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的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康 复 医 学

康 复 医 学

其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医疗 康复专家委员会(1969)对康复的定 义作了如下说明:“康复是指综合地 和 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 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
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经过数10年的发展康复的目的更加明 确,即所谓重返社会。因此,1981年 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又把康复定义 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
3、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指为复原患者功能,有目的、有针 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职业劳动、 文娱活动和认知(cognitive)活动中 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 以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 方法称为作业疗法。
二、 发展简史
(一)国内:康复搞得很早,但发展很慢 关于康复手段,祖国医学宝库中 有很多记载,如:在黄帝内经《内 经· 素向》中就提到应用针灸、导引 (医疗体育--呼吸体操和医疗体 操)、按、浴(水疗)、熨(热疗、 热敷)等。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文物中的《医 经方》,提到用针灸治疗髋关节运动 障碍和膝关节强直。其帛书《导引图》 绘有医疗体操多种,并注明各种体操 的名称及其主治的疾病(参图1-3)
从事作业疗法的康复治疗技术人 员称作业疗法师或士(occupational therapy, OT)
4、言语疗法(speech therapist) 是指对脑卒中、颅脑损伤、小儿 脑性瘫痪等伤病引起的失语症、 构音障碍、言语失用、言语错乱 和痴呆性言语等进行评定,并进 行训练和矫治的方法。
从事言语疗法的康复医学人员称为言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是 应用力、电、光、声、磁、热疗 同动力学等物理因素治疗疾病的 方法。

康复医学概论第一章概述

康复医学概论第一章概述

制定康复目标时,遵循SMART原则: 制定康复目标时,遵循SMART原则: 特异性(specific)、 特异性(specific)、 可测性(measurable)、 可测性(measurable)、 可获得性(achievable 可获得性(achievable)、 achievable)、 相关性(relevant) 相关性(relevant) 时间性(time limited) 时间性(time limited).
康复医学概论
黄俊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安徽省立新安医院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康复 1.定义 1.定义 WHO: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 WHO: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 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 伤、残者的躯体、心理核社会的功能障碍, 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 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年代
学科总的发 展
学科技术 的发展 跨科性康 复治疗协 作组的工 作方法出 现
学会及医 疗机构的 发展
社会服务 的发展
1946~ 1946~ 康复医学 1969 (物理医学 与康复)成 为康复医学 的一个专科 得到医学界 的承认
美国物理 社会康复 医学与康 受到注意 复学会成 立(1952) 立(1952) 国际康复 医学会成 立(1969) 立(1969)
内容与特点: 全面康复: 全面康复: 1、康复医学(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 、康复医学(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 2、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 、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 3、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 、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 4、社会康复(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 、社会康复( 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5、康复工程(最大限度的回复、代偿或重建 、康复工程(最大限度的回复、 躯体功能) 躯体功能)

康复医学概述

康复医学概述

(四)发展期(1970年以后) ▪欧美及日本大量设立康复机构,健全康复立法,康复对象扩大到难于恢复职业的重病者及老年人
▪康复医学在教育,科研体制方面进展显著,毕业前后康复医学的教育制度日趋完善,许多大学开 设康复课程
▪近10年来出现专科化趋势,如骨科康复学,神经康复学,老年康复学等 ▪我国80年代以来,康复学得到重视和发展
(八)康复工程 是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或重建患者的功能。 (九)康复护理
是除治疗护理手段外,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 者自理生活的护理方法。
(十)社会服务
在患者住院时,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正确对待现实和将来,与家人一道向社会福 利、服务、保险和救济部门求得帮助; 在治疗期间协调患者与专业组各成员的关系; 在出院前,帮助患者做好出院后的安排; 出院后进行随访并帮助他们与社会有关部门联系以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康复治疗组:
领导——康复医师 成员——理体疗法师、作业疗法师、言语矫治师、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文体治疗 师、社会工作者等。
五、康复医学的疗效评定等级 1、无症状; 2、有症状,能完全独立; 3、部分独立(独立部分大于50%); 4、部分不能独立(独立部分小于50%) 5中、颅脑外伤后或小儿脑瘫等引起言语障碍进行矫治的方法。
(五)心理辅导与治疗
是通过观察、谈话、实验和心理测验法(智力、人格、神经心理等)对患者的心理异常进行诊断后, 采用精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催眠疗法、行为疗法、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和心理咨询等对患者进 行治疗。
(六)文体治疗 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七)中国传统治疗 按摩、气功、针灸、导引、中药等治疗方法用于康复中。

