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2:4.2 核心考点“3S”技术的应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2:4.2 核心考点“3S”技术的应用

(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 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材料,获取信息 信息:① 第二步:审图表,知识对接 信息:② 第三步:正确解答
[答案] (1)D (2)D
“3S”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 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 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表达 等。三者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角度 “3S”技术及应用
(2018·长春上学期质检一)“滴滴出行”是一款综合性的网
络约车软件,具有查找附近可用车辆、规划最优出行路线等功能。
据此完成 1~2 题。
1.“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滴滴出行”需要明确出发地和目的地,需要用到 全球定位系统(GPS);需要明确路线,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 C 项正确。
[答案] D
(2016·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 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 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距今 5 千年(图乙)和距今 5 百年 (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 2 题。
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网络构建 Z
结网建体 理清脉络
名师点拨: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讲内容对地理环境 与区域发展的考查主要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相关的区域统计图 表等资料,考查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发展、成因以及两区域 地理要素的差异、成因。题型以综合题为主,图表形式呈现多样 化,难度较大。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常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是区域地理考查的主流,今后仍会以新 颖的图表材料为载体,考查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推断地理要素间 的联系、区域特征,对比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地理信息技术-word文档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地理信息技术-word文档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地理信息技术【高考命题剖析】该专题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通过现代信息联系的新技术以及资源开发、灾害监测等热点为背景,考查3S技术和数字地球的应用,通过比较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及用途,区别其应用范围和意义。

从考查形式看,有综合题,但更多的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如2018课标高考全国文综9~11题、2018北京高考文综10~11题。

从能力要求看,注重于读图、用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本专题内容专题性增强,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到进行城市管理、资源调查、国土规划,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旅游出行、交通查询、看病求医等都离不开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以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为载体,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文化、经济、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2.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如洪水、干旱等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荒漠化加剧等问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宏观上为政府提供的科学信息。

3.以大型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特点。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核心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归纳总结】1.3S技术之间的关系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2.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应用的区别:遥感技术获取的常为呈面状的地理信息,其范围一般较大;全球定位系统获取的为点状的地理信息,非常精确。

3.3S技术的综合运用与数字地球的区别。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12.2《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12.2《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
地下蕴藏矿产的地区,
矿产资 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
地表反射或辐射的电磁
资 源 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
波与周边地区不同

现”矿产

不同地表资源反射或辐
水、土 通过遥感图像,用图像处

射的电磁波不同,相同
地、森林 理技术,提取相关资源的
资源在不同状态下反射
等资源 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20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4.手机 GPS 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
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21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解析:第 3 题,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这 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GPS 技术本身不能扩大人们 的出行范围;随着 GPS 技术的普及,人们使用越来越方 便,民用 GPS 发展很快;GPS 定位至少需要 4 颗卫星, 不是有信号就行。第 4 题,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 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GPS 没有监视和查寻功能。
(3)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6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对点演练
1.(2016·汕头模拟)监测雾霾分布最适合采用的地
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数字地球(DE)
解析: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快速及时等优点,因 而适宜用来监测雾霾分布。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 用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9-3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9-3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
号接收机
项目 遥感技术(RS)
工作 过程
特点
目标物→收集→接 收、处理、分析→ 图像、数字
探测范围大、获取 资料速度快、受地 面限制少、获取信 息量大、应用广
资源普查、灾害监 应用 测、环境监测、工
程建设及规划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
信息源→数据采集、 处理→数据库→数据 分析→输出、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第3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知识点1 3S技术 1.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应用的 综合性技术,核心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知识点2 电子地图与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CIS能解决的问题:地理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 ,趋势分 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考点一 遥感技术的应用 表说考点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 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资 源
矿产 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 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术“发现”矿产


生物 资源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技 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 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答案 C
“3S”技术手段的选取 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 技术时应认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 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 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 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 “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 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 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 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
Leabharlann 境监测• 中亚咸海水面变化
• 汶川地震
灾害监测
灾害动态监测
矿产开采监测和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
资源普查 陆地水资源调查
海洋资源调查 植被资源调查
水污染监测 森林病虫害监测
环境与灾害监测 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 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 旱涝灾害监测 海洋赤潮灾害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城市遥感调查、考古调 查、军事、大型工程监测以及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 及时的数据等方面。
试题类编
4.(2014·广东,10,4分,难度★)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 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 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 ) A.公路 B.菜园C.鱼塘 D.果园 解析:题中四种地物热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是公路、菜园、果园、 鱼塘,所以,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高的应是公路,在同一幅热红外遥 感影像中最亮。
解析第(2)题,突尼斯中南部以沙漠为主,人类活动较少,距海较远,森林覆 盖率低,自然地理事物单调,现代人文地理事物少,遥感考古受干扰少故,D项 正确,A、B、C项错误。 命题意图:考查遥感的特点、区域特征
考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
试题类编
3.(2015·江苏,17~18,4分,难度★)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 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 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考点1:遥感技术的应用
试题类编
(1)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 ) A.山谷 B.山脊C.冲积扇 D.盆地 (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D ) A.减少了1 800平方米 B.增加了1 800平方米 C.增加了2 700平方米 D.减少了2 700平方米 解析第(1)题,图中甲地颜色较深,多为水体和植被,上端与冰舌相连, 利于冰川融水的汇集,故可判断为山谷。第(2)题,对比图示可 知,1973年冰川占18个格,2009年冰川占15个格,减少了3个方格,每 个方格面积为900平方米,故冰川面积减少了2 700平方米。

