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练习册:1.2 诗两首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课时作业2 诗两首

课时作业2诗两首[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荇.(.xìng)长篙.(hāo)漫溯.(sù)B.笙.箫(shēng) 撑.开(chēng) 哀.怨(āi)C.寂.寥(jì) 彷.徨(páng) 彳.亍(cì)D.凄婉.(wǎn) 斑斓.(lǎn) 笙箫.(xiāo)解析:A项,“长篙”中的“篙”应读“gāo”;C项,“彳亍”中的“彳”应读“chì”;D项,“斑斓”中的“斓”应读“lán”。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艳影彳亍冷漠凄婉B.颓杞寂寥彷徨迷惘C.凄清惆怅榆阴浮澡D.船蒿沉淀漫溯笙箫解析:B项,“杞”应为“圮”;C项,“澡”应为“藻”;D项,“蒿”应为“篙”。
答案:A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徐志摩死亡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B.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
C.用丁香结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的诗句。
D.《雨巷》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诗的意境深邃、丰富、并具有含蓄美。
解析:B项,最后一处逗号应改为句号;C项,应去掉引号内的句号;D项,最后一处顿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A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
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
(2)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一句应填入的语句是按照由高到低、由实到虚的顺序。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1单元-2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2诗两首本课话题——追求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在“我”的长久期待中,姑娘走近了“我”,却投出了“太息一般的眼光”。
这眼光意味深长,是定格在诗人的脑海中最深刻的印象,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是彷徨之情的真实流露。
“飘”字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和倏然而过的感觉,隐含着诗人孜孜追求的执着精神。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2014年4月20日晚,央视励志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总决赛落幕。
经过激烈角逐,民乐歌手冯满天成为首季节目的“出彩之星”。
在节目中,评委除了被他特别的演奏方式吸引,更被他30年来执着追求“非琴不是筝”的中阮古音打动。
为研制这种中国古代乐器,冯满天花了17年时间。
他寻访了许多制阮琴师,但结果让他很失望。
不甘失败的冯满天决定自己动手制琴。
他翻书学习,拆琴观察,又去探访西方做提琴、吉他的琴师。
为了去掉琴板上的音孔,冯满天足足琢磨了七八年。
最终在“出彩中国人”舞台上呈现了这把“仿唐隐孔中阮”,而在它之前,冯满天有47把失败品。
冯满天说,我们的文化就像是一颗闪亮的钻石,由于历史的沉淀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但用力擦拭后就会一点一点透出令世人震惊的光芒。
让中阮时尚起来,流行起来,是他毕生的追求。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叔本华我常常重复这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华兹华斯[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撑.着( ) 彷徨..( )( ) 彳. 亍.( )( ) 颓圮.( ) 河畔.( ) 荡漾.( ) 青荇.( ) 浮藻.( ) 沉淀.( ) 漫溯.( ) 斑斓.( ) 惆.怅( ) 【答案】 chēnɡ pán ɡ huán ɡ chì chù pǐ pàn yàn ɡ xìn ɡ zǎodiàn sù lán chóu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巷⎩⎪⎨⎪⎧雨巷.( )巷.道( ) (2)似⎩⎪⎨⎪⎧似.的( )相似.( ) (3)载⎩⎪⎨⎪⎧满载.( )记载.( ) (4)泥⎩⎪⎨⎪⎧软泥.( )拘泥.( ) (5)别⎩⎪⎨⎪⎧作别.( )别.扭( ) (6)悄⎩⎪⎨⎪⎧悄.悄( )悄.然( ) 【答案】 (1)xiàn ɡ hàn ɡ (2)shì sì (3)zài zǎi (4)ní nì (5)bié biè(6)qiāo qiǎo2.语境辨析法(7)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似.( )乎是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 )的。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诗两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new)

