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格栅

设计说明

设置格栅的目的是用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大悬浮物,如木片、皮毛、果皮等,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这里设计2座粗格栅和2座细格栅。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40000m3/d=1667 m3/h=0.46m3/s

总变化系数k=1.47

最大设计流量:

Q max=1.47×0.46=1.84 m3/s

粗格栅:

过栅流速v= 0.9m/s;栅前水深h=0.4 m;栅条间隙宽度b = 0.02 mm;

格栅安装角度α= 60°;栅条宽度S=0.01m;

单位栅渣量W = 0.05 m3/103 m3废水。

粗格栅设计计算

格栅直接安置于排水渠道中。格栅如图所示:

bhv

Q n α

sin max =

式中:Q max ——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α—— 格栅倾角,度; b —— 栅条间隙,m ; h —— 栅前水深,m ; v —— 过栅流速,m/s ;

αsin ——经验修正系数。

679

.04.020.060sin 0.68=???=οn ,取n=67条。

(2)格栅槽总宽度

m bn n S B 36720.0)167(01.0)1(=?+-?=+-=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 1

设进水渠道宽B 1=0.65 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

m

B B L 3.0720tan 20.79-320tan 211=?=-=?? (4)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L 2

m L L 1.53523.07

212===

(5)通过格栅水头损失(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

01kh h =

αζsin 220g

v h =

式中:h 1——过栅水头损失,m ; h 0——计算水头损失,m ; ζ——阻力系数;

3

4?

?

? ??=b s βζ

g ——重力加速度,取9.8 2m s ;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数倍,一般采用k=3; β——系数,与断面形状有关; S —格条宽度,m ; d ——栅条净隙,mm ; v ——过栅流速,m/s ; α——格栅倾角,度。

αβsin 2

3

41g

v b s k h ??? ??=

????

???

????=60sin 1

8.929.0250.010.042.2323

4 =0.025m

(6)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 m ,则

H=h+h 1+h 2=0.4+0.025+0.3=0.725 H 1=h+h 2=0.7(栅前渠道深)

(7)格栅总长度L

?

+

+++=60

tan 0.15.01

21H L L L =3.07+1.535+0.5+1.0+tan60

0.3

0.39+

=6.5 m

(8)每日栅渣量

栅渣量(m 3/103m 3污水),取0.1~0.01,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粗格栅用小值取W 1=0.05 m 3/103m 3 K z =1.47 ,则:

1000

86400

1max ???=

z K W Q W

式中:max Q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取0.07m 3/103 m 3;

d m W /2.01.9981000

59.186400

50.00.683≥=???=

(采用机械清渣)

水泵的选择

设计水量40000m 3/d 选择4台潜污泵(3用1备) Q 平=

3

max

Q =618.67 所需扬尘6m 选择350QZ-100型轴流式潜水电泵

细格栅设计计算 (细格栅:

过栅流速v= 0.9 m/s ;栅前水深h=0.4 m ;栅条间隙宽度b = 0.01 mm ; 格栅安装角度α= 60°;栅条宽度S=0.01 m ; 单位栅渣量W = 0.07m 3/103 m 3 废水 。 1)栅条间隙数

1708

.04.001.060sin 68.0sin max =???==?bhv Q n α ,取n=62条。

(2)栅槽宽度

m bn n S B 3.3917001.0)1170(01.0)1(=?+-?=+-=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 1

设进水渠道宽B 1=0.79 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

m

B B L 3.6120tan 297.03.3920tan 211=?-=-=?

? (4)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L 2

m L L 1.8052

3.61212===

(5)通过格栅水头损失(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

αβsin 23

4

1g v b s k h ??

? ??=

????

???

????=60sin 1

8.929.001.001.042.232

3

4 m 592.0=

(6)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 m

H=h+h 1+h 2=0.4+0.259+0.3=0.949 m H 1=h+h 2=0.7 (栅前渠道深)

(7)格栅总长度L

?

+

+++=60

tan 0.15.01

21H L L L =3.61+1.805+0.5+1.0+0.40 =7.31 m

(8)每日栅渣量

栅渣量(m 3/103m 3污水),取0.1~0.01, 细格栅用大值取W 1 = 0.07m 3/103m 3,K z = 1.47 ,则:

d m K W Q W z /2.797100047.186400

70.068.010*********max =???=???=

机械清渣

沉砂池

设计说明

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防管道堵塞、设备磨损、降低活性污泥活性和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运行。设计2组沉砂池。

设计选型

按照池型,沉砂池可以分为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具有不易控制流速,沉沙中有机物颗粒含量较高、排沙常需要洗砂处理等缺点;竖流式沉砂池除砂效果差,运行管理不便,国外污水处理厂极少采用;曝气沉砂池使得污水中含有大量氧气,影响后续脱氮除磷效果;旋流式沉砂池是利用机械力控制流态和流速,加速砂砾沉淀,沉淀效果好,占地

省。因此,选用旋流式沉砂池。

旋流式沉砂池——钟式沉砂池废水应用广泛,其原理是污水由流入口切线方向流入沉砂区,利用电动机及传动装置带动转盘和斜坡式叶片,由于所受离心力的不同,把砂粒甩向池壁,掉入砂斗,有机物则被送回废水中。调整转速,可达到最佳沉砂效果。沉砂用压缩空气经砂提升管、排砂管清洗后排出,清洗水回流至沉砂区。

图3.2 钟式沉砂池各部分尺寸

根据废水处理量的不同,钟式沉砂池可分为不同的型号,其产品型号与主要尺寸如下表所示:

表3.1 产品规格型号及主要尺寸(钢结构)

型号流量m3/h 功率(kw) A B C D E F G H L XSC1.8 0.55 1830 1000 305 610 300 1400 300 500 1100 XSC3.6 360 0.55 2130 1000 380 760 300 1400 300 500 1100 XSC6.0 600 0.55 2430 1000 450 900 300 1350 400 500 1150

XSC10 1000 0.75 3050 1000 610

120

0 300 1550

450 500 1350

XSC18 1800 0.75 3650 1500 750

150

400 1700 600 500 1450 最大设计流量Q=1531.25 m3/h,单组设计流量Q max=765.63 m3/h,因此选择两组型号为XSC10的钟式沉砂池,其相关尺寸为A=3.05m,B=1.0m,C=0.61m,D=1.2m,E=0.3m,F=1.55m,G=0.45,H=0.50,L=1.35。

沉砂池计算

沉砂池设计原则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分t 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在颗粒物质的表曲还MA 一些粘性有机物,这些猫性有机物是极Fla 败的污泥,因此。这些颗粒物质都应在沉砂 池中被去除

