十九回)
施耐庵的事迹比罗贯中更渺茫。明代除肯定 他是杭州人外,其他未曾提供一点可信的 材料 。
从上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了施耐庵是苏北兴 化人的说法,但有关材料可疑之处甚多, 多数学者持否定的态度。
3、版本
简本与繁本
100回本 120回本 70回本 吴读本
二、奸逼民反与替天行道
《水浒》是一曲“忠义”的悲歌
“忠义之烈”
上梁山后,他牢记着九天玄女“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 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的“法旨”(第四十二回), 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为官吏污滥,威 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 招安。” 他坐上第一把交椅后,即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 就在“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旗号下,他带领众兄弟 惩恶除暴,救困扶危;创造条件,接受招安;征破辽国, 平定方腊;直到饮了朝廷药酒,死在旦夕,还表白:“我 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 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第一百 回)盖棺论定,宋江就是一个“忠义之烈”(李贽《忠义 水浒传叙》)。

06第六章 《水浒传》

06第六章  《水浒传》
16
–主动选择:晁盖、吴用、三阮…… –寻求庇护:劫法场后的众好汉、杨雄、石秀、
孙立、孙秀、顾大嫂…… –为形势所迫(主要为朝廷将领):花荣、秦
明、呼延灼…… –被骗上梁山:汤隆赚徐宁上山、吴用智赚玉
麒麟、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17
• 英雄本色
–重义
–爱武艺、疏财仗义、慷慨大方
–不好色、嗜酒食
• 孙二娘、顾大嫂
4
一 成书过程、作者、版本
5
• 故事的形成
–史实:《宋史·徽宗本纪》、《宋史·张叔夜 传》、《十朝纲要》等都有记载。
–《张叔夜传》:“叔夜知海州,宋江起河朔, 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张叔 夜使间者觇其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馀, 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千余人,设伏近城,而出 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令合举火 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 副贼,江乃降。”
25
–说杨系列:明代两种最著:熊大木《北宋志 传》(《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 两书虽冠以“志传”、“演义”,实多无史 料根据,并非历史小说,而是英雄传奇。
• 清代《水浒》的三部续书: –《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 –《结水浒传》
26
本章小结: • 关键词: • 思考题:
–谈谈对《水浒传》“忠义”观及“替天行道” 的看法。
–拉拢入伙,心狠手辣
• 秦明、朱仝、徐宁
23
• 结构特点 –由相对独立完整的故事连成一个整体 –环链式结构
• 语言特点 –通俗口语 –个性化
24
四 影响
• 明代有三大系列英雄传奇: –说唐系列:《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 传》和《唐书志传》三种,均以李世民为中心, 写隋末群雄逐鹿故事。艺术粗糙,形象单薄,但 对《隋唐演义》、《说唐全传》有奠基作用。 –说 岳 系 列 : 明 代 熊 大 木 《 大 宋 中 兴 通 俗 演 义 》 (又名《大宋演义英烈传》、《岳武穆精忠传》) 是首部岳飞题材长篇。清代有钱采、金丰的《说 岳全传》。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考点总结-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考点总结-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上必读名著:《水浒传》考点总结一、作品简介《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又名《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其文学成就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金圣叹将这部著作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最有影响力的评价是后世把《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二、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传说施耐庵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

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

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

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4岁。

三、故事背景《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四、内容主题1.小说梗概①北宋末年,皇帝昏庸,佞臣当道,官吏腐败,瘟疫盛行。

②官逼民反,众好汉纷纷落草,百川入海义聚梁山。

③梁山四面出击,攻城略地,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宋江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梁山英雄排座次。

