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的核算与管理
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业务的核算贷款业务的核算是指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评估的过程。
在贷款业务中,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提供资金,借款人按约定的期限和利率偿还本金和利息。
核算贷款业务需要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借款合同的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一、贷款的核算流程贷款的核算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贷款申请与审批: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交贷款申请,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并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担保条件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
2. 贷款发放:金融机构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将贷款资金划入借款人的账户。
3. 还款计划制定: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制定借款人的还款计划,明确还款金额、还款期限以及付款方式等。
4. 记账与核算: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将贷款资金的发放和还款进行会计分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 还款与结清:借款人按还款计划进行还款,直至贷款全部偿还,贷款账户结清。
二、贷款的会计处理1. 贷款发放的会计处理:贷款发放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借款人的账务处理和贷款发放凭证的制作。
- 借款人账务处理:将贷款金额计入借款人的贷款账户,同时计入借款人的负债项。
- 贷款发放凭证的制作:制作贷款发放凭证,记录贷款金额和借款人的相关信息,用于贷款发放过程的核实、审计以及日后的查询和核对。
2. 贷款利息的会计处理:贷款利息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借款人应付利息的计提和结转。
- 利息计提:按照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计算出借款人应付的利息,并计提为贷款利息支出。
- 利息结转:在借款人还款时,将借款人的还款按比例分配为本金和利息,利息部分计入贷款利息收入。
3. 贷款的分类与计提准备:根据贷款的违约风险等级和逾期情况,金融机构需要对贷款进行分类,并相应计提坏账准备。
- 贷款的分类:将贷款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和可疑贷款等。
- 计提准备金:根据贷款的分类,金融机构需要计提一定比例的准备金,用于防范资产损失和风险。
银行会计之贷款业务的核算

银行会计之贷款业务的核算一、引言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是重要的资产项目之一。
因此,正确的核算贷款业务对于银行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银行会计中贷款业务的核算问题,包括贷款的分类、计提利息、考核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等。
二、贷款的分类根据贷款的性质和形式,贷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个人贷款: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
2.企业贷款:向企业提供的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投资性贷款等。
3.房地产贷款:用于购房或房地产开发的贷款。
4.农村信用贷款:向农村居民或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贷款。
不同类型的贷款在核算上可能有一些差异,银行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
三、计提贷款利息贷款的核算中,计提贷款利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计提贷款利息的公式为:计提贷款利息 = 贷款余额 × 年利率银行每月或每季度需要根据贷款余额和贷款利率计算出应计提的贷款利息,并在贷款利息收入项目下进行登记。
这样能够准确记录已经形成的贷款利息,为后续的收入核算提供依据。
四、考核准备金考核准备金是银行在贷款业务中设置的一个账户,用于应对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
银行需要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拖欠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考核准备金。
考核准备金的计提公式为:考核准备金 = 贷款余额 × 考核准备金率贷款余额指的是银行的贷款总额,考核准备金率是银行根据经验和风险评估确定的一个比例。
通过计提考核准备金,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坏账风险,保障贷款业务的稳健发展。
五、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是银行在贷款业务中设立的一个准备金账户,用于弥补可能存在的坏账损失。
银行每年需要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拖欠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
坏账准备金的计提公式为:坏账准备金 = 贷款余额 × 坏账准备金率贷款余额是指银行未偿还贷款的总额,坏账准备金率是银行根据经验和风险评估确定的一个比例。
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金,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损失,保障贷款业务的安全性。
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细则

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细则一、总则二、会计核算1.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公司财务核算应统一使用会计软件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小额贷款公司应根据业务特点,建立科目设置和核算账簿,确保准确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
4.贷款业务的核算应分别列示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逾期罚息、罚款等项目,以便于财务管理和分析。
