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与高乳酸血症
动脉血气分析采集与解读

代谢性酸中毒定义与病因
定义: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细胞外液H+浓度增加和(或) 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病因: 1. 代谢性产酸太多:缺血、缺氧、感染、外伤、高热—乳酸
性酸中毒、糖尿病、长期饥饿、酒精中毒—酮症酸中毒 2. 急性肾功能衰竭:排H+过程受阻 3. 药物或毒物摄入所致:如大量摄入阿司匹林 4.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严重腹泻、肠瘘、胆瘘、胰瘘
足背动脉穿刺点定位和方法
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 穿刺方法:在动脉搏动最强处与皮肤15-20°进针。
进针点
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
采血操作不当 气泡影响 治疗因素
抗凝剂影响 标本存放 标本溶血 凝血的影响 体温影响
采集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 穿刺部位按压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使用抗凝药物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 3. 使患者处于情绪稳定状态,情绪激动或哭闹的患儿呼吸平稳30分钟后采血 4. 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后30分钟采血 5. 吸痰后20分钟、氧浓度改变15分钟、呼吸机参数调节30分钟后采血 6. 取血时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进入 7. 标本立即送检,一般从采集到检测不能超过30分钟,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若超过一
通常选用桡动脉(首选)、肱动脉、股动脉, 足背动脉。
桡动脉ALLen试验
①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松拳5-7次至
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
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手掌颜色5-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
正常,表明尺动脉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 可以行桡动脉穿刺;
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评估影响

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评估影响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血乳酸水平的升高往往与机体内出现缺氧、休克、感染等严重情况相关,而乳酸清除率则是评估机体代谢功能和器官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患者应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谈谈血乳酸水平的意义。
乳酸是糖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被机体内的肝脏清除掉,不会在血液中积聚。
但是当机体内出现缺氧、休克、感染等情况时,乳酸的产生速度会加快,清除速度会减慢,导致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
高乳酸血症是危重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其严重程度和预后都与乳酸水平的高低相关。
监测血乳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而乳酸清除率则是评估机体内代谢和器官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乳酸是被肝脏清除掉的,其清除速度可以反映肝功能和循环系统的状态。
乳酸清除率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以及严重程度,对危重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在临床上,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或者动脉血气分析来进行。
在危重病患者中,医生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来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并且,临床研究表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在危重病患者的预后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乳酸清除率对患者的预后评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乳酸清除率可以反映患者的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对危重病患者的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项对危重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乳酸清除率与患者的重症度评分、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呈明显相关。
及时监测患者的乳酸清除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意义1

return
4. 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 Role of cell)
离子交换: H+ K+和Cl- HCO3-的交换
↑K+
K+
高钾血症
H+↑
pH↓ 酸中毒
回返
二、理论公式: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Henderson: Hasselbalck:
提纲
一. 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 二. 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公式:
Henderson-Hassalbalch公式 三.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血气指标及其意义 四.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五.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六. 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应用 七. 反映血氧合状态的指标 八. 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
一、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1、两种酸的来源
挥发酸:指H2CO3:(CO2可从肺中呼出) (H+15mol/d)
CO2+H2O CA H2CO3
HCO3-+H+
固定酸(非挥发酸):
不能从肺排出,只能从肾排出的酸:(H+50 ~100mmol/d)
硫酸
甘油酸
β-羟丁酸
蛋白质代谢:磷酸 (核蛋白)
血气分析的常用 指标及意义
新疆职业病医院 新疆职业病防治院
刘雪峰
邮箱:lxf.xj@
