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精校】.do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精校】.do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精校】.doc

期末复习(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

各个击破

命题点 1 命题

【例1】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0,b>0,则a+b>0;

②若a≠b,则a2≠b2;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C)

A.1个B.2个

C.3个D.4个

【思路点拨】命题①、③、④显然成立,对于命题②,当a=2、b=-2时,虽然有a≠b,但a2=b2,所以②是假命题.

【方法归纳】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和命题有关的试题,多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以判断命题真假为主要题型.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C)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锐角都相等

C.画直线AB平行于CD

D.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2.(兴化三模)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3.

3.(日照期中)命题“同旁内角互补”的题设是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结论

是这两个角互补,这是一个假命题(填“真”或“假”).

命题点 2 两直线相交

【例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DOE=∠BOD,OF平分∠AOE.

(1)判断OF与OD的位置关系;

(2)若∠AOC∶∠AOD=1∶5,求∠EOF的度数.

【思路点拨】(1)根据∠DOE=∠BOD,OF平分∠AOE,求得∠FOD=90°,从而判断OF与OD的位置

关系.

(2)根据∠AOC,∠AOD的度数比以及邻补角性质,求得∠AOC.然后利用对顶角性质得∠BOD的度数,从而得∠EOD的度数.最后利用∠FOD=90°,求得∠EOF的度数.

【解答】(1)∵OF平分∠AOE,

∴∠AOF=∠EOF=1

2

∠AOE.

又∵∠DOE=∠BOD=1

2

∠BOE,

∴∠DOE+∠EOF=1

2

(∠BOE+∠AOE)

=1

2

×180°=90°,

即∠FOD=90°.∴OF⊥OD.

(2)设∠AOC=x°,

∵∠AOC∶∠AOD=1∶5,∴∠AOD=5x°.

∵∠AOC+∠AOD=180°,∴x+5x=180,解得x=30.

∴∠DOE=∠BOD=∠AOC=30°.

又∵∠FOD=90°,∴∠EOF=90°-30°=60°.

【方法归纳】求角的度数问题时,要善于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如:邻补角、对顶角,然后结合

条件给出的角的和、差、倍、分等关系进行计算.

4.(梧州中考)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N平分∠BOD.若∠BOC=110°,则∠AON的度数为145°.

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0°,OE把∠BOD分成两部分,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

解:∵∠AOC=70°,∴∠BOD=∠AOC=70°.

∵∠BOE∶∠EOD=2∶3,

∴∠BOE=

2

2+3

×70°=28°.

∴∠AOE=180°-28°=152°.

6.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AOC=1

3

∠BOC,OC是∠AOD的平分线.

(1)求∠COD的度数;

(2)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出理由.

解:(1)∵∠AOC+∠BOC=180°,∠AOC=1

3

∠BOC,∴

1

3

∠BOC+∠BOC=180°.

∴∠BOC=135°.∴∠AOC=45°.

∵OC平分∠AOD,

∴∠COD=∠AOC=45°.

(2)OD⊥AB.理由如下:∵∠COD=∠AOC=45°,

∴∠AOD=∠COD+∠AOC=90°.

∴OD⊥AB.

命题点 3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例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106°-α,∠ABC=74°+α,BD⊥DC于点D,EF⊥DC于点 F.

求证:∠1=∠2.

【思路点拨】由条件得∠A+∠ABC=180°,得AD∥BC,从而∠1=∠DBC.由BD⊥DC,EF⊥DC,可得BD∥EF,从而∠2=∠DBC,所以∠1=∠2,结论得证.

【解答】证明:∵∠A=106°-α,∠ABC=74°+α,

∴∠A+∠ABC=180°.

∴AD∥BC.∴∠1=∠DBC.

∵BD⊥DC,EF⊥DC,

∴∠BDF=∠EFC=90°.

∴BD∥EF.

∴∠2=∠DBC.

∴∠1=∠2.

【方法归纳】本题既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题目的证明用到了“平行线迁移

等角”.