三、财务预算与控制1.小额贷款公司应制定年度财务预算,包括收入、支出、利润等方面的预测和计划,确保公司运营目标的实现。
2.公司各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部门预算,并按照预算进行经营管理和资金控制。
3.公司应建立预算执行和控制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资金使用计划。
四、资金管理1.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营。
2.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负责资金的调度、运营和监督。
3.公司应根据业务需要和风险情况,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和投资,确保资金充分、安全和高效地运作。
4.公司应制定资金监管制度,对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进行监控和审计,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五、税务管理1.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及时、准确地申报和缴纳各项税费。
2.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负责税务申报、税务筹划和税务风险防控。
3.公司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最新的税务政策和规定,并及时调整公司的税务筹划和业务操作。
六、财务审计1.小额贷款公司应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合规。
2.公司应聘请专业的审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活动进行定期、随机的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和风险。
七、财产保险1.小额贷款公司应为重要财产进行合理的保险投保。
2.公司应建立财产保险制度,明确保险责任和保险金额,并及时续保和理赔。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1. 引言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业务之一是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核算是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银行的有效风险管理、信贷决策和财务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的相关内容,包括贷款分类、计提法则、坏账准备金计提和贷款利息收入核算等。
2. 贷款分类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和风险度的大小,将贷款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目前,商业银行常用的贷款分类方法包括五级分类法和三级分类法。
2.1 五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偿债能力情况将贷款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五个等级。
根据我国银行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
2.2 三级分类法三级分类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优质类、正常类和次级类三个等级。
与五级分类法相比,三级分类法对贷款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
3. 计提法则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核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计提。
常用的计提法则包括按月计提、按季度计提和按年计提。
3.1 按月计提按月计提是指商业银行每个月按照贷款余额和计提比例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计提比例通常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确定,贷款风险越高,计提比例越高。
3.2 按季度计提按季度计提是指商业银行每个季度按照贷款余额和计提比例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与按月计提相比,按季度计提的周期更长,计提比例可能有所调整。
3.3 按年计提按年计提是指商业银行每年按照贷款余额和计提比例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按年计提的周期最长,计提比例也可能有所调整。
4. 坏账准备金计提坏账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贷款违约和损失而提前计提的一种准备金。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核算时,需要根据贷款风险分类和计提法则进行坏账准备金的计提。
贷款风险分类越高,计提比例也越高。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按照银行监管机构的要求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以防止风险的发生并保护银行的财务稳定。
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业务的核算贷款业务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也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
贷款核算是指对贷款业务进行的会计核算工作,其目的是准确记录和反映贷款业务的发生、变动和结果,为银行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贷款业务的核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贷款准备金核算:贷款准备金核算是指对贷款发放过程中形成的风险进行计量和核算,从而合理评估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水平。
贷款准备金是银行为因贷款业务而可能造成的信用损失而提取的一笔资金,它是一种预防措施,以减少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贷款准备金核算需要计算每笔贷款的风险权重,并根据相应的风险水平计提相应的准备金。
2. 贷款利息核算:贷款利息是银行通过贷款业务获取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贷款利息核算主要包括对贷款利息的计算、应收贷款利息的确认、贷款利息的支付和税金的核算等。
