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特产产业发展探析
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如何完善

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如何完善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要实现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和游客体验,完善旅游产业链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长白山旅游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大部分游客的活动仍局限于观光游览,缺乏深度体验和个性化的旅游项目。
其次,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
再者,旅游服务水平还有提升空间,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不足。
另外,旅游营销推广的力度和精准度也不够,未能充分展现长白山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潜在游客。
为了完善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是关键。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应大力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探险、文化体验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打造温泉度假小镇,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还能享受温泉带来的放松和舒适。
开展生态探险活动,如徒步穿越原始森林、观测野生动物等,满足游客对自然探索的需求。
深入挖掘长白山的历史文化,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建设文化展馆等形式,让游客感受当地的独特文化魅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
在交通方面,进一步改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交通网络,增加直达航班和旅游专线,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在住宿方面,不仅要增加酒店的数量,还要注重提升酒店的品质和特色,发展民宿、露营地等多种住宿形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方面,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区,推广长白山的特色美食,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游客吃得放心。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同时,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智能导游、在线预订等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是必要举措。
长白山野生蓝靛果的发展前景展望

我 国 目前 人 工 栽 培 的 蓝 靛 果 大 多都 是 直 接 从 野 外 引种 或 实生 苗木 , 产量低 、 品质差 , 因而 生产上急需新 的优 良品种满 足 生 产 的 需 要 。蓝 靛 果 的 育 种 工 作 主 要 就 是 从 野 生 种 质 资 源 中 筛 选 出 优 良株 系 、 杂 交 育种 、 诱 变育 种 、 倍性 育种 等 。尽 管 许 多 科 研 单 位 已 经 育 成 了 很 多新 品 种 ,但 某 些 品 种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还 不 符 合 园 艺 集 约 化 生 产 栽 培 的 要 求 ,使 其 大 大 限 制 了 蓝 靛果 的生 产 发 展 。除 此 之 外 , 还 可 以直 接 从 国 外 引进 优 良品 种 进行 引种 试 验 , 提 高育 种 效 果 。当前 蓝 靛 果 的 育 种 目标 就 是 选 育具 有高度越 冬性 、 大果 、 丰产 、 早熟 、 优质 、 不落粒 、 珍贵化学 物质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种 。 参 考 文 献
关键 词 : 蓝靛果; 价值;3 . 9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 1 6 7 4 — 0 4 3 2 ( 2 0 1 3 ) 一 2 0 一 O 1 — 1
我 国东 北长 白山地 区 属寒 温 带大 陆 性 气候 地 带 。植 物 种类 繁 多, 野 生 资源 十 分 丰富 。例 如 蓝 靛 果 、 越桔 、 五 味子 、 树莓 、 沙 棘、 黑穗醋粟等在多年的开发利用中已成为新兴果树 , 并已进入
长 白山野生蓝靛果 的发展 前景展 望
迟 丽华 , 郑永春 。
( 1 . 吉林 农业科 技 学 院植 物科 学学 院 ; 2 . 吉林 农业科 技 学 院高职 学 院 , 吉林 吉林 1 3 2 1 0 1 )
白山经济调研报告

白山经济调研报告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本次经济调研报告旨在对白山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首先,白山市的经济结构多样化。
当前,白山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
制造业在白山市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是白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许多知名的汽车生产企业。
机械制造业也发展迅速,为汽车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配套和支持。
此外,农业在白山市的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粮食、蔬菜和果树的种植。
白山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田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旅游业是白山市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白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服务业也是白山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如金融、物流和信息技术服务等。
其次,白山市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白山市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指标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白山市政府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对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同时,白山市还加强了和周边城市及省内外的合作交流,扩大了市场和资源的开放度。
这些举措为白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白山市的投资环境优越。
白山市以其良好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人力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
白山市政府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兴业。
政府还加强了对投资项目的服务和保障,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白山市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为投资项目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条件。
最后,白山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和多样化,过度依赖传统制造业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
二是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力度。
三是环境问题,白山市的产业发展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压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彭亮亮董宇刘强杜跃中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6期摘要人参是我国医学中的名贵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升,对人参的品质与产量需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作为人参的原产地之一,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人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探讨长白山地区人参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旨在为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参;种植技术;对策;长白山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11.041人参,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1]。
人参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补气养阴、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肿瘤等。
人参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家。
而我国的长白山地区是世界公认的人参原产地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人参道地产区[2]。
长白山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春秋季节温和适宜,年均气温3~5 ℃,年均降水量600~8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200~2 400 h,土壤类型以棕壤和暗棕壤为主,土层深厚且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为人参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长白山地区的人参种植,涵盖了种子选育、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贮藏运输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体系,构成了人参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因此,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人参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 人参产业发展概况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人参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拥有丰富的人参资源和悠久的人参文化。
长白山药用植物中药女性美疗产品的市场开发

