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耗油量分析表

合集下载

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

第10卷第1期2010年2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 on TechnologyVol 10 No 1February 2010文章编号:1009 6744(2010)01 0022 06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贾顺平*1,毛保华1,刘 爽1,孙启鹏2(1.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44;2.长安大学,西安710064)摘要: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已经成为决策者高度关注的信息.论文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能耗统计数据与国际统计口径的差异,认为目前中国的统计中缺少了对社会及私人汽车、摩托车、低速汽车(农用运输汽车)等的能耗数据.建立了基于车辆使用的交通能耗测算模型,计算了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依国际口径修正后,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石油能耗占全部石油终端能耗的比例为60.1%(按国内统计数据为36.4%),交通运输总能耗在全部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12.7%(按国内统计数据为8.1%).同时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交通能耗水平数据,发现中国人均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比例虽然相对比较低,但近几年增长迅速.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交通运输能耗;车辆行驶;石油能源消耗中图分类号: U491文献标识码: A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Consumption Level in ChinaJIA Shun ping1,MAO Bao hua1,LI U Shuang1,SUN Qi peng2(1.Integrated Transpor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2.Chang an University,Xi an710064,China)Abstract: The data of transportati on energy consumption has aroused high attention of the decision makers.Thepaper analyzes the di fferences between the s tatistical data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 tion i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aliber,and thinks that the data of private vehicle,motorcycle,low speed vehicle(agricultural automobile)are lack in the statistics of China.It develops a calculation model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vehicle driving and calibrates related parameters.The result shows that,based on the correcti on of international caliber,the transportation accounts for60.1%(36.4%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statistics)of the total petroleum end use consumption,and the transportation accounts for12.7%(8.1%according tothe domestic statistics)of the total energy end use consumption.The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transportation energyconsumption level of Chi na with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and finds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 ta andthe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 tion proportion are relatively low in China,but increase rapidly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energy consu mp tion;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 tion;vehicle driving;petroleu m consumptionCLC number: U491Docum ent code: A收稿日期:2009 10 03 修回日期:2009 12 24 录用日期:2010 01 05基金项目:能源基金会项目(G-0811-105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1010);北京市教委产学研联合博士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BJ2009-04).作者简介:贾顺平(1963-),山西省山阴县人,教授,博士.*通讯作者:jiashunping@1 引 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性行业,尤其是一次性石油能源消耗大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交通能源消耗数据已经成为国内、国际高度关注的重要信息[1].准确、客观的交通能源数据可以为政府能源管理以及政策法规和规划的制订、实施提供信息支持;为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制订计划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我国交通运输能耗数据统计口径和方法与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直接进行对比分析.国内的相关研究[2-5]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修正与完善,但由于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各种数据来源不同,导致数据繁杂,有时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完整的、能够客观反映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数据现状,对现有统计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国际统计指标接轨,使指标具有可比性,从而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交通运输的总能源消耗水平.2 国内外交通能耗统计口径及差异分析我国在国内分行业的能耗统计数据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一个行业进行统计,包括范围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仓储、邮政及其他运输服务业.