2 诗两首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轻轻地走入小巷。
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美字体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赏美文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细雨朦胧天地,青苔覆盖石板。
几只燕子披着油光发亮的外衣在雨里灵活地穿梭……这便是江南的雨啊。
你撑起一把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中。
狭窄而悠长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谁踟蹰的脚步?那隐匿在油纸伞下忧愁的容颜,是你还是我?淅淅沥沥的雨声,空空荡荡的小巷,只有雨声,这个小巷。
世界仿佛空洞得只剩下这片区域。
或者,是谁用如纱的云雾,将凡尘的喧嚣与干扰都置于远方?还是,撑着油纸伞的你,注定会与我相逢?天空是一种阴郁的青灰色,像你伞的色泽,明明是涌动着希望却又压抑在心中。
那屋檐下连绵的雨脚,是否就是你的心,化成一颗颗珍珠,嵌入暗绿的青石板上?雨在脚下绽出一朵朵丁香。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般的女郎,我就在巷尾与你默视。
你的伞,挡住了那张不熟悉的脸.那是等待千年后的失落,我叹息。
身边有淡淡的丁香花香,你是否闻到?来自梦里的,来自梦里的丁香花.可是总是我梦里忧愁孕育的希望,我将幽怨的目光投向你,你却依旧沉沦在自己的孤独里。
从未注意到,身边有一个一样孤独的人,深爱着丁香.终于,你走远了.擦身而过的一刹那,我的目光碎成无数,纷飞成雨.会不会有几滴贪婪地伏在你的肩头,奢侈地想要亲近你冰冷的体温?你是黑色的,在这白雾为纱的景象里,你永远都是一抹惆怅的背影.你留给我的,只有惆怅,只有背影。
坍塌的篱墙,残败的枯木。
在这暮春时节的雨中,竟是这般断人心肠。
诗人咏“惜春”,我却吟“怨春”,怨春来得太早,仿佛绿色是被雪渲染了似的。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1.2 诗两首过关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1.2 诗两首过关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0a56cb0975f46527d3e1c2.png)
第2课诗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A.彷.徨( ) 颓圮.( )比拟.( ) 漫溯.( )B.彳亍.( ) 沉淀.( )长篙.( ) 笙.箫( )答案:A.pánɡpǐnǐsùB.chùdiànɡāo shēnɡ2.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字。
A.如法____制河____金柳星辉斑____ 天上彩____B.悠长寂____ 一张一____民生涂____ 波光荡____答案:A.炮畔斓虹B.寥弛炭漾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默彳亍..着彳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到了颓圮..的篱墙颓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斑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寂静,空旷(2)走走停停的样子(3)坍塌,破败(4)灿烂多彩(5)摇摆,表示对诗人的欢迎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
《雨巷》是他的成名作,1928年该诗在《小说月报》上一经刊出,立即引起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称号。
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____________派的代表诗人。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2课 诗两首 同步练习.doc

诗两首同步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倩影(qiàn)青荇()栉风沐雨()呕心沥血()B.漫溯()笙箫()桀骜不驯()从容不迫()C.彳亍()颓圮()无济于事()载歌载舞()D.长篙()斑斓()荒谬绝伦()味同嚼蜡()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6.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7.对下列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8.比较《雨巷》《再别康桥》这两首诗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9.名句默写。
(1)我希望逢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散了,甚至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阅读与品味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1课时作业 1.2诗两首

1.2 诗两首[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撑.着(chēnɡ)彷.徨(pánɡ)凄.清(qī) 巷.道(xiànɡ)B.彳.亍(chì) 凄婉.(wǎn)颓圮.(pǐ) 迷茫.(mánɡ)C.河畔.(pàn) 荡漾.(yànɡ)青荇.(xìnɡ) 长篙.(hāo)D.寂寥.(liáo) 沉淀.(diàn) 斑斓.(lán) 漫溯.(shuò)【解析】A项,“巷”应读“hànɡ”;C项,“篙”应读“ɡāo”;D项,“溯”应读“sù”。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悠长愁怨冷寞惆怅B.静默彩虹榆荫太息C.浮藻揉碎招摇作别D.艳影哀怨笙萧篱墙【解析】A项,寞—漠;B项,荫—阴;D项,萧—箫。
【答案】 C3.(2014·永州高一检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由江西省文化厅主办的“江西风景独好——2014年北京·江西文化月”在京开幕,此次文化月既有文化________,又有时代追寻。
(2)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一定不能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不然你就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________,甚至可能走上歪路。
(3)2014年索契冬奥会女子冰球赛场的观众席上,许多观众头戴色彩________的装饰物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
A.积淀徜徉斑斓B.积淀彷徨斑斓C.沉淀彷徨斑驳D.沉淀徜徉斑驳【解析】积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凝聚,积累。
从适用对象考虑,句(1)应选“积淀”。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
根据句(2)的“十字路口”来看,应选“彷徨”。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第2课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