长白山药用植物中药女性美疗产品的市场开发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片充满神奇药用植物资源的宝地。
长白山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很多植物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自然、对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加,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也越来越深入。
而作为女性美疗产品的开发,长白山药用植物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将围绕长白山药用植物的特点,探讨其在女性美疗产品市场开发中的潜力和前景。
一、长白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1. 多样性:长白山地处寒温带,气候寒冷,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高,这些自然条件造就了长白山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据统计,长白山地区有药用植物种类达到了5000多种,其中许多植物都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 纯净性:长白山地区地处东北净土,周围无工业污染,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水质洁净,这使得长白山地区的药用植物具有纯净的品质,使其更适合用于制作化妆品和女性美疗产品。
3. 传统美疗文化:长白山地区有悠久的传统美疗文化,许多药用植物在当地被广泛应用于美容养生,有着丰富的使用经验和传统配方,可为女性美疗产品的开发提供宝贵的参考。
二、长白山药用植物在女性美疗产品中的应用价值1. 保湿护肤:长白山的枸杞、蓼蓝、杜鹃花等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滋润功效,可以为干燥的女性皮肤提供深层保养。
2. 抗氧化祛斑:长白山的人参、白芨、灵芝等植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皮肤老化现象,淡化色斑,保持肌肤年轻光滑。
3. 祛痘消炎:长白山的魔芋、马齿苋、大黄等植物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痘痘问题,净化肌肤。
4. 调理内分泌:长白山的当归、枸杞、黄精等植物可以调理女性内分泌系统,缓解经期不适,改善内分泌失调带来的皮肤问题。
5. 营养滋补:长白山的人参、灵芝、鹿茸等植物被认为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能够调理身体,改善肌肤状况。
1. 挖掘本土植物资源:充分挖掘长白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结合当地的传统美疗文化和配方,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女性肤质的美疗产品。
对长白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对长白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然而,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运营模式,对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实现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加强生态保护。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坚决制止砍伐乱开发行为,并加强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长白山旅游资源丰富且多样化,但长期以来由于开发水平不够,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导游和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推动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再次,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周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
为了实现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推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同时,还应该加强旅游宣传力度,提高长白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最后,引入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实现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引入科技创新,推动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
例如,可以开发智能导游系统,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优化旅游线路规划和资源配置;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长白山的自然和人文魅力。
综上所述,要实现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引入科技创新。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长白山能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旅游业的典范之一,为后代留下一处美丽的遗产。
长白山的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

