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礼教学课件
古代的射礼

古代的射礼《礼记正义》曰:射之所起,起自黄帝,故《易·系辞》黄帝以下九事章云:“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又,《世本》云:“挥作弓,夷牟作矢。
”注云:“挥、夷牟,黄帝臣。
”是弓矢起于黄帝矣。
《虞书》云:“侯以明之”,是射侯见于尧舜,夏殷无文,周则具矣。
(《礼记正义·卷六十二》“射义第四十六”)“男子生而有射事,长学礼乐以饰之。
”古人把射箭作为必须掌握的人生技能,这更是“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六艺之一。
古人选“士”之时,首重德行之考量,然后即取决于射。
同时,射礼在先民的语义里更被赋予了“求仁”和“观德行”这样一个化民成俗的重要内容。
“射者,仁之道也。
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
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求反诸己而已矣。
”[1]故孔子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退而饮,其争也君子。
”[2]射礼,在古代既是学校里的课程,也是士大夫必须掌握的内容。
有关射礼的记载,礼经中有《乡射礼》、《大射仪》两篇:乡射礼是地方长官于春、秋二季在州(乡)学会民习射之礼;大射仪则是天子或诸侯与群臣习射之礼。
《周礼》大宗伯职:“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
”注疏云:“以此宾射之礼者,谓行燕饮之礼,乃与之射,所以申欢乐之情,故云亲故旧朋友也。
”《礼记·射义》云:“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礼。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凡诸侯之射必先行燕礼,乡射必先行乡饮酒礼,所以还涉及《燕礼》和《乡饮酒礼》这两篇文章,其内容殊为庞杂,或者说射礼本是燕饮之礼中间的一个环节而已。
《周礼·乡大夫》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人使治之。
”《射义》云:“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
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中国传统射箭PPT课件

中国传统射箭——射具
弓、箭
控弦方法
控弦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蒙古式射法(中 国等大部分亚洲国家),地中海式射法(多 为欧洲国家)
射姿——立射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装备
古代射手为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创作了 各类射术护具,主要有护臂、扳指、弓袋 箭囊等。
传统射箭图片欣赏
中国传统体育——射箭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弓箭最早的国家之一。作为最 重要的军事技能以及生存手段,射箭同时也是重 要的教育手段和传播最广参与者最多的体育活动。 围绕着射箭,古代产生众多形式不同的射箭活动, 还从中衍生出了诸如“投壶”、“弹弓”等各种 形式的竞技游艺活动,从而形成了以一个以“射” 为中心的古代弓箭文化系列。于是,射箭在中国 形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称之为“射艺”或“射 学”。它不但是中国古代武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 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头项目。
蒙古式射法中国等大部分亚洲国家地中海式射法多为欧洲国家射姿立射thankyousuccess201986可编辑装备古代射手为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创作了各类射术护具主要有护臂扳指弓袋传统射箭图片欣赏thankyousuccess20198611可编辑
中国传统射箭
——简单介绍
学号:20131104826 制作人:李红
SUCCESS
THANK YOU
2019
弓箭课PPT杭州孔子书院冬令营传统射艺课

射箭的十大益处
