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机械测试技术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来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材料的机械测试,探究其力学性能,并提供有关测试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报告。

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作为测试样本。

首先,制备了一组标准试样,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然后,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

拉伸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指标;压缩测试则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压性能。

结果与讨论:通过拉伸测试,我们得到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材料在开始阶段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随后逐渐进入非线性区域,最终出现断裂。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测试结果显示,材料在受到压缩力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抗压能力。

我们测量了材料的压缩强度,并与拉伸强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材料在抗拉和抗压方面具有相似的性能,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应力状态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硬度测试,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

通过对试样进行压痕测试,我们得到了材料的硬度值。

这个数值对于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某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根据拉伸、压缩和硬度测试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工程应用。

2. 材料在受力时呈现出较好的线性行为,但在超过一定应变后会出现断裂。

3.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值,表明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对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根据这些数据和结论,更好地应用和利用这种材料,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
验报告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

常用是3*5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欧。

一组误差小于% 。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1010141学号:1101014125姓名:***实验一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2、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3、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等强度梁编号;天平秤;砝码;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游标卡尺;千分尺(0〜25伽);DY-15型直流24伏电源;三、实验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 L/L ),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 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K来表示,R/R -R/RK= =■ L/L;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点数:4点 8 点2、测量范围:10000微应变3、标定应变:50, 100, 300, 1000, 3000微应变,标定误差不超过1%最小1微应变4、灵敏系数:k=2.005、灵敏度:0.25mA/卩£(12 Q及2Q负载)0.093 5mA/ 卩 & (16 Q 负载)0.025mA/卩 & (20 Q 负载)0.01mA/卩£ (50 Q 负载)0.01伏/卩£ (1k负载)6、电阻应变片:按120Q设计,100〜600Q可用。

7、线性输出范围:0 30mA(12Q及2Q负载)0 1伏(1k 负载)8振幅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 1%电压输出不超过2%9、工作频率范围: 0〜1500hz10、频率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6%电压输出不超过1011、电桥电源:10kc ,标称电压3伏12、 电阻平衡范围:不小于 0.6 Q (指120Q 应变片) 13、 衰减误差:1, 3, 10, 30, 100五档,误差不超过 2%14、 电容平衡范围:不小于 2000pf (包括电桥盒内1000pf )15、 稳定性:预热1小时后,零点漂移:不超过5微应变/2小时,灵敏度变化: 不超过1%/半小时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框图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第四章常用机械量测试实验
振动参数测量综合实验实验一磁电式传感器
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v(cm/s)
z(µm)
压电式传感器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2
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一、分析为什么采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进行轴心轨迹的测量,简述其实验原理?
二、拷贝实验系统运行界面,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调节旋转开关,给定不同的电机转速,观察其波形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三多传感器测量距离、位移实验
一、拷贝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界面。

二、启动电机控制实验一维运动平台进行前后移动,分别记录不同位置下,光栅尺的读数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并通过拟合工具求出各传感器的拟合
三、根据上面求出的拟合曲线系数及定标脚本的“传感器定标芯片”,标定各传感器,然后启动电机,在不同的位置下,记录光栅尺与各传感器的读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重复步骤上述过程,多测几组数据,选用不同的拟合阶次,然后比较其测量结果。

实验四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
一、应用于称重的传感器主要有那些,简述称重实验台的结构原理。

二、并采用三次不同组合(如一大一小;两中等;两大或两小)的砝码进行标定,拷贝实验系统界面,然后称取同样质量的砝码,分别记录下五组数据。

三、根据上面测得数据分析本称重实验台的测量误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10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H
(
j)
Ss
1
1 j
Ss
[ 1
1 (
)2
j 1 ( )2 ]
式中:SS 为测量装置的静态灵敏度; 为测量装置的时间常数。
一阶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1 1 ( )2
() arctan
可知,在规定 SS=1 的条件下, A() 就是测量装置的动态灵敏度。 当给定一个一阶测量装置,若时间常数 确定,如果规定一个允许的幅值误差 ,则允
虚拟仪器设计要求
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15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后面板设计如下:
高温及低温报警演示如下: 低温:
16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高温:
正常:
17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设计虚拟示波器(显示正弦信号时域波形)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改变参数后:
后面板设计如下:
18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等于有限值 则 f(t)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形式,用下式表示:
式中:
是此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又叫直流分量。
它是傅氏级数中余弦项的幅值。
它是傅氏级数中正弦级数的幅值。
2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是基波的圆频率。 在数学上同样可以证明,周期性信号可以展开成一组正交复指数函数集形式,即:
式中:
为周期性信号的复数谱,其中 m 就为三角级数中的 k. 。以下都以 k 来说明。由于三角 级数集和指数函数集存在以下关系:
周期性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突出特点:⑴、周期性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⑵、每条谱线 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倍数上,不存在非整倍数的频率分量;⑶、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 对应谐波的振幅成正比。