沉砂池有三种形式:平流式、曝气式,竖流式,祸流式。本设计采用平流沉砂池口 旋流沉砂池的设计要求

本设计选用旋流沉砂池(钟式沉砂池)共原理是利用水力润流使泥沙和有机物分开, 加速砂粒的沉淀,以达到除砂的目的口 旋流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姜求; (1)g 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o5: (2)设计水力表面负荷宜为150-200/ (m2 .h);

(3)有效水深宜为1.0^2.0m.池径与池深比宜为2.0^2.5: (4)池中应设立式桨叶分离机口

(5)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立方米污水。03L 计算;合流制污水的沉砂 星应根据实际隋况确定 (的砂斗容积不应火」-

Zd 的沉砂景.采用重力排砂时,砂斗斗壁与水 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55口。

(7)沉砂池除砂宜采用机械方法。并经砂水分离后贮存或外运。采用人工排砂时 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排砂昔应考虑防堵寨措施

旋流沉砂池的设计计算

平均流量Q=40000m 3

/d=0.46m 3

/s

沉砂池的直径

D=3.22m

式中:Q----设计流量/s

q----表面负荷m3/(·h),取200 /(·h)

则D=4.16(m ) 设计中去4.2m

2沉砂池有效水深 h2=

D

Q 2

t

4

式中:t-------水力停留时间,s 设计中取35s h 2=1.3m D/h2=2.46,符合条件

3沉砂室所需体积 V=

10

6

d

86400Q

TX

式中:Q d-----平均流量/s

X------城市污水沉砂量 /污水,一般采用30/污水 T----清除沉砂的间隔,d , 设计中去T=1d V=1.1573086400/=1.94() 4沉砂斗容积 V ’=

()r d h h d 2

2

342

dr 12

141++??+???ππ

式中 :d-----沉砂斗上口直径,m,设计中去 1.4m

---沉砂斗圆柱体的高度,m,设计中取1.2m ----沉砂斗圆台体的高度,m,

r------沉砂斗下底直径,一般采用0.4~0.6m,设计中取0.5m

h

5

2tan r

-d =0.32m

V ’=2.04(m3)符合要求 5沉砂室总高

H=h1+h2+h3+h4+h5

式中:h1----沉砂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设计中取0.4m ----沉砂池缓冲层高度,m

()2

tan d h 3α-=

D =1.56m

H=0.4+1.3+1.56+1.2+0.26=4.72m

6进水渠道

进水渠与涡流沉砂池呈切线方向进水,以提供涡流的初速度 渠宽

H

V Q B 1

1

d 1?=

式中:----进水渠道宽度,m

V1-----进水流速,一般采用0.6~0.9m/s,设计中取0.9m/s )---进水渠道水深,m,设计中取0.7m

B 1

=0.47

校核 V=1.03 进水渠道长度=7B 1

?

=3.29m

7出水渠道

出水渠道和进水渠道建在一起,中建设闸板,以便在沉砂池检修时超越沉砂池,两渠道夹角360,最大限度的延长沉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渠宽

m 94.0212

=?=B B

直线段长度满足 L ’=1.84m 即可 8排砂装置

采用空气提升器排砂,排砂时间每日一次,每次1~2小时,所需空气量为排沙量的15~20倍,排砂经砂水分离器,水排至提升泵站,砂晒干填埋。

初次沉淀池

1)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选型:平流式沉淀池 单池表面积A

m 2

max

8161.5

236000.68nq

=??=

=

Q

A

池子的直径2.3214

.3816

44=?=

=

π

A

D 则D=33m

2)沉淀池的有效水深

设污水在沉淀池的沉淀时间2h 则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为

3m 21.5qt h

2

=?==

)(-12-33

21

h

2

=D

符合要求 3)实际水面面积

m 3322

2

o

8554

14.34

=?==

D

F

π

核算表面符合:43.1855

22450nF q =?==

Q 4)沉淀池部分有效容积

m 3

max

2450n

t

=?=

'Q

V

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

n

1000SNT

V =

S--每人每日污泥量 取S=0.6

N--设计人口 取20000人 ,T 为两次去除污泥的间隔时间 取4h

m 3

102

1000244200006.0=????=

V

污泥斗容积V1

απtan -3

r r h r r r r h 2152

221215

1)()

(=

++=

V

h 5

--污泥斗高度 ,

r

1

污泥斗的上部半径 取2.0m ,

r

2

污泥斗的下部半径 取1.0m

1.73m h

5

=

m 22

217.12)10.10.2(3

73.114.3=+?+??=

V 7)污泥斗以上圆锥部分污泥容积V2

i 2

i 3

r r h r r h 1142

1124

2)()()

(-=-=

++=

D

R R R V π

h

4

=0.725m

V

2

=234.7m 3

i 为池子的坡度取0.05 R 为池子半径

8)沉淀池的总高H H h

h h h h 5

4

3

2

1

++++=

=0.3+3+0.3+0.725=5.755m

9)沉淀池池边高H '

h h h 321++='H =0.3+0.3+3=3.6m

10)污泥总容积V

V V V 21+==12.7+234.7=274.4m 3

11)校核径深比

h

2

D

=11 符合要求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47;

Q ——设计流量,m 3

/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9h ;

则3

22054.41

9166747.1m V =??= 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35m ,宽为35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5m ,则每格水解池

容积为6125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24500m 3

。 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5=;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

==

ν 式中: 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9h ;

则)/(56.09

5

h m ==ν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ν符合设计要求。

中沉池

设计说明

设置二沉池的作用是使混合液澄清,实现固液分离,以达到回流污泥和排除剩余污泥的作用。为了使沉淀池的水流更稳定、进出水配水更加均匀、存排泥更加方便,常常采用圆形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二沉池,共2座。二沉池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

设计参数

单组二沉池最大设计流量Q max =0.68 m 3/s ;表面负荷为1.0 m 3/(m 2?h );沉淀时间t=5.0 h 。

图3.6 辐流式沉淀池计算简图

设计计算

(1)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①池表面积A

2max 24481.0

2448

m q Q A ===

②池子直径D

m A

D 55.82448

44=?=

=

π

π

取(D=56m )

③有效水深h 2

m t q h 60.52.12=?=?=

④校核

沉淀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应为6~12 ,这里9.36

56

=符合规。 ⑤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

32

22

7385.2834

5614.34m h D V =??=??=

π

⑥沉淀池底坡度差h 4

设池底坡度i=0.05,污泥斗上底22R m =,则

m R D h 1.305.0225605.0224=???

?