7.(山亭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条街道的路线图,若AB∥CD,且∠ABC=130°,那么当∠CDE等于________时,BC∥DE.(B)

A.40°B.50°

C.70°D.130°

8.(河北中考)如图,AB∥EF,CD⊥EF,∠BAC=50°,则∠ACD=(C)

A.120°B.130°

C.140°D.150°

9.(渑池县期中)如图,已知直线AB∥DF,∠D+∠B=180°.

(1)求证:DE∥BC;

(2)如果∠AMD=75°,求∠AGC的度数.

解:(1)证明:∵AB∥DF,

∴∠D+∠BHD=180°.

∵∠D+∠B=180°,

∴∠B=∠DHB.

∴DE∥BC.

(2)∵DE∥BC,∠AMD=75°,

∴∠AGB=∠AMD=75°.

∴∠AGC=180°-∠AGB=180°-75°=105°.

命题点 4 平移

【例4】(晋江中考)如图,在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均为格点,将

三角形ABC沿x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根据所给的直角坐标系(O是坐标原点),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

(2)求出在整个平移过程中,三角形ABC扫过的面积.

【思路点拨】(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

坐标系写出坐标即可;

(2)观察图形可得三角形ABC扫过的面积为四边形AA′B′B的面积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的和,然后列

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1)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如图所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5),(-4,0),(-1,0).

(2)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AA′B′B是平行四边形,

∴S=S四边形AA′B′B+S三角形ABC

=B′B·AC+1

2 BC·AC

=5×5+1

2

×3×5

=65 2

.

【方法归纳】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0.(大连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是(D) A.(1,2) B.(3,0)

C.(3,4) D.(5,2)

11.(泉州中考)如图,三角形ABC沿着点B到点E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已知BC=5,EC=3,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A.2 B.3 C.5 D.7 12.如图,在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为2米的道路,则草地面积为144米2.

整合集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中,∠1、∠2是对顶角的为(C)

2.(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C与∠1是内错角

B.∠2与∠3是内错角

C.∠A与∠B是同旁内角

D.∠A与∠3是同位角

3.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点O,图中∠1与∠2的关系是(B) A.∠1+∠2=180°B.∠1+∠2=90°

C.∠1=∠2 D.无法确定

4.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80°,则∠2的度数是(B)

A.80°B.100°

C.110°D.120°

5.(杭州期中)同桌读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后,兴高采烈地利用电脑画出了几幅鱼的图案,请问: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D)

6.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

A.a=-2 B.a=-1

C.a=1 D.a=2

7.以下关于距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

①连接两点间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②连接直线外的点和直线上的点的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③从直线外一点所引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A.1个B.2个

C.3个D.4个

8.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B)

9.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

A.∠1=∠2 B.∠3=∠4

C.∠5=∠B D.∠B+∠BDC=180°

10.(北流市校级期中)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米,那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从出口A到出口B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C)

A.100米B.99米

C.98米D.74米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

位角相等.

12.将线段AB平移 1 cm,得到线段A′B′,则点A到点A′的距离是1_cm.

13.如图,建筑工人常在一根细绳上拴上一个重物,做成一个“铅锤”,挂铅锤的线总垂直于地面内的任何直线,当这条线贴近墙壁时,说明墙与地面垂直,请说出它的根据是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垂直.

14.如图,BC⊥AE,垂足为点C,过C作CD∥AB.若∠ECD=48°,则∠B=42°.

15.(温州中考)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80度.

三、解答题(共50分)

16.(7分)如图,∠1=60°,∠2=60°,∠3=85°,求∠4的度数.

解:∵∠1=60°,∠2=60°,

∴∠1=∠2.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85°,

∴∠4=85°.

17.(9分)(南陵县期中)如图所示,火车站,码头分别位于A,B两点,直线a和b分别表示河流与铁路.

(1)从火车站到码头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2)从码头到铁路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3)从火车站到河流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解:如图所示:

(1)沿AB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沿BD走,垂线段最短.

(3)沿AC走,垂线段最短.

18.(10分)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D=64°,∠AOF=140°.

(1)求∠COF的度数;

(2)若OM平分∠EOD,求∠AOM的度数.