国际能源机构(IEA)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能源平衡体系[6],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模式,联合国、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都采用此模式.根据该体系,终端消耗定义为终端耗能设备入口得到的能源量,它等于一次能源扣除加工、转换、贮运损失和能源工业所用能源后的能源量.终端能源消耗部门划分为工业部门、运输部门、其他部门和非能源产品消耗四大类.运输部门包括五种主要的运输模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国内水上运输、管道运输.调查中所提供的数据仅与运输活动本身消耗的燃料相关,运输企业在其他方面的燃料包括在商业与公共事业!中.目前我国交通能耗统计方法与国际通行准则相比,存在很多差异.比如,在行业划分上,我国把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业划分为一个行业进行统计,国外交通运输能耗不包括仓储和邮政所消耗的能源;我国交通运输部门或行业中发生的部分建筑能耗被计入到了交通运输行业中,国外这部分计入商业与公共事业中等.但一般认为,这些差异相对已统计的交通运输能耗来说数值很小,对实际结果影响不大.最重要的差异在于我国的公路运输能耗只统计了交通部门运营车辆的能耗,未统计社会其他部门行业及私人车辆的能耗,而国际统计口径包括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能耗.这部分差异涉及到的范围广泛,能耗数值大,对于计算交通运输能耗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得我国交通能耗数据比国际统计口径数据的计算结果明显偏小.未统计部分的车辆主要包括4部分:(1)社会及私人汽车;(2)摩托车;(3)低速汽车(农用运输汽车);(4)其它车辆(比如军车等).上述4类车辆中,其它车辆(如军车等)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数据,难以进行测算.本研究重点测算社会及私人汽车、摩托车、低速汽车(农用运输汽车)的燃油消耗.3 中国未统计部分的车辆能源消耗测算3.1 测算模型对于未统计部分的消耗,相关研究[7-8]采用油品分摊法进行估算,即认为除交通运输部门运营用油外,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消费的95%的汽油、35%的柴油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居民生活和农业消费的全部汽油,居民生活消费的95%的柴油用于交通运输工具.油品分摊法简单易行,可以分别估算出用于交通的汽油和柴油的消耗量,但如何确定合适的分摊系数缺乏理论计算支持,并且分摊系数应该是随年度变化的,不应是固定值.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采用按车辆单耗及行驶里程的方法进行测算,此方法如果基础数据足够完备,可以精确测算出机动车能源的消耗规模.现有研究[4-5]按燃油类型进行车辆分类,但实际上,难以确切得到按燃油类型分类的相关车辆数据,因此需要兼顾计算精度和数据可得性的关系.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进行合适的车型分类,既要力求更细致的分类以保证计算的精度,又要考虑23第10卷第1期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数据的可得性,要有相关的调查或测试数据.本文采用如下的测算模型:E =D ∀ni =1(Qi∀G i ∀L i )#1000(1)其中 E ∃∃∃未统计部分的车辆总耗油量(万吨);i ∃∃∃车型分类,i =1~n 分别代表不同的车型;Q i ∃∃∃车型i 拥有量(万辆);G i ∃∃∃车型i 平均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L i ∃∃∃车型i 年平均行驶里程(百公里);D ∃∃∃燃油密度(汽油密度为0.740吨/千升,柴油密度为0.839吨/千升,对于无法区分的燃油密度取二者的平均值:0.7895吨/千升).3.2 社会及私人汽车能耗测算(1)车型分类.适当的车型分类是保证数据准确计算的基础,兼顾数据的可得性,参考相关资料[9],社会及私人汽车分为6类,详见表1.表1 车型分类表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typical vehicle type车型分类说明中小客车 %19座的客车 大客车 >19座的客车 微型货车 载重量%2吨的货车 轻型货车 2吨<载重量%7吨的货车 中型货车 7吨<载重量%14吨的货车 重型货车载重量>14吨的货车(2)不同车型拥有量.社会及私人汽车不同车型拥有量数据,可以根据统计数据[10],利用民用汽车拥有量、公路营运汽车拥有量、公共汽车及出租车拥有量,以及私人汽车车型比例等数据计算得到,详见表2.表2 2007年中国社会及私人汽车不同类型车辆相关数据Table 2 Related data of different private vehicle type of China in 2007中小客车大客车微型货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车辆拥有量(万辆)282180192287647年均行驶里程(百公里)170200200210250350平均油耗(升/百公里)9.228.516.824.227.631.8(3)不同车型平均油耗及年平均行驶里程.不同类型的车辆,在不同的行驶速度下其燃油消耗是不同的,根据相关研究[11],不同类型车辆平均油耗曲线详见图1.图1 不同类型车辆平均油耗曲线Fig.1 Average fuel consump tion curve of differentvehicle type可以看到,在30公里/小时~80公里/小时的速度区间,车辆的百公里油耗变化不大.模型中的油耗取30公里/小时~80公里/小时速度区间油耗平均值.不同车辆类型的行驶里程有很大的差异[12],城市私人用车和商务用车的年均行驶里程为1.6~1.8万公里,重型货车的年平均行驶里程为2~5万公里,中型货车和轻型货车的年均行驶里程为2~2.5万公里;大型客车的年均行驶里程与货车类似.根据数据汇总估算,模型中相关参数取值详见表2.根据上述模型及参数,可以测算出2007年我国社会及私人汽车燃油消耗量约为5633万吨.3.3 摩托车能耗测算摩托车工业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摩托车已成为广大城乡居民的重要代步工具.我国自1993年到2008年的十余年中,一直是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在为社会民众提供了大量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同时,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率也越来越大,并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我国摩托车主要用途为代步工具,最大排量一般为250mL,几乎没有更24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2月大排量的摩托车.据研究分析[13],2004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中,排量%50ml的占6%,50~100ml 占20%,100~125ml占64%,125~150ml占7%,三轮摩托占3%.2007年我国摩托车拥有量为8721.7万辆[10],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估算不同车型的拥有量及平均单耗水平,详见表3.表3 2007年中国不同排量摩托车拥有量及单耗数据Table3 Number and unit consumption of motorcycle with different displacements of China in2007摩托车排量(ml)%5050<~100100<~125125<~250三轮摩托摩托车拥有量(万辆)523.31733.35581.9610.5261.7摩托车平均油耗(升/百公里) 2.0 2.3 2.5 2.9 3.8我国摩托车主要在城乡地区作为代步工具,一般来说不适合长途旅行,因此其年行驶里程比较低,相关研究[12]认为,目前中国摩托车年行驶里程约4000~10000公里.