??-=???? ??-=

⑦污泥斗高度h 5

设污泥斗上底22R m =,下底11R m =,夹角60o ,则

()521tan60 1.73h m ?=-?=

⑧沉淀池总高度H

设超高1h 取0.5 m ,缓冲层3h 取0.6 m ,则

m h h h h h H 4.7373.11.36.00.65.054321=++++=++++=

(2)进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①进水管计算

单池设计污水流量s m Q /.6803max =

进水管设计流量()()s m R Q Q /1.025.0168.013max =+?=+=进 设流速v=1.0 m/s ,则m Q D 1.140

.11.02

4v 41=??==

ππ进

取管径D 1=0.7 m=700 mm ,坡降为1000i=2.8。 ②进水竖井计算

进水竖井采用m D 71.11.145.15.1D 12=?==,流速为s m v /2.02= 进水口的总面积

设置6个进水口沿井壁均匀分布,每个进水口面积为0.27 m 2,尺寸为0.3×

0.9 m 2。

③稳流筒计算

取筒中流速s m v /03.03= 稳流筒过流面积m v Q A 3403

.01.02

32===

进 稳流筒直径 6.78m 34

471.1422

2

23=?+

=+

π

A D D

(3)出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①设计流量

单池设计流量s m Q /68.03max = 环形集水槽流量s m Q Q /34.0268

.023max ===集

②环形集水槽设计

采用周边集水槽,单侧集水,每池只有一个总出水口,安全系数k 取1.2 集水槽宽度取()

()

m kq B 4.011.02.19.09.04

.04

.0=??==集

集水槽起点水深为0.750.3h b m ==起 集水槽终点水深为 1.250.5h b m ==终

2216.12

.032

.0m v Q A ===

设跌落高度为0.15 m ,溢流堰高度为0.03 m ,则集水槽总高度为

m h 8.003.015.05.0=++=

③出水溢流堰的设计(采用90°出水三角堰)

堰上水头(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H 1=0.05 m(H 2O)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s m H q /0008213.005.0343.1343.1347.247

.211=?==

三角堰个数827.90008213

.068

.01max 1===

q Q n 个,这里取830个 三角堰中心距 ()()m n B D n L L 208.0830

5.02562111=?-=-==ππ

④进出水挡板

进出口应该设置挡板,高出池水面0.10~0.15 m ,

挡板淹没水深:进口处不小于0.25 m ,一般为0.5~1.0 m , 出口处一般为0.3~0.4 m ,

挡板位置:距进口处0.5~1.0 m ,距出口处0.25~0.5 m 。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计算:

(1)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不应少于2 座;

(2)设计时采用的BOD 5负荷最好通过实际确定。也可以采用经验数据,一般处理城市污水可用1.0~1.8kgBOD 5/(m 3·d),处理BOD 5≤500mg/L 的污水时可用1.0~3.0 kgBOD 5/(m 3·d);

(3)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2h (按有效容积计); (4)进水BOD 5浓度过高时,应考虑设出水回流系统;

(5)填料层高度一般大于3.0 m ,当采用蜂窝填料时,应分层装填,每层高度为1 m ,蜂窝孔径不小于25 mm ;当采用小孔径填料时,应加大曝气强度,增加生物膜脱落速度;

(6)每单元接触氧化池面积不宜大于25m 2,以保证布水、布气均匀;

(7)气水比控制在(10~15):1。

因废水的有机物浓度较高,本次设计采用二段式接触氧化法。设计一氧

池填料高取3.5m,二氧池填料高取3m 。

填料容积负荷

Nv=0.2881Se0.7246=0.2881*9.240.7246=1.443[ kgBOD5/(m3*d)]

式中Nv—接触氧化的容积负荷, kgBOD5/(m3*d);

Se—出水BOD5值,mg/l

污水与填料总接触时间

t=24*S0/(1000* Nv)=24*231/(1000*1.443)=3.842(h)

式中S0 ——进水BOD5值,mg/L。

设计一氧池接触氧化时间占总接触时间的60%:

t1=0.6t=0.6*3.842=2.305(h)

设计二氧池接触氧化时间占总接触时间的40%:

t2=0.4t=0.4*3.842=1.537(h)

接触氧化池尺寸设计

一氧池填料体积V1

3

V

1=Q t1=1500*2.305/24=144m

一氧池总面积A1-总:

A1-总=V1/h1-3=144/3.5=41.2(m2)>25 m2

一氧池格数n取2格,

设计一氧池宽B1取4米,则池长L1:

L1=144/(3.5*4)=10.3m

剩余污泥量:在《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规程》中推荐该工艺系统污泥产率为0.3~0.4 kgDS/kgBOD5,含水率96%~98%。

本设计中,污泥产率以Y=0.4kgDS/kgBOD5,含水率97%。则干污泥量

用下式计算:

W DS=YQ(S0-S e)+(X0-X h-X e)Q

式中W DS——污泥干重,kg/d;

Y ——活性污泥产率,kgDS/kgBOD5;

Q——污水量,m3/d;

S0 ——进水BOD5值,kg/m3;

S e——出水BOD5值,kg/m3;

X0——进水总SS浓度值,kg/m3;

X h——进水中SS活性部分量,kg/m3;

X e——出水SS浓度值,kg/m3;。

设该污水SS 中60%可为生物降解活性物质,泥龄SRT 取5d,

则一氧池污泥干重:

W DS=0.4*1500*5*(0.231-0.0462)+(0.126-0.126*0.6-0.027)*1500×5

=648.9(kg/5d)

污泥体积:

Q S= W DS/(1-97%)=648.9/(1000*0.03)=21.62m3

泥斗容积计算公式

Vs=(1/3)*h(A’+A’’+sqr(A’*A’’)

式中Vs——泥斗容积,m3;

h——泥斗高,m;

A’——泥斗上口面积,m 2;

A’’——泥斗下口面积,m 2;

设计一氧池泥斗高2.0m,泥斗下口取1.0m×1.0m,

则一氧池泥斗体积:

Vs1=(1/3)*2.0*(41.2+1.0+sqr(41.2*1.0)=32.4(m3)>21.63 m3

一氧池超高h1-1取0.5m,稳定水层高h1-2取0.5m,底部构造层高h1-4取

0.8m,则一氧池总高H1:

H1=h1-1+h1-2+h1-3+h1-4+h泥斗=0.5+0.5+3.5+0.8+2.0=7.3(m)

则一氧池尺寸:L1* B1* H1=10.3m*4.0m*7.3m

二氧池填料体积V1

V2=Q t2=1500*1.573/24=98.3m3

二氧池总面积A1-总:

A2-总=V2/h2-3=98.3/3=32.8(m2)>25 m2

二氧池格数n同样取2格,

设计二氧池宽B1取4米,则池长L2:

L2=32.8/4=8.2m

设该污水SS 中60%可为生物降解活性物质,泥龄SRT 取5d,

则二氧池污泥干重:

W DS=0.4*1500*5*(0.0462-0.00924)+(0.0378-0.0378*0.6-0.01134)*1500×5=.23(kg/5d)

污泥体积:

QS= W DS/(1-97%)=.23/(1000*0.03)=4.64m3

本设计接触氧化池泥斗高0.9m,泥斗下口取0.5m×0.5m,

则二氧池泥斗体积:

Vs2=(1/3)*0.9*(32.8+0.25+sqr(32.8*0.25)=10.77(m3)>4.64 m3

二氧池超高h2-1取0.5m,稳定水层高h2-2取0.5m,底部构造层高h2-4取

0.8m,则一氧池总高H2:

H2=h2-1+h2-2+h2-3+h2-4+h泥斗2=0.5+0.5+3+0.8+0.9=5.7(m)

则二氧池尺寸:L2* B2* H2=8.2m*4.0m*5.7m

一氧池污泥和二氧池污泥汇合。污泥量=21.63+4.64=26.27 m3,选用DN175mm排污管,流速=0.7m/s,i=0.56%,排泥时间=3.57min。

校核BOD 负荷

BOD 容积负荷为:

I=QS0/[(V1+V2)*1000]=1500*231/[(144+98.3)*1000]=1.43[kg/(m3*d)]

BOD 去除负荷为:

I’= Q(S0-Se)/[(V1+V2)*1000] =1500*(231-9.24)/[(144+98.3)*1000]=1.37[kg/(m3*d)] 均符合设计要求。

接触氧化池需气量计算

Q气=D0*Q=18*1500=27000( m3/d)=18.75 (m3/min)

式中Q气—需气量,m3/d,

D0—1m3污水需气量,m3/m3,一般为15~20 m3/m3;

Q—污水日平均流量,m3/d

一氧池需气量:

Q1-气=0.6 Q气=0.6*18.75=11.25 (m3/min)

二氧池需气量:

Q2-气=0.4 Q气=0.4*18.75=7.5 (m3/min)

接触氧化池曝气强度校核:

一氧池曝气强度:

Q1-气/A1=5.25/(41.2/2)=0.25[m3/( m 2*min)]=15.3[m3/( m 2*h)]

二氧池曝气强度:

Q2-气/A1=32.8/2=16.4[m3/( m 2*min)]=12.8[m3/( m 2*h)]

二池均满足《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要求围的[10 ~20 m3/( m 2*h) ].

综合以上计算,接触氧化池总需气量Q气=18.75 m3/min,加上15%的工程预算

Q S=18.75*(1+15%)=21.56 m3/min

据资料,经济的厌氧池高度一般为4~6m,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系统优化的运行围。厌氧池的池形有矩形、方形和圆形。圆形厌氧池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但是建造圆形厌氧池的三相分离器要比矩形和方形的厌氧池复杂得多。因此本次设计先用矩形厌氧池,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考虑,矩形厌氧池长宽比在2:1左右较为合适。

厌氧池容积计算

(1)有效容积

设计流量:200m3/d 每小时8.33m3

设计容积负荷为Nv=2.0kgCOD/(m3.d)

进水:COD Cr≥450mg/L 出水:COD Cr≤50mg/L

则厌氧池有效容积为:V1=200×(450-50)×0.001/2=40m3

(2)厌氧池总容积

设计厌氧池有效高度为h=4m,则横截面积S=40/4=10m2

设计厌氧池长约为宽的2倍,则可取L=4.4m,B=2.2m;

一般应用时厌氧池装液量为70%~90%,本工程中设计反应器总高度为

H=6.5m,其中超高0.5m。

厌氧池的总容积V=4.4×2.2×6=58m3,有效容积为40m3,则体积有效系数为69%,符合有机负荷要求。

(3)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力负荷率V2

T=(40/200) ×24=4.8h, V2=(200/24)/10=0.83m3/(m2.h)

对于颗粒污泥,水力负荷V2=0.1~0.9 m3/(m2.h),符合要求。

进水分配系统的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一管多点的布水方式,布水点数量与处理废水的流量、进水浓度、容积负荷等因素有关。

为配水均匀,出水孔孔径一般为10~20mm,常采用15mm,孔口向下或与垂线成呈450方向,为了使穿孔管各孔出水均匀,要求出口流速不小于2m/s.

本厌氧池采用连续进料方式,布水孔孔口向下,有利于避免管口堵塞,而且由于厌氧池底部反射散布作用,有利于布水均匀。

为了增强污泥与废水之间的接触,减少底部进水管的堵塞,建议进水点距厌氧池底200~250mm,本次设计布水管离厌氧池底部200mm

二沉池

设计说明

设置二沉池的作用是使混合液澄清,实现固液分离,以达到回流污泥和排除剩余污泥的作用。为了使沉淀池的水流更稳定、进出水配水更加均匀、存排泥更加方便,常常采用圆形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二沉池,共2座。二沉池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

设计参数

单组二沉池最大设计流量Q max=0.68 m3/s ;表面负荷为1.0 m3/(m2?h);沉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计算-格栅

4.2 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Q=10000m 3/d 。依据正镶白旗明安图镇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给排水现状等现实条件,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分2组,每组处理能力5000m 3/d ,并联运行。一期建设1组,待条件成熟后续建另1组。 设计水量 总变化系数取Kz=11 .07 .2Q =1.58 污水的平均处理量为平Q =1d m /1034?=416.67h m /3=115.74L / s ;污水的最大处理量为d m Q /106.134max ?==658.33h m /3=182.87L / s ;时变化系数取K 时为1.6, 集水池 格栅 格栅设在处理构筑物之前,用于拦截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粗格栅 格栅倾角资料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 1=182.87 L/s; 过栅流速:v 1=0.80m/s; 栅条宽度:s=0.01m; 格栅间隙:e=2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 ;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W 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 数量:1台 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 12 11v B Q =计算得栅前槽宽 m B 68.01=,则栅前水深m B h 34.02 68.021≈== (2)栅条间隙数49.318 .034.002.060sin 0.183sin 11≈????== ehv Q n α31.49 (取n=32) (3)栅槽有效宽度:B 2=s (n-1)+en=0.01×(32-1)+0.02×32=0.95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m B B L 38.020tan 20.68 0.95tan 21121=? -=-= α (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L L 19.02 38 .0212=== (6)过栅水头损失(h 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 m g k kh h v 810.060sin 81 .928.0)20.001.0(42.23sin 22 34 2 1=?????===αξ 其中: h 0:计算水头损失m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β(s/e )4/3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参考《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粗格栅水头损失一般为0.08-0.15m ,因此符合规定要求。 (7)栅后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 ,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 2=0.34+0.3=0.64m 栅后槽总高度H=h+h 1+h 2=0.34+0.081+0.3=0.72m (8)格栅总长度L=L 1+L 2+0.5+1.0+ H 1/tan α =0.38+0.19+0.5+1.0+0.64/tan60° =2.44m (9)每日栅渣量:用公式W= 1000 86400 1max ???总K W Q 计算,取W 1=0.05m 3/103m 3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粗格栅 1.设计流量Q=20000m 3/d ,选取流量系数K z =1.5则: 最大流量Q max =1.5×20000m 3/d=30000m 3/d =0.347m 3/s 2.栅条的间隙数(n ) 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格栅条间隙宽度b=0.02m,格栅倾 角α=60° 则:栅条间隙数85.449 .04.002.060sin 347.0sin 21=???== bhv Q n α(取n=45) 3.栅槽宽度(B) 设:栅条宽度s=0.01m 则:B=s (n-1)+bn=0.01×(45-1)+0.02×45=1.34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设:进水渠宽B 1=0.90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进水渠道前的流速为0. 6m/s ) 则:m B B L 60.020tan 290.034.1tan 2111=?-=-=α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m L L 30.02 60.0212=== 6.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 设: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所以k 取3