一 射以养身 射箭是柔和用力的运动,所以适合男女
老少,是终身可以从事的运动; 射箭强调端身正体与直线对称用力,符
合人体生理养生; 射箭是非对抗性运动,以战胜自己为目
标,不会因好狠斗勇而伤身。
二 射以养眼
射箭讲求目容端正,而目光:静若无人, 动若射的(箭靶);
在野外射箭时,郁郁葱葱的大自然就是 养眼的最佳环境,长期习射对眼力定有帮 助。
七 射以养德
射箭又是修身的运动。《礼记.射义》:“射者, 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 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 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通过射箭 去时时处处留心自己,修正自己,对自己有办法,同时 培养恭敬礼让的品德。
八 射以养美
世上的最美是自然美和内在散发的气质之美。射箭运 动中具备多种美:动作简单而自然之美,柔和用力之美, 身体端正挺拔之美,气定神闲之美,从容果敢之美,坚 毅之美、恭敬礼让之美,自觉互助之美,尊重生命之美, 积极向上之美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精神愉悦 之美等等。不惟习射者享用到这些美,旁观者亦会为这 些美而感动。
九 射以养正
射箭能养身、养眼、养气、养胆、养神、 养智、养德、养美,则人自然身正、心正; 身正、心正,则自然为人中正,做事正直, 是谓养正。
十 射以养和
通过射箭,个人可以练就诚意、慎独的 功夫,培养自觉、内省、坚毅、果敢、恭 敬、礼让、中正等品德,达至身心合一、 安详大雅的境界。
冬令营传统射箭课口号
弓的其他分法
一体弓
分体弓
按照有无箭台来分
传统无箭台弓
有箭台美式猎弓
各国传统弓箭欣赏
美猎长弓
中国元朝角弓
大射_宾射_燕射_乡射_射礼形式有等级____

95射礼大射 宾射 燕射乡射射礼形式有等级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
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射者,仁之道也。
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
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礼记•射义》山西大学大箭阵表演队在高平市米山镇三嵕庙表演箭阵射礼摄影/李明作为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射礼的内容和程式是非常严格的。
古代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
其中,大射礼是最高级别也是最正式的射礼。
古代天子或诸侯在祭祀大典前,需要选择参加祭祀的人选。
因此而举行的射祀,称之为大射。
为了表示等级的区别,诸侯、卿大夫大射的礼制有所不同。
古代汉族贵族在政余闲暇之时,为联络与下属的感情而宴饮的礼仪,称为燕礼。
天子大9697射前,首先要依燕礼进行燕饮,纳宾、献宾、酬酢及奏乐歌唱娱宾,宴毕而后射。
掌管大射礼仪的司射,袒露左臂,执弓挟矢到阶前请求射礼开始,有司将弓矢献给君王,并要设置计算成绩的“中”和算筹,以及惩处违礼者用的“扑”。
中,是一种盛放算筹的器具,形状为跪伏的兽类。
按照规定,君王用“皮树中”(皮树是一种人面兽身的动物)、“闾中”(闾是一种独角兽,如驴)和虎中。
大夫用兕中,士用鹿中。
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之间彼此相会时也要举行射礼,这种射礼叫宾射。
宾射一般在王庙举行。
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或者国君与大臣举行燕饮之后举行的射礼,只有大夫级别以上的贵族方可参与。
燕射一般射于“路寝庭”(诸侯朝拜天子前所等候的庭堂),等级虽然很高,但毕竟属于娱乐活动,竞技范围相对宽松。
乡射则是各州为教民礼让,敦化习俗而在固定的场所(一般是州序)举行的射礼。
每年的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参加者有卿大夫,士等,地方官要在此时荐贤举士。
庶民可观看。
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主持乡射礼的不是地方行政长官,而是宾。
宾是尚未获得官爵的处士,但德行卓著,由宾来担任射礼的主角,显然是为了提倡尊贤的风气。
活动2《投壶游戏》ppt课件

投壶பைடு நூலகம்