贷款利息的计算一般是根据贷款金额、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来确定的,通过利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应收贷款利息确认是指根据贷款利息计算的结果,将应收贷款利息记录到贷款业务的借方账户上。
贷款利息的支付是指银行按照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规定的方式和时间向贷款人支付利息。
税金核算则是指根据贷款利息支付的金额,计算相应的税金并进行记账。
3. 贷款风险核算:贷款风险是指在贷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贷款风险核算主要包括对贷款风险的计量和评估、对贷款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对贷款风险的监测和报告等。
贷款风险的计量和评估一般是通过风险测量模型来进行的,如价值-at-risk(VaR)模型、概率模型和模拟模型等。
贷款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避免或转移贷款风险,包括风险分散、风险保险和风险转移等。
贷款风险的监测和报告是指定期对贷款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并向管理层提供相应的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贷款业务的核算工作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银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贷款业务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为银行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
贷款减值确认
当贷款减值发生时,银行需要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贷款减值损失的计量
贷款减值损失的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
贷款减值的会计分录
银行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会计分录,记录贷款减值损失 。
准备金的核算方法和应用
准备金的核算方法
准备金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
涉及的会计科目
涉及的会计科目包括“ 贷款”、“利息收入” 等。
案例二:某银行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案例
贷款减值的原因
减值准备的计提
由于借款人出现违约情况,银行需要对贷 款进行减值处理。
银行需要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对贷款进行 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账务处理细节
涉及的会计科目
银行在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将减值金额 记入“贷款减值准备”账户,同时将贷款 本金和利息收入冲减。
CHAPTER 04
贷款减值和准备金的核算
贷款减值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贷款减值的定义
贷款减值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贷款的本金 和利息可能无法全额收回,从而需要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减值的判断标准
贷款减值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因素:借款人的还款 能力出现明显问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可能无法全额收回;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CHAPTER 06
贷款业务核算的案银行在审核借款人申请 后,签订借款合同,根 据合同约定将贷款金额 发放到借款人指定账户 。
账务处理细节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 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将 贷款金额记入借款人账 户,同时将贷款利息收 入记入银行收入账户。
逾期贷款损失
对于逾期贷款损失,金融 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应当在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 利润总额中扣除。
银行会计之贷款业务的核算

二、保证贷款
P79
保证贷款是按照《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由第 三人承诺在借款人无力还款时,按照约定的承诺承 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P79
〔一〕保证和保证人 〔二〕保证合同和保证方式 保证的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两种。 一般保证:债务人不能归还债务时,由保证人承 担归还责任。 连带保证: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贷:短期〔或中长期〕贷款——××单位贷款 户 利息收入
P76
〔二〕贷款到期银行扣收的。会计部门征得信贷部 门同意,并由信贷部门出具“贷款收回通知单〞,会 计部门即可填制“还款凭证〞扣回贷款。会计分录同 上。
三、贷款逾期的处理
P77
1、贷款的展期
借款单位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应于贷款到期前 向银行申请贷款延期,提交“贷款展期申请书〞,会 计部门抽出保管的原借款凭证第五联,批注新的到期 日。到期后收回的处理同正常到期收回。
P75
会计部门经审核后,为借款单位开立贷款分户账 ,并将贷款转入借款单位存款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或中长期〕贷款——××单位贷款户 贷: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借款凭证第一、二联分别为借、贷方传票,第三 联盖章后退回借款单位,第四联由信贷部门留存,第 五联为到期卡专夹保管。
二、贷款收回的处理
借: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短期〔或中长期〕贷款—××单位贷款户
3、呆滞贷款
P77
贷款本金逾期90天或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再 计入利息收入,而应转表外核算。对于逾期贷款应 及时催收。逾期贷款超过一定期限后转为呆滞贷款 。经批准后及时核销。
会计分录如下:
贷款业务的核算

贷款业务的核算贷款业务的核算一、引言贷款业务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对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贷款业务的核算是确保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正常运作、风险可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贷款业务的核算意义、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等方面阐述贷款业务的核算。