则:m g v k kh h 102.060sin 81 .929.0)02.001.0(4.23sin 2234 201=?????===αε 其中ε=β(s/b )4/3 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为3 h 0--计算水头损失,m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形状系数β=2.4将β 值代入β与ε关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数ε的值 7.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m 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 2=0.4+0.3=0.7m 栅后槽总高度H=h+h 1+h 2=0.4+0.102+0.3=0.802m 8.格栅总长度(L) L=L 1+L 2+0.5+1.0+ H 1/tan α=0.6+0.3+0.5+1.0+0.7/tan60°=2.8 9. 每日栅渣量(W) 设:单位栅渣量W 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 则:W=Q W 1=05.0105.130000100031max ??=??-Z K W Q =1.0m 3/d 因为W>0.2 m 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

某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9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06级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书 题目:某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系别:环境工程系_ 专业:环境工程 年级: 2 0 0 6级 设计指导书 一、确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在对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生产过程以及废水的产生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参考典型工艺流程,通过方案比较,确定工艺流程。 在选取工艺流程过程中,要考虑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污水中污染物状况,可生化性,污水处理程度,经处理后污水的排放问题。这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定的主要依据,根据处理水的排放去向及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污水各类排放标准,确定应去除的污染物及其处理程度,再选择处理方法。 二、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一)预处理系统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筛网、沉淀池等,预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和大的漂浮物等,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担。根据废水特点设计预处理系统。 根据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往往需要设置调节池,用于调节水质水量。

(二)、主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依据废水水质,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主体构筑物可以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或三者的相互结合,以经济、新颖、处理效果满足出水排放要求为准。 (三)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的基本问题是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为污泥提供出路。对于预处理和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达到污泥的减量化。工业废水处理站,由于处理的水量较小,污泥产生量较少,污泥处理一般采用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风干外运等方法。 机械脱水主要的方法是转筒离心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真空过滤机。 板框压滤机一般为间歇操作,基建设备投资大,过滤能力也较低,但由于其泥饼的含固率高,滤液清澈,固体物质回收率高.调理药品消耗量少。对运输、进一步干燥或焚烧以及卫生填埋的污泥、可以降低运输费用,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填埋场用地。板框压滤机的选用,主要根据污泥量、过滤机的处理能力来确定所需过滤面积和压滤机的台数! 带式压滤机具有连续生产、机器制造容易、操作管理简单、附属设备较少等特点,从而使投资、劳动力、能源消耗和维护费用都较低,在国内外的污水脱水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的发展尤其迅速,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设备几乎都采用带式压滤机。但由于我国的合成有机聚合物价格昂贵,致使污泥带式压滤机的运行费用很高。带式压滤机是根据生产能力、污泥量来确定所需压滤机的宽度和台数。 转筒离心机具有处理量大、基建费用少、占地少、工作环境卫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特别重要的是可以不投加或少投加化学调理剂。其动力费用虽然较高,但总运行费用较低。是世界各国较多采用的机种.转筒离心机的选择是根据它的处埋能力,即每台机每小时处理污泥立方数,或每台机每小时处理干污泥千克数和每日需要处理的湿污泥立方数或干污泥千克数来决定。至少选择二至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三、污水处理厂布置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3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3.1细格栅 3.1.1设计说明 格栅系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格栅的进出水水质见表3-1所示。 表3-1 格栅进出水水质 水质指标BOD5COD SS 进水6400 13000 2000 去除率0 0 10% 出水6400 13000 1800 3.1.2设计计算 本工艺采用矩形断面调节池前细格栅一道,采用机械清渣。 (1)栅前水深的确定 式中,Q——设计流量,设计中取为0.0289m3/s; h——栅前水深,m; v1——栅前渠道水流流速,设计中取为0.6m/s。 (2)细格栅的栅条间隙数 式中,n——格栅栅条间隙数,个; Q——设计流量,m3/s; α——格栅倾角,(o); b——格栅栅条间隙,m; h——格栅栅前水深,m; v——格栅过栅流速,m/s。 过栅流速采用为0.7m/s,Q=0.0289m3/s,栅条间隙b=0.01m,栅前水深为0.16m,格栅安装倾角α=60o,则 个,取为个。 (3)格栅槽有效宽度(B)

式中,B——格栅槽有效宽度,m; S——每根格栅条的宽度,m。 设计中采用Φ10mm圆钢为栅条,即取S=0.01m,则 ,取为。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道宽B1=0.25m,渐宽部分展开角=20o,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 ,在~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则,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5)出水渠道的渐窄部分的长度 (6)过栅水头损失 式中,h1——水头损失,m; β——格栅条的阻力系数,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k——格栅受污物堵塞时的水头损失增大系数,一般采用k=3。 (7)槽后明渠的总高度 式中,H——槽后明渠的总高度,m; h2——明渠超高,m,设计中取h2=0.3m。 (8)格栅槽总长度 式中,L——格栅槽总长度,m; H1——格栅明渠的深度,m,H1=h+h2。 (9)每日栅渣量 式中,W——每日栅渣量,m3/d; ω1——栅渣量,取ω1=0.1m3/103m3污水。

构筑物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构筑物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本工程泵房地下部分、生化池、D型滤池、二沉池等均属构筑物,其特点是埋置较深,结构复杂,有地下水、土方、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工程量大,必须当作重点来施工,现对其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第一节构筑物基础的施工 一、大方量土方的施工 1、泵房、生化池、D型滤池等基础土方开挖因其面积大,埋置较深,决定采用机械进行分层分段开挖。 2、土方开挖采用两台250挖掘机。配2台装载机及5 辆自卸翻斗车进行土方的外运工作。土方外运至甲方指定的地点堆放(土方运距以双方商定为准)。 3、基坑土方采用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800MM。 4、土方开挖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挖方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度,以利于泄水,周围弃土时,应防止地面

