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动物感知环境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通过猜谜语,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产生研究蜗牛的兴趣,明确研究主题,从而更快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环节二: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一)蜗牛生活在哪里?
1.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
班内交流、汇报捉蜗牛的地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归类整理。
3.教师出示蜗牛生活环境的图片,提出问题:蜗牛生活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4.学生观察、比较并在小组内交流。
5.班内汇报、交流
6.教师小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二)观察蜗牛的反应,你有什么发现?
1.蜗牛喜欢吃什么?
(1)师生谈话: 蜗牛喜欢吃什么呢?怎样才能更好地观察它喜欢吃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围绕用什么材料、观察到什么现象等问题来设计活动方案。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科学思维:
1.探究蜗牛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
2.探究蜗牛如何利用嗅觉、味觉等器官感知食物,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兴趣和习惯。
探究实践: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蜗牛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器官感知周围的环境。
环节三 拓展活动: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
教师提示蜗牛的饲养方法。
1.师生谈话:今天我们对蜗牛的观察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同学们能把蜗牛带回家,想方设法养好蜗牛,并用课余时间观察蜗牛吃什么,怎么排泄,怎么运动等等,并用画图、写日记、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
2.把蜗牛带回家饲养,继续观察并记录。
学生自由交流
生:我还想仔细看一看蜗牛是如何爬行的
2024新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动物感知环境《动物的鼻子》优质课件

5.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和实验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科学展览、科学
竞赛等活动,从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和比赛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实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4.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需要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例如通过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
知识。
大象鼻子长且 粗,帮助吸水、吃 食物等。
17
活动过程
其他动物的鼻子有什么特点
鲨鱼的嗅觉非常 好,能闻到距离很远 的食物,它还用鼻子 导航。
18
拓展活动
蜜蜂靠哪个部位闻气味?
19
拓展活动
蜜蜂靠触角闻气味。
2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1
谢谢观看 !
2024/1/23
22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探究科学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验能力是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实验课程、科学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动物的眼睛 青岛版

活动二:画一画猫 的瞳孔
比目鱼,又叫鲽鱼,俗称偏口鱼,令人 觉得奇怪的是它的两只眼睛不是分别长 在头的两侧,而是并排在头的一边。粗 犷的北方人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叫它们 偏口鱼,细腻的江浙人认为这种奇鱼需 两鱼并肩而行,又叫它比目鱼。 比目鱼并非天生如此,刚出生的它们与 普通鱼类很相似,眼睛是对称的长在头 的两侧,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层。大约长 到半寸长时,它们的体形开始变化,一 只眼上移动到头的另一侧,背鳍、臀鳍 也向前长至头部,身体侧扁扭转,大约 一百天后,才变成父母的模样,平卧着 居住在海底。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 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 围环境相似,很好的保护绿、黑等几种色素细胞。当 树蛙看到外界环境的色彩后, 眼睛产生的视觉信号会传递 至大脑,大脑发出指令,调 节内分泌及黑色素细胞活动, 细胞变大,则皮肤颜色加深, 反之则变浅。因此树蛙能够 变色,从而保护自己
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 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 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周 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 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雌 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 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 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 多被硬羽所掩盖。 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 息。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 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 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
活动三蝙蝠是怎样确定物
体位置的?
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 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 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 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 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 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 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 以及距离它有多远。人们 通常把蝙蝠的这种探测目 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 。
猜一猜
两间小屋左右分, 要到睡觉才关门, 小屋能把万物收, 难放一粒小灰尘。
科学单元检测题(2年级下册)带答案

