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生活的优美诗句

合集下载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11、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2、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3、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杜甫《狂夫》4、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皇甫松《采莲子二首》5、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6、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杜甫《百忧集行》7、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8、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李涉《牧童词》9、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舒頔《小重山端午》10、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11、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萧衍《东飞伯劳歌》12、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李涉《牧童词》13、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陈师道《示三子》14、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15、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16、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17、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2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2、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

毛铉《幼女词》3、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崔道融《牧竖》4、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丘为《泛耶溪》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6、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许虬《折扬柳歌》7、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幼女词》8、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庭坚《采桑子》9、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哪些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与小女》
唐·韦应物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长干行》
唐·李白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百忧集行》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喜韩少府见访》唐·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描写儿童生话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话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话的诗句
描写儿童生话的诗句如下:
《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乐无边,嬉戏玩耍笑声甜。

追逐蝴蝶花间舞,戏水荷塘映日圆。

风筝高飞逐云彩,纸船轻放逐流川。

无忧无虑真自在,时光流转似云烟。

《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田园间,绿草如茵伴笑颜。

牧笛悠扬随风远,牛羊成群乐无边。

溪水潺潺鱼戏水,花丛深处蝶翩跹。

夕阳西下归家去,笑语盈盈满田园。

《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似画卷,色彩斑斓映眼前。

春来花开鸟语喧,秋至果熟笑声连。

夏夜数星听蛙鸣,冬晨踏雪寻梅边。

纯真岁月难忘记,岁月悠悠情更绵。

《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笑声扬,追逐嬉戏满庭芳。

绿树成荫捉迷藏,清风拂面乐无疆。

纸鸢高飞逐云去,小手涂鸦画满墙。

纯真岁月如流水,美好记忆永珍藏。

1/ 1。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1、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2、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4、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5、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黄庭坚《牧童诗》6、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杜甫《赠卫八处士》7、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8、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9、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杜甫《狂夫》10、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11、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12、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孟浩然《田家元日》1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韩愈《听颖师弹琴》14、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李涉《牧童词》15、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李郢《南池》童活动的诗句精选1、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2、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3、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李涉《牧童词》4、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5、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6、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7、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8、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殷尧藩《同州端午》9、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惠洪《题李愬画像》10、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金地藏《送童子下山》11、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12、家童鼻息已雷鸣。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13、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皇甫松《采莲子二首》14、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古诗句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古诗句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的古诗句1. 《村居》(清·高鼎)- 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描述:这句诗描绘了放学后的孩子们,急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天真活泼、热爱自由的天性。

2.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描述:孩子们在田间地头追逐黄蝴蝶,但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后就不见了踪影,孩子们天真烂漫、好奇心强的形象跃然纸上。

3.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描述:这句词刻画了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儿子,他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莲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样子,让人感受到儿童的纯真与快乐。

4. 《牧童》(唐·吕岩)- 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描述:虽然此诗未直接描绘儿童的天真活泼,但牧童的形象本身就具有一种纯真与自由的气息。

他放牧归来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下休息,这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方式正是儿童天真烂漫的体现。

5. 《所见》(清·袁枚)- 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描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骑在黄牛背上的牧童,他唱着歌,歌声回荡在树林中。

当他想要捕捉树上的鸣蝉时,便立刻停止了歌唱,静静地站在那里。

这一动态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牧童好奇、天真、活泼的性格。

6.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描述:这首诗以小儿垂钓为题材,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他蓬乱的头发下是认真的表情,侧坐在莓苔上,专注地钓鱼。

当有路人询问时,他只是远远地招手示意,生怕惊扰了水中的鱼儿。

这种纯真的童趣和专注的精神,正是儿童天真活泼的写照。

跟儿童有关的诗句

跟儿童有关的诗句

跟儿童有关的诗句
1、放纸鸢
《村居》
高鼎〔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诗人饶有情致地描写了一群孩童放风筝的场面。