水流入坑、沟内。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基坑(槽)外3M处。 5、在开挖接近基础底时应预留200-300mm的一层土,作为基底保护层,待基坑(槽)验收前再挖除,以免破坏基底土层;浇灌混凝土垫层前、用人工清理,如果局部超挖,需用砂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夯实。 6、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求工长值班,作好每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及施工记录工作。严格控制好基坑的几何尺寸线,不得超挖土方,乱挖,并协调好土方开挖与支护施工两个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基坑挖至-1.5m以下时,坑壁要设置1m高防护栏杆,并拴上安全立网,栏杆要求染上红白相间的警示油漆。 7、其他施工技术措施要求同建筑物基础土方开挖。 二、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排水施工 1、为确保基坑上方开挖的干作业环境,土方开挖过程中要将支护墙壁上渗漏入坑内的少量余水排出。具体方法参照基础土方开挖排水施工相关章节。 2、为保证坑边自然地坪的雨水及其它余水不流入坑内,

《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60-2013)福建省实施细则

附件2: 《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60-2013)福建省实施细则

目次 总说明 (1) 附录A 混凝土构筑物工程 (2) A.1 池类 (2) A.2 贮仓(库)类 (3) A.3 水塔 (4) A.4 机械通风冷却塔 (5) A.5 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 (6) A.6 烟囱 (7) A.7 烟道 (8) A.9 沟道(槽) (9) A.11 输送栈桥 (10) A.12 井类 (11) A.13 电梯井 (11) A.14 相关问题及说明 (12) 附录B 砌体构筑物工程 (13) B.1 烟囱 (13) B.2 烟道 (14) B.3 沟道(槽) (14) B.4 井、池 (15) B.5 井、沟盖板 (15) B.6 相关问题及说明 (15) 附录C 措施项目 (16) C.1 脚手架工程 (16) C.2 现浇混凝土构筑物模板 (16) C.3 垂直运输 (17) C.4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 (17) C.5 施工排水、降水 (18) C.6 总价措施项目 (18) C.7 超高施工加压水泵费 (19) C.8 二次搬运 (19) 附录D 其他项目 (21) D.1其他项目 (21)

总说明 一、为了适应我省建筑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省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根据《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60-2013)(以下简称《构筑物计量规范》)和《福建省构筑物工程预算定额》(FJYD-102-2017),制定《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60-2013)福建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构筑物实施细则》)。 二、《构筑物实施细则》适用于我省构筑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三、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构筑物实施细则》重新制定了附录内容,其他未作规定的,均按《构筑物计量规范》执行;《构筑物实施细则》与《构筑物计量规范》不一致之处,按《构筑物实施细则》执行。 四、《构筑物实施细则》附录中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增加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为新增编码,与《构筑物计量规范》不重复;不编列的工程量清单,《构筑物计量规范》的项目编码予以保留,实际需要时可直接套用。 五、《构筑物计量规范》附录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项目包含模板工程的,其工作内容中的模板工程内容,予以删除,模板工程应按照附录C.2现浇混凝土构筑物模板单独列项。 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应按照《构筑物实施细则》和《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17版)执行,不再编列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 七、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遇缺项项目的,按照我省现行其他专业的实施细则规定进行编码列项,仍然不足的,自行补充。

工程量计算基本原则

工程量计算基本原则 工程量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工程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有物理计量单位和自然计量单位,①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单位;②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表示的个、套、樘、块、组等单位。计量单位还有基本计量单位和扩大计量单位,①基本计量单位如m、m2、m3、kg、个等;②扩大计量单位如10m、100m2、1000m3、10个等。工程量清单一般采用基本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常采用扩大计量单位,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 实物工程量:应该注意的是,工程量实物量。实物量是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而工程量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工程数量。为了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在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往往对某些零星的实物量作出扣除或不扣除、增加或不增加的规定。 工程量计算力求准确,它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建筑工程直接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计量的内容: 工程计量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计价的基本数据和主要依据。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清单编制的质量和

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工程计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 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是依据《计价规则》中的计算规则,对清单项目确定其工程数量和单位的过程。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2)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 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也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主要是企业定额还没有形成,暂且用预算定额充当) (3)建筑面积计算 三、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1、工程量计算的依据(资料): 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标准图集、图纸答疑、设计变更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4)《计价规则》、《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2、工程量计算的步骤: 1)熟悉图纸:工程量计算必须根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所规定的工程范围和内容计算,既不能漏项,也不能重复。 2)划分项目(列出须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工程量清单和消耗量定额项目划分有区别 3)确定分项工程计算的顺序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第二章设计方案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与进入处理厂的污水水质和水量有关,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可以通过设计任务书的原始资料计算。 2.1厂址选择 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选定厂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处理厂的位置对周围环境卫生、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厂址的选择上应进行深入、详尽的技术比较。 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1、在城镇水体的下游; 2、便于处理后出水回用和安全排放; 3、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 4、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6、少拆迁,少占地,根据环境评价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7、有扩建的可能; 8、厂区地形不应受洪涝灾害影响,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9、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由于该地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所以,本设计的污水处理厂应建在城区的东北或者西南方向较好,最终可根据主干管的来向和排水的方便程度来确定厂区的位置。 2.2.2常用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本工程拟比选出一个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管理方便、要求操作运转灵活、技术设备先进、成套性好、便于分期实施的处理工艺。 从进、出水水质要求来看,本工程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要求达到一级A 标准,不但COD、BOD指标要求高,还要求脱氮除磷,所以需从出水水质要求来选择处理工艺。 1、A2/O工艺

A2/O脱氮除磷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亦称A-A-O工艺),它是在A p/O除磷工艺上增设了一个缺氧池,并将好氧池出流的部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水内回流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图1 A2/O工艺基本流程图 污水经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后首先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的反应过程与A p/O生物除磷工艺中的厌氧池反应过程相同;在缺氧池中的反应过程与A n/O 生物脱氮工艺中的缺氧过程相同;在好氧池中的反应过程兼有A p/O生物除磷工艺和A n/O生物脱氮工艺中好氧池中的反应和作用。因此A2/O工艺可以达到同步去除有机物、硝化脱氮、除磷的功能。 A2/O工艺适用与对氮、磷排放指标都有严格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其优缺点如下: 优点: (1)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2)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3)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污水设计构筑物的计算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中格栅及泵房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本设计采用中细两道格栅。 1.1.1中格栅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 最大流量:3max 150000 1.2 2.1/360024 Z Q Q K m s ?=?==? 栅前水深:0.4h m =, 栅前流速:10.9/v m s =(0.4/~0.9/m s m s ) 过栅流速20.9/v m s =(0.6/~1.0m s /m s ) 栅条宽度0.01S m =,格栅间隙宽度0.04b m = 格栅倾角060α= 2.设计计算: (1) 栅条间隙数:136n = ==根 设四座中格栅:1136 344 n ==根 (2)栅槽宽度:设栅条宽度0.01S m = ()()1110.013410.0434 1.69B S n bn m =-+=?-+?=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渠道宽1 1.46B m =,渐宽部分展开角度20α= 110 1 1.69 1.46 0.872tan 2tan 20 B B l m 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max 1 2.1 1.46440.90.4 Q B m vh == =??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120.870.4322 l l m === (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02h K h ?=

