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范文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来唠唠这个超有趣的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案例。
这个园区位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四周都是绿油油的田野和小山包,就像大自然给它画了一个天然的画框。
当地政府和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看到了这里的潜力,决定把它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既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给游客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二、规划目标。
这个园区的规划目标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
首先呢,它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这就好比要把传统的小锄头换成高科技的大农机,让农作物长得又壮又好。
它想发展休闲农业,吸引游客来这里体验农家生活,摘摘果子、种种菜啥的。
这就像是把农业这个大舞台变成一个游乐园,让大家都能来玩耍。
还想带动周边的农民一起致富,这可真是个很暖心的目标呢,就像大家一起手拉手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三、功能分区。
1. 生产种植区。
这个区域是园区的核心,就像人的心脏一样重要。
在这里,规划师们可是下了大功夫。
他们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上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比如说,那些肥沃的土地就种上了大片的水稻,到了秋天,风吹稻浪,那景色可美了。
还有一些山坡上种满了果树,像苹果、梨子、桃子等等。
在种植的布局上也很有讲究,采用了现代化的间作和套种技术,就像给农作物们安排了和谐的邻居,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提高土地的肥力。
2. 养殖区。
养殖区也很有特色。
有一个大大的池塘,里面养着肥美的鱼。
旁边还有一些现代化的鸡舍、鸭舍和猪圈。
这些小动物们可幸福了,住的地方干净又宽敞。
而且,养殖区和种植区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就像一个生态循环的小世界。
比如说,鸡粪可以作为肥料施到田里,而田里的一些虫子又可以成为鸡鸭的食物,这种生态养殖的模式可环保了。
3. 休闲观光区。
这可是整个园区最热闹的地方,就像一个大游乐场。
这里有大片的花海,各种各样的鲜花盛开的时候,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它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 济发展。本演示将深入探讨规划的定义、目标、成功案例以及未来的挑战。
规划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关键。它可以提供有序的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 业的集聚和发展,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农业产业化园区,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和农民增收。
规划案例分析
1
案例一
某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通过引进先进农机设备和科技创新,提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注重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打造了农产品品牌和销售 网络。
3
案例三
第三个案例通过推动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成功的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案例
案例一
某农业产业化园区成功打造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基 地,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案例二
另一农业产业化园区成功引进了大型农业企业和 跨国公司的投资,提升了园区的竞争力。
失败的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案例
案例一
某个农业产业化园区由于 规划不当和市场需求的变 化而陷入经营困境,无法 实现预期效益。
案例二
另一个农业产业化园区由 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协同和 市场营销策略,无法吸引 投资和实现规模效益。
案例三
第三个农业产业化园区由 于政策不稳定和管理不善, 导致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下 降。
规划未来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1 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农业和循环 经济。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的定义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是指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对园区内的土地资源、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等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的一项 工作。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开始现代化生产作业。
本文用湖熟现代农业园区为例,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分析,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分析技术发达且密集是现代农业园区的特质,科技研发、科技示范、科技辐射、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内容。
南京市从2011年开始推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共有18个现代农业园区都列为现代农业示范点,每个现代农业园区都坚持了科学绿色的总体规划,很多现代农业园区都发展成了核心现代农业园区。
其中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在政府的领导下,紧抓现代农业建设,坚持农产品优质供给,生态环境高度保护和方便市民休闲娱乐的政策,从实际工作和区域规划出发,打造成了具有农业特点、影响深远的一级现代农业园区。
1.关于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SWOT 分析SWOT 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商业分析手法,用来分解项目的优劣势,相关机会威胁等综合信息,帮助分析对象了解自身资源和所处环境。
1.1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优势分析1.1.1地理位置好。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南京市仅有12千米的距离,在江苏和南京的交通网络枢纽中心,区位优势突出。
交通便捷,拥有水运、陆运、空运、高速、省道多种运输途径。
1.1.2自然条件舒适。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种植。
1.1.3旅游资源丰富。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旖旎,气候温度舒适,绿色农业生态焕发勃勃生机,非常适合旅游观光。
1.1.4农业生态良好。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已形成规模,畜牧、水产、蔬菜、水果各类产业形态健康发展,形成了高效率科学设施农业主导的现代农业化园区体系。
1.1.5文化内涵深厚。
长江中下游文明和吴文化重要的部分“湖熟文化”发源于近4 000多年前的商周,文化内涵深厚。
