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教案2
教科版八上《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学案

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二、自学填空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 和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 态,酒精是 态,空气是 态。
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______,它的发生跟________等因素有关。
3、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
4、蒸发是________的一种方式。
所谓蒸发,是指液体在____________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______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
5、在右边的图中,请按照示例,在箭头旁边填上其余的四种物态变化名称。
三、典型例题12、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横线上:(1) 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 ;(2) 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 ;(3)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4) 寒冷的冬天的早上,地面上的霜 ;(5)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 .3、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________或_____ 形成的。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_______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四、课堂反馈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D 冬天,湖水结冰2、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汽化C 液化D 升华3、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 雨B 露C 霜D 冰4、20XX年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极其严重的雪灾。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
(4)了解水对人类的生命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分组讨论,认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水。
(3)本节课重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科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水在大自然中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
2、本节的难点是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器材】多媒体播放设备、课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湿沙子、盘子、冰、湿抹布。
【实验探究形式】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关于地球和水的美丽图片,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告诉学生,在大自然中,水以各种形态存在着,神奇的地球上有神奇的水,对物态变化形成概念,并提出问题,云、雾、雨、露、雪、冰、雹、霜都是大自然中水的美丽化身,而他们是怎样变化形成的呢?板书课题: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二、传授新课(一)、水的三态及三态之间的变化1、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物态变化。
A、汽化现象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地上的水为什么干了?形成汽化的概念,并讲解蒸发的定义。
通过实例分析什么是汽化现象。
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汽化现象吗?(学生举例)B、液化现象实验:用嘴巴对玻璃板哈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形成液化概念,分析露水、雾的形成过程。
实验:用嘴巴对着手掌哈气,感觉与对玻璃片哈气有什么不同?点拨学生液化现象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的物态变化。
结合图片,学生再举例,日常生活中见到那些液化现象?2、水与冰之间的物态变化A、熔化出示图片: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形成概念。
B、凝固出示图片,这些冰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概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第五章 第1节 地球上水的物

第五章第1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课前学习一、尝试学习1.水的三种状态:冰是态,水是态,水蒸汽是态。
2.水的六种物态变化课堂学习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1.举出水变成水蒸汽的实例:如,湿衣服干了;洒了水的地面会变干;田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等。
2.物质由变到的过程叫做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3.蒸发是液体在都能发生的、只在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4.合作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
(1)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2)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3)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4)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实验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提炼规律:。
4.合作探究:“制造云和雨”阅读教材P91页图5-1-2回答,现象:湿沙子逐渐,在装冰的盘子底中有出现。
概括小结:物质由变到的过程叫做液化。
5.阅读教材后完成。
(1)物质由变到叫做熔化。
如:(2)物质由变到叫做凝固。
如:(3)物质由变到叫做升华。
如:(4)物质由变到叫做凝华。
如:[及时练习1]填写出几种常见自然现象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
雾()霜()云()雪()雹()雾凇()二、地球上水的循环阅读教材P92-93,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画图说明。
当堂检测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和。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态,酒精是态,氧是态.2. 将下列所述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空白处:(1)早晨有时下起的大雾;(2)夏天,自来水水管经常“出汗”;(3)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4)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树上的“冰挂”;(5)工厂用钢水浇铸零件;(6)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3. 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热.4.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教案(2)

(4)夏天,自来水管经常“出汗” ________。
(5)清晨,小草上出现的霜________。
4、活动:制造云和雨
交流: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观看、思考
回答
同位交流
听讲
自主完成
小组活动
交流
原点分析
1、学生已经了解水有三种状态,并且知道水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2、学生对温度有感性认识,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在使用温度计的时候一般方法和读数可借鉴,通过检查矫正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板书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
一、水的状态及变化 二、温度
学生活动方案设计
问题设计
学习方式
检查方式
反思
一、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水的状态之间的改变
3.请在-10℃、22℃、37℃、40℃、200℃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 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
4、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
( )
A、取一只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把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1、播放自然界由水形成的美丽景色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水有几种状态?你在刚才欣赏的图片里看见几种? (注意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2、冰、水、水蒸气,它们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试举例说明
3、讲解水的物态变化名称
将下列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写在空白处:
(1)早晨会有大雾________。
(2)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1)