血气分析的定义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 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 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 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 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 应用最为普遍。
血气分析的的解读

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氧气的供 应和酸碱平衡状况,是抢救危 重病人和手术中监护的重要指 标之一。有采自于动脉和静脉 血两种,但静脉血不能反映氧 和情况,临床上常用动脉血。
血气分析测定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
1.合理的采血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2.严格地隔绝空气,在海平面大气压下(101.3kPa, 760mmHg)、安静状态下,采集肝素抗凝血。
(七)实际碳酸氢盐AB(实际条件下血浆HCO3-浓度)
是指在实际PaCO2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所测得血浆HCO3-浓度。 参考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HCO3-<22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HCO3->27mmol/L见于代碱 或呼酸代偿。临床意义: 1.同样反映酸碱平衡中的代谢性因素,与SB不同之处在于AB尚在一定程 度上受呼吸因素的影响。
3.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代偿反映:代谢性酸中毒时可经肺代偿后PaCO2降低,最大 代偿极限为PaCO2降至10mmHg。代谢性碱中毒时经肺代偿后PaCO2升高,最大代偿 极限为PaCO2升至55mmHg。
(五)PH值
是表示体液氢离子的浓度的指标或酸碱度。PH值取决于血液中碳酸氢盐缓冲对 (BHCO3/H2CO3),其中碳酸氢由肾调节,碳酸由肺调节,其两者的比值为20:1,血 PH为7.40。动脉血PH值的病理改变最大范围为6.80-7.80。
3.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血标本不能及时送检, 应将其保存在4摄氏度环境中,但不得超过2小时。
4.吸氧者若病情许可应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血送 检,否则应标记给养浓度及流量,且注明是否使用 呼吸机。
以下是各个数值的解读
(一)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参考值: 95—100mmHg(12.6—13.3kPa)。 临床意义:
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

新 生 儿 脐 动 脉 血 血 气 分 析 与 乳 酸测 定 的 临床 价 值
钟颖 吴利玲 冯俐 平 黄玲
【 要 】 目的 摘
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 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住 院足月分 娩无妊娠 并发症 , 娩前 分
脐动脉血 流监测正常 , 产前 、 产时胎心监测正常 , 出生时 A gr oa评分 ≥8分 的新 生儿 8 , 6例 在其 出生后第一 次啼哭前 ,立 即钳 夹脐 带, 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与乳 酸测定 , 观察其 临床价值 。结果 并 脐动脉 血 p H值 7 23±00 2 PC 2 5 .8 .6 .8 , a 0 (3 75±l .8 ) 】32
m H , E 一 4 ±3 5 m o L l t c ( .2 m gB ( 4.1 .5) m l , ccai 35 6±0 69 r l .h H vlehdasnf ̄t ea v lin i i ccai / ai d .0 ) ̄ / T ep au a i ie l ngter aos pwt l t c r L gi y i et h hai d
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能更客观地反映胎儿缺血 缺氧程度 , 有助予新生儿预后判断。
【 关键词 】 新生儿 ; 血气分析 ; 乳酸; 缺氧 ; 酸中毒 【 中图分类号 】 R46 1 【 . 文献标识码 】 A 【 4 文章编号 】 17 — 862 0)3 0 3 — 2 62 27 (080 — 1 0 3
ms M eh d T e u i c la tr lo a ls o 6 I  ̄ . to s h mb l a rey b o d smp e f8 ' i l e
血气分析中血乳酸检测之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中血乳酸检测之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酸碱平衡以及氧合状态。
血乳酸检测是血气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组织氧供需平衡与代谢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乳酸的生理意义血乳酸是一种细胞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乳酸脱氢酶(LDH)的作用转化为乳酸,乳酸能够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进一步代谢为能量。
正常情况下,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与其代谢速度相平衡,不会在血液中积累。
血乳酸正常范围通常为0.5-1.6mmol/L。
然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乳酸的产生会超过其清除速度,导致血乳酸水平升高,这被称为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乳酸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二、血乳酸的临床意义1. 乳酸代谢性酸中毒的判断乳酸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组织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或乳酸清除障碍等原因导致的血乳酸升高。
血乳酸检测可以帮助评估乳酸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和病因。
在急性乳酸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中,血乳酸水平的升高与预后密切相关。
高血乳酸水平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组织缺氧或代谢紊乱,及时发现乳酸酸中毒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措施。
2. 评估休克类型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造成器官组织灌注不足。
不同类型的休克导致的乳酸酸中毒程度不同。
通过血气分析中的血乳酸检测,可以评估休克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并指导休克的治疗方案。
3. 预测预后和病死率血乳酸水平升高与预后和病死率密切相关。
在危重患者中,高血乳酸水平提示患者的病情较重,机体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病死率较高。