湖熟还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街区,在1910年南京劝业会获得金奖的湖墅板鸭也是远近闻名。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事例分析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产业体系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文以江西省崇仁县、山东省潍坊市和惠州市龙门县等地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例,分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二、案例分析1. 江西省崇仁县崇仁县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构建了蔬菜产业数字平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传感器和智慧农情监测站,实时监测蔬菜基地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为种植户提供科学依据。
(2)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实现蔬菜基地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建立价格指数、线上服务和实时监控等平台,帮助种植户分析市场行情,调整种植品种和时间,扩大收益。
(4)运用5G、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农民收益,2023年崇仁县蔬菜产值达1亿元。
2.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形成新的生产力。
(2)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3)以标准化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从土壤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体系。
(4)依靠专业化人才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促进乡村振兴。
3. 惠州市龙门县龙门县以生态旅游和绿色工业并重,构建了“1+5+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形成以丝苗米产业为主导,三黄胡须鸡、蜂蜜、兰花、茶叶、蔬菜等为重点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示范镇服务水平。
(4)加快塑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拓展农业“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新业态。
三、总结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要素:1. 科技创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

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要抓手,其奖补政策层出不穷。
其中,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立足县域,以规模种养为基础,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
创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
国家级1-3亿元,省级1000-5000万。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农业产业园”优质案例内容,从以下几个维度,通过从立项申报到创意落地的全程解析,来和大家一起探究读道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和设计理念,促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与发展实践。
➢农业产业园为什么既是政策机会,也是市场机会?➢农业产业园申报成功的要点有哪些?有经营盈利模式有什么?➢对于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是什么?➢农业产业园如何将资源变资产?盘活县域片区?➢农业产业园实践对于其他乡村振兴项目有何种启示?一、农业产业园核心模型·结构拆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抓手。
要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和产业比较优势,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特别要以科技为先导,并要求在当地,最具有优势的1-2个产业项目,来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对接。
那么农业产业园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其开发结构、规划重点、发展策略、投融资模式、设计要点有何不同?·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5大功能分区1、现代化技术和装备集成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2、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
新时代绿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案例分享

新时代绿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案例分享第一章:园区概况与规划理念 (3)1.1 园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3)1.2 规划理念与目标 (3)第二章:绿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 (4)2.1 绿色生产技术 (4)2.2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4)2.3 农业信息化技术 (4)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布局 (4)3.1 主导产业选择 (4)3.2 辅助产业规划 (5)3.3 产业链延伸与拓展 (5)第四章:农业设施与设备建设 (6)4.1 农业生产设施 (6)4.1.1 温室大棚 (6)4.1.2 畜禽养殖设施 (6)4.1.3 水产养殖设施 (6)4.2 农业加工设施 (6)4.2.1 食品加工厂 (6)4.2.2 冷链物流设施 (6)4.2.3 农产品包装生产线 (6)4.3 农业物流设施 (7)4.3.1 农产品交易市场 (7)4.3.2 农业物流配送中心 (7)4.3.3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7)第五章: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7)5.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5.2 环境污染治理 (7)5.3 生态景观建设 (8)第六章: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8)6.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8)6.1.1 平台定位与目标 (8)6.1.2 平台架构与功能 (8)6.1.3 平台建设与运营 (8)6.2 人才培养与引进 (9)6.2.1 人才培养策略 (9)6.2.2 人才引进机制 (9)6.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9)6.3.1 成果转化机制 (9)6.3.2 成果转化途径 (9)第七章:农业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9)7.1 品牌战略规划 (9)7.1.2 品牌核心价值 (10)7.1.3 品牌传播 (10)7.2 市场营销策略 (10)7.2.1 市场细分 (10)7.2.2 产品策略 (10)7.2.3 价格策略 (10)7.2.4 渠道策略 (10)7.2.5 推广策略 (11)7.3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11)7.3.1 追溯系统构建 (11)7.3.2 追溯信息管理 (11)7.3.3 追溯码应用 (11)7.3.4 消费者互动 (11)第八章:农业政策与法规保障 (11)8.1 农业政策体系 (11)8.1.1 政策目标 (11)8.1.2 政策内容 (12)8.2 农业法规建设 (12)8.2.1 法规体系 (12)8.2.2 法规内容 (12)8.3 政策与法规实施监督 (13)8.3.1 政策实施监督 (13)8.3.2 法规实施监督 (13)第九章:园区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3)9.