根据上述模型及参数,可以测算出2007年我国摩托车燃油消耗量约为959万吨.3.4 低速汽车能耗测算低速汽车即原农用运输车,是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通称.三轮汽车原称三轮农用运输车!,低速货车原称四轮农用运输车!.低速汽车已成为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工具的主力军,是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低速汽车自出现以来一直按农机产品管理,由农机部门负责注册登记,.为了便于机动车统一管理,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以后,低速汽车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理,注册登记也相应地由公安部门负责,致使低速汽车的统计存在公安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两个数据,目前这方面的数据不全,且有交叉.因此,本研究以历年低速汽车产销量为基础[14],结合低速汽车报废期限(三轮汽车最长9年,低速货车最长12年),进行低速汽车拥有量测算.相应的车辆单位能耗、年平均行驶里程[14]详见表4.表4 2007年中国低速汽车相关数据Table4 Related data o f low speed vehicle ofChina in2007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低速汽车拥有量(万辆)1926508年均行驶里程(百公里)100150平均油耗(升/百公里) 4.99.45根据上述模型及参数,可以测算出2007年我国低速汽车燃油消耗量约为1396万吨.4 国内外同口径交通能耗数据比较4.1 中国交通运输总能耗水平修正根据统计资料[15],2007年国家统计的交通运输与仓储邮电行业石油消耗为12297万吨,总能耗为20643万吨标准煤;全国石油终端能耗为33769万吨,全部终端能耗为253862万吨标准煤.按照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石油能耗占全部石油终端能耗的比例为36.4%,交通运输总能耗在全部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8.1%.根据上述模型及参数进行测算,2007年中国未统计在交通运输行业能耗中的车辆油耗约为7988万吨,折合标准煤11679万吨.与行业统计数据相比,大约56.6%的能耗未统计.按照国际统计口径修正后,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石油能耗占全部石油终端能耗的比例为60.1%,交通运输总能耗在全部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12.7%.可以看到,目前的交通运输能耗统计数据低估了交通运输的总能耗水平,特别是大大低估了交通运输对石油这种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水平.4.2 国内外同口径交通能耗数据比较按照上述修正后的结果,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能耗在总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12.7%,而同年美国为28.6%[16],英国为28.6%[17],日本为25.9% (2006)[18];另外2007年石油消耗中交通消耗所占比例,中国为60.1%,美国为68.7%[16],英国为82.4%[17].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能耗所占比例仍高于中国.世界范围内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交通运输能耗比例大小关联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产业结构.经济越发达,交通运输业能耗在全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越大.2007年中国石油终端消耗为33769万吨,为美国的31.8%,是英国的4.5倍;但25第10卷第1期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按年人均消耗石油来计,中国为0.257吨/人年,是美国的7.3%,英国的20.6%.2007年中国交通石油消耗约为20285万吨(统计加测算),为美国的28%,英国的3.2倍;但按年人均交通消耗石油来计,中国为0.155吨/人年,是美国的6.3%,英国的15.0%.依相同的方法,测算了2002~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总能耗,以及交通运输能耗中的石油能耗部分.从变化趋势看,近几年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较快,增速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详见图2.图2 各国石油消耗量变化趋势Fi g.2 Change tendency of Petroleu m Consumption ofdifferent counties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石油终端消耗量从21990万吨增加到33769万吨,增加了53.6%,交通石油消耗量从10430万吨增加到20285万吨,增加了94.5%;同期,美国石油终端消耗量增加3.6%,交通石油消耗量增加6.7%;英国石油终端消耗量只增加2.2%,交通石油消耗量增加3.8%.5 研究结论我国的交通运输能耗只统计了交通部门运营车辆的能耗,未统计社会其他部门行业及私人车辆的能耗,而国际统计口径包括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能耗.根据测算,2007年未统计部分的交通运输能耗约为已统计数据的56.6%,因此这部分的影响不容忽视.依国际统计口径修正后,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石油能耗占全部石油终端能耗的比例为60.1%(按国内统计数据为36.4%),交通运输总能耗在全部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12.7%(按国内统计数据为8.1%).可以看到,目前的交通运输能耗统计数据低估了交通运输的总能耗水平,特别是大大低估了交通运输对石油这种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水平,为了给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需要尽快完善我国的交通能源消耗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目前中国交通运输能耗比例相对比较低,但近几年增长迅速,未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 贾顺平,彭宏勤,刘爽,等.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相关研究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3):6-16.[JIA S P,PENG H Q,LIU S,et al.Review of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consump tion related research [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9(3):6-16.][2] 吴文化.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J],中国能源,2007,29(10):19-23.[WU W H.The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 mp tion and emission of transportation sectors in China and comparison wi th typical countries[J].Energy of China,2007,29(10):19-23.][3] 张树伟,姜克隽,刘德顺.