乳酸酸中毒也是多种疾病如感染、肝功能衰竭等疾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4. 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血乳酸水平的下降可以反映治疗的有效性,而血乳酸水平的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疾病恶化或治疗不当。
三、血乳酸检测的注意事项和局限性1. 血液采集和处理血乳酸检测需要采集动脉血样本,通常在动脉内压监测(如动脉压力线)插管或血气分析时顺带采集。
动脉血气分析分类、临床意义、低氧血症判断标准、酸碱失衡判断标准、影响因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动脉血气分析分类、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意义、低氧血症判断标准、酸碱失衡判断标准、影响因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
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
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中毒等各种危重病及手术麻醉等。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1、酸碱度。
参考值7.35~7.45。
<7.35为酸血症,>7.45为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
参考值4、65~5.98kPa 、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
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
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
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5、氧饱和度。
参考值3、5kPa(26.6mmHg)。
6、实际碳酸氢根,参考值21、4~27.3mmol/L,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
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
7、剩余碱。
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8、阴离子隙。
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快速解读动脉血气分析

快速解读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情况。
通过分析动脉血的气体成分和酸碱状态,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肺功能和代谢情况,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将快速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结果解读。
一、动脉血气分析的基本原理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从患者的动脉血中抽取样本,测定其气体成分和酸碱平衡情况。
主要测定项目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氢离子浓度(pH值)以及其他血气指标如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等。
动脉血氧分压(PaO2)反映了氧气在肺与血液之间的交换情况,正常范围为75-100 mmHg。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反映了肺部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常范围为35-45 mmHg。
pH值反映了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正常范围为7.35-7.45。
二、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中包括上述所提到的测定项目及其参考范围。
正确解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 血氧分压(PaO2)的解读低于正常范围的血氧分压(PaO2)可能表明患者存在肺功能障碍或者通气不良。
其中,PaO2<60mmHg被认为是低氧血症的临界点。
这时,可通过PaO2/FiO2比值来评估患者的氧合功能,该比值反映了患者的肺泡氧浓度与吸入氧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常范围为>300 mmHg,低于此范围可能表明患者存在氧合功能不全。
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解读高于正常范围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可能表明患者存在通气不良或肺泡通气量不足。
此时,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中的平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CO2)来评估患者的CO2排出情况。
正常范围为35-45 mmHg,高于此范围可能表明患者存在通气不足。
3. pH值的解读低于正常范围的pH值可能表明患者存在酸中毒,高于正常范围的pH值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碱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T
97 U/L
UA
680 mol/L
aPTT/PT明显延长
纠正后PT 13.6 sec, aPTT 48.0 sec, Fib 1.41 g/L
血淀粉酶237 – 588 U/L
尿淀粉酶839 – 3330 U/L
肿瘤指标未见异常
CA199, CEA, NSE, CA242, AFP, PSA, CA125
6
病例摘要
ABG
7.435 / 6.2 / 116 / 4.1 / -19.2
AG
20 – 27
血乳酸
14.8 – 16.0 mmol/L
血丙酮酸
6.62 mg/dL (0.3 - 0.9)
0.83 mmol/L
L/P
17.8 – 19.3
7
病例摘要
胸部CT 左下肺多发肺大疱 腹部增强CT 肝左外叶及右后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肝右后叶囊肿,
动脉血气分析及高乳酸血症
2
病例摘要
男性,45岁,病历号1612296 入院日期 2010/02/21 入ICU日期 2010/02/24 既往史 24年前因感冒后颈部淋巴结肿大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术,自述病
理阴性 8年前阑尾切除术 1年前行鼻中隔弯曲矫正术
3
病例摘要
2009/12/30 大量饮酒后头昏、恶心,右胁肋部及后背部胀痛 胃镜:糜烂性胃炎伴胆汁返流 2010/01/18 生化检查:ALT、AST、LDH、HBDH、尿淀粉酶进行性升高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囊炎
= 29.6 > 26 代谢性碱中毒
15
血气结果分析
ABG
pH
7.496
pCO2 8.7
pO2 142
HCO3 6.6
BE
-15.3
Lytes Na Cl K 血乳酸
137 95 3.7 19.6 mmol/L
Step 5 pCO2 = 1.5 x HCO3 + 8 ± 2
= 1.5 x 6.6 + 8 ± 2 = 9.9 + 8 ± 2 = 15.9 to 19.9 呼吸性碱中毒
Osmolarity gap = 9.3
20
传统观点认为…
缺氧可以导致无氧代谢 无氧代谢产生乳酸 无氧代谢是有害的 缺氧是有害的
现阶段临床思维认为,高乳酸血症是缺氧的后果 治疗上采取提高心输出量和氧输送的方法
21
因此,这是否意味着…?
