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辞——李隆
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及观后感

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1 卓琳: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
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
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
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
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动乱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
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2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颁奖辞: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40年的艰难。
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
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
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
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
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
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
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
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3 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颁奖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
历届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下)

历届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下)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1.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颁奖词】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
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
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
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2.王百姓---排除炸弹1.5万多枚【颁奖词】10年时间,1.5万多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
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弹,就已经惊心动魄了。
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3.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颁奖词】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
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
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4.霍英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颁奖词】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
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
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5.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6.叶笃正---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颁奖词】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
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
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7.孔祥瑞---“蓝领专家”带来的效益【颁奖词】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还应该是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
150项革新,给国家带来8000万元效益,这就是一个工人的成就。
8.林秀贞--- 30年来赡养孤寡老人【颁奖词】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009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

2009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 2009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朱邦月——一家之主朱邦月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矿71岁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照顾同时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三人。
承诺一生的爱--朱邦月2009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典礼结束后还没来得及去鸟巢和水立方看上一眼,72岁的朱邦月就匆匆赶回了老家福建邵武,因为朱邦月放心不下躺在床上的妻儿们。
朱邦月:我自己一点都不考虑,讲来讲去,我就只考虑她们母子三个,其他的不考虑。
我能走啊,不管怎样,我能走着出去,边上也不需要人。
她们三个苦了,一天到晚在家,一步也走不动。
朱邦月是福建省邵武市晒口煤矿的一名退休工人。
1967年,他的工友顾伟祖因病临终前恳求朱邦月收养自己的儿子并迎娶他已怀孕5个月的妻子朱玲妹。
其实,朱玲妹此时已经身有残疾。
朱邦月与朱玲妹母子组成新的家庭后,让老大依旧保留姓顾,老二姓朱。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子三人,老朱放弃了生育亲生子女的念头。
最初的日子虽然艰辛,但依然是幸福的。
1985年,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由于遗传的原因,两个儿子高中毕业就先后患上了与母亲同样的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由于国内没有有效治疗的办法,两个孩子的肌肉开始萎缩,渐渐生活无法自理。
朱玲妹的病情也逐渐加重,母子三人的日常生活全要靠老朱来打理。
每天的早晨朱邦月就是这样开始的。
(一组起床镜头)老朱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帮母子三人翻动身体,然后上街买菜。
回来就忙着给妻儿穿衣,洗漱、上卫生间。
妻子朱玲妹:最苦最难的时候,就是我们洗澡的时候了。
还有就是上卫生间最苦(最难)了,上卫生间不会站了,(自己不会)脱了穿了,(老朱)抱过来抱过去,非常非常地艰难。
艰辛的日子没有让朱邦月失去信心,相反他用自己的乐观感染着家人。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辞——李隆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辞——李隆李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男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
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
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得“五四青年奖章”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相关链接:获得2009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特别奖授予给全体“中国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2009感动中国颁奖词

• 2、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 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 体,化作了它的魂。 • 3、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 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他以赤子之心,蕴持 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阿里帕· 阿力马洪 母爱最真
• 1、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 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 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 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 2、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 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 • 3、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 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 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
刘兰芝颁奖词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坚强地与宿命相 抗衡,像在沙漠里幻想绿洲一样找寻着 美好的爱情,那清池中的层层涟漪是长 夜里耀眼的火花,是痴男怨女血泪的控 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 身赴清池”那一瞬展现着凤凰涅槃式的 悲壮。这是执着于自由者的无奈选择, 这是对封建礼教无声的控诉。
张正祥 勇者无敌
• 1、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 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 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 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 2、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 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 这精神何等宝贵! • 3、 濮存昕: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 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 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
朱邦月 一家之主
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张正祥 勇者无敌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张正祥的颁奖词: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陈玉蓉 母爱齐天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的颁奖词: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八零后。
翟墨 云帆沧海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翟墨的颁奖词: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特别奖——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 刘姝威这样评价他们: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朱邦月 一家之主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朱邦月的颁奖词: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1.卓琳——平凡至伟卓琳,邓小平同志的夫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十年动乱,始终跟随邓小平。
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卓琳的颁奖词: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
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
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陈淮这样评价她: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
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陈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2.宋文骢——壮志凌云宋文骢歼-10战机总设计师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级发文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
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2009年,歼-10在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评选授予宋文骢的颁奖词: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
如今,他的血液已流进钢铁雄鹰。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
他怀着千里梦想,他仍在路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他: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
纪宝成: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
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3.阿里帕·阿力马洪——母爱最真阿里帕,新疆阿勒泰清河县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三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先后收养了汉、回、维阿力马洪清河镇退休干部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个孤儿。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解读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解读一卓琳事迹:1939年,卓琳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
革命战争期间,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邓小平。
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
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动乱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
那两天,她彻夜未眠,非常高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
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
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
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二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事迹: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
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他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
随后,妻子和两个儿子又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
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
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
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
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
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颁奖辞: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辞——李隆李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
男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
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
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
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
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
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得五四青年奖
章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
他用希
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相关链接:获得2009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
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
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
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
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
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
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
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
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
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
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特别奖授予给全体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