中国交通发展的能源消费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5):58-62.[Z HANG S W,JIANG K J,LIU D S.Energy consump tion of China s transport development and i ts policy impli cations[J].China Soft Science,2006(5):58-62.][4] 李连成,吴文化.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J].综合运输,2008(3):16-20.[LI L C,WU W H.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hina s transportation [J].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2008(3):16-20.][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交通运输业节能降耗问题研究[R].2007,12.[Academy of Macro economic Research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Research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 sion of transportation[R].2007,12.][6] IEA.Energy statistics and balances[M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4.[7] 节能与环保杂志社.节能手册2006[R].2006,12:44-45.[Office of Energy Conservati on and Envi ronmen tal Protection .Handbook for energy conservation2006[R ].26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2月2006,12:44-45.][8] 王庆云.2009能源数据-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参考资料[R].能源基金会,2009,10:40-41.[WANG QY.Energy data2009-the China sustainable energy program[R].The Energy Foundation,2009,10:40-41.] [9] 交通部公路司,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工程委员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T GB01-2003)[S].北京:中国交通出版社,2004.[MOC.Technical standard hi ghway engineering(J TG B01-2003)[S].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4.][10] 中国交通年鉴社.中国交通年鉴2008[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2009.[Year Book House of China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Year book of China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2008[M].Beijing:YearBook House of China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2009.][11]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公路交通资源优化利用∃∃∃指南、手册与技术规程(下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Asian Develop men t B ank.Resou rce op ti mizationin the road sector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guidelines,handb ook and technical note(Vol.2)[M].B eijing: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9,3.][12]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公路交通资源优化利用∃∃∃政策建议与行动计划(上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Asian Development Bank.Resource optimization in the road sector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analysi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Vol.1)[M].Beijing:Chi 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9,3.] [13] 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中国摩托车燃油消耗及环保达标管理政策研究[R].2009,4.[C hi naNational Motorcycle Testing Cen ter(T ianjin).Stu dy on themotorcycle fuel cons ump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 onstandard management p olicy[R].2009,4.][14] 机械工业农用运输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低速汽车节能标准与政策研究[R].2007,10.[Machinery Industry and Agricultural Transport Automobile ResearchCenter.Study on the energy conversation standard andpolicy of low speed vehicle in China[R].2007,10.] [15]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2.[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omprehensive Department of NationalEnergy Administration.China energy statis tical year book2008[M].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8,12.] [16] Stacy C,Davis,Susan W Diegel,Robert G Boundy.Transportation energy data book:edi tion28[R].U.S.Department of Energy,/data. [17] Department of Energy&Climate Change.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R].h ttp://www.decc./en/content/cms/statistics/publications/ecuk/ecuk.asp x.[18] T he Ins 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ED MC handbook ofenergy&economic statistics in Japan2008[R].The Energy Conservation Center,Japan.27第10卷第1期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水平测算与分析。