解:(1)∵∠AOC=∠BOD=64°,∠BOE=∠AOF=140°,∴∠COF=∠AOF-∠AOC=140°-64°=76°.

(2)∵∠DOE=∠COF=76°,OM平分∠EOD,

∴∠EOM=∠DOM=1

2

∠DOE=

1

2

×76°=38°,

∠BOF=180°-∠AOF=180°-140°=40°.

又∵∠AOE=∠BOF,

∴∠AOM=∠AOE+∠EOM=40°+38°=78°.

19.(12分)如图,∠1+∠2=180°,∠A=∠C,DA平分∠BDF.

(1)AE与FC平行吗?说明理由;

(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BC平分∠DBE吗?为什么?

解:(1)AE∥FC.理由:

∵∠1+∠2=180°,∠2+∠CDB=180°,

∴∠1=∠CDB.∴AE∥FC.

(2)AD∥BC.理由:

∵AE∥CF,∴∠C=∠CBE.

又∵∠A=∠C,∴∠A=∠CBE.∴AD∥BC.

(3)BC平分∠DBE.理由:

∵DA平分∠BDF,∴∠FDA=∠ADB.

∵AE∥CF,AD∥BC,

∴∠FDA=∠A=∠CBE,∠ADB=∠CBD.

∴∠CBE=∠CBD.∴BC平分∠DBE.

20.(12分)探究题:

(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

(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

(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

(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

图1 图2 图3 图4 解:(1)理由:过点E作EF∥AB,

∴∠B=∠BEF.

∵CD∥AB,∴CD∥EF.∴∠D=∠DEF.

∴∠B+∠D=∠BEF+∠DEF=∠BED.

(2)AB∥CD.

(3)∠B+∠D+∠E=360°.

(4)∠B=∠D+∠E.

(5)∠E+∠G=∠B+∠F+∠D.

(完整版)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与典型例题 【知识要点】 1.两直线相交 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 (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 7.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 (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 10.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 (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讲义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2.关于尺规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 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 第六章实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练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 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 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例题: 1.如图,3∠1=2∠3,求∠1,∠2,∠3,∠4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AB CD ⊥, FOB__________。 2_______,∠= 127,则∠= ∠=? C E A 2 O B 1 F D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 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图中AB⊥CD,垂足 为O。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例题: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26?,求∠EOD,∠2,∠3的度数。(思考:∠EOD可否用途中所示的∠4表示?) 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假设你在游泳池中的P点游泳,AC是泳池的岸,如果此时你的腿抽筋了,你会选择那条路线游向岸边?为什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作下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如上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 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 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 知识解决; 例题: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DOB是它的余角的两倍,∠AOE=2∠DOF,且有OG⊥OA,求∠EOG的度数。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图所示,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相交线与平行线分类题讲义

相交线与平行线分类题讲义 【知识要点】 1.两直线相交 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1)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 7.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 (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 10.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 (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邻补角互补; (4)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5)同位角相等; (6)内错角相等; (7)同旁内角互补; (8)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9)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1)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1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C、两条直线相交,有一对对顶角互补,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考点二:相关推理(识记) (1)∵a∥c,b∥c(已知)∴______ ∥______()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五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 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正确; 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 ③正确; 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不能判断12//l l 的条件是( ) A .13∠=∠ B .24180∠+∠=? C .45∠=∠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 、∠1=∠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4=180°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4=∠5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2=∠3错误,它们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不能推断两直线平行.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3.如图,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EG 平分∠AEF ,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 ) A .64° B .68° C .58° D .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 ,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 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 ∥CD , ∴∠1=∠AEG . ∵EG 平分∠AEF , ∴∠AEF=2∠AEG , ∴∠AEF=2∠1=64°, ∵AB ∥CD , ∴∠2=64°.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70∠=?,则2∠的度数是( )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 相交线 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例:如图,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任意找出图中的四对对顶角. 错解:如图,对顶角为:(1)∠AOC 与∠BOD ; (2)∠AOF 与∠BOD ; (3)∠COF 与∠DOE ; (4)∠AOC 与∠BOE . 错解分析:错解中把有公共顶点的角误认为是对顶角,导致(2)和(4)错误.如果对对顶角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 和掌握,在比较复杂的图形识别中会产生错误.对顶角就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正解:(1)∠AOC 与∠BOD ;(2)∠BOE 与∠AOF ;(3)∠COF 与∠DOE ; (4)∠COE 与∠DOF .(答案不唯一:∠ AOE 与∠BOF ,∠BOC 与∠AOD 也是对顶角) 5.1.2 垂线 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 AB ⊥CD ,垂足为O A B C D O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1、∠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2、∠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 3、∠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例: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1)∠1与∠2;(2)∠1与∠7;(3)∠1与∠BAD ;(4)∠2与∠6;(5)∠5与∠8. 解: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a b l 1 2 3 4 5 6 7 8 1 6 B A D 2 3 4 5 7 8 9 F E C A B F 2 1 A B C 1 7 A B C D 2 6 A D B 1 A F E 5 8 C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师讲义带答案)