1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 至清末的汉民族传统礼 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 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 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 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 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 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 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 以习礼仪。宋吕大临在 《礼记传》中云:“投壶, 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 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2
道具:收纳桶、乒乓球。
玩法:给一定数量的
乒乓球,玩家将球投入 收纳盒中,投中最多者 获胜。
3
4
(完整版)乡射礼

宋禮主州以郡守,縣以縣令,賓擇鄉里寄居年德髙及致仕者為之。僎,州以通判,縣以丞或簿為之,介以次長為之,三賓以賓之次者為之。司正以衆所推服者為之。相及賛以士之熟于禮者為之。
唐禮,無盥洗,餘同。ຫໍສະໝຸດ 宋禮,主詣罍洗所洗觶,至酒尊所酌酒,實觶授執事者,至賓席前西北向立。執事者分立(直觶者立主人之左,直脯醢者立主之右)。次引賓自西階趨就席。主跪,左執觶飲賓。賓拜,跪受爵,飲,釂。主答拜。執事者薦脯醢。賓受訖。主退,就席立。僎亦就席立。
今擬見後儀注。
賓酢主
儀禮,賓降洗,實爵,酢主,皆如主獻賓之儀。主卒爵,坐奠爵于序端(序端,東序之端也。東西墻謂之序)。
唐禮,主將進,揖,當階揖,賓皆報揖。至階,主曰,請吾子升,賓曰,某敢辭,主曰,固請吾子升,賓曰,某敢固辭,主曰終請吾子升,賓曰某敢終辭。主升自阼階,賓升自西階,當楣北面立。
宋 禮,主與賓三揖皆贊者唱之。至,堂下,升階,三讓,主先升阼階(僎從),立楣下。賓趨,升西階(介從),三賓亦升自西階,並立楣下,各南向。司正亦升西 階,立于西階之上,東向(教授升自東廡,立于東階,西向。郡僚分立兩廡)。衆賓東西相向立于堂下。贊者唱曰,賓主以下皆再拜。
宋禮,相者引主出(僎從),至于庠門外,速賓及介。主立于門左,西向。賓介進立于門右,東向。賛者進立于中,唱曰:主拜賓,介以下皆答拜。主揖賓,介以下皆報揖。主先入門右(僎從),賓揖介,亦入門左。介揖衆賓,皆入門左。賛先之,相次之。
今擬見儀注。
序賓
儀禮,主與賓三揖(將曲揖,當階揖,當碑揖)至于階,三讓,主升,賓升。主阼階上,當楣北面再拜。賓西階上,當楣北面答拜。
弓箭课杭州孔子书院冬令营传统射艺课 ppt课件

古代射艺文化与国学
ppt课件
15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弓箭
后羿射日
张姓来历
ppt课件
16
古诗词中的弓箭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ppt课件
17
关于弓箭的典故
• 楚王失弓
•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 • 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 • 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 • 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 • 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 • “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
ppt课件
29
蒙古式
ppt课件
30
射箭 步骤
• 一 站位(射礼) • 二 搭箭 • 三 推弓拉弦 • 四 靠位瞄准 • 五 撒放 • 六 撒放后动作保持
ppt课件
31
射箭要领
• 练好射箭的诀窍:“稳定压倒一切” • 前手大鱼际推弓不要握得太紧 • 转动前手臂令骨节与地面垂直 • 后手中指拉嘴角,保证每次靠位一致。 • 打开前胸,用背部力量。用骨骼支撑。
• 撒放干脆,撒放后直到箭到达靶子才放 松动作。不要提前放松。
ppt课件
32
射箭护具
• 地中海式射箭一般护具:
护指 护胸
护臂
ppt课件
33
• 扳指
蒙古式护具
ppt课件
34
射箭视频欣赏
• 老人的射箭神技 • 射箭最快的人 • 奥运射箭慢动作
• 温州二中传统射艺
ppt课件
35
射箭安全教育
ppt课件
源于中国却被日韩发扬正宗“射礼”应该怎么玩?