高乳酸是有害的? 高乳酸提示存在缺氧? 高乳酸提示存在无氧代谢 高乳酸 = 预后不佳
pO2 142
HCO3 6.6
BE
-15.3
Lytes Na Cl K 血乳酸
137 95 3.7 19.6 mmol/L
Step 2 判定碱中毒为呼吸性抑或代谢性
13
血气结果分析
ABG
pH
7.496
pCO2 8.7
pO2 142
HCO3 6.6
BE
-15.3
Lytes Na Cl K 血乳酸
137 95 3.7 19.6 mmol/L
11
血气结果分析
ABG
pH
7.496
pCO2 8.7
pO2 142
HCO3 6.6
BE
-15.3
Lytes Na Cl K 血乳酸
137 95 3.7 19.6 mmol/L
Step 1 pH = 7.496 > 7.45 原发性酸碱失衡应包括碱中毒
12
血气结果分析
ABG
pH
7.496
pCO2 8.7
19
病例摘要
2010/03/01 ABG 7.525 / 26.9 / 121 / 22.1 / -0.5 Lac 9.6 血渗透压312 Na 146, Cl 101, BUN 3.32, Glu 7.4 AG = 22.9 Osmcalc = 146 x 2 + 3.32 + 7.4 = 302.7
4
病例摘要
2010/01/24 静滴脂肪乳过程中出现气促、胸闷 抗过敏、改善循环、补液及对症处理后缓解 2010/01/28 胸闷、气促,深大呼吸伴酸碱平衡紊乱 无创通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病例摘要
WCC 2.46 – 6.26 x 109/L
Plt 30 – 115 x109/L
ALT
137 U/L
23
24
乳酸是如何生成的?
Glucose
Glycogen
Glucose 6-P
脾稍大 胃十二指肠镜 胆汁返流性胃炎伴糜烂, 重度胆汁返流, 返流性食管炎
1级 病理结果
8
病例摘要
诊断:重症胰腺炎? 治疗 按胰腺炎治疗,恶心、呕吐症状缓解 输血浆及冷沉淀纠正DIC 亚甲蓝中和乳酸
9
病例摘要
呼吸困难(深大呼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010/02/12 血液透析 乳酸可短暂下降至7 mmol/L
16
血气结果分析
ABG
pH
7.496
pCO2 8.7
pO2 142
HCO3 6.6
BE
-15.3
Lytes Na Cl K 血乳酸
137 95 3.7 19.6 mmol/L
诊断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17
高AG代酸的常见原因
甲醇(methanol)中毒
尿毒症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酒精性
饥饿性
*
高三A聚G代乙酸醛最(pa常ra见lde的hy原de因)中毒
** 常伴渗透压间隙升高
异烟肼 乳酸酸中毒* 乙醇(ethanol)中毒**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中毒** 水杨酸(salicylic acid)中毒
18
病例诊断
高AG代酸 高乳酸血症 高乳酸血症的病因?
Step 3 AG = Na – Cl – HCO3
= 137 – 95 – 6.6 = 35 > 20 高AG代酸
14
血气结果分析
ABG
pH
7.496
pCO2 8.7
pO2 142
HCO3 6.6
BE
-15.3
Lytes Na Cl K 血乳酸
137 95 3.7 19.6 mmol/L
Step 4 ΔAG = 35 – 12 = 23 HCO3 + ΔAG = 6.6 + 23
10
病例摘要
2010/02/21 转入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ABG: 7.496 / 8.7 / 142 / 6.6 / -15.3 Na 137, Cl 95, K 3.7 血乳酸 19.6 mmol/L 血淀粉酶241 U/L,脂肪酶2430 U/L ALT 126 U/L, TBil 23.3 mol/L, Cr 157 mol/L, BUN 8.82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