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微波毫米波同轴连接器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定义 (2)2.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3)二、微波毫米波的基本特性 (4)1. 微波毫米波的频率范围 (5)2. 微波毫米波的传播特性 (6)3. 微波毫米波的波形与调制方式 (7)三、微波毫米波的传输与辐射 (8)1. 微波毫米波的传输介质 (10)2. 微波毫米波的辐射方式 (10)3. 微波毫米波的天线与馈电系统 (11)四、微波毫米波的探测与测量 (12)1. 微波毫米波的探测原理 (13)2. 微波毫米波的测量方法 (14)3. 微波毫米波的检测器件 (15)五、微波毫米波的应用 (16)1. 通信领域 (18)2. 雷达与导航 (19)3. 医疗与生物技术 (20)4. 材料科学 (21)六、微波毫米波系统的设计 (22)1. 系统架构与设计原则 (24)2. 混频器与中继器 (25)3. 功率放大器与低噪声放大器 (26)4. 检测与控制电路 (27)七、微波毫米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9)1. 新材料与新结构的研究 (30)2. 高速与高集成度的发展 (31)3.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应用 (32)八、结论 (34)1.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贡献与影响 (35)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6)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介绍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微波毫米波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和毫米波进行通信、雷达、导航等系统的关键技术。
通过对这一技术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我们将对微波毫米波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
我们将详细阐述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工作原理,包括传输方式、调制解调技术等方面。
我们还将介绍微波毫米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的应用,以及这些领域中的主要技术和设备。
在介绍完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后,我们将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等方面。
射频(RF)连接器

毫米波同轴连接器从广义上讲,它是一段同轴线,因此同轴线传输的基本理论在这里也是适用的。但是它毕竟又不详同轴线那样简单,由于结构上的需要,引进了绝缘子,内外导体直径出现台阶。它不可能是一个均匀的同轴线,使电场传输特性发生了改变,另外由于制造上的原因,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使连接器的精度受到影响。这一系列问题是连接器理论需要解决的内容。有些可以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求的比较合理的设计参数,但是有些问题因数十分复杂,难以进行理论计算,就是计算也不一定准确,只有通过对典型结构的试验,找出他们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连接器的理论设计。
如何区分SMA、3.5mm、2.92mm、2.4mm

如何区分SMA、3.5mm、2.92mm、2.4mm测试测量行业中的工程师们,经常会纠结一个问题?仪器设备上的接口能不能连接这个探头或是仪器,这到底是SMA接口还是2.92接口等等问题。
今天购线网小编就通网络来源,整理出SMA、3.5mm、2.92mm、2.4mm这四种连接器接口的区别。
SMA连接器:SMA 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是Bendix公司和Omni-Spectra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作为OSM连接器设计的,是当时最常用的射频/微波连接器之一。
最初,SMA连接器设计用于0.141″半硬同轴电缆,以及军事工业中作为微波应用的精密连接器,采用聚四氟乙烯介质填充。
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SMA连接器的体积小、能在较高的频率(配接半硬电缆的频率范围为DC~18GHz;配接柔软电缆时为DC~12.4GHz)下工作,很快得到普及。
甚至后来发展起来的毫米波连接器(如3.5mm、2.92mm)也考虑与其机械兼容的问题。
3.5mm连接器:3.5mm连接器是外导体内径为3.5mm,特性阻抗为50Ω,连接机构为1/4-36UNS-2英制螺纹的连接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Hewlett-Packard和Amphenol公司(主要是由HP公司研制的,早期的生产在Amphenol公司进行)推出了3.5mm连接器,工作频率可达33GHz,这是最早的可用到毫米波段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与SMA连接器(包括Southwest Microwave的“Super SMA”)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3.5mm采用空气介质。
3.5mm连接器的外导体较SMA连接器厚,机械强度好于SMA连接器。
所以不仅电气性能优于SMA连接器,而且机械耐久性、性能的可重复性均高于SMA连接器,因此较适合于测试行业使用。
2.92mm连接器:2.92mm连接器(一些厂家称这种连接器为2.9mm或者K型连接器,也有一些厂家称之为SMK、KMC、WMP4连接器等)是外导体内径为2.92mm、特性阻抗为50Ω、连接机构为1/4-36UNS-2英制螺纹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波导和同轴电缆