第4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结构图 余角 余角补角 补角 角两线相交对顶角 同位角 三线八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 尺规作图 二、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余角与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 (1)0000 1290(180),1390(180), ∠+∠=∠+∠=则23 ∠=∠(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0000 1290(180),3490(180), ∠+∠=∠+∠=且14, ∠=∠则23 ∠=∠(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四)六类角 1、补角、余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类角都是对两角来说的。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五)尺规作线段和角 1、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2、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叫基本作图。 3、尺规作图中直尺的功能是:

七年级下册数学讲义

目录 第一讲同底数幂的乘法 (1) 第二讲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 第三讲同底数幂的除法 (9) 第四讲整式的乘法 (13) 第五讲平方差公式(1) (18) 第六讲平方差公式(2) (22) 第七讲完全平方式(1) (26) 第八讲完全平方式(2) (29) 第九讲整式的除法 (33) 第十讲单元测试 (37) 第十一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1) 第十二讲平行线的性质 (47) 第十三讲平行线的判定(1) (52) 第十四讲平行线的判定(2) (57) 第十五讲本章复习 (61) 第十六讲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66) 第十七讲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70)

第一讲 同底数幂的乘法 1. 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a m ? a n = a m +n (其中 m , 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 指数相加. ? 1 ?3 ? 1 ?4 例 1. 计算: (1) - ? ? 2 ? ? - ? ? 2 ? (2) a 2 ? a ? a 7 (3) - a 2 ? (- a )3 (4) 32 ? 27 ? 81 2. 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底数可以是任意的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例 2. 计算: (1)(x - 2 y )2 (2 y - x ) 3 (2)(a - b - c )(b + c - a )2 (c - a + b )3 3. 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 也具有这一性质, 即 a m ? a n ? a p = a m +n + p ( m , n , p 都是正整数). 例 3. 计算: (1) (- 2)2 ? (- 2)3 ? (- 2) = ; (2) a ? a 3 ? a 5 = ; (3) (a + b )(a + b )m (a + b )n = ; (4) a 4n a n +3 a = ; 4. 逆用公式:把一个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的积,其中它们的底数与原来的底数相同, 它们的指数之和等于原来的幂的指数。即 a m +n = a m ? a n ( m , n 都是正整数). 例 4. 已知 a m = 2, a n = 3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a m +1 (2) a 3+n (3) a m +n +3 1 知识点梳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 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 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 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 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知识解决;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定理:平行线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判定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4: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 (3)有三个交点 (4)没有交点: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2、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3、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4、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5、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6

(完整)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含辅助线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一、平行线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 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corresponding angles) 如图:∠1与∠8,∠2与∠7,∠3与∠6,∠4与∠5均为同位角。 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 且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如图: ∠1与∠6,∠2与∠5均为同位角。 两条线(a,b)被第三条(c)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interior angles of thesame side)。如图:∠1与∠5,∠2与∠6均为同位角。 2、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ZU型辅助线的添加 题型一、“U”型中辅助线请安题号把图重新编号 已知:如图,AB∥CD,求证:∠BED=360°-(∠B+∠D)。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 ∴∠D+∠2=180°()。 ∴∠B+∠1+∠D+∠2=180°+180°()。 又∵∠BED=∠1+∠2, ∴∠B+∠D+∠BED=360°()。 ∴∠BED==360°-(∠B+∠D)()。 变式.已知:如图,AB∥CD,求∠BAE+∠AEF+∠EFC+∠FCD的度数. A B E F 第3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讲义(附答案)