源于中国却被日韩发扬正宗“射礼”应该怎么玩?里约奥运会的桑巴大道,见证了韩国射箭运动员在男团、女团、女子个人和男子个人四个项目夺金的全满贯。
韩国队在射箭运动方面笑傲世界,行益于射礼在韩国民间的普及。
射礼源于中国,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而传入韩国,并在此发扬光大。
射箭最初的作用是打猎和战争。
最初的射手就是猎人,他们用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存。
据说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弓箭,许多神话人物,如阿波罗和奥德修斯,都佩戴着弓箭。
在中国,射箭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渐被赋予了礼仪的功能,成为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叫作射礼。
中国古代常常举行射礼,用于体现尚武精神。
射礼一般分为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
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中国民间的射箭游戏周朝成为“六艺”之一“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孔夫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因此,“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中国古代的“射艺”包含两个主要运动:射箭和弹弓,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
其中射箭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重视。
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保氏》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其中,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指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指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指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指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指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夏官司马之属
• 大司马,周代六卿之一,居夏官之首,负责王瓷军 务,辅佐国君统治各诸侯国。王行大射礼之时,负责 调配诸侯组成六个参射队伍,以便从中选出贤者参加 宗庙大祭祀。大司马的下属中冠“司马”之名者尚有: 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两司马等。
• 钟师,职掌击奏钟鼓钹磬等乐器。行射礼 时,配合乐师,王奏驺虞乐,诸侯奏狸首 乐,卿大夫奏采蕉乐,士奏采繁乐。
• 笙师,负责教吹奏笙、管之类乐器。乡射 之时,负责演奏与钟声应和的笙乐。
• 典庸器,负责乐器、庸器的保管收藏。如 遇宾射,率领徒属陈设悬挂乐器和庸器。
• 大史,地位最高者为下大夫,史官之长,掌管法 典、礼籍、祭祀、星象历法等职。凡遇射事,负责 洗刷盛筹码的“中”,射时负责计算筹码,并执掌 射礼的相关事务。
• 大司乐,职掌大学教育,治理王国的学政, 负责国子的各项教育。大射,国君出入, 命令乐官走王夏乐。射时,命令乐官奏驺 虞乐,诏告诸侯执弓挟矢作舞。乐师下大 夫,掌理国学事务,教国子们学习小舞。 凡行射礼,要提调乐器陈设的位置,王者 以驺虞乐为节,诸侯以狸首乐为节,大夫 以采菠乐为节,士以采繁乐为节。射礼的 乐政,都有乐师掌握。
• 大仆,掌理归正国君穿着的衣服和站立的 位置。国君行射礼,大仆的职责有:负责授 受国军弓矢,国君铺席;向国君询问执幂者 与羞膳者的人选;向君请问送爵者的人选, 并请君所定之人选去送爵;导引乐工们入席 等等。
• 小臣,上士,“掌王之小命,诏相王之小 法仪”,“小命”,关于日常小事的命 令;“小法仪”,指趋行拱揖等的细节容仪。 凡射,辅佐大仆行其职守。