波导和同轴电缆
波导和同轴电缆都是用于传输电磁波的传输线,但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波导是一种用于传输电磁波的金属管道,通常用于微波和毫米波频段的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波导由两个平行金属板或金属管组成,电磁波在其中沿着一定的路径传播。
由于波导的特殊结构,它能够有效地限制电磁波的泄漏,使得电磁波能够在管道内部高效传输。
波导的传输特性稳定,损耗小,因此在需要长距离、高功率传输的场合,如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同轴电缆则是一种由内外两层导体组成的传输线,内导体通常是一根细线或细管,外导体则是一个金属网或金属管。
电磁波在同轴电缆中沿着内导体传播,而外导体则起到屏蔽作用,防止电磁波向外泄漏。
同轴电缆的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许多通信和广播电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轴电缆的传输性能受频率和长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高频段和长距离传输时,其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总的来说,波导和同轴电缆都是重要的电磁波传输线,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波导适用于高频段、高功率、长距离的传输,而同轴电缆则适用于低频段、低功率、短距离的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传输线类型。
同轴线和微带线

微带线的历史与发展
微带线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最初是为了解决微波集成电
路中传输线的问题。
随着薄膜工艺和半导体技术的不 断发展,微带线逐渐成为微波和 毫米波集成电路中重要的传输线
形式。
目前,微带线已经广泛应用于通 信、雷达、电子对抗、卫星通信
等领域。
微带线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传输和处理。
03
同轴线和微带线的比较
03
同轴线和微带线的比较
结构比较
• 总结词:同轴线和微带线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 同轴线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外导体三部分组成,内导体通常是实心铜线或钢管,绝缘介质是电介质,外导体
是金属管或金属编织网。而微带线则是印刷在介质基片上的导体带,通常采用薄膜工艺制造,具有很薄的导体 层和介质层。 • 同轴线的尺寸较大,适用于传输宽带信号和高功率信号,而微带线尺寸较小,适用于集成度高、重量轻、低成 本的通信系统。 • 同轴线的内导体和外导体都是连续的,而微带线的导体带通常是断裂的,需要在两端进行连接。
性能比较
总结词:同轴线和微带线在性能方面 也存在差异。
同轴线的屏蔽性能较好,可以减少外 界干扰和信号泄漏,而微带线的屏蔽 性能较差,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同轴线的传输带宽较窄,通常用于低 频和高频通信系统,而微带线的传输 带宽较宽,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同轴线的损耗较小,适用于长距离传 输,而微带线的损耗较大,通常用于 短距离通信系统。
自动化等。
02
微带线简介
02
微带线简介
微带线的定义
01
微带线是一种传输线,它由一条 导带和两侧的接地板构成,导带 通常采用薄膜工艺制作在衬底上 。
射频同轴连接器分类及说明

频段划分_射频同轴连接器分类及说用一.频段的字母表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雷达系统工程师就使用简短的字母来描述雷达工作的波段。
并且这种使用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且对于从事相关行业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常识。
使用这种字母来表示频段的主要原因是:方便、保密和直观(根据字母就可知系统相关特性)。
根据IEEE 521-2002标准,雷达频段字母命名和ITU(国际电信联盟)命名对比如下表所示:二.同轴连接器发展概况及相关标准1射频连接器的发展概况:1.1.1939年出现的UHF连接器是最早的RF连接器;1.2.二战期间随着雷达、电台和微波通信的发展产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1.3.1958年后,随着整机设备的小型化,出出现了SMA,SMB,SMC等小型化产品;1.4.1964年制定了美国军用标准MIL-C-39012《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1.5.七十年代末,毫米波连接器出现;1.6.九十年代初,HP公司推出频率高达110GHz的1.0mm连接器,并用于其仪器设备中;1.7.九十年代出现表面贴装射频同轴连接器并大量用于手机产品中;2我国射频同轴连连接器的发展:2.1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由整机厂研制RF连接器;2.2六十年代末组建专业工厂,开始了专业化生产;2.3一九七二年国家组织集中设计,使国产的RF连接器是自成系统,只能在国内使用,产品标准水平低,且不能与国际通用产品对接互换;2.4八十年代起开始采用国际标准,根据IEC169和MIL-C-39012,颁布了GB11313和GJB681,使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生产和使用逐步与国际接轨;2.5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通用RF连接器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但精密连接器的设计和生产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3射频连接器的标准体系;3.1美军标及其他它先进标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用型RF连接器制造和消费国,其水平也是一流的,因此美国军用标准MIL-C-39012被认为是RF连接器的最高标准;3.2IEC标准:IEC是指导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因此很少被直接应用;4其它先进标准:德国的DIN、英国BS,日本JIS;这些国家的标准大都是参照或等同美军标制订的有些国家甚至直接应用美军标,而不再另行制订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在某些专用新型连接器方面也有一些优势,例如:DIN47223的7/16(L29)系列、DIN47297的SAA系列及DIN41626的DSA系列等。
射频同轴连接器你认识几种?你平时有用到吗?很专业,很详细值得一观