二、贷款业务的核算意义贷款业务的核算是确保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合规、风险可控的重要手段。
贷款业务的核算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以下目标:1.识别和管理风险。
通过核算,金融机构可以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识别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贷款资产的质量和偿还的可持续性。
2.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核算,金融机构可以对贷款业务的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贷款业务的效率和效益。
3.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核算,金融机构可以及时获取贷款业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支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贷款业务的核算内容贷款业务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贷款业务的计划制定、执行监控和结果分析等方面。
具体而言:1.计划制定阶段,包括贷款批准计划、贷款利率确定、贷款风险评估等。
通过制定合理的贷款计划,确保贷款业务的规范运作。
2.执行监控阶段,包括贷款发放、贷款偿还、贷款资金使用监控等。
通过对贷款业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3.结果分析阶段,包括贷款资产质量分析、贷款业务收益分析等。
通过对贷款业务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
四、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主要分为内部核算和外部核算两类。
内部核算主要指金融机构自身对贷款业务进行核算和管理。
外部核算主要指金融机构向上级监管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如股东、投资者等报送的财务报告。
具体而言:1.内部核算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计量、财务报表分析、预算管理等。
通过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贷款业务进行内部监督和管理。
2.外部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合规报告、风险报告、财务报告等。
通过向上级监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报告,确保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贷款 收回
2015-6-20
8
【例】工商银行长宁支行收到华夏商厦提交的还款凭证一
份,金额 90 000元,转账支票一张,金额 92 916元。其中: 90 000元为归还 1个月期的贷款,486元为支付贷款利息。 审查无误后,予以转账,作分录如下: 借:吸收活期存款——华夏商厦 90 486 贷: 短期贷款——华夏商厦 90 000 利息收入 486
2015-6-20 4
三、信用贷款的核算
1、贷款的发放
设立“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科目进行核算。 核算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
证贷款、信用贷款。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本别按“本
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
借:短期贷款——信用贷款——xx户(本金) 短期贷款——信用贷款——xx户(利息调整) 贷:吸收存款——xx户
90 000三、信用贷款源自核算(一)贷款的收回1、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 (1)未减值贷款的处理(掌握)
(2)减值贷款的处理 P60(不要求掌握)
2、贷款到期,由银行主动扣收
借:吸收存款——xx户 客户归还金额(本+息) 贷:利息收入 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 短期贷款——信用贷款——xx户(本金)客户归还本金额
如上例1,甲厂4月18日支付贷款本金10万元,剩下的14万元于
7月8日归还,假设逾期贷款罚息利率日万分之五。
(1) 4月18日归还10万元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厂 贷款-逾期贷款—甲厂 贷:贷款--信用贷款—甲厂
100000 140000 240000
(2) 7月8日归还14万元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厂 148851.43 贷:贷款-逾期贷款—甲厂 140000 应收利息—甲厂 3057.6 利息收入 5793.83 逾期贷款罚息=140000×81×0.5‰=5670(元) 复利 = 3057.6×81×0.5‰ =123.83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 2月28日和3月31日各应计提一个月的利息
借:应收利息
1008
1008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甲厂
4月18日计提17天×4.2‰/30 ×240000元=571.2元 借:应收利息 571.2
贷: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户 571.2
如上例1,甲厂4月18日转账支付贷款本息。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厂 贷:贷款—信用贷款--甲厂 应收利息—甲厂 243057.6 240000 3057.6
四、担保贷款的核算
担保贷款的种类
保证贷款 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出质内容 动产 动产和权力 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出质方式 不转移质押物的占有 转移质押物的占有
2015-6-20
18
四、担保贷款的核算(抵押贷款) 会计科目的设置
贷款——抵押贷款(资产类)
利息收入(损益类)
应收利息(资产类) 抵债资产(资产类) 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 营业外收入(损益类) 营业外支出(损益类)
条件Condiltion ) 期间跟踪 到期催款
2015-6-20
3
三、信用贷款的核算 会计科目的设置
贷款(资产类)——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的备抵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无余额 利息收入(损益类)