220sin 2v h g ξα=,43 s b ξβ??=? ??? h 0 ───── 计算水头损失; g ───── 重力加速度; K ─────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 3; ξ───── 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对于锐边矩形断面,形状系数β = 2.42; 43 220.010.93 2.42sin 600.0410.0429.81h ?? =??? ?≈ ???? m (6)栅槽总高度:设栅前渠道超高20.3h m = 120.40.30.0410.741H h h h m =++=++= (7)栅槽总长度: 1 120.5 1.0tan H L L L α =++++ 0.40.3 0.870.430.5 1.0tan 60+=++++ 3m = (8)每日栅渣量:格栅间隙40mm 情况下,每31000m 污水产30.03m 。 max 186******** 2.10.03 4.54 10001000 1.2 Z Q W W K ??===?3/d m 30.2/m d > 所以宜采用机械清渣。 (9)格栅选择 选择XHG-1400回转格栅除污机,共4台。其技术参数见 下表。 表1-1-1 GH-1800链式旋转除污机技术参数 型号 电机功 率/kw 设备宽度/mm 设备总宽度/mm 栅条间隙/mm 安装角 度 HG-1800 1.5 1800 2090 40 60° 1.1.2 污水提升泵房 泵房形式取决于泵站性质,建设规模、选用的泵型与台数、进出水管渠的深度与方位、出水压力与接纳泵站出水的条件、施工方法、管理水平,以及地形、水文地质情况等诸多因素。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完整版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工业与民用建筑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本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构筑物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工程量预算及工程量清单,也适用于工程设计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 本规则与《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相配套,作为确定建筑 工程造价及其消耗量的依据。 第1.0.3条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除依据《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及本规则各项规定外,尚应依据以下文件: 1、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方案 3、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第1.0.4条本规则的计算尺寸,一设计图纸表示的尺寸或设计图纸能读出的尺寸为准。除另有规定外,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应按下列规定: 1、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米3) 2、以面积计算的为平方米 3、以长度计算的为米 4、以重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 5、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个或组) 汇总工程量时,其准确取值:立方米、平方米、米以下取两位;吨以下取三位;千克、件取整数。 第1.0.5条计算工程量时,应以施工图纸顺序,分部、分项,以次计算,并尽可能采用计算表格及计算机计算,简化计算过程。 第二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第一节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条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 层者,首层建筑面积以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 筑面积。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须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 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2条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 围水平面积计算。 3条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条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口上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5条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室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层高超过2.2m,按围护结构外围水 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条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

EPS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组价原则

工程量计算规则及组价原则 总则 一、工程量计算规则 计算规则之适用性 A本工程量计算规则乃说明工程量清单的计算规则及单价或价款应包含的费用。 B本计算规则适用于工程进行前合同清单之编制,亦适用于工程完成后之决算。 计算用单位 C除以后另有说明外,须一致采用以下计算单位: (a)以重量为单位之项目-公斤(k g) (b)以体积为单位之项目-立方米(m3) (c)以面积为单位之项目-平方米(m2) (d)以长度为单位之项目-米(m) (e)以个、只、件、台、套等 数量为单位之项目-数量(N o.) (f)没有数量之项目-项目(项) 工程量清单数量 A工程量清单的数量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以整数表示,最少的数量为1,供应单价、安装单价、综合单价及总额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B综合单价分析表内含量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小数点后四位,其他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B本计算规则的分部或与工程量清单的分部名称不同,但其规则适用于工程量清单的所有分部。 D 单价包括 E除另有说明外,每一项目的单价须包括: (a)人工及所有有关费用; (b)材料、物品及所有有关费用(如:运输、交货、卸 货、储存、包装退还、使用、提升、放置、安装); (c)装配用之材料及物品; (d)使用机械; (e)所有裁切及损耗; (f)装备台班费、开支、间接费、利润、税金。 (g)清洁及弄湿混凝土表面及若混凝土已硬化,涂水泥 浆; (h)滴水槽、深槽、凹圆形、半径不超过25m m之外角 等; (i)"打平"不规则表面及做凹圆形、斜面等。 (j)构件背面及接缝加固措施。 (k)抹灰/粉刷护角条及半径12毫米之拐角;

建筑物结构设计方案(doc 8页)

建筑物结构设计方案(doc 8页)

CP1#建筑物的结构分类 1.木结构 定义:指竖向承重结构和横向承重结构均为木料的建筑。 构成:骨架(木柱、木梁、木屋架、木檩条)、内外墙(砖、石、木板)——不承重的围护结构。优点:自重轻、构造简捷、施工方便。缺点:易腐蚀、易燃、易爆、耐久性差。 2.砌体结构 定义:由各种砖块、块材和砂浆按一定要求砌筑而成的构件称为砌体或墙体;由各种砌体建造的结构统称为砌体结构或砖石结构。 新型材料:各类混凝土砌块、各类蒸养硅酸盐制成的砌块及各种形状的烧结多孔砖等。 混合结构或砖混结构:以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承重的建筑物。 优点:原材料来源广,易于就地取材和废物利用,施工也比较方便,并具有良好的耐火、耐久性和保温、隔热、隔声性能。缺点:砌体强度低;用实心块材砌筑砌体结构自重大;砖与小型块材如用手工砌筑工作繁重;砂浆与块材之间粘结力较弱,砌体的抗震性能也较差;而且砖砌结构的黏

长短是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而定。影响建筑寿命长短主要是结构构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15年以下,是用于临时建筑。大量建造的建筑(如住宅)属于次要建筑,三级。1、按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分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他的主要构件(墙、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多层民用建筑分为四级,高层建筑分为两级。(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构建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性受到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的这段时间称为构件的耐火极限。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体(木材、胶合板、纤维板),难燃烧体(水泥、石棉板、灰板条抹灰),不燃烧体(砖、石、钢筋混凝土及