第19讲相交线、平行线 知识理解 1.如果∠AOB+∠DOE=180°,∠AOB与∠BOC互为邻补角,那么∠DOE与∠BOC的关系是()A.互为补角B.互补C.相等D.互余 2.如图,三条直线a、b、c相交于一点,则∠1、∠2、∠3的度数和是() A.360°B.180°C.120°D.90° 3.如果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余D.相等或互补 4.下列语句事正确的有() ①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是邻补角;③对顶角的平分线 在同一直线上;④对顶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⑤对顶角有公共的邻补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5.下列说法:①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两种;②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相交、垂直和平行三种,其中() A.①②都对B.①对②错C.①错②对D.①②都错 6.下列图中的∠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7.已知,如图,BD⊥AC,AE⊥CG,AF⊥AC,AG⊥AB,则图中表示A点到直线BC的距离的是()A.线段BD的长B.线段AE的长C.线段AF的长D.线段AG的长 8.如图,不能判断AB∥DF的是() A.∠2+∠A=180°B.∠A=∠3 C.∠1=∠A D.∠1=∠4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下列条件中能说明AB ∥CD 的是( ) A .∠1=∠2 B .∠3=∠4 C .∠BA D +∠ABC =180° D .∠ABC =∠ADC ,∠1=∠2 10.在下列条件下,不能得到互相垂直的直线是( ) A .邻补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B .平行线的同旁内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C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一组对边方向相同,另一组对边方向相反的两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D .两组对边互相垂直的两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11.如图,已知DE ⊥AB ,∠1=∠2,∠AGH =∠B ,则下列结论: ①GH ∥BC ;②∠D =∠HGM ;③DE ∥FG ;④FG ⊥A B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1)观察图①,图中共有 条直线, 对对顶角, 对邻补角. (2)观察图②,图中共有 条直线, 对对顶角, 对邻补角. (3)观察图③,图中共有 条直线, 对对顶角, 对邻补角. (4)若有n 条不同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以形成 对对顶角, 对邻补角. H M

人教版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及测试题 一、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 ∠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练习: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1,直线AB 、CD 、EF 都经过点O , 图中有几对对顶角? 3.如图1-2,若∠AOB 与∠BOC 是一对邻补角, 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部, 并且∠BOE = 1 2 ∠COE ,∠DOE =72°。 求∠COE 的度数。 1 21 2 1 2 2 1 (图1-2)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 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例已知:如图,在一条公路l 的两侧有A 、B 两个村庄. <1>现在乡政府为民服务,沿公路开通公交汽车,并在路边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 ,同时修建车站P 到A 、B 两个村庄的道路,并要求修建的道路之和最短,请你设计出车站的位置,在图中画出点P 的位置,(保留作图的痕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2>为方便机动车出行,A 村计划自己出资修建 一条由本村直达公路l 的机动车专用道路,你能帮 助A 村节省资金,设计出最短的道路吗?,请在图中画出你设计修建的最短道路,并在 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A B C D O P A B O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提高讲义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提高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典型辅助线题目 1. 缺角补角 在图形中虽然具备了“三线”,但“八角”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为了使解题思路流畅自然,应利用延长线段的方法,将“八角”补齐。 2. 缺线补线 如果在图形中“三线”尚不齐全,则首要的任务是添线,通常是做平行线进行添线,添置平行线有一定难度,应结合已知条件,对图形全面进行考查,并辅以必要的练习,才能领会其中要领。 1、 如图,若AB ∥CD,则∠B-∠C+∠E= 2、 若∠O=∠A+∠C,AB 和CD 平行吗说明理由。 3、 如图,FG ∥HI ,∠GEK=120°,∠B=30°,∠C=48 4、 如图a ∥b, ∠1=105°,∠2=140°,则∠3= 5、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 6、如图,AB ∥ED ,α=∠A+∠E ,β=∠B+∠C+∠D 7、已知MN ∥l ,∠ABC=130°,∠1=40°,求证:8、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 点P ,求证∠P=90°。 课堂基础热身训练: 1、如图1,AB ∥CD ,且∠BAP=60°-α,∠APC=45 A 、10° B 、15° C 、20° 图 1 3 ( ) 2、如图2,CD AB //,A. ο60 B. ο70 C. D. 3、如图3,已知AB ∥CD ,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 (A )α+β+γ=1800 (B )α—β+γ=1800 (C )α+β—γ=1800 (D )α+β+γ=3600 4、如图所示,AB ∥ED ,∠B =48°,∠D =42°, 证明:BC ⊥CD 。(选择一种辅助线) 5、如图,若AB ∥CD ,猜想∠A 、∠E 、∠D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之。 6、如图,AB ∥CD ,∠BEF =85°,求∠ABE +∠EFC+∠FCD 的度数。 7、如图,∠ABC +∠ACB =110°,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EF 过点O 与BC 平行,求∠BOC 。 8、如图,已知AB ∥CD ,∠1=100°,∠2=120°,求∠α。 9、已知AB ∥CD ,∠B=65°,CM 平分∠BCE ,∠MCN=90°,求∠DCN 的度数. 10、.如图,CD ∥AB ,∠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 与AB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1、如图,DB ∥FG ∥EC ,A 是FG 上的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 ∠BAC ,求∠PAG 的度数。 E D C B A F E D C B A _F _D _B _A A B P C 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精校】.doc