抵押贷款
逾期贷款 抵债资产(资产类,),抵债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贴现资产(资产类) 贴现负债(负债类) 应收利息(资产类)
银行承 兑汇票 2015-6-20
同商业承兑汇票的到期正常付款分录
23
六、贷款减值的核算 会计科目的设置
资产减值损失(损益类)
贷款损失准备(调整类) 贷款——已减值(资产类) 贷款——本金(资产类)
2015-6-20
24
六、贷款减值的核算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损失准备
减值发生时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3 存货
练习题【4】
商业银行2009年1月1日应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200亿元,贷款 损失准备余额为2亿元。2009年1-6月,该行核销呆账5000万元。6月30日,
该行应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余额为220亿元。6-12月收回已核销呆账1000万元,
到期 收回 抵 押 贷 款 收 回
公允价值 损失:贷方大于借方 应收回金额 收入:借方大于贷方 实际收到金额 损失:贷方大于借方 账面价值 20 收入:借方大于贷方
到期 不能 收回
2015-6-20
五、票据贴现的核算
票据贴现额的计算
到期价值 贴息 贴现额
2015-6-20
21
五、票据贴现的核算 会计科目的设置
例题
例1:甲厂购原料一批,于1月18日申请信用贷款24万,期限
3个月,月利率为4.2‰,经批准发放贷款。
借:贷款--信用贷款—甲厂 240 000 240 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甲厂
• 上例中1月31日按合同利率计算应收利息
14天×4.2‰/30 ×240000元=470.4元 借:应收利息 470.4 470.4
贴现资产——面值(资产类)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资产类) 利息收入(损益类)
逾期贷款(资产类)
2015-6-20
22
五、票据贴现的核算
银行 办理贴现时
借:贴现资产——xx贴现户(面值)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xx户 贴现资产——xx贴现户(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贴息收入 借:贴现资产——xx贴现户(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户 贴现票面金额 实际支付金额 借贷方差额
贷款收回时利息总额=正常到期利息+罚息+复利
总结
正常贷款 到期日
贷款
90天
3年
呆账贷款
展期贷款
逾期贷款 非应计贷款
正常贷款:贷款期内 展期贷款:贷款到期后,客户申请延期还款,但只能申请一次, 需填一式三联的“贷款展期申请书” 短期贷款:在贷款到期前申请,期限不能超过原贷款 期限 中长期贷款:在贷款到期日一个月前申请,期限不能 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但最长不能超 过3年。 逾期贷款:贷款到期(展期)后,仍未收回贷款 非应计贷款:逾期90天以上,或生产经营已停止还款困难。 呆账贷款: 逾期3年,准备核销。
§3 贷款业务的核算与管理
一、贷款的种类 二、贷款风险的防范 三、信用贷款的核算 四、担保贷款的核算
五、票据贴现的核算
六、贷款减值的核算 七、贷款利息的计算与核算
2015-6-20
1
一、贷款的种类
按贷款期限不同: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
按还款方式不同:一次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按贷款保障条件不同: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按自主程度不同:自营贷款、委托贷款 按贷款质量和风险不同: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6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3 存货
练习题【3】
根据某商业银行6月10日发生的下列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6月10日向兰新公司发放5个月的短期贷款80000元,利率为5.04%,办 理贷款手续。 (2)去年11月10日,对万达公司发放7个月的短期贷款90000元,今日到期 尚未,转为逾期贷款。 (3)五星公司提出,将一台设备申请抵押贷款,设备原价150000元。经信贷 部门批准,同意发放抵押贷款100000元,期限为8个月,利率为5.31%。 (4)新兴公司归还去年8月10日借款100000元,利率为5.31%,办理还款手 续。 (5)兰新公司持银行承兑汇票一张,面值300000元,到期日为11月10日, 申请办理贴现。经信贷部门批准同意贴现,月贴现利率为6‰,办理贴现手续。 (6)收到开户银行划回已办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150000元,贴现申请人为新 兴公司。
不良贷款
2015-6-20 2
二、贷款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贷风险:资信评价:5C(品质Character 、能力
Capacity 、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 、
按贷款本金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借款单位户 贷:贷款——已减值
贷款本金金额
呆账发生时
已计提损失 收回时
2015-6-20
25
七、贷款利息的计算与核算
定期收息:应收利息=计息日积数*(月利率/30 )每季度末月20日
2015-6-20 19
四、担保贷款的核算(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 发放
借:贷款——抵押贷款——xx户(本金) 贷款——抵押贷款——xx户(利息调整) 贷:吸收存款——xx户 同时,抵押物表外登记 借:吸收存款——xx户 贷:应收利息——xx户 贷款——抵押贷款——xx户(本金) 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户 同时,抵押物表外登记 取得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 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抵押贷款——xx户 应交税费 营业外支出 处置抵债资产 借: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 抵债资产 营业外收入 贷款合同本金 借贷方差额 实际支付金额 客户归还金额 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 客户归还本金额 借贷方差额
3、逾期贷款 借款单位借款到期不申请展期或申请后未经批准, 不按期归还贷款,则为逾期贷款。对于逾期贷款,银 行应将其转入借款单位的“逾期贷款”帐户。 会计分录如下: 借: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短期(或中长期)贷款——××单位贷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