2020年二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班级_____姓名_____ 等级_____一、填一填1.用前.后.左.右等说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在。
2.中午,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左边是,右边是。
3.太阳每天早晨从方向升起。
4.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
5.太阳每天下午从方向落下。
二、小法官1.早晨面向太阳.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我国大多数人都是用右手握笔的。
()3.除了太阳.北极星也可以帮我们辨別方向。
()4.我们能分清左右就行了,不用知道东西南北。
()5.小军说现在都用导航了,不用学习描述位置了。
()6.人和物体的位置描述的位置越准确越容易被找到。
()7.上下楼梯都要靠左行走。
()8.傍晚,面向太阳时,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三、选一选1.右图小东在()的前面,()的后面。
A、小玉 B.小云 C.小华2.小男孩在假山的西边,小女生在假山的()。
3.现在小华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请问小华面向()方向。
A.东B.西C.南4.下面哪个可以用来辨别方向的方法?()A.北极星B.铅笔C.报纸四、画一画2020年二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第二单元《磁铁》班级姓名等级一、填一填1.制作指南针时,要用磁铁的一端多次向方向摩擦钢针,使钢针有磁性。
2.磁铁的两个磁极是的。
3.每个磁铁都有个部位吸铁最多,这就是磁铁的。
4.指向南方的磁极叫,用表示;指向北方的磁极叫,用表示。
5.指南针是由、、三部分组成。
二、小法官1.磁铁的磁极是相同的。
()2.指向南方的磁极叫南极,有N表示。
()3.指向北方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4.世界上最早指示方向的仪器是中国的司南。
()5.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6.一块磁铁断成两块后,每一块只有一个磁极。
()7.不同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部位吸铁最多。
()()8.把磁铁悬挂起来,静止后可以分辨磁铁的N极和S极。
9.相同磁极会互相吸引,不同磁极相互排斥。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13课 动物的鼻子 PPT课件

4.3 动物的鼻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鼻子是嗅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 (2)明白动物鼻子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有着密切关系。 (3)知道蜜蜂是靠触角上的嗅觉器官闻气味的。
科学探究目标 (1)用语言描述动物鼻子的特点,探究动物鼻子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生 活习性的关系。 (2)交流感受各种动物鼻子的特点,分析它们是如何靠鼻子感知环境的。 (3)探究蜂蜜是靠什么闻气味的。
综合探究
根据蜜蜂的特点,猜一下蚂蚁是靠什么部位闻气味的,在下图中把它圈出来。
在海水中对气味特别敏感, 尤其是血腥味。
拓展:蜜蜂的嗅觉器官
蜜蜂是靠什么来感知气味的
我是靠触角来 闻气味的。
蜜蜂的触角上数千个
细胞清晰可见。
总结
鼻子是嗅觉器官
动物的鼻子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嗅觉灵敏 狗、食蚁兽、鲨鱼
用途多样 大象
特别的鼻子 骆驼、鸭子、蜜蜂(触角)
基础达标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 ①食蚁兽的鼻子嗅觉几乎退化了,它靠长长的舌头来寻找蚂蚁的洞穴。 () ②搜救犬在工作时主要依赖它灵敏的嗅觉。( ) ③鲨鱼的鼻子能喷水,它是从脑袋里喷出来的。(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谁的鼻子长又长,洗澡饮水全靠它”说的是( )的鼻子。 A.食蚁兽 B.大象 C.穿山甲 ②青蛙的鼻子可以探测水流的快慢,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说明( )。 A. 动物生存的环境与动物的鼻子关系密切 B.动物想鼻子有什么样的功能,鼻子就能有什么样的功能 C. 动物鼻子所具有的功能都是父母遗传的 ③骆驼的鼻子可以( )。 A. 驱赶蚊虫 B.打架 C.嗅到水源
科学态度目标 对多种动物的鼻子表示出强烈兴趣,积极探究,乐于分享。
2021六制《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动物感知环境》全部教案(共4课时)

第四单元《动物感知环境》全部教案(共4课时)11.《动物的眼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眼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二年级下册《动物感知环境》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眼睛的位置和与生存的关系为线索,探究动物的眼睛的特点,将动物的眼睛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动物是怎样通过眼睛感知环境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搜集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眼睛。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马、牛、羊的眼睛长什么位置?这种特点对它们生存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观察马、牛、羊眼睛的图片,找到眼睛的位置,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并思考动物眼睛所在的位置对其生存的帮助;活动二观察猫的眼睛在早上、中午、晚上不同时间段瞳孔的变化,理解动物可以用眼睛感知环境;接下来通过观察比目鱼、树蛙、猫头鹰等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眼睛的特点,认识它们是怎样用眼睛感知环境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以蝙蝠为素材进行研究,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虽然有眼睛,却不具备视觉功能,目的是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可以通过眼睛感知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能进行初步的观察与思考。
在生活中,学生对小动物已有一些了解,有的同学有饲养小狗、小猫的经历。
所以对常见小动物的观察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技能方面,对观察和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对动物眼睛的了解,一般都简单的停留在它可以看东西、长在动物的头上等表象上,对其功能和特点知道的甚少,更难与动物的生存环境相联系。
且对于观察的方法及结果的描述,没有系统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眼睛感知环境的。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时《动物的鼻子》