混合动力公交车能耗费用分析

混合动力公交车能耗费用分析

2018.No19摘 要 汽车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经济利益,近年来混合动力汽车新技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存在燃油效率问题。

通过在WOLFMAP 中获取各条路线中各个公交站台的三维坐标,结合公交车运行时刻表,求出公交车在相邻站台间的运行距离、行驶坡度和行驶速度,通过上述参数拟合求解引入百公里油耗模型。

利用混合动力公交车驱动模式选择模型求解出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油耗和电耗,通过纯柴油油耗费用和混合动力消耗费用的差值建立混合动力公交车相对费用消耗模型,用于确定最适合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的路线。

关键词 WOLFMAP 混合动力公交车 油耗 电耗1 速度计算模型由于两关键站之间的车站到达出发时间未知,故将两关键站之间车站的时间平均分配,如A站到B站历时6分钟,其间有两个车站,则每个车站到下一站的时间为2分钟。

从一个车站到下一个车站的过程可视为加速—匀速—减速—停靠四个过程。

汽车加速时加速度和减速时加速度相等可取1.919m 3/s,汽车停靠时间取25s,则有如下方程:1)通过时刻表获取车辆行驶时间,对总时间建立方程,见式1:T =t 1+t 2+t 3+t 4 (1)t 1表示公交车加速时间,t 2表示公交车匀速行驶时间,t 3表示公交车减速时间,t 4表示公交车停靠时间。

将方程简化,由于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所以加速和减速的时间相同,见式2:t 1=t 3 (2)简化后方程见式3:T =2t 1+t 2+t 4 (3)2)通过获取所有站台的三维坐标,从而求出相邻站台的距离,对距离建立方程见式4。

(4)(5)表示启动或制动时的加速度,表示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由以上方程可求出公交车在各个站台间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

2 柴油公交车油耗模型运用周育峰在分析长平高速公路油耗数据时采用油耗关于坡度、速度、平整度(IRI =1.0)的模型[1]见式6:(6)通过WOLFMAP得出各个站点的三维坐标,通过相邻站点的高差与距离之比求出相邻站台的坡度见式7:(7)其中:A,B,C,D,E表示回归参数,表示百公里油耗,表示匀速行驶时的速度,IRI 表示国际平整度,表示坡度,表示相邻站台的高程差。

如何通过汽车参数配置表来计算爱车的真正动力

如何通过汽车参数配置表来计算爱车的真正动力

如何通过汽车参数配置表来计算爱车的真正动力动力是评价一辆车的首要标准,耗油量是在满足基本输出动力的前提下关注的指标。

在车型介绍上点开“参数配置”后可以看到三项与动力有直接关系的内容:百米加速时间、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扭矩。

百米加速时间说明的是加速性能,跑车会标注,其它车型不一定标;最大输出功率为计算值,是根据扭矩和相应的转速来计算的;最大输出扭矩是测定值,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最大输出扭矩。

如何评估最大输出扭矩?相信有些车友一头雾水,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奇葩算式,但愿能有助你理解汽车动力。

1、汽车所需要的基本动力是多少?常见的轿车、越野车和面包车的车型、风阻、功能等不同,所需要的最大输出扭矩也不同。

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催生了输出动力的多样化,车企通过发动机排气量、增压系统、喷油方式等设计追求兼顾燃油经济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最大输出扭矩。

