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我国学徒制的未来发展——德、英、澳、新学徒制发展特

合集下载

我国现代学徒制同澳英德三国对比的几点思考

我国现代学徒制同澳英德三国对比的几点思考

我国现代学徒制同澳英德三国对比的几点思考孙月秋【摘要】澳大利亚、英国、德国、中国等许多国家政府都认为现代学徒制应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的主流,认为大力推广和改进现代学徒制是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目前从我国现代学徒制来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完善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带动劳动就业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互动发展,是我们在国际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期刊名称】《辽宁高职学报》【年(卷),期】2016(018)010【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对比研究【作者】孙月秋【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Many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the UK,Germany,and China believe tha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the mainstream of today's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s to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perfe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of our country and drive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system and vocationaleducation system.modern apprenticeship;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comparative study全面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指导方针,职业院校要通过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政策[2]。

然而,中国的学徒制淡化,不具备系统性,从而出现高、精、尖技术型人才缺失,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只局限于在工作现场由师傅口传手授,导致出现技术人员断层的尴尬局面。

新型学徒制工作总结报告

新型学徒制工作总结报告

新型学徒制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学徒制工作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职业培训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徒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对新型学徒制工作进行总结报告,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

首先,新型学徒制工作为学徒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传统的学徒制工作往往局限于特定行业和技术领域,而新型学徒制工作则更加注重学徒的全面发展。

学徒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可以学习专业技能,还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新型学徒制工作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学徒制工作中,学徒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相对较少。

而新型学徒制工作则更加注重学徒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徒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加快速地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新型学徒制工作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新型学徒制工作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划,培养出更多符合自身要求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新型学徒制工作作为一种新的职业培训模式,为学徒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人才培养途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新型学徒制工作,为更多的学徒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学徒制工作将会成为一种更加普遍和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近年来,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备受关注,被认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和提高青年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德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德国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世界上最为著名和成功的。

在德国,学生在15岁左右就可以选择进入学徒制职业教育系统,通过在企业和学校的交替学习,获得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学徒期通常为3至4年,期间学生会有一天或两天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其余时间在学校学习。

学生在实习期间会获得工资,这也是德国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德国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使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德国还有完善的学徒培训制度,通过招收专业教师和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来保证学徒培训的质量。

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类似,但有一些不同之处。

瑞士的学徒期一般为3至4年,期间学生在企业工作三天,学校学习两天。

与德国不同的是,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由较少的学校负责,大部分培训工作由企业完成。

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究能力。

澳大利亚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和瑞士有所不同。

在澳大利亚,学徒期一般为3至4年,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和学校学习的方式获得技能和知识。

澳大利亚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注重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

德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些模式都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够培养出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

不同国家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

瑞士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澳大利亚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则更加灵活,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

对于中国来说,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做法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培养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等。

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提高中国的职业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

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国外现代学徒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包括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通过学徒制,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

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指导我们在职业教育改革中重视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仍存在关键问题,包括培养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在改革方向中加强对实践教育的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国外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展望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特点、优势、成功经验、启示、关键问题、方向、借鉴意义、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介绍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背景学徒制是西方传统的职业培训模式,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学徒制在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传统学徒制逐渐失去了活力,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不足。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和社会的变革,许多国家开始探索并推广现代学徒制模式。

20世纪末以来,德国的学徒制度成为了国际上最为成功的典范。

德国的学徒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

学徒在企业中参与实际工作,同时接受专业的理论培训,这种学以致用的模式使得德国的青年人能够在职业领域迅速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随着全球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借鉴并引入现代学徒制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说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现状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着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学校教育与实际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较大。

学徒视野下的德英现代学徒制改革路径及启示

学徒视野下的德英现代学徒制改革路径及启示

2021年4月第4期 高教论坛HigherEducationForumApr.2021.No.4·国外高教评介·学徒视野下的德英现代学徒制改革路径及启示甘益慧(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广东 佛山 528137)摘要:本文厘清学徒制的核心特征,并从学徒制历史发展过程中梳理学徒的学习发展轨迹。

以学徒的视野借鉴德、英两国学徒制项目改革路径经验:学习者身份:以学徒为主;学习过程:以企业培训为主;学习内容:标准化建设;学习结果: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相融通;学习质量:专业评估机构;学徒权益保障:制度化建设。

对我国现代学徒改革的启示:以企业为主导挑选学徒,大力扶持第三方培训机构,加强“课证”融通,打通内外发展通道,实施教考分离,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关键词:学徒视野;现代学徒制;改革路径;启示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21)4-0116-04作者简介:甘益慧(1974-),女,湖南湘阴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管理。