这天气实在太好了,就连平时爱在外贪玩的小孩们也是一反常态,放学后早早回家,赶紧跑来放起风筝。

2、溪边垂钓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一首以儿童生活为创作题材。

描写一个“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
“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应路),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3、捉促织
《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代〕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中写到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并流露出作者留恋童年生活之情。

4、追捉柳絮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宋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心头的情绪十分低落; 只能懒洋洋地看着儿童们,追逐那迎风飘扬的柳絮。

漫漫夏日,午睡初醒,闲看小孩们追逐柳絮,这是一幅多么逍遥、自适的景象。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精选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精选

【导语】诗歌来源于⽣活,诗⼈们通过对⼉童⽣活细致⼊微的观察,让许多诗作真实⼜灵动地再现了⼉童的⽣活场景。

这其中既不乏对⼉童们的⽣活、娱乐等⽣活图景的描绘,也有对⼉童天真活泼内⼼世界的细腻捕捉。

下⾯是分享的描写⼉童⽣活的古诗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描写⼉童⽣活的古诗精选 幼⼥词 施肩吾〔唐代〕 幼⼥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拜新⽉。

译⽂ ⼩⼥孩⽅才到六岁,区分不了灵巧愚拙。

⽇暮时分在正堂前⾯,学着⼤⼈拜新⽉。

注释 幼⼥:指年纪⾮常⼩的⼥孩。

未知:不知道。

向夜:向,接近,将近。

向夜,指⽇暮时分。

拜新⽉:古代习俗。

鉴赏 施肩吾有个天真可爱的⼩⼥⼉,在诗中不⽌⼀次提到,如:“姊妹⽆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

有时绕树⼭雀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效古词》)⽽这⾸《幼⼥词》更是含蓄兼风趣的妙品。

诗⼀开始就着⼒写幼⼥之“幼”,先就年龄说,“才六岁”,说“才”不说“已”,意谓还⼩着呢。

再就智⼒说,尚“未知巧与拙”。

这话除表明“幼”外,更有多重意味。

表⾯是说她分不清什么是“巧”、什么是“拙”这类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意味着因幼稚不免常常弄“巧”成“拙”,⽐⽅说,会⼲出“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左思),“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类令⼈哭笑不得的事。

此外,这⾥提“巧拙”实偏义于“巧”,暗关末句“拜新⽉”事。

读者⼀当把⼆者联系起来,就意会这是在七⼣,如同⽬睹如此动⼈的“乞巧”场⾯:“七⼣今宵看碧霄,牵⽜织⼥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穿尽红丝⼏万条。

”(林杰《乞巧》)诗中并没有对⼈物往事及活动场景作任何叙写,由于巧下⼀字,就令⼈想象⽆穷,收到含蓄之效。

前两句刻划⼥孩的幼稚之后,末⼆句就集中于⼀件情事。

时间是七⼣,因前⾯已由“巧”字作了暗⽰,三句只简作⼀“夜”字。

地点是“堂前”,这是能见“新⽉”的地⽅。

⼩⼥孩⼲什么呢?她既未和别的孩⼦⼀样去寻找萤⽕,也不向⼤⼈索⽠果,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着⼤⼈“拜新⽉”呢。

古代儿童生活的诗

古代儿童生活的诗

古代儿童生活的诗
好的,为你找到几首关于古代儿童生活的诗:
-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稚子弄冰》: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儿童生活的优美诗句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2、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唐·刘禹锡《踏歌词》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4、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词》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唐·韦庄《与小女》6、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王禹偁《寒食》7、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9、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1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11、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清·许虬《折扬柳歌》12、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元·刘因《山家》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15、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唐·崔道融《牧竖》1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1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1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白居易《池上二绝》19、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唐·王维《田园乐》20、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

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清·轩治翁2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村》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23、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2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
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唐·白居易《观游鱼》25、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唐·丘为《泛耶溪》2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27、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唐·贾岛《宿郑州》)(节选)28、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庭坚《采桑子》29、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30、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唐·李商隐《忆匡一师》31、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

——明·毛铉《幼女词》3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夜书所见》33、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唐·郑谷《淮上渔者》3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3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36、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牧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