期末复习(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 各个击破 命题点 1 命题 【例1】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0,b>0,则a+b>0; ②若a≠b,则a2≠b2;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C) A.1个B.2个 C.3个D.4个 【思路点拨】命题①、③、④显然成立,对于命题②,当a=2、b=-2时,虽然有a≠b,但a2=b2,所以②是假命题. 【方法归纳】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和命题有关的试题,多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以判断命题真假为主要题型.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C)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锐角都相等 C.画直线AB平行于CD D.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2.(兴化三模)说明命题“x>-4,则x2>16”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可以是x=-3. 3.(日照期中)命题“同旁内角互补”的题设是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结论 是这两个角互补,这是一个假命题(填“真”或“假”). 命题点 2 两直线相交 【例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DOE=∠BOD,OF平分∠AOE. (1)判断OF与OD的位置关系; (2)若∠AOC∶∠AOD=1∶5,求∠EOF的度数. 【思路点拨】(1)根据∠DOE=∠BOD,OF平分∠AOE,求得∠FOD=90°,从而判断OF与OD的位置

关系. (2)根据∠AOC,∠AOD的度数比以及邻补角性质,求得∠AOC.然后利用对顶角性质得∠BOD的度数,从而得∠EOD的度数.最后利用∠FOD=90°,求得∠EOF的度数. 【解答】(1)∵OF平分∠AOE, ∴∠AOF=∠EOF=1 2 ∠AOE. 又∵∠DOE=∠BOD=1 2 ∠BOE, ∴∠DOE+∠EOF=1 2 (∠BOE+∠AOE) =1 2 ×180°=90°, 即∠FOD=90°.∴OF⊥OD. (2)设∠AOC=x°, ∵∠AOC∶∠AOD=1∶5,∴∠AOD=5x°. ∵∠AOC+∠AOD=180°,∴x+5x=180,解得x=30. ∴∠DOE=∠BOD=∠AOC=30°. 又∵∠FOD=90°,∴∠EOF=90°-30°=60°. 【方法归纳】求角的度数问题时,要善于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如:邻补角、对顶角,然后结合 条件给出的角的和、差、倍、分等关系进行计算. 4.(梧州中考)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ON平分∠BOD.若∠BOC=110°,则∠AON的度数为145°. 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0°,OE把∠BOD分成两部分,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 解:∵∠AOC=70°,∴∠BOD=∠AOC=70°. ∵∠BOE∶∠EOD=2∶3,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目标与要求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重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三、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9.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10.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2.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13.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