收稿日期:20201021 修稿日期:20201118 截至2020年,教育部已经启动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共有560个单位参与,包括地方政府、高(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等。

虽然我国现代学徒制轰轰烈烈的开展,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世界现代学徒制的典范德国双元制不能在我国很好地生根发芽?这应该与学徒身份没有严格筛选、学习内容没有标准化、培训过程不到位、学习结果不重视、质量评价较单一、学徒权益保障不够等有很大关系。

一、学徒制的核心特征学徒制是最早的职业教育形态。

人类文明开始之前,劳动教育就已经存在,这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学徒制最原始的起源。

它在学徒制这个词汇产生之前就以原始形态存在着。

据文献记载,学徒制这个词是从13世纪前后才开始使用,如1261年英国伦敦的马具师行会使用了“学徒制”一词[1]。

学徒制主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产生背景、表现形态、功能都各具特色。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以管理、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

一些地方高职院校还建立了学校企业合作机制,通过实际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些行业协会也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开展学徒制培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这些举措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实习岗位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是学校现代学徒制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较为完善,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相对滞后。

三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并不愿意选择现代学徒制专业,导致学生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尽管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政府的政策扶持将带动学校和企业更加积极地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而现代学徒制正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认可程度的提高,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接受度也将会逐渐增加。

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这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其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将会不断提高。

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教育,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中国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水平,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也逐渐浮现。

特别是在减贫攻坚和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这时候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度就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学徒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学徒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古代,就有不少手工行业通过师傅传授技艺来培养徒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逐渐被商业化的工业革命所淘汰,但是在当今社会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人才培养问题的时候,学徒制度又重新成为了关注焦点。

学徒制度的现状表明,现在很多领域的企业都开始注重培养徒弟,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广学徒制。

特别是在国家重点领域,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学徒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二、学徒制度的优点学徒制度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提高就业率学徒制度通过帮助学生实现技术转型,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并指导他们获取成功的工作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由于学徒制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和技术性的学习,而且往往由企业主导,也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因此,学徒制度的毕业生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和人力需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动态,从而更容易找到稳定的就业。

2.迅速获得实践经验学徒制度主要是通过工作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和师傅的指导,可以更快速地掌握相关领域的应用技术,从而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这种经验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快速地跟进发展动态。

3.降低人力成本学徒制度通常采用由企业为主导的培训模式,可以减少政府教育投资和为学生提供的福利补贴。

在一些贫困地区和革命化的企业中,学徒制度可以越来越受到欢迎,因为这种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力使用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和持续的运行。

三、学徒制度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上,学徒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一、建设现状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给予了重视和支持,相关政策和文件也陆续出台。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和发展。

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对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激励。

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法规,不断推动和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

2.示范建设:一些地方性的示范高职院校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和发展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起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现代学徒制项目。

这些示范项目的建设,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在开设现代学徒制课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探索了一系列适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二、发展前景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这种教育模式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现代学徒制将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机遇:1.与企业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专业定制化: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将走向专业定制化的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打造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学徒制专业。