康复医学概论教案

康复医学概论教案

康复医学概论教案一、第一章:康复医学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1)了解康复医学的定义、特点和任务。

(2)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治疗方法。

(3)了解康复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1)康复医学的定义和特点(2)康复医学的任务和基本原则(3)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4)康复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治疗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康复医学的应用。

二、第二章:康复医学评定1. 教学目标:(1)了解康复评定的目的和重要性。

(2)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了解康复评定中常用的评定工具和指标。

2. 教学内容:(1)康复评定的目的和重要性(2)康复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康复评定中常用的评定工具和指标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康复评定的目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康复评定实践,掌握评定步骤和工具使用。

三、第三章:康复治疗技术1. 教学目标:(1)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分类。

(2)掌握常见康复治疗技术的方法和应用。

(3)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1)康复治疗技术的分类(2)常见康复治疗技术的方法和应用(3)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分类和常见方法。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康复治疗技术的实践,掌握应用技巧。

四、第四章:康复护理1. 教学目标:(1)了解康复护理的定义和任务。

(2)掌握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康复护理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1)康复护理的定义和任务(2)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康复护理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康复护理的定义、任务和基本原则。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康复护理实践,掌握护理方法。

五、第五章:康复医学伦理和法律1. 教学目标:(1)了解康复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第1章 康复医学概论 ppt课件

第1章 康复医学概论  ppt课件
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残 疾人能在某种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过着积 极的工作性的生活。
(二)基本对策
1. 病损 2. 残疾 3. 残障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尽管有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 个体最佳生存状态。
ppt课件
3
(二)内涵
医学的(医疗康复)
工程的(康复工程)
教育的(教育康复) 全面康复
社会的(社会康复)
职业的(职业康复)
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康复工作应尽早进行
不仅是训练患者提高其功能,还需要环境和社会的 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2. 孕期疾病:风疹、宫内感染、妊高症
3. 慢性病和老年病 :心脑血管、慢阻肺、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 等
(二)营养不良: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
(三)遗传
(四)意外事故: 工伤、交通、产伤、运动损伤
(五)物理、化学因素: 噪声、烧伤、链霉素或庆大霉素、
酒精中毒
(六)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病等
ppt课件
功能和残疾 身体功能和结构
活动和参与
背景性因素 环境因素
⑵ICF的理论模式 个人因素 ⑴功能和残疾 ⑵医学和社会模式
⑶ICF的使用
ppt课件
23
(二)我国使用的残疾分类方法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视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ppt课件
24
四、残疾的康复目标及治疗原则
(一)康复目标
同义语:物理医学与康复
ppt课件
7
(二)对象、范围
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先天发育障碍者

《康复医学概论》的第一章第二节康复医学发展史

《康复医学概论》的第一章第二节康复医学发展史


心理-社会康复学也正在兴起和发展。
康复医学发展基础

任何医学学科的发展,都是人类社会需要和医 学科学进步的结果。近几十年来,康复医学得 到迅速发展并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其原因有以 下几个方面:
1.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科技发展的巨大促进 4.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必要准备

1958年,Rusk教授主编的重要教科书《康复医学》正式面 世,这是康复医学专业第一本权威性的经典著作,是一本 系统的、完整的教材,内容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康 复评定方法、各种康复治疗以及各种常见损伤、疾病的康 复治疗。
1960年成立了国际伤残者康复协会,1969年改称康复国际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RI); 同年,Licht成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Internation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IRMA);
发展期(1970年以后)