射频同轴连接器你认识几种?你平时有用到吗?很专业,很详细值得一观射频同轴连接器,也为同轴连接头、同轴线缆接口,指连接两个轴的端部所用到的零件,以保证两个轴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
同轴连接头在连接应用中,有许多种同轴连接头可以选用,而且每种同轴连接头都是为特定目的和具体应用而设计。
1. BNC连接器:俗称Q9头,简称BNC头,英文Bayonet Navy connector,全名海军刺刀连接头,最初主要以军用为目的,目前已经在视频和射频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为最典型的同轴连接头,卡口连接保证连接迅速、接触可靠。
BNC头是一种安装方便且价格低廉的常见同轴连接器,工作频率可高达2GHz,在4GHz以上,开槽会辐射信号。
螺纹连接型,即TNC连接器(也为螺纹型BNC连接器)解决了信号泄漏的问题,TNC连接器工作频率可高达12GHz。
BNC连接头目前常用50Ω和75Ω两种特征阻抗。
2. N型连接器(Navy)为螺纹连接,于1940年出现,主要用于4GHz以下的军用系统;1960年进行了改进,工作频率提高到12GHz,后又提高到18GHz,常用为50Ω,有些75Ω产品也采用N型设计,其内导体直径较小,和50Ω的连接头不相容。
N型连接器是一种螺纹连接的中功率连接器,具有可靠性高、抗振性强、机械和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用于振动和环境恶劣条件下的无线电设备和仪器、及地面发射系统连接射频同轴电缆。
3. SMA连接器属于小型头(Subminiature A),由Bendix Scintilla 公司设计,最常用RF微波接头之一,螺纹连接紧凑、耐用,频率为DC-18GHz。
这种接头主要用于半钢电缆和固定连接的部件中。
因为SMA的介质支撑固定起来比较困难,大多数SMA连接头反向系数比其它可用于24GHz的连接头要大,为螺母连接,满足高震动环境对连接器的要求。
4. SMB连接器全称为Subminiature B,相比SMA连接器,采用为插拔式或卡入式连接,而非螺纹连接,这样连接与断开快捷方便。
rf同轴连接器各指标