4.[PPT 14出示]出示鸭子、食蚁兽、大象、鲨鱼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他们的鼻子在哪里,观察并思考这几种动物的鼻子的特点和本领。
5.[PPT 15-18 出示]讨论交流并小结,鸭子的外鼻孔虽然不能闭合,但鼻粘膜也能将鼻孔堵住,使水无法进入鼻腔内。食蚁兽鼻子突出,嗅觉灵敏;大象鼻子长且粗,帮助吸水和吃食物。鲨鱼的嗅觉非常好,能闻到距离很远的食物,它还用鼻子导航。
3.思考讨论,教师小结:蜜蜂头上有一对触角,这触角上生有特别灵敏的嗅觉器官,不但可以轻易嗅出不同花朵的香味,还能辨别不同蜂群的蜂巢。
板书设计
14.动物的鼻子
特点——湿润
狗的鼻子
本领——闻气味 动物用鼻子感知环境
骆驼的鼻子——调整张合大小
其他动物的鼻子
学情
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二年级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用语言初步描述。喜欢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二年级学生对动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通过观察动物,发现一些外部特征,并用简单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也能够简单描述动物的生活环境,但是还不能建立动物鼻子与感知环境的联系;学生对探究动物的鼻子比较感兴趣,乐于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探究,从而建立动物鼻子特点与感知环境的联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树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动物鼻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动物鼻子的特点是怎样感知环境的。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的图片等。
学生准备:课件、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情景引入
1.[PPT 3 出示]出示谜语:“一座山,两个洞,会呼吸,会辨味。”打一人体器官。谜底:鼻子。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前后左右★观察实验●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的位置。
①左 右②4 3①小玉 小华②3 小东2.太阳的位置与方向★观察实验●早晨,当你面向太阳,你的左边是北方,右边是南方。
●中午,当你面向太阳,你的前边是南方,后边是北方,左边是东方,右边是西方。
傍晚,当你面向太阳,你的前边是西方,后边是东方,左边是南方,右边是北方。
●早晨,小朋友和爷爷在晨练。
爷爷 南 房子等方向拓展与应用指南针、树冠的疏密、树桩年轮的疏密、房屋的朝向、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等。
3.我在哪里★观察实验●仔细观察,用东西南北描述他们的位置。
东 南●仔细观察,用远近描述小雨的位置。
远 近●略●东 西 南 北 远 近(只要是表示方位的词就可以)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小法官√ √ √ √ × × √2.我会选(1)②① (2)② (3)③ (4)① (5)①二、生活中的科学1.略2.面对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第二单元 磁铁4.认识磁极★观察实验●磁铁的哪个部分吸铁多?圈一圈吧。
两 磁极●观察磁极的指向。
不同 南极 S 北极 N拓展与应用摔碎的每一块小磁铁会有两个磁极。
5.磁极的秘密★观察实验●让两块磁铁的磁极分别相互靠近,有什么发现?相同磁极排斥,不同磁极吸引。
●玩磁铁小游戏。
①我的发现:磁铁都有两个磁极,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③用已知N、S极的磁铁分别靠近两个盒子,只出现吸引现象的盒子内是铁, 既出现吸引现象又出现排斥现象的盒子内是磁铁。
6.指南针★观察实验●认识指南针2.方向指示盘 磁针 外壳3.野外探险、军事行动、航海、户外运动等。
4.我国古代 司南 罗盘●怎样使用指南针?3 1 2●你是怎样制作指南针的?3 4 1 2同一方向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小法官√ √ √ × √ √ × √ √ √2.我会选(1)② (2)④ (3)②3.排排序(1)③④①②(2)②③①二、生活中的科学1.野外探险、军事行动、航海、户外运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动物感知环境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级一年的学习,对科学知识有了一些认识,掌握了一点观察方法,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选择动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学生在平时就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
本单元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观察认识动物的眼睛、耳朵、鼻子。
学习认识动物是如何感知环境的。
认识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