长白山的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有何影响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东北的大地上。
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推进,长白山地区的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旅游开发为长白山地区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旅游业本身的收入增长。
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长白山,门票收入、景区内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不断攀升。
以往,长白山可能只是一个在特定季节才会受到关注的地方,但如今,四季旅游的发展策略让长白山全年都充满了活力。
夏季的避暑之旅、秋季的五彩斑斓、冬季的冰雪世界,吸引着不同需求的游客,使得旅游旺季不断延长,旅游收入持续增加。
住宿业是受益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
过去,当地的住宿条件相对简陋,只有少量的旅馆和民宿。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各类星级酒店、度假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住宿体验,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酒店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到后勤保障人员,都在这个产业链中找到了工作,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来源。
餐饮业也在旅游开发的浪潮中蓬勃发展。
长白山地区原本就有着丰富的特色美食,如铁锅炖、朝鲜族风味等。
如今,更多的餐厅和小吃摊应运而生,满足了游客的多样需求。
当地的农民和渔民也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他们的农产品和水产品能够直接供应给餐饮企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交通的改善也是旅游开发带来的重要成果之一。
为了方便游客的出行,长白山地区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更多的公路和铁路,开通了更多的航班。
这不仅使得游客能够更便捷地到达长白山,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经济交流。
物流运输更加通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利于当地的商业发展。
旅游开发还带动了当地的零售业。
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往往会购买一些纪念品和特产。
长白山的人参、鹿茸、蓝莓等特产深受游客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当地的特产加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制作和销售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交界处,是世界上最佳的原始森林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长白山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能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就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现状、发展亮点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现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次前往长白山游玩。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冰雪旅游。
1. 生态旅游长白山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包括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旅游者可以在这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参观原始森林、山脉和湖泊等。
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游客被要求保持环境卫生,不破坏生态系统。
2. 文化旅游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也富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红色革命旧址、满族文化和朝鲜族文化等。
游客可以参观博物馆、寺庙、古迹等,学习并感受当地的文化传统。
3. 冰雪旅游长白山依山而建,位于高海拔地区,冬季气候条件适宜冰雪活动。
长白山的滑雪度假村吸引了大量的滑雪爱好者。
冰雪旅游除了滑雪,还包括冰岛探险、冰瀑观赏等项目。
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亮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些明显的发展亮点。
1. 政策支持政府对长白山旅游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产业发展。
政府引入了一些旅游公司和投资者来投资、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
政府还修建了公路和设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
2. 生态文明建设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
政府加强了对旅游开发的监管,限制游客数量,制定了严格的游客行为规范,以保护自然环境。
3. 旅游机构合作长白山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旅游机构的合作。
政府与旅游公司、酒店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特产产业发展探析
摘要:长白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特产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该文对长白山特产开发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特产产业化发展现状,提出了长白山特产产业化的建议。
关键词:长白山特产产业化特产品牌
长白山是中国名山,总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总蓄积8亿立方米,占吉林省总面积的40%。
长期以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构成了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和多样性,使森林植被类型呈多样性的特点,物产丰富,素有“物种宝库”美称。
由于由于森林植被保护较好,蕴藏着大量生态特产资源。
据调查,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2540多种,野生动物364种,木本、藤本、草本、真菌、可食动物等食物资源600余种。
丰富的特产资源,为特产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长白山特产资源状况
长白山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特产分为三类:
动物资源:在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允许的条件下,长白山有大量动物野生可食资源,有约7000条山沟封沟养殖林蛙(约70亿只),柞蚕约1650t,蜜蜂约20万箱,产蜜约8000t,还有大量的鳊花、鳌花、季花等野生鱼类。
植物资源:长白山经济植物约有1600种,储量达2000万t,可开发利用部分每年至少有200万t。
长白山可用于开发生态食品的经济植物分为保健功能类、野果类、野菜类、真菌类和香料类。
其中尤以人参、黑木耳、蓝莓、山葡萄开发价值大。
矿产资源:一是矿泉水资源。
长白山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俄罗斯的高加索山并列为世界三大矿泉水产地。
矿泉水的水源地大多处于长白山原始森林的腹地,长期天然矿化,所含的矿物质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水量丰富,水质优良。
长白山矿泉水储量丰富,已勘查并通过国家级或省级鉴定的矿泉水点有162处,日总允许开采量23.9万吨,居全国前列。
二是硅藻土资源。
长白山硅藻土的质量颇佳,可与世界上最佳硅藻土产出国的美国和墨西哥相媲美,其加工产品主要是食品助滤剂。
长白山硅藻土储量占全国的51.68%,居第一位。
长白山特产中的食品特产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
由于长白山区土壤富含有机质,同样食物资源生长在长白山区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并且无工业污染、无农药残留、无化肥影响,是最佳的生态食品资源。
2 长白山特产产业发展现状
2.1 政府重视,大力扶持
吉林省政府2007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省内长白山天然矿泉
水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长白山生态食品“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府规章和文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长白山生态食品通用标准》。
这些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对规范长白山生态特产的开发,保障长白山特产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长白山生态食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矿泉水和葡萄酒的生产规模已分别超过300万t和20万t。
通过技术改造和产权转让,建立了一批大型企业,其中泉阳泉饮品公司年产天然矿泉水50万t,是东北最大的矿泉水企业;通化葡萄酒公司和长白山酒业集团年生产规模均达万吨以上,进入国内前10强。
2.3 科技创新促进了产业化发展
涌现了一大批新的科研成果和产品,使长白山特产开发有了较大的突破。
结合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先进的萃取分离技术、真空冻干技术和高新纳米生物破碎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黑木耳露饮料生产技术、林蛙油胶囊生产技术、长白山山野菜系列活性制品加工技术、长白山野生榛子系列加工技术、长白山野生山野菜复绿保鲜技术、长白山林蛙保鲜技术、山葡萄籽综合加工技术、全汁山葡萄干酒加工技术、五味子干酒加工技术,已通过省科技厅和省经贸委的成果和产品鉴定,一些成果和新产品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2.4 区域合作有突破
长白山生态食品的区域经济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建立了长白山矿泉水企业战略联盟。
联盟在扩大矿泉水知识的宣传、打造长白山矿泉水品牌、市场整合、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扩大了长白山生态食品的影响,提高了长白山生态食品的知名度,为推动长白山生态食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对长白山特产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构建特产产业联盟
长白山特产种类繁多,对于储量丰富,开发价值大的产品,如人参、林蛙等要整合各地生产资源,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各地区将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产业联盟,对产品信息和新技术要实现共享,进而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进一步提高长白山特产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2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对现有骨干企业要通过结构调整,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由分散生产向专业化生产的转变,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长白山品牌。
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作用,推动中小企业资产重组和联合,使资产逐步向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转移,尽快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3.3 强化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实施校企联合开发模式,依托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优势,加强重点项目的科研攻关,开发出一些特产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提高长白山特产的附加值。
搭建新产品、新技术转化平台,加快特产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3.4 加强长白山特产品牌建设
依托产业联盟的组织形式,特产产品建立统一的特产品牌,形成以统一品牌为主体,企业自有品牌为子系列的品牌模式。
建立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统一生产标准,从源头上确保品牌产品质量。
建立联盟规则,加强企业自律,改变长期以来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局面。
依托龙头企业,利用长白山特产种类繁多的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长白山特产专营店和专柜,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的长白山特产的营销网络,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3.5 加强对长白山特产资源的保护,实现开发保护并举
长白山特产资源的特色在于其生态性,这是多年来长白山生态系统保持的结果。
要实现长白山特产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生态系统得以保护。
在特产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禁止破坏性、掠夺性开发,保证长白山生态食品资源的永续利用。
因此,要加大对特产企业生产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要严加惩处,以实现长白山特产资源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参考文献
[1] 江德森,牛佳牧,肖艳.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天然绿色食品资源产业化开发及模式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4(1).
[2] 高速,赵兰花.消费者对长白山特产的认知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23).
[3] 张卫明.我国特产资源产业化状况与发展战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