现在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数值,在整备质量相近车型之间的输出扭矩变成了一个相对值,大家不太关心多小的扭矩可以满足需要,而是关注相同排气量的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可以达到多高?无论如何,给大家提供一个用于比较的算式,在你纠结如何判断两辆车之间谁的动力配置更好一些的时候,或许能帮到你:最大输出扭矩(Nm)/整备质量(吨T) 举例:看中三款汽车,想知道哪一辆车的扭矩更高一点?车型A:排气量=1598ml,整备质量=1350kg(1.35T),最大输出扭矩=160Nm 最大输出扭矩/整备质量=160/1.35=118.52Nm/T车型 B:排气量=1587ml,整备质量=1370kg(1.37T),最大输出扭矩=150Nm 最大输出扭矩/整备质量=150/1.37=109.49Nm/T车型C:排气量=1490ml,整备质量=1258kg(1.258T),最大输出扭矩=140Nm 最大输出扭矩/整备质量=140/1.258=111.29Nm/T 显然,车型A的动力配置最优、车型C次之、车型B最低。

运输成本分析核算表

运输成本分析核算表

1.5—2.5年







车辆轮胎
GPS定位
换轮胎公里数 轮胎单价(元) 轮胎个数(个)
轮胎费用 元/每公里
轮胎费用 年度服务费 每趟服务费 元/单车次 (元/年) (元/趟)
80000
1800
6
0.14
22.28


维修费
其他费用 营运费用成本
年度维修费用 每趟维修费
(元/年)
(元/趟)
总计(元/趟)



102.28
成本合计(元) 税金(8%) 含税总成本
纯利润率
单车次利润 公司测算费用 实际报价
差额 让利额度差
6
收支 分析
555.44 预计成交费用
44.43 纯利率
599.87
20%
119.97
预计月营业额 预计年营业额 车辆成本回收
719.84
950
—230.16 30.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50
25%
9000
108000
过路费 (普路)元/次
过路费 (高速)元/次
桥路费核算 (元/单车次)

110

110
其他补贴
4 人工费 薪资(元/趟) 提成(元/月) 社保(元/月) 伙食(元/车 住宿(元/车
次)
次)
75


10

往返里程 (公里)
165
通讯 (元/车次)
5
单程运行 时间(H)
2
人工费核算 90
配置司机 (数量)
1
车辆 5 营运

中国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发展情况分析随着经济跟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限制,降低汽车油耗与减少废气排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0年12月,中国将出台汽车油耗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新版本。

它最快有望在2011年启动,目前确定2012年为导入期,至2015年正式执行,时间相对宽松。

据了解,相较于2008年执行的第二阶段标准,新标准的油耗限值拟将下降20%,力争到2015年全国平均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降至7L/100km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则低至167g/km。

降低燃料消耗量是汽车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与发动机效率的提高、汽车排放及汽车结构设计的优化、轻量化材料的使用等都有很强的关联性,这种连带关系可以促使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油耗油耗:俗称汽车在行驶完100公里的耗油量。

汽车的经济性指标主要由耗油量来表示,是汽车使用性能中重要的性能。

尤其我国要实施燃油税,汽车的耗油量参数就有特别的意义。

耗油量参数是指汽车行驶百公里消耗的燃油量(以“升”「L」为计量单位)。

在我国这些指标是汽车制造厂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通过样车测试得出来的。

它包括等速油耗和循环油耗。

中汽协排出了一张“综合油耗”榜单;中汽协同时推出了一张综合反映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的“油耗因子”榜单。

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有984个车型中,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的是排量1.0升的比亚迪F0手动挡,这款车在市郊百公里油耗为4.91升;在市区百公里油耗为6.19升;综合油耗为百公里5.2升。

油耗最高的是排量3.6升的上海通用赛威自动挡,其市郊和市区百公里油耗分别为9.27升和17.32升,综合油耗为百公里12.2升。

但有意思的是,排量越小的车却未必是油耗越少。

比如排量不足0.8的江南奥拓,百公里综合油耗居然超过了排量1.2的乐驰;而排量不到1.4的波罗劲情,百公里综合油耗也超过了排量近1.6的起亚锐欧。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金约夫介绍,目前我国在售轿车的平均油耗约为百公里8.06升。

公里油耗计算公式计算器

公里油耗计算公式计算器

公里油耗计算公式计算器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汽车的油耗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油耗情况,人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本文将介绍公里油耗计算公式,并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油耗情况。

公里油耗计算公式是指在一定距离内汽车消耗的燃油量与行驶的公里数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公里油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公里油耗 = 消耗的燃油量(升) / 行驶的公里数(公里)。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知道消耗的燃油量和行驶的公里数就可以计算出公里油耗。