国际康复医学会于1976年发表了《教育与培训》白皮书。
美国目前已有81个康复医师培训点。 中山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地 建立了康复医师培训基地。 各相关治疗师学会提出了相应的专业人员培训标准、制 度并设立培训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中国康 复研究中心建立了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
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和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
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 之下,20多年来在原有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基 础之上,广泛吸取国际间现代康复的技术和系统 理论,已取得飞跃发展和显著成就,逐步建立起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
在此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后形成了康复医 疗。》
正因康复医学是在物理医学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有“物理医学是 康复医学之母”的说法。
迄今欧美各国常将康复医学这一 专业称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就是这个 道理。
另外,这一新兴学科是继预防医 学(第一医学)、临床医学(第二 医学)之后发展起来的,因而有人 称它为第三医学。“预防、临床治 疗、康复”三结合是医学的一个新 飞跃、新阶段,它使医学更完整、 更彻底地向社会提供了优质服务。
美国物理医 学会成立 (1922)
“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通
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恢 复就业,取得就业机会)、
“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在社会 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 进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 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是 应用力、电、光、声、磁、热疗 同动力学等物理因素治疗疾病的 方法。
(1) 、力学类:
a、主动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又称为治 疗性锻炼,therapeutic exercise)是指利 用运动的方法,对身体的功能障碍和 功能低下,起到预防,改善和恢复作 用的一种特殊疗法。是在治疗师的指 导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积极 的运动。患者无此愿望是无法进行的, 因此,运动是以患者主动参与为主体 的特殊治疗方法。
值得说明的:医学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和康复医学(rdhabilitation medicin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医 学康复是指专业医务人员采用医学的方 法和手段(如药物、手术等)来预防和 治疗残疾,并在其他非医学手段的配合 下,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但其 本身不是一种专业或学术的概念。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 舞蹈疗法 • 电视疗法 • 吹笛子疗法
文体治疗
进康 展复
在 游 戏 中
康复工程
康复工程
康复护理
• 体位护理、 • 膀胱护理、 • 辅助器具使用、 • 心理护理
康复疗养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
五、临床康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神经康复〔neurorehabilitation〕
• 骨骼肌肉康复 〔orthopedic rehabilitation〕
有改善 继续康复治疗
病情不稳定
药物治疗 康复护理
良肢位摆 放
预防并发症
无改善
调整治疗方案 寻求其它治疗
68
肺部感染 深静脉血栓 形成
泌尿系感染
六、康复医学的管理
– 〔二〕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和全程效劳
– 1.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
– 2.康复医学的全程效劳 – 医疗机构需要有急性病医院〔综合医院〕、
慢性病医院〔康复医院〕、日间医院或护 理中心、社区医疗站等,形成对康复对象 提供分阶段康复、全程效劳及各级医院之 间双向转诊的网络体69 系
康复工程
康复工程
康复工程
教育康复
通过教育与训练的手段,提高残疾者 素质和能力,包括智力、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必要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 生活的心理能力。
职业康复
• 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 他们康复和开展的方法。
社会康复
• 以社会的角度去推进医学、 教育、职业康复的进展,保 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让残 疾人能和健全人一样充分参 与社会生活
38
四、康复医学的组成
• 三级预防 • 防止活动受限或残疾转化为参与受限
〔participation limitation〕或残障 (handicap) • 减少残疾、残障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 影响。 • 措施 • 康复治疗 • 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 社会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和特点
由于康复的对象是残疾人,要达到康复的总目标,绝非单 纯依靠医学就能实现,必须通过不同康复手段的平行介入, 由此就决定了康复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康复不仅针对疾 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 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
医学康复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等,
《康复医学概论》的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基本概 念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康复医学发展史 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内容 第四节 康复医学的地位 第五节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
标和要求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康复 康复医学
康复