rf同轴连接器各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RF同轴连接器是一种在射频(Radio Frequency)应用中常用的连接器,用于将射频信号传输到设备之间。
它具有很高的信号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无线网络、雷达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RF同轴连接器的各项指标,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连接器的特点和选择。
在选择RF同轴连接器时,一个重要的指标是频率范围。
不同的RF 同轴连接器适用于不同的频率范围,一般来说,频率范围越宽的连接器在传输高频信号时性能越好。
在选择RF同轴连接器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并选择适合的连接器。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阻抗匹配。
在射频传输中,阻抗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证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RF同轴连接器一般有50欧姆和75欧姆两种常见的阻抗匹配,而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设备的阻抗特性选择合适的连接器。
除了频率范围和阻抗匹配外,耐压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RF同轴连接器在传输高频信号时,需要承受一定的电压,因此耐压是连接器必须具备的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耐压越高的连接器在传输高频信号时性能越好。
RF同轴连接器的插拔寿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器需要经常插拔,因此连接器的插拔寿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插拔寿命越高的连接器在长期使用中性能越稳定。
RF同轴连接器的防护等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指标。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高温、高湿、尘土较多的环境中,连接器需要具备较强的防护性能,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选择RF同轴连接器时,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防护等级。
RF同轴连接器的各项指标包括频率范围、阻抗匹配、耐压、插拔寿命和防护等级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连接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选择RF同轴连接器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指标,选择适合的连接器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设备的稳定性。
【本篇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选购需根据实际需求和设备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看懂微波毫米波同轴连接器
说到微波电路,就不能不提及同轴连接器。
不管你的电路是在哪个频段,只要它是需要在频谱仪,网络分析仪等仪器上面测量,你就需要用到同轴连接器。
同轴连接器的种类有很多:SMA、SMB、SMC、APC-7、K接头等等。
不管你使用的是哪种连接器,在使用前都需要注意其适用的频率范围。
连接器的频率范围都受限于同轴结构中的第一个圆形波导传播模式的激励。
减小外导体直径将增加可使用的最高频率; 用绝缘体填充空间会降低可使用的最高频率和增加系统损耗。
而所有连接器的性能都受接插件接口质量的影响。
如果内外导体的直径偏离设计要求的尺寸、电镀质量差、或连接处间隙大,都会使接口的反射系数和电阻性损耗降级。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连接器,质量好的能够用在更高的频率,而且驻波系数更小的原因,当然假如你的电路频率比较低原创:关于微波毫米波同轴连接器的知识,或者就只是一个测试版,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你直接在城隍庙买几个十几块的那种也就冇所谓啦。
下面简单介绍下几种在测量和测试应用中常用的连接器。
APC-7 (7mm) 连接器
在所有18GHz连接器中,APC-7( Amphenol 精密连接器-7 mm)具有最低的反射系数,可提供重复性最好的测量。
这种连接器在1960 年代由HP 和Amphenol 两公司联合开发。
这是采用无极性设计的连接器,能适合有最苛刻要求的应用,尤其是计量和校准应用的要求。
1.0 mm 馈通
馈通适配器的一端是1.0mm 的阴性接头,另一端上是玻璃至金属的密封接口。
它适用于从同轴至微带线封装或电路板的超高频(达110 GHz) 信号跳变。
2.92 mm 连接器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用的K接头。
1983年,Wiltron 公司的William.Old.Field高级工程师在总结和克服先前推出的毫米波连接器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的K型连接器。
它能在DC-46GHz频带范围内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且能与现在已广泛使用的SMA连接器兼容,而且很快地被广大制造商认可,且成为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毫米波接头之一。
2.92mm 连接器能与SMA和3.5 mm连接器适配。
在46GHz频段使用时性能优良,而且价格比3.5mm 连接器要便宜;在18GHz以下使用时,性能要优于SMA接头。
所以,当你看到K接头与SMA 接头外型相差不多,但是价格贵了几十倍时千万不要诧异,那可是高级货啊。
2.4 mm 连接器
2.4 mm 连接器是HP、Amphenol和M/A-COM三公司联合开发用于50 GHz的连接器。
这项设计通过增加外壁厚度和强化插槽解决了SMA 和2.92 mm 连接器的脆弱性问题。
它能与SMA、
3.5mm和2.92 mm连接器精确适配。
但由于生产2.4mm连接器的厂商不如K型连接器的多,价格较高,所以应用没有K型连接器广泛。
1.85 mm 连接器
1.85 mm 连接器是1980 年代中期由HP公司,即现在的Agilent 公司开发的一种连接器,它的工作频率达到65GHz。
1988年HP公司把这项设计提供给公众领域,以推进连接器类型的标准化; 通过研制,几家制造商可提供几种这样的器件。
1.85mm连接器与
2.4 mm连接器适配,并具有同样的坚固性。
近几年来,1.85mm连接器已通过优化达到67 GHz 频率。
许多专家认为这种连接器是达到67GHz一般使用所可能的最小同轴连接器。
N 型连接器
N型(美国海军) 50Ω连接器是1940年代为低于4GHz军事系统所设计的连接器。
1960年代的改进把性能推进到12GHz,以后更达到了18GHz。
有些75Ω产品使用具有较小中心导体直径的N 型设计,但与50Ω连接器不兼容。
SMA 连接器
相信这是大家平时接触最多的连接器的,只要是做电路基本都会用过它,(除非你是做毫米波电路的,才有可能没用过原创:关于微波毫米波同轴连接器的知识)Bendix Scintilla 公司设计的SMA(微型A) 连接器是射频/ 微波最常用的连接器之一。
它采用半刚性电缆,适用于非频繁的连接。
由于固定介质支柱的困难,在使用到24 GHz时,大多数SMA连接器的反射系数要高于其它连接器。
3.5 mm 连接器
3.5 mm 连接器主要由HP,即现在的Agilent公司开发,早期由Amphenol制造。
它的设计策略是用常规SMA尺寸实现高可靠的物理接口,以实现数千次的重复连接,并达到34GHz。
1.0 mm 连接器
1.0 mm 连接器设计用于支持所有达110 GHz 方式的传输,这是能实现可靠和灵活互连的精密制造业的重要成果。
简单地总结一下:假如你所需测量测试的电路是在18GHz以下,你可以选择SMA连接器、N型连接器及APC-7连接器,具体选用那种,根据你的电路类型、成本等来考虑,假如你的老板钱多得没处花,你也可以用K型连接器等原创:关于微波毫米波同轴连接器的知识。
假如你测量和测试的是在毫米波频段,那你可以选择K型连接器或者2.4mm连接器。
为什么不选3.5mm连接器?因为与K型连接器相比,它既没价格优势,也没有性能优势(适用的频率也没K型连接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