第2课诗两首(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愁.怨丝绸.稠.密凑.数惆.怅B.凄.婉萋.萋颀.长祈.祷绮.丽C.寂寥.悖谬.屠戮.蓼.蓝绸缪.D.斑斓.贪婪.蓝.天山岚.阑.干2.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________的诗歌作品的。
②徐志摩把对母校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徐志摩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B.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
C.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生动感人。
4.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
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________。
(2)一别两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________,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文本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雨巷》中的文段,完成5~6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诗两首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解析: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应指思路畅通;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D项“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合。
答案:A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B.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间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雨巷》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独行者在雨巷中的徘徊,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给人朦胧美感的象征性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诗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着(zhǎng)彷.徨(páng) 凄.清(qī) 巷.道(xiàng)B.彳亍..(chì chù) 蓠.墙(lí) 颓圮.(pǐ) 迷茫.(má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hāo)D.斑斓.(lán) 沉淀.(diàn) 似.的(sì) 泥.古(nì)2.下列各项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静默寂寥艳影色彩斑斓B.竹篙漫溯凄宛惆怅而归C.笙箫繁衍挑衅彳亍独行D.记载哀怨浮藻碧波荡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________,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虽然社会上不乏批评之声,但他们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②“表叔”才倒下,“房叔”就出来,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还有多少个“表叔”“房叔”?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所有官员应当________,促其公布财产,接受公众监督。
③许多中介为促成交易,________,做出迎合买卖双方交易意向的虚假承诺,使得消费者往往因缺乏有效的书面证据,不能依法维权。
A.标新立异等量齐观口若悬河B.独树一帜一视同仁口若悬河C.标新立异一视同仁信口开河D.独树一帜等量齐观信口开河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赏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使我感受到了徐志摩对母校的深深惜别之情。
B.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 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 我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迅速培养一批人才。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
______________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这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 ①④②③⑤B. ②③⑤①④C. ①④③②⑤D. ②①④⑤③6. 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B.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C.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D.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7.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翡冷翠的一夜》。
B.“新诗”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完全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C.戴望舒,现代诗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D.《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二、课文精读阅读《再别康桥》,完成题目。
8.下列对本诗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第一节中把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这一美丽的意象,再用三个“轻轻的”,把这感人至深的情思拉得绵长久远,让人不禁感到淡淡的怅然。
B.第二、三、四、五节,诗人连续用了“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几个意象,来描写其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情景,流露出他对在康桥的那段美好的人生经历的留恋之情。
C.诗人在第二、三、四、五节奔放高亢的情感,在第六节突然转为低沉,其选用了“别离的笙箫”、“沉默”的“夏虫”和“康桥”几个意象,颇有几分“欲语泪先流”的低沉、哀婉。
D.“云彩”这一意象在诗歌结尾再次出现,象征了诗人在康桥的这一段人生经历,又映照出诗人自己追求“诗化人生”的信念。
“不带走一片云彩”透露出诗人的无限感伤。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其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C.第二节描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绝望之情。
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10.下列对诗句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第四节中“那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荫蔽日,非常清凉。
此时的诗人浮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的美好情景。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第五节诗人面对美景又被勾起了美好的回忆:当年自己曾“撑一支长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地愉快!D.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
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三、同步拓展11.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偶成戴望舒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其因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的道理,这种结构使其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中出现的“如果”“重到”“再看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期盼生命循环而不得的悲观意味。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14.某中学将于“五四”青年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
(每段不超过50字) 徐志摩《再别康桥》衔接语:(1)戴望舒《雨巷》衔接语:(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5.《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不少于50字) 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2诗两首1.B[解析] A. 撑.(chēng)着,巷.(hàng)道;C. 长篙.(gāo);D. 似.(shì)的。
2.B[解析] “宛”应为“婉”。
3.C[解析]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口若悬河: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
4.C[解析] A. “通过……,使……”缺主语。
B. “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
D. 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5.B[解析] 文段的整体思路是从旧诗写到新诗,注意“它”“同时”“尽管”等词语。
6.A[解析] 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B[解析] 新诗也讲求格律与押韵,只是与古典诗歌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也不像古典诗歌那样严格而已,比如说《再别康桥》《雨巷》都有押韵。
8.D[解析] 说“感伤”不当,应是一种淡淡的哀愁。
9.C[解析] 第二节没有表达感伤、绝望之情。
10.C[解析] “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作者的想象。
11.D[解析] 无“期盼生命循环而不得的悲观意味”。
12.[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
(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 第(1)小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写景类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分析时要抓住景物特点。
第(2)小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此题具有开放性,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允许肯定和否定现有说法的,但要自圆其说,并且紧扣诗歌的基本思想情感。
[读懂诗歌]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
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
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13.(1)这首诗描写了“乱烟”“碧砌”“飞月”“离亭”“江山”等景物。
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伤感(或孤独惆怅)之情。
(2)“寒”字用得好。
一个“寒”字表面上写夜气寒凉,而实际上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孤独,“寒”字将“此夜”注入离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凸显了诗歌的境界。
[读懂诗歌]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