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9.1.1 投资估算 (13)9.1.2 资金筹措 (13)9.2 经济效益分析 (14)9.2.1 直接经济效益 (14)9.2.2 间接经济效益 (14)9.3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4)9.3.1 风险评估 (14)9.3.2 应对措施 (14)第十章:园区建设与管理模式摸索 (15)10.1 园区建设模式 (15)10.1.1 规划设计原则 (15)10.1.2 建设内容 (15)10.2 园区管理模式 (15)10.2.1 管理体系 (15)10.2.2 管理手段 (15)10.3 园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16)10.3.1 优化产业结构 (16)10.3.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6)10.3.4 深化产业融合 (16)10.3.5 培育人才队伍 (16)第一章:园区概况与规划理念1.1 园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本园区位于我国某省(市)的地理中心区域,东临山脉,西靠河流,南接平原,北依丘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案例

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案例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第二章:园区规划与设计 (4)2.1 园区整体规划 (4)2.2 功能分区设计 (4)2.3 基础设施规划 (4)第三章:农业生产技术集成 (5)3.1 耕作技术 (5)3.1.1 土地整理 (5)3.1.2 土壤改良 (5)3.1.3 播种 (5)3.1.4 施肥 (5)3.1.5 灌溉 (5)3.2 种植技术 (6)3.2.1 作物品种选择 (6)3.2.2 栽培模式 (6)3.2.3 病虫害防治 (6)3.3 养殖技术 (6)3.3.1 畜禽品种选择 (6)3.3.2 饲养管理 (6)3.3.3 疫病防治 (6)第四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6)4.1 农业物联网 (6)4.2 农业大数据 (7)4.3 农业智能决策 (7)第五章:农业设施设备配置 (7)5.1 设施农业 (7)5.1.1 温室 (8)5.1.2 大棚 (8)5.1.3 连栋棚 (8)5.2 农业机械化 (8)5.2.1 种植机械化 (9)5.2.2 施肥机械化 (9)5.2.3 灌溉机械化 (9)5.2.4 收割机械化 (9)5.3 农业废弃物处理 (9)5.3.1 秸秆处理 (10)5.3.2 尾菜处理 (10)5.3.3 农膜处理 (10)第六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0)6.1 农业技术研发 (10)6.1.1 研发地位与作用 (10)6.1.2 研发实践 (11)6.2 农业技术推广 (11)6.2.1 推广体系构建 (11)6.2.2 推广实践 (11)6.3 农业科技培训 (12)6.3.1 培训体系构建 (12)6.3.2 培训实践 (12)第七章: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12)7.1 一二三产业融合 (12)7.1.1 融合背景及意义 (12)7.1.2 融合模式 (12)7.1.3 融合效果 (12)7.2 农业产业链延伸 (13)7.2.1 产业链延伸策略 (13)7.2.2 产业链延伸实例 (13)7.3 农业品牌建设 (13)7.3.1 品牌建设策略 (13)7.3.2 品牌建设实例 (13)第八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13)8.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8.1.1 引言 (13)8.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3)8.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4)8.2.1 引言 (14)8.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 (14)8.3 生态农业技术 (14)8.3.1 引言 (14)8.3.2 生态农业技术应用 (14)第九章:农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15)9.1 农业政策体系 (15)9.2 农业法制建设 (15)9.3 农业创新机制 (16)第十章:项目效益与展望 (16)10.1 经济效益 (17)10.2 社会效益 (17)10.3 生态效益 (17)10.4 发展展望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案例分享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案例分享第一章智慧农业园区概述 (3)1.1 智慧农业园区定义 (3)1.2 智慧农业园区发展背景 (3)1.3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目标 (3)第二章园区选址与规划布局 (4)2.1 选址原则与条件 (4)2.1.1 选址原则 (4)2.1.2 选址条件 (4)2.2 园区规划布局 (4)2.2.1 总体布局 (4)2.2.2 具体布局 (5)2.3 设施配套与布局 (5)2.3.1 基础设施 (5)2.3.2 生产设施 (5)2.3.3 生活与服务设施 (5)第三章智慧农业技术体系 (6)3.1 物联网技术 (6)3.2 大数据技术 (6)3.3 人工智能技术 (6)第四章农业生产智能化 (7)4.1 智能种植 (7)4.2 智能养殖 (7)4.3 智能灌溉 (8)第五章农业信息化服务 (8)5.1 农业电子商务 (8)5.2 农业物联网应用 (8)5.3 农业大数据服务 (9)第六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6.1 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9)6.1.1 物理处理技术 (9)6.1.2 化学处理技术 (10)6.1.3 生物处理技术 (10)6.2 资源化利用途径 (10)6.2.1 生物质能源 (10)6.2.2 有机肥料 (10)6.2.3 饲料 (10)6.2.4 工业原料 (10)6.3 环保型农业设施 (10)6.3.1 废弃物处理设施 (11)6.3.2 堆肥设施 (11)6.3.3 生物质能源设施 (11)6.3.4 有机肥料设施 (11)第七章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11)7.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1)7.1.1 体系建设目标 (11)7.1.2 体系结构 (11)7.1.3 体系建设内容 (12)7.2 人才培养与引进 (12)7.2.1 人才培养目标 (12)7.2.2 人才培养措施 (12)7.2.3 人才引进策略 (12)7.3 产学研合作 (12)7.3.1 合作目标 (12)7.3.2 合作模式 (12)第八章智慧农业园区投资与融资 (13)8.1 投资估算 (13)8.1.1 投资概述 (13)8.1.2 投资估算方法 (13)8.2 融资渠道 (13)8.2.1 融资概述 (13)8.2.2 融资方案 (14)8.3 风险评估与控制 (14)8.3.1 风险概述 (14)8.3.2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14)第九章智慧农业园区运营管理 (14)9.1 运营管理模式 (14)9.1.1 概述 (14)9.1.2 运营管理模式分类 (15)9.1.3 运营管理模式选择 (15)9.2 服务体系构建 (15)9.2.1 概述 (15)9.2.2 服务体系内容 (15)9.2.3 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15)9.3 政策法规与监管 (16)9.3.1 政策法规 (16)9.3.2 监管体系 (16)第十章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案例分享 (16)10.1 项目概述 (16)10.2 建设过程与成果 (17)10.3 不足与改进措施 (17)第一章智慧农业园区概述1.1 智慧农业园区定义智慧农业园区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精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农业产业园区定义
四、农业产业园区定义