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目标要求:1 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三种物态;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
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现象。
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难点是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仪器:铁架台、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烧杯、水;圆底烧瓶、碘等。
教学过程:一物态与物态变化物态:物质存在的形态。
一般来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对应的物质叫:固体、液体和气体。
水的固态:冰、雪、霜和雹水的液态:水流、雨、露水的气态:水蒸气物态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
二认识水的物态变化:演示实验:先介绍实验装置。
伴随着实验进程、适时指名观察点和思考的问题:给烧瓶加热的过程中,在瓶口的玻璃管口你看见了什么?为什么要给烧瓶加热?玻璃管口喷出的“白雾”说明了什么?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方式:(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和的汽化现象。
如:洒了水的地面变干。
湿衣服晾干。
晒粮食等(2)沸腾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如:降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液化)成的。
雾、露的形成。
实验中看到的“白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液化)成的。
2.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如冰化为水,冰冻食物解冻。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如水结冰。
3升华与凝华演示碘的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如: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如:霜、雪的形成,4水的物态变化:三地球上的水循环:这里让同学们结合书P92图5-1-5一起来认识地球上的水循环。
介绍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的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科版八上《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word教案

第五章第1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
(3)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教学难点】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环节】
【实践活动】
到网上查找云、雨、雪、露、雾、霜都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都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搜集有关人工降雨、冰雹的资料。
反思:本节重点是认识水的各种物态变化,确认水的三种状态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
难点是谁循环的物态变化,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具体讲解在后面还分别讲到,因此本届涉及的内容是让大家认识和感知的过程,对于物态变化
的过程不要死记硬背,增加负担。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精编导学案(教科版八上)

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师寄语】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
2.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本节重点是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难点是对“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描述。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自学教材P91,完成以下导学案。
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态、………………态和………………态。
2.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冰是态,除了冰还有………………、雪、雹、窗花、雾凇等;水是态,除了水还有雨、………………、云、雾、哈出的白气、烧开水时水壶冒出的白气等;水蒸汽是态,我们是看不到的。
3.水很容易从一种状态………………为另一种状态。
请举出一例由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汽转化为水的例子:……………………………………………………………………………………………………………………………………………………;举出一例由水蒸汽转化为固态水的例子:……………………………………………………………………………………………………………………………………………………。
目标二测量温度自学教材P92-93,完成以下导学案。
1.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叫做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常见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
3.温度计的刻度常以……………………来标注,它的符号是……………………。
物理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读作零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在……………………和……………………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 教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
(2)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
(3)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循环现象。
(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鬼斧神工。
(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水的三态变化的模拟情景。
【教学难点】
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环节】
【实践活动】
到网上查找云、雨、雪、露、雾、霜都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都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搜集有关人工降雨、冰雹的资料。
【课后作业】28586 6FAA 澪?38940 981C 頜O35006 88BE 袾$37685 9335 錵32604 7F5C 罜26076 65DC 旜21526 5416 吖21080 5258 剘F 34560 8700 蜀40726 9F16 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矫正
展示回答
二、温度及温度计
1.说一说你对温度的理解
2.讲解温度的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测量温度的仪器
3.பைடு நூலகம்流:
(1)温度计有哪几部分组成?
(2)你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3)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4)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4.教师补充强调主要注意事项
一估;二看;三要;
5.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并记录在表格里
(3)春天河里的冰融化了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经常“出汗”________。
(5)清晨,小草上出现的霜________。
4、活动:制造云和雨
交流:
(1)给烧杯加热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观看、思考
回答
同位交流
听讲
自主完成
小组活动
交流
追问形成学习提纲
5、某同学用体温计(量程为35-42℃)测热水的温度(70℃).请你指出他的错误.
1、
2、
3、
6、倒一杯开水,杯口会冒出“白气”,“白气”是属于水的三种状态中的()
A.固态B.液态C.气态D.气和液的混合态
原点分析
1、学生已经了解水有三种状态,并且知道水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2、学生对温度有感性认识,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在使用温度计的时候一般方法和读数可借鉴,通过检查矫正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板书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
一、水的状态及变化二、温度
学生活动方案设计
问题设计
学习方式
检查方式
反思
一、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水的状态之间的改变
同位交流
回答
听讲
小组交流
听讲
实验操作
追问归纳得出温度的定义
展示回答
检查矫正
巡视指导
三:梳理知识,总结质疑
四:反馈练习
1.-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2.读出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下温度的数值。
3.请在-10℃、22℃、37℃、40℃、200℃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
4、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
()
A、取一只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把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D、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F、让温度计感温泡在水中稍候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读数
1、播放自然界由水形成的美丽景色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水有几种状态?你在刚才欣赏的图片里看见几种?(注意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2、冰、水、水蒸气,它们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试举例说明
3、讲解水的物态变化名称
将下列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写在空白处:
(1)早晨会有大雾________。
(2)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__。
物态变化与温度
课题:物态变化与温度
三维目标
1.初步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及其变化。
2.了解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知识思维重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活动
知识思维难点
对“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