通过专业定制化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双赢。

3.国际化发展:现代学徒制将会面临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现代学徒制的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O 1 5年 第 2 1期
第3 6卷
总7 9 9期
问题 , 促 进 经济 发展 的有 效 手段 , 正成 为 国际 职业 教 育发展
的重 要趋 势 J 。 研 讨 会上, 来 自德 国、 澳 大利 亚 、 新 西兰、 英 国
的经济 结 构 转化 成 了劳动 力市 场上 对 技 能 型 员工 的需 求 ; 三 是 中小 型企 业 的大 发 展 ; 四是 企业 和 职 业 学校 双 方具 有 参 与培训 的利 益 、 义务 和能 力 ; 五是 企业 和员 工利 益 的强有 力代 表 ; 六 是 通 过 社会 合 作 伙伴 的强 有力 参 与及 合作 性 文
作 为从 整 体 上促 进 青 年 就 业 、 社会 包 容 、 技 能 匹 闰 职 业 院校 技 能 大赛 ” 期 间, 由教 育 部 职 业技 术
配、 增 强 经济 竞 争力 的重 要 战 略 。 2 0 1 3 年7 月, 在 教 育 巾心 研 究 所 和 天 津 市 教 委 联 合 主 办 的 现 代 德 同莱 比锡 举 行 的世 界 技 能大 赛 期 间, 欧 洲学 徒 学 徒 制 罔际研 讨会 在 天 津 开, 教 育部 副部 K鲁
国际视野下我 国学徒制的未来发展
一 一
德、 英、 澳、 新 学徒 制 发 展特 点 及 对 我 国学 徒 制发 展 的建 议
李玉静 摘Fra bibliotek要现代学徒制 国际研 讨会上的相 关观 点表 明, 学徒制已经成 为技术技 能人 才培养的重要 战略 。 德 国、
英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发 达国家普遍形成了 行之 有效的学徒 制人 才培 养模式 , 其主要 特点体 现在 : 制定了
全 面提 升技 术 近年来 , 在 经 济 不景 气 及 青 年 失 业率 日益 要 着力 构建 现 代 学徒 制 培 养体 系 ,
升 高 的背 景下, 学 徒制 作 为一 种 能有 效 培 养 学 习 技 能人 才 的培养 能 力 和水平 。 为进 一 步推 动 我 阳
者 技 能 的职 业 教 育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受 到 了世 界 各 职 业教 育领 域 对现 代 学徒 制 的 认识 , 借鉴 际 学 国的 普 遍 重 视 ,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 纷 纷 把 学 徒 制 徒 制发 展 的有 效经 验 , 2 0 1 5 年7 月3 口, 2 0 1 5“ 令
施 情况。 一是 就受训者来说 , 5 5 . 7 %的学 龄人 口进 入 职 业 教 育与 培 训 机 构 学 习 , 4 4 . 2 %的 毕业 生 从 学 龄 毕业 生 中毕
范作用 ; 八 是高 素质 和胜 任 的职业 教育 教 师 和培训 者 ; 九是 高质量 的 普通 教育 , 为学 生进 入 职业 教育与培 训体 系学 习作
制联盟 ( E u r o p e a n Al l i a n c e f o r A p p r e n t i c e s h i p s )
昕 出席 会 议 并 致 辞 , 来 自澳 大 利 亚 、 新 两 、 英
成立 , 旨在 在 整 个 欧 盟 范 嗣 内 , 努 力通 过 鼓 励 建 国和德 国的驻 华使 馆 官员 、 职 教 专 家 以及 我 罔教
业, 全 国有 1 4 0 万名受 训 者 在 3 3 0 个 注 册 培 训 职 业 中接 受 培 好 了充分 准备 。
立、 更 新 及 实现 学 徒 制 项 日的 现代 化 , 增 强 学 徒 育 行 政部 门代 表 、 职业教育科研 ( 教研 ) 机构 々 制 的 机会 、 供 给、 质 量 和 吸 引力0 。近年 来 , 存 加 家 、 职 业 院校 和 相 关 行业 企业 代 表 共 2 0 0 多人 参


副 研究 员 , 研究方 向 : m 5 2 ) … ’
培养 的现代 学 徒 制 试点 。 2 0 1 4 年8 月, 教 育 部 印发 《 关: f开展 现 代 学 徒 制试 点 工作 的意 见 》 , 提出 往 同际 社会 , 现代 学 徒 制作 为解 决青 年 就 业
34 l取 -娃 ^芷 嗜
学徒 制 的 实施 对 象和 范围 。 关 键 词 学徒 制 ; 行 业协 会 ; 德国; 澳 大 利亚 ; 英国; 新 西 兰
中图分 类 号 G 7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 ) c 1 8 — 3 2 1 9( 2 ( ) 1 5 ) 2 1 - 0 O 3 4 - O 5
严格 的培 训标 准, 充分发挥 行业企业在学徒制发展 中的作用, 政府对 于学徒 制发 展形成了完善的支持机 制。 近年 来 , 我 国学徒制试 点初见成 效 , 但在 具体的实施 机制上还 不完善 。 借鉴发 达国家的经验 , 我 国政 府应通 过政 策和经费进一步加强对于学徒制 的支持, 充分发挥 行业协会 和企业在学徒制发展 中的作用, 选 一步扩大
快 发 展 现 代 职业 教 育的背 景下, 学 徒 制 也成 为我 加 了研 讨 会。
雾 ) , 罔 职 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体 制 改 革 的 重 要 切 人 点 。 发 达 国家学 徒 制 已经形 成 行 奔 ≥ 蒜 釜 喜 2 0 1 4  ̄ t ? 《 国 务 院 关 于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职 业 蓑 茬 禁 差 笺 教 育 的 决 定 》 提 出 , 要 开 展 校 企 联 合 招 生 、 联 合 之有效 的经验和模式
化 广 泛接 受 的职 业 教 育与培 训 标 准 ; 七 是 政 府 强有 力 的规
等 国的职教专家分 别介 绍了现代 学徒制 的发展和 改革情况 。 德 国 巴伐 利 亚 州 教 育 与 文化 、 科 学与 艺术部 R o b e r t
Ge i g e r 博 士 介 绍 了德 国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与培 训 的 发 展 和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