射的男子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 理想人格,射自然成为男性壮 美的象征。
发展
• 《诗经》时代,射猎的实用价值己经渐趋淡化。与原 始社会单纯的生产活动相比,此时的射猎也更加仪式 化。射技高超的猎手被人们相互传诵;各国统治者与奴 隶主贵族也非常注重利用狩猎加强军事训练,强化武 力;周天子也借田猎威慑诸侯,增强凝聚力。随着时间 的推移,后世的射猎己经脱离生产方式的范畴,其军 事演习和贵族娱乐活动的性质不断强化。
• 小司马,大司马之佐,飨射之时,掌理事务与大司 马所行一样。
• 量人,下士,掌理测量营建之法,负责测量国都位 置及邦国土地等等。大射前,奉司马之命,测量堂到 箭靶的距离,以及到报靶人避箭用的“乏”的距离; 和巾车一起张设箭靶。
• 射人,亦称射正,掌理王国三公、孤、卿、大夫朝 见国君的位置,负责根据射的相关法则制定大射礼的 相关礼仪。王者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奏驺 虞乐,九节五正乐;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 奏狸首乐,七节三正乐;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 获,一容,奏采蕉乐,五节二正乐;士以三耦射,纤侯, 一获,一容,奏采繁乐,五节二正乐。如果国君大射, 射人需要根据法则测量距离,张设三侯。王射之时, 命令背负侯的人离开侯;站立在国君后面,察告国君箭 射出去的行程远近高低左右。射毕,命令射鸟氏取回 射出的箭;与负责统计的大史一起计数中侯的算筹;配 合大司马预习射礼的礼仪。
• 司弓矢,掌理六弓四弩八矢的法式。大射、 燕射,供给足用的弓矢与钳箭的夹子。
• 缮人,掌理国君所用的弓矢。国君射,在 一旁诏告礼仪,并佐助大仆授受国君弓矢。 国君行射礼完毕,负责收藏所用的弓矢。
(六)冬官考工记之属
• 工人士,善画物象。行射礼之时,负责标示射 手们站立的射位。
• 矢人,制作箭的工匠。行射礼之时,供给所需 的箭。
(二)天官家宰之属
• 宰夫,地位最高者为下大夫,辅佐大宰考核属下 的治绩。大射的前三天,宰夫需要提醒宰和司马: 射期将临,做好准备,通知百官中将参与射事的人。
• 宰, 大射中,宰负责进献干肉和肉酱 • 酒正, 掌管与酒相关的政令,诸如乡射饮酒等公
事需要的酒,酒正都要负责发放造酒材料,教给乡 的相关人员自行酿造。
(二)大射礼
• 大射礼,周天子在祭鬼祀神的大 典之前,需要挑选参加祭祀者而 举行的射礼,射于学宫,其礼法, 见于《仪礼·大射仪》。诸侯、卿 大夫也有大射,但礼制不同,以 示等级的区别。
(三)燕射
• 燕射,国君与大臣举行燕饮之后 举行的射礼,射于“路寝庭”(诸 侯朝拜天子前所等候的庭堂),旨 在明君臣之义,燕射的礼法文献失 载。燕射是大夫以上贵族方可参与, 等级虽然很高,但毕竟属于娱乐活 动,竞技氛围相对宽松。
主讲人
——张平华
射礼
目录 一、射礼简介 二、射礼起源与发展 三、射礼的分类 四、射礼的相关官职 五、大射礼的仪式与步骤 六、乡射礼的仪式与步骤 七、射礼的性质:正德立己 八、射礼的文化内涵 九、射礼的传播 十、射礼的现代意义
一、射礼简介
射礼,被称为“立德正己” 之礼,以射箭比赛为其主要的表 现形式,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 礼仪活动,在周代被定为五礼中
• 乡师,负责掌理所管辖的乡的教育行政。 每年年终,都要检查州备办行乡射礼的各 种器物。
• 乡大夫,乡的行政长官,掌理本乡的政教 禁令。负责与乡老在本乡举行乡射礼。行 乡射礼之时用乡射五物观察习射的人,还 要征询大家意见,为下届推荐人才作准备。
• 州长,中大夫,州的行政长官,掌管本州 教治政令的典法。春秋二时,以乡射礼聚 集民众在州学习射。
• 大师下大夫,乐工首领,掌理协调音律。 大射之时大师率领群瞽歌诗作为射的节拍。 警,乐工;射节,指射时所匹配的乐节,大 射则以《驺虞》为节。仆人正(仆人之长) 专门搀扶着大师上下台阶。
• 小师上士,乐工之副首领,掌教瞽各种乐 器的吹奏和演唱。大射,上堂演奏的六名 乐工中便有少师,由仆人师(仆人副首领) 扶助他上下台阶。
• 《汉语大词典·寸部》“射礼”条云:“古代 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 燕射、乡射四种。将祭择士为大射;诸侯来 朝或诸侯相朝而射为宾射;宴饮之射为燕射; 卿大夫举士后所行之射为乡射
(一)宾射礼
• 宾射礼,诸侯朝见天子或者诸侯相 会是举行的,射于王庙,此说只见于 《周礼》。