然而,要想更准确地了解汽车的油耗情况,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行驶环境、驾驶习惯、车辆状况等。

因此,公里油耗计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为了方便大家计算公里油耗,我们特地设计了一个公里油耗计算公式计算器。

使用这个计算器非常简单,只需要输入消耗的燃油量和行驶的公里数,就可以得到公里油耗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行驶环境和驾驶习惯选项,让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通过这个计算器,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汽车的油耗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汽车的使用情况,节约燃油,减少开支,保护环境。

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除了使用公里油耗计算公式计算器外,大家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法来降低汽车的油耗,比如合理驾驶、定期保养、选择燃油经济型车辆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的油耗,节约开支,保护环境。

总之,公里油耗计算公式计算器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油耗情况,节约燃油,减少开支,保护环境。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工具,更好地掌握汽车的使用情况,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路节能评价

公路节能评价

第十一章节能评价本项目节能评价以原国家计委、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建设部计交能[1997]2542号文件《关于固定资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为依据,以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06] 2787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及发改环资[2007]21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的精神进行节能分析。

节能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项目建设阶段采用机械化施工能源消耗对全疆能源供应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阶段车辆燃油、电能消耗量的节约分析。

11·1 建设期耗能分析项目建设阶段采用机械化施工,对汽、柴油及电力的消耗,集中体现在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

根据工程数量和单位消耗量,计算得到本项目能源总消耗情况见下表。

项目名称单位总数量单位消耗量总消耗量汽油(kg)柴油(kg)电(kw·h)汽油(t)柴油(t)电(万kw·h)路基土方m31138509 - 1.39 - 417.89路面m21368000 0.04 0.38 2.87 18.64 177.11 133.76 桥梁m 191.18 0.77 107.11 7129.81 0.32 44.90 298.89 桥面m22294 0.03 4.11 276.32 0.30 40.47 272.08 汇总- - - - 19.26 680.37 704.73折合标准煤吨- - - 28.34 991.37 2847.12 11·2 运营期节能本项目属改建工程项目,其建设标准与规模均按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执行。

因此,本报告主要分析工程项目在运营过程中节约的车辆燃料消耗。

1、车辆耗油影响因素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营运车辆耗油的节约上,而影响车辆耗油量的主要因素除车辆自身的技术性能外,公路所能提供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是决定其耗油量大小的关键。

油耗评估表

油耗评估表

油耗评估表油耗评估表油耗评估是一种对车辆耗油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的方法,通过评估可以了解车辆的油耗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减少燃油消耗。

以下是一份油耗评估表:车辆信息:车牌号码:品牌:车型:车辆类型:车辆用途:评估周期:开始日期:结束日期:行驶里程评估:行驶总里程:评估期间内行驶里程:评估期间内加油次数:耗油量评估:起始油量 (L):结束油量 (L):期末油量 (L):评估期间内加注油量 (L):评估期间内消耗油量 (L):油耗评估:评估期间内行驶里程/消耗油量 (km/L):评估期间内行驶里程/加注油量 (km/L):评估期间内行驶里程/行驶时间 (km/h):使用条件评估:评估期间内的驾驶情况:评估期间内的路况情况:评估期间内的气候情况:评估期间内的负载情况:评估期间内的速度情况:油耗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和使用条件进行油耗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驶里程和耗油量对比分析,分析汽车的实际油耗情况;2、行驶里程和加注油量对比分析,分析汽车的续航里程;3、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对比分析,分析驾驶速度对油耗的影响;4、使用条件对油耗的影响,如驾驶情况、路况、气候等因素。

改善措施:针对油耗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减少燃油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

常见的改善措施包括:1、驾驶习惯改善,如减少急加速、急刹车,保持稳定的车速;2、路线规划优化,选择较短、较平坦的路线;3、车辆保养维护,保持汽车的良好工作状态,定期检查和更换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等;4、负载调整,合理控制车辆的负载,减少不必要的重量;5、气候条件适应,根据气候情况调整车辆的使用方式和保养措施。

评估结论:根据油耗评估结果和改善措施的提出,得出评估结论,并总结油耗评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油耗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油耗评估表,希望能对您进行油耗评估工作提供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