④历尽曲折,宋江率梁山水泊全伙招安,打出“顺天护国”旗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施耐庵作《水 浒传》,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另一位通俗小 说大师罗贯中的支持与合作。
7
《水浒传》的版本: 版本很复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将常
见版本分为繁本与简本两大系统,以行文描写的 详略为区别的标准: • 繁本:文繁事简本,情节丰富,描写细腻,文学 性强。有71回、100回、120回三种;没有征田虎、 王庆的故事。 • 简本:文简事繁本,叙事简约,细节描写少,文 字比较粗糙。有102回、110回、115回、120回、 124回;有征田虎、王庆的故事。
10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主导倾向: 通过描写众多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性
格命运,就是他们奋斗、成长,以及最终 失败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特定阶 段严峻的历史现实,揭示“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反“的历史规律和社会现实,展 现人民群众呼唤英雄、向往平等和谐的社 会秩序的美好愿望。
11
一、小说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示 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
2
1、英雄崇拜。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到 水浒英雄,在他们的身上积淀着深厚的英 雄崇拜的民族文化心理。
2、爱国情怀。小说关乎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历 史事件为主要内容,歌颂英雄们拯救国家 和民族,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体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3、阳刚风格。小说英雄群像,大力弘扬了震 撼人心的阳刚风格。
1
最早将《水浒传》称为英雄传奇的可能是胡 适先生,他在1920年作《〈水浒传〉考证》中指 出,英雄传奇小说流行的原因在于民间固有的 “崇拜草泽英雄的心理”。稍后的郑振铎发挥了 这一点,明确称《水浒传》是“中国英雄传奇中 最古的著作”(《〈水浒传〉的演化》);在20 世纪30年代所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他又 专门列出“讲史与英雄传奇”一章。(“讲史演 义”以记叙历史为主体,艺术上追求历史真实。) 英雄传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
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4
二、宋江起义的故事在民间流播 从宋江起义到《水浒传》成书,其间300余年,宋江起义的
事迹被染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 •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所记的目录中,有公案
类:“石头孙立”;朴刀类“青面兽”;杆棒类“花和 尚”、“武行者”等。
• 南宋遗民龚开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元初周密《癸辛 杂识续集》)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绰号,并且 他在序言中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 高人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壮其人,欲 存之画赞。”其时宋江故事盛行,不仅有人画像,还有一 些地位不低的士大夫参与其间。
第六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小说的演化
第一节 《水浒传》成书过程、作者与版本 英雄传奇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个类型。
诞生于元明之际的长篇巨著《水浒传》是着类小 说的开山之作。“英雄传奇”的命名较为复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明清时期各种小说类型 的概括,依次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人情小说、 讽刺小说、狭邪小说、公案侠义小说、谴责小说 等等,惟独不见英雄传奇小说。而对《水浒传》 的论述则穿插于“元明传来之讲史”一章中,与 《三国演义》并列。
8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主题
《水浒传》问世后,明清时期对其认识, 主要有两种说法:忠义说;“诲盗”说。 建国以来《水浒》研究的历程,大体可分为 三个阶段: 1、文革前:农民起义说 2、文化革命阶段:投降说 3、新时期以来的研究,主要有“市民说”、 “忠奸斗争”说等。
9
还有“复仇思想”说 ;“赞美英雄独立、自 强,宣扬平等、大同理想”说(这是近年 来海外华人学者提出的。认为作品记叙了 各类英雄人物独立、自尊的品格个奋斗、 成长的历程,并站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 立场对传统的大同、平等的社会理想加以 认同和赞美。)还有“乱世英雄”说、 “侠义”精神、宗教意识、“游民意识” 说等等。
廷的效忠,已经成为无条件的愚忠, 是与家族的荣誉紧密地联在一起的。
13
2、第二类好汉的成分很复杂,包括不是直接从事 物质生产的贫民和下层知识分子。鲁智深、武松 和吴用是这类人的代表。
鲁智深:疾恶如仇,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 助,仁爱、豁达大度。 朴实、坦率、卤莽,但又不失机智。
最爱标榜他的有四句诗: • 一是“禅杖打开不平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 二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二、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梁山英雄的 形象,显示了豪放的个性和对世俗生 活幸福的追求。
12
1、第一类是已无法生存的农民或与农民社会 角色相类之人的造反。
李逵:彻底的反抗性是他性格的基调。爱憎 分明。对自己的兄弟和受苦的百姓怀有深 厚的感情。坦诚、直率、乐观、粗鲁。
阮小七:追求“快活”,心直口快,不愿受 约束,善于恶作剧取乐,发泄内心苦闷。
14
武松性格的基调:
刚烈正直,神勇好胜, 慷慨重 义,谨慎细致,重人伦;
但个人恩仇观念重,残忍凶狠。
15
16
吴用:智慧的典型,怀才不遇;又 疑心软弱,行事时不择手段。
林冲:安分守己,为人谨慎,逆来 顺受,委曲求全。
17
3、第三类是来自地主、贵族阶层。 卢俊义:梁山好汉中智勇双全的人物 杨志:武艺高强,追逐名利,他对于朝
5
三、元代水浒杂剧时期 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水浒
戏有30余种。现存6种,存于《元曲选》 和《脉望馆古今杂剧》中;另存剧目 20余种。 无名氏作《鲁智深喜赏黄花峪》,有 “寨名水浒,泊号梁山”,者:
《水浒传》的作者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也是水浒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之一。或说罗 贯中,或说施耐庵,或说施作罗编,或说 施作罗续,大抵不出罗贯中、施耐庵两人。
3
一《水浒传》的题材也有一定的史实依据 •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曾爆发了以宋江
为首领的农民起义。《宋史·徽宗本纪》: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
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张叔夜招降之。 • 宋·王偁《东都事略·侯蒙传》: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 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 《宋史·侯蒙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