农业产业园区是依靠当地独特的农业优势,如农业资源优势、农 产品加工优势、销售地理位置优势、科研优势或农业区域地理位置 优势等,投入较高资金,投建或引进有规模的、相互有密切关联的 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金融等企业以及配套服务机构, 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它能发挥聚合辐射效应,对当地和周围地区 产生重要影响和带动的产业区域,这个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 高的经济效益。 简而言之,农业产业化园区就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内开展的农业 产业化活动。
同年,农业部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5》,阐述了农业产 业化的基本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 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 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1.2农业产业化定义
1.1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1、促进农业经营体制的革新 2、促进、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3、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4、提高农业技术 5、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水平 6、农业产业化可增加农民收入
1.2农业产业化定义
二、农业产业化定义
(一)国外对农业产业化的论述
农业产业化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或“农业一体 化,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简称。所谓农业一体化, 按其最初的涵义,就是农业再生产中产供销三方面业务的有机结合 或综合。
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பைடு நூலகம்述
一、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定义 三、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意义 四、农业产业园区定义 五、农业产业园区国内外发展概况 六、农业产业园区的类型 七、几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分析 八、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一)农业新概念 农业可分为小、中、大三个概念范畴。小概念的农业是指种植业;中概念的
1.3建设意义
三、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意义
与传统农业比较,农业产业园区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竞争力的一种高 级形式,它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特点,能够发挥集聚经 济效应,对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整体综合竞争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明显的优势作用,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三)农业产业化定义
教材参考国际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和中国实际,认为: 农业产业化是以当地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 农产品的生产、保鲜、加工、贮存、销售和服务等各环节协调组合, 融入先进的产业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构成一个规模化、现 代化的产业体系,以创造出优质产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
1.5国内外发展概况
(1)济南市高新农业开发区 创建于1993年6月,是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 1000公顷规划面积被划分为五个功能区:现代种植区、双代养殖区、 科研服务区、观光旅游区和加工贸易区。到1998年底,完成投资 2400万元。经过五年开发建设,区内高科技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达 23家,区内企业完成产值3亿元,利税1200万元,新增社会效益3 亿元。
1.5国内外发展概况
(3)厦门闽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福建省农科院和厦门市农科所,利用厦门特区对台、对外联系 的有利条件联合建成该园区。占地36公顷,开展以农业高新技术为 重点的引进、创新和开发及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 科研活动。园区具有研究、引进、开发、经营、贸易、培训、游览、 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四大功能并相应创设六个分区,是一个综合 性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1.5国内外发展概况
(2)陕西省杨凌农科城 这是我国建成的惟一的“农科城”,1986年由陕西省政府、西 北农业大学、陕西农科院、咸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是我国最大 的农业科教基地和促进西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1997年经国 务院批准,杨凌又成立了我国农业方面目前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 技术产业示范区,由科学园区、集中新建区和若干试验基地组成, 主要针对西北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科研。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2农业产业化定义
(二)国内对农业产业化的论述
国内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持有不同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以下几种:
1、山东潍坊观点
这是最早提出农业产业化术语者,他们认为:农业产业化是确 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依靠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经济。
1.2农业产业化定义
2、官方论述
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指出:农 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 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 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 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1.5国内外发展概况
(4)山东省聊城地区农业科技园 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山东聊城地区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办公室 和聊城市政府牵头组建,占地5400公顷。该园区以科学技术为先 导,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开展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培训等多种活动,通 过政策引导,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兴农的良好环境。
1.5国内外发展概况
五、农业产业园区国内外发展概况 (一)国内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特点
1、发展状况 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我国农业园区 名称各异,大都是综合园区,而且,多以科技产业为主,采用 “一区多园”的模式,具有生产加工、示范、培训、孵化器、 生态观光等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