康复一词来自英文rehabilitation,由前缀 re-和词根habilitation构成,意为重新获 得某种能力、资格或适应正常社会生活 的状态。
康复工程
康复工程是指应用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 法,研究残疾人全面康复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研究残疾人的能力障碍和社会的不利条件, 并通过假肢、矫形器、辅助工具,或者通过 环境改造等途径,最大限度地恢复、代偿或 重建残疾者躯体功能的治疗措施。
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是指通过教育与训练的手段,提高残疾者的素 质和能力,如智力、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 适应社会的心理能力等。
美英等国将残疾人的医疗福利事业综合 称之rehabilitation,意为使残疾人重新适 应正常的社会生活,重新恢复做人的权 利、资格和尊严。
1942年,在美国的全美康复讨论会上给 康复下了第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康 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复原其身 体、精神、社会职业和经济的能力。”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康复的定义为: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 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措施,对患者进 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 的水平”。
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 业康复等工作,依靠各级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各种力量, 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 境,减少和消除不利于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各种社会障碍,使 他们以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享有健全人同样的 权利和尊严,并履行社会职责。
综上所述,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 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体、心 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 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 质量。所以,康复是使残疾者和功能障碍 者恢复功能、恢复权利的过程。
对象
康复的对象是残疾人,即各种先天或后 天由疾病或损伤所造成的各种功能缺失 和障碍,包括肢体、内脏、精神的功能 障碍或受限、不全或残缺,以致影响正 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的人。
教育康复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部分,是按照教育对象的实 际需要,制定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实施个别训练, 给予强化辅导。参与者大多为教育工作者,并了解一定 的康复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注重将特殊教 育、幼儿或成人教育及早期干预融为一体,形成特别的 教育过程。
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重新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 发展的方法。包括对残疾后就业能力的评估、妥善选择 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合适职业,根据残疾者所能从事 的职业进行就业前的训练,根据训练结果决定就业方式 及安排残疾者就业,以及进行就业后的随访,切实帮助 他们能够适应和胜任一项工作,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 收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和尊严,自立于社会,并能贡 献于社会。
内容包括: ①改善法律环境 ②建立无障碍环境 ③改善经济环境 ④改善社会精神环境
措施
康复措施不仅包括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 社会的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法,而且 还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信息学等 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并包括政府政策、立法 等举措。这些措施组成了康复的主要内容, 构成了康复工作的领域,致力于帮助残疾人 减轻身心社会功能障碍。
程度
低水平
中水平
高水平
功能状况 生活自理能力 学习能力
工作能力 参与社会 生活能力 心理状态
身心功能有某些改善
身心功能有明显改善
身心功能有显著改善或 恢复
难以自理必须靠帮助
基本能自理或在帮助下 完全自理或仅需很少帮
才能基本自理
助(人力、辅助器等)
青年未能上学或无学习 可以学习但不顺利,或 可参加正常班级或进特
能力
学习兴趣不稳定,成绩 殊学校学习,且学习效
一般
果好
青年或成年无工作能力,无工作,或有工作但有 可参加正常工作,有能
未能就业
一定困难
力工作,且乐于工作
无能力参与生活和社会 一定困难和缺乏主动性 生活,享有健全人同等
待遇和权利
自卑、孤独、自愿与社 有自卑、自弃、受歧视、乐观、自尊、自强,能
医学康复
医学康复是指运用一切医学方法和手段帮助残疾者减 轻功能障碍,实现全面康复目标,即通过临床诊断、 手术、药物、康复功能评定和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如 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传统康 复疗法等一切治疗方法,使伤残及功能障碍者最大限 度地改善和补偿其功能,使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 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能力。
1981年WHO又给康复做出了一个新的定义: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 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训 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需要调 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 返社会”。
WHO在1993年的一份正式文件中提出:“康 复是一个帮助病员或残疾人在其生理或解剖 缺陷的限度内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根 据其愿望和生活计划,促进其在身体上、心 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上、业余消遣上和 教育上的潜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