• 《周礼·春官宗伯》曰:“以宾射之 礼,亲故旧朋友。”
• 卿古代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六卿之 名始见《周礼》:天官家宰、地官司徒、春 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这些都是中央官职。
• 《礼记·王制》曰:“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 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卿的地位仅次 于公,故在大射时,若无公出席,主持人 就需要向卿请示。
• (2)西周时期,射礼是西周 统治者以运动为载体,进行军 事训练和道德教育的重要的社 会活动,成为了周天子威慑诸 侯、增强凝聚力、维护中央集 权、强化中央统治的手段。
•
射艺在周代社会,被统治
阶级纳入到六艺的范畴之中,
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统治者
赋予它多方面的规定性,承担
着周代社会在等级身份、人际 交往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 诸多内容。正是从这个时期, 射开始形成一种礼仪规范。在 那个推崇壮美的春秋时期,善
• 小史,地位最高者为中士,掌管王及诸侯国的国 史,记载王家世系。行射礼之时,协助大史行事。
• 巾车,地位最高者为下大夫,车官之长,掌管官 有车辆的政令,负责王、王后各种车辆及其旗物的 等级和车辆的调配及收回。大射,受司马之遣和量 人一起将掩折着的靶张开。
• 车仆,地位最高者为中士,为巾车的属下, 掌管王的各种兵车。大射,供给报靶人蔽 身所用的“三乏”
• 闾胥中士,掌管本间政令。凡行乡射之礼, 在聚集民众的时候,都要读法;同时负责乡 射的监察,如果有失礼的,依据情节轻重 处以罚酒或者杖击。
• 牛人,管理畜养国家公有的所有牛。国君 与诸侯燕饮和行射礼之时,供应膳食所需 的牛。
(四)春官宗伯之属
• 司几筵,掌管五几五席的名称种类,分清 它们的用处与陈设的位置。大乡射之时, 国君的席位要布置绣有黑白斧头形状的屏 风,屏风前面向南铺设莞草编织的席子, 用白线缝合作为边缘,上面还要加上画有 云气图案作边缘的五彩蒲席。再加上绣有 黑白图案作为边缘的桃枝竹席,左右摆放 玉几。
(四)乡射礼
• 乡射礼,每年春秋各州为教民礼让、敦化 成俗而举行的射礼,参加者有卿、大夫、 士等,乡射礼的礼法,见于《仪礼·乡射 礼》。
• 乡射需先行乡饮酒礼,而后在固定的场所 (一般是州序)举行,是所谓“习射上功,习 乡上齿”。地方官同时荐举贤士,庶民均 可观看。这是一种集乡人饮宴、习射兼习 礼的活动,对民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 服不氏,下士,射人的属下,掌驯猛兽及辅佐 射礼等事。举行射礼时,帮助张设箭靶,拿着小 旗藏在乏后等待观察射中的情况,如射中,则举 族唱获。
• 射鸟氏,下士,执掌射鸟。国君举行射礼之时, 听从射人号令,取回射出的箭。如果中靶的箭在 侯上部位很高,人手难以够到,就要用钳箭的夹 子把它拿下来。
• 司士,地位最高者为下大夫,掌管群臣名籍, 主管治理群臣的政令。当国君下令预备大射时, 司士需告知士中参加大射和执事的人。
嘉礼。 射礼作为嘉礼的一种,是 古代礼制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 一种纯粹的射艺,而且有着深厚 的文化内涵。射礼作为一种融合 了生产活动、审美意味和儒家传 统思想的奇特文化现象,作为一 种文化积淀,被人们所秉承传续, 但这其中也有增损变迁。
二、射礼的起源与发展
• (1)射礼脱胎于射, 起源于原始狩猎文化, 最初作为原始人类的 谋生手段,它的产生 是由于社会生产的需 要。在漫长的历史变 迁中不断演化,到夏、 商、西周和春秋战国 时期,产生了很大的 进步。
•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的实行,军政大权牢牢掌握 在皇帝一人之手,西周至战国时期,用以巩固政权 或维护社会秩序的射礼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渐趋 于衰落。秦至西汉两代未有行大射礼。直至东汉明 帝永平二年,“临辟雍,初行大射礼”,射礼才重 现史籍记载。只是此时的射礼也失去了神圣的光环。 投壶作为射礼的一种变体,越来越多的发挥出娱乐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