【精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精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主编文成副主编彭浩,周传德重庆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2008年6月20日实验目录实验一电桥和差特性实验 (3)实验二电子称定标实验 (7)实验三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0)实验四测速实验 (13)实验五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9)实验六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21)实验七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24)实验八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28)实验九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 (33)实验十单自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及 (37)实验十一主动隔振实验 (41)实验十二被动隔振实验 (45)实验十三振动信号分析实验 (49)实验十四用“双踪示波法”测量传感器的灵敏度 (53)实验十五两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57)实验十六变时基锤击法简支梁模态测试 (62)实验十七转子临界转速测量 (75)实验十八滑动轴承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 (79)实验十九转子启停机三维彩色谱阵分析 (85)实验二十转子动平衡实验 (88)实验二十一转子启停机转速谱阵 (100)实验二十二转子阶次谱阵分析 (104)实验二十三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109)实验二十四齿轮故障诊断分析 (113)THSRZ-1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117)ZK-4VIC型虚拟测试振动与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120)INV1601T 型振动与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124)INV1612型多功能柔性转子实验系统简介 (131)DH3817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简介 (138)DH5920动态信号分析仪简介 (139)虚拟仪器LabVIEW及振动噪音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141)QPZZ-II旋转机械振动分析及故障模拟试验平台系统简介··143实验一电桥和差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

2、比较单臂电桥、半桥与全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从而验证电桥的和差特性。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2015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2015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4月目录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1)1.1实验内容 (1)1.2实验目的 (1)1.3实验仪器、设备 (1)1.4简单原理 (1)1.5实验步骤 (2)1.6实验结果 (2)1.7思考题 (3)实验二状态滤波器动态特性实验 (4)2.1实验内容 (4)2.2实验目的 (4)2.3实验仪器、设备 (4)2.4简单原理 (4)2.5实验步骤 (5)2.6实验结果 (6)2.7思考题 (10)实验三电机动平衡综合测试实验 (11)3.1实验内容 (11)3.2实验目的 (11)3.3实验仪器、设备 (11)3.4简单原理 (11)3.5实验步骤 (12)3.6实验结果 (13)3.7思考题 (14)实验四光栅传感器测距实验 (15)4.1实验内容 (15)4.2实验目的 (15)4.3实验仪器、设备 (15)4.4简单原理 (15)4.5实验步骤 (16)4.6实验结果 (16)4.5思考题 (17)实验五PSD位置传感器位置测量实验 (18)5.1实验内容 (18)5.2实验目的 (18)5.3实验仪器、设备 (18)5.4简单原理 (18)5.5实验步骤 (19)5.6实验结果 (19)5.7思考题 (21)-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指导教师日期1.1实验内容1.2实验目的1.3实验仪器、设备1.4简单原理1.5实验步骤1.6实验结果表1.1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数据表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单臂和半桥的灵敏度、线性误差、回程误差,在座标纸上分别画出单臂、板桥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线性误差、回城误差位置:1.7思考题1、半桥测量时,二片不同受力状态的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为什么?2、比较单臂、半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阐述理由。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实验和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和验证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一个关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振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具体的实验目的包括:•测试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分析系统振动的频率、幅值等参数;•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实验器材本实验需要使用以下器材和设备:•台式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机械系统的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电脑:用于记录和分析振动测试数据;•实验样品:机械系统的一个组件或整体。

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工作和准备好必要的测试传感器;2.安装和连接振动测试仪与电脑;3.录制实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4.2 实验操作1.将实验样品放置在振动测试仪上,并固定好;2.启动振动测试仪,并进行仪器的校准;3.设置测试参数,包括振动频率范围、采样频率等;4.开始振动测试,记录并保存测试数据;5.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振动测试,以获得更多可靠的数据。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试数据导入电脑,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滤波、去噪等;2.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计算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3.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包括稳定性、可靠性等;4.如果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结论。

5.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幅;2.分析了不同振动频率的系统响应,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讨论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如系统结构、工作负载等;4.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案和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专业大类实验A2 《输送带振动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输送带的振动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

3、掌握基于NI LabVIEW+NI ELVIS 设计机械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计算机 1台
2、NI ELVIS 开发平台(NI ELVIS Ⅱ+) 1套
3、振动速度传感器(CD–21) 1套
4、输送带实验台(DRCS–12–A) 1套
三、实验内容
一、简述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整理实验中测得的振动数据,分析各测点振动差异
测点
频谱图 频率(Hz ) 幅值 速度 (mm/s ) 分析特点 1
2
测点频谱图频率
(Hz)幅值
速度
(mm/s)分析特点
3
4
三、结合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程序框图,绘制输送带振动信号处理流程图
四、回答问题
1、简述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2、简述测量系统常采用三种形式的特点。

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形式?
五、整理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的前面板人机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