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工程量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单位;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表示的个、套、樘、块、组等单位。工程计量单位有基本计量单位和扩大计量单位,基本计量单位如m、m2、m3、kg、个等,扩大计量单位如10m、100m2、1000m3、10个等。工程量清单一般采用基本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常采用扩大计量单位,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 工程量计算力求准确,它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建筑工程直接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计量的内容: 工程计量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计价的基本数据和主要依据。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清单编制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工程计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 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是依据《计价规则》中的计算规则,对清单项目确定其工程数量和单位的过程。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2)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

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也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主要是企业定额还没有形成,暂且用预算定额充当) (3)建筑面积计算 三、工程量计算的一般要求 1、必须按图纸计算 工程量计算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所标注的尺寸进行计算,不得任意加大或缩小、任意增加或减少,以免影响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图纸中的项目要认真反复清查,不得漏项和重复计算。 2、必须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是计算和确定各项消耗指标的基本依据,也是工程量计算的准绳。例如;1.5砖墙的厚度,无论图纸怎么标注或称呼,都应以计算规则规定的365mm进行计算(见《计价规则》P51 说明2)。 3、必须口径一致 施工图列出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必须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相应工程项目相一致。计算工程量除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外,还必须熟悉计量规则中每个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4、必须列出计算式 在列计算式时,必须部位清楚,详细列项标出计算式,注明计算结构构件的所处部位和轴线,保留计算书,作为复查的依据。工程量的计算式应按一定的格式排列,如面积=长宽、体积=长宽高。 5、必须计算准确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山东理工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孤岛新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学院:资环学院 专业班级:环本0803班 姓名:李聪聪 序号:27号 指导教师:尚贞晓 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2日~2011年12月30号共3周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 1.1设计任务 孤岛新镇6.4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2设计目的及意义 1.2.1设计目的 孤岛新镇位于山东省黄河入海口的原黄泛区内。东径118050'~118053',北纬37064'~37057',向北15公里为渤海湾。向东10公里临莱州,向南20公里为现黄河入海口,距东营市(胜利油田指挥部)约60公里,该镇地处黄河下游三角洲河道改流摆动地区内。 该镇附近区域为胜利油田所属的孤岛油田和两桩油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开发这些油田并考虑黄河下游三角洲的长远发展。胜利油田指挥部决定兴建孤岛新镇,使之成为孤岛油田和两桩油田的生活居住中心和生产指挥与科研中心,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综合石油城。根据该镇总体规划,该镇具有完备的社会基础和工程基础设施。有完备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供暖、电信等设施,并考虑今后的发展与扩建的需要。 因此,为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问题,建设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势在必行。 1.2.2设计意义 设计是实现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紧密配合,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前面各个环节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20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处理工艺也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发展到A/O、A2/O、AB、SBR、 CASS等多种工艺,以达到不同的出水要求。虽然如此,我国的污水处理还是落后于许多国家。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其次,做本设计可以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正确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提高理论分析、制定设计

工程量计算公式

1、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m3)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3、基坑开挖计算公式(m3)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4、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5、运土方计算公式(㎡)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 6、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m3)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7、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m3)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8、接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9、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m3)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工程量计算规则解释(电气)

工程量计算规则解释(电气)

————————————————————————————————作者:————————————————————————————————日期: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量计算 (1)工程数量的计算 工程数量的计算应按规范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 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对清单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计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应在单价中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电力电缆: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及附加长度); 桥架: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配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以单线长度计算(含预留长度); 配管: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定额工程量计算 电气配管工程量计算 定额说明: 1、各种配管应区别不同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管材材质、规格,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配管工程中未包括钢索架设及拉紧装置、接线箱、盒、支架的制作安装,其工程量应另行计算。 一、配管工程量计算 配管工程以所配管的材质、敷设方式以及按管的规格划分定额子目。 (一)计算规则及其要领: 1、计算规则:各种配管工程量以管材质、规格和敷设方式不同,按“延长米”计量,不扣除接线盒(箱)、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计算要领:从配电箱起按各个回路进行计算,或按建筑物自然层划分计算,或按建筑平面形状特点及系统图的组成特点分片划块计算,然后汇总。千万不要“跳算”,防止混乱,影响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 (二)计算方法:计算配管的工程量,分两步走,先算水平配管,再算垂直配管。 1、水平方向敷设的管,以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管线走向和敷设部位为依据,并借用建筑物平面图所标墙、柱轴线尺寸进行线管长度的计算, 2、垂直方向敷设的管(沿墙、柱引上或引下),其工程量计算与楼层高度及与箱、柜、盘、板、开关等设备安装高度有关。 3、当埋地配管时(FC),水平方向的配管按墙、柱轴线尺寸及设备定位尺寸进行计算。穿出地面向设备或向墙上电气开关配管时,按埋的深度和引向墙、柱的高度进行计算 (三)配管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不论明配还是暗配管,其工程量均以管子轴线为理论长度计算。水平管长度可按平面图所示标注尺寸或用比例尺量取,垂直管长度可根据层高和安装高度计算。 2.在计算配管工程量时要重点考虑管路两端、中间的连接件: ①两端应该预留的要计入工程量(如进、出户管端); ②中间应该扣除的必须扣除(如配电箱等所占长度)。 3.明配管工程量计算时,要考虑管轴线距墙的距离,如在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可以墙皮作为量取计算的基准;设备、用电器具作为管路的连接终端时,可依其中心作为量取计算的基准。 4.暗配管工程量计算时,可依墙体轴线作为量取计算的基准:如设备和用电器具作为管路的连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系部环境工程系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12环管1班 姓名张锦超曾娟兰冯坚旭 指导教师杜馨 2014 年 6 月15 日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录 1.绪论 1.1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 1.2设计根据 1.3设计资料的分析 2.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水质计算 3.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4.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计 4.1 格栅 --4.1.1粗格栅 --4.1.2泵后细格栅 4.2污水泵站 4.2.1选泵 4.3沉砂池设计计算 4.4氧化沟设计 4.5二沉池设计 4.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4.7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1.绪论 1.1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 (一)城镇概况 A城镇北临B江,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8.7%,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把该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筹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A城镇计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并已获上级计委批准。 目前,污水处理厂规划服务人口为19万人,远期规划发展到25万人,其出水进入B江,B江属地面水Ⅲ类水体,要求排入的污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中的B类标准,主要水质指标为:COD≤60mg/L,BOD5≤20mg/L,SS≤20mg/L,TN<20 mg/L,NH3-N≤15mg/L,TP≤1.0mg/L。 (二)工程设计规模: 1、污水量: 根据该市总体规划和排水现状,污水量如下: 1)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该市在国内一向属于排水量较高的地区。据统计和预测,该市近期水量230L/人?d;远期水量260L/人?d。 2)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1.8万m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