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版)

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1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版)

专题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高考预料定位】本专题可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结合各类资源的普查、环境和灾难的监测考查遥感的应用。

其次部分是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结合野外测量、飞机、轮船的航行等考查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了在沙漠逃命、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运用。

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但分值不重。

从实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实力,考查了学生关于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实力,图文转换实力。

【核心学问精讲】一、遥感技术的应用1.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难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详细应用分析如下:等数据环境、灾难监测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改变及其影响、植被改变、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改变,使环境得到爱护和改善灾难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利于防灾减灾2.遥感技术的应用2.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不意味着卫星定位必需运用4颗以上的卫星。

依据3颗卫星供应的材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

有4颗卫星供应材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外,还可以快速计算出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

因此,运用3颗卫星就可以粗略定位了。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探讨中的应用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应用主要功能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供应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城市抗灾减灾实时跟踪灾难发生、发展过程,对灾难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协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复原工作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料与模拟【2011年高考题】(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7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高考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复习学案

高考地理 地理信息技术复习学案

《地理信息技术》学案【考纲说明】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知识回顾】1.3S技术之间有何联系?它们在应用方面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信息提供三维坐标,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遥感技术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来源;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分析的数据资料可以为全球定位系统及遥感技术服务。

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更新、管理、分析。

2.现代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①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②探测范围大;③受地面条件限制小;④手段多,用途广。

3.利用GPS技术对某点定位导航为什么至少需要4颗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是精密的三维坐标、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确定静止物体坐标至少需要三颗GPS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四颗GPS卫星。

4.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你是如何理解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叠加,就形成不同的主题的地图。

例如,分析影响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的自然条件,可以利用图层叠加功能,在地图素材库中选取不同的图层,如中国政区界、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降水量线、中国地形三级阶梯示意图等,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专题地图。

【案例剖析1】 (07年广东)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A.指南针B.GPS设备C.遥感图象D.地形图【知识总结1】全球定位系统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 GPS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3.特点: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精华版)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精华版)

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精华版)第一部分 地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部分 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导学案“3S技术专题重难点 1.GIS的概念、应用,尤其是与城市管理 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常考点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可以看出对“3S技术”专题考点的考查难度不算大,多注重对基础原理和基本应用的考查。

从考查内容看侧重“3S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考查形式看多以源环境和城市等热点问题为背景。

近几年年高考命题形式除遵循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外,还可能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1、遥感技术(RS(1)、工作原理和特点(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

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原理资源普查矿产资源应用遥感图像可以划分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相关资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环境监测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等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监测2、全球定位系统(GPS)(1)、工作原理与功能(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GPS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

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1)、应用和特点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2 )、核心知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获取外界地理信息,其本身主要 表现在对地理信息的处理上。

主 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 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 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首要工作是 建立地理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数据存 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 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 GIS 系统往涉及部分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

二、“ 3S 技术的应用与区别 (一) 、GPS (全球定位系统)1、把握关键词: ――定位、导航、三维坐标、地理位置、高程、深度、时间、速度、精确、精准等。

2、 注意应用对象: —— 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或移动) ;――面状地理事物极缓慢的空间变化(如板块运动) 。

(二) 、RS (遥感技术) 1、 把握关键词: ――电磁波特征差异、获取信息、监测、普查、勘探、动态监测、卫星影像等。

2、 注意应用对象: ――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面状地理事物较快的空间变化(如河流、湖泊的水量变化、三角洲的面积变化、冰山移动、海 岸线变迁、台风移动等) ――面状地理事物电磁波特征的变化(如粮食生产情况、森林火灾情况、水体污染情况、森林覆盖 率情况等) (三) 、GIS (地理信息系统) 1、 把握关键词: ――查询、统计、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储存、图层(叠加) 、趋势分析、模式分析、模拟模型等。

2、 注意应用对象: ――GIS 不能直接获取信息, 信息获取依靠 GPS 和RS ,故通常GIS 与GPS 或RS 联合使用(如GPS 和 GIS 、RS 和 GIS ); ――GIS 单独使用时应该强调只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注:地理信息系统(GIS )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区别与联系;遥感、全球定位系 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 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 3S 技术之间的联系可以简单地用下图表示: 定位 提供 新信息m 占 GPS > RS 信―g GIS >用尸 课前准备对有关信息进 行分析、加工 利用查询检索、 空间分析等功能 结合遥感、全球 -定位系统等提供 的地理信息 建立能反映区域内部联系,揭示区域 结构、特征的模型 对区域内的各种条 、件进行精确的分析、 评价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 进行动态监测及评 估预测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1、概念:简称___ ,是指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禾廿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最初为解决_________ 而出现,但现在它已成为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3 、组^成: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地理数据的和____ ,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建立GIS的首要工作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进行数1、概念和原理简称_____ ,是指借助对 ______ 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特点:监测范围,可覆盖整个地球,能______ 、、______ ,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3、工作过程:信息----- --- 信息--- 信息--- 信息——遥感应用4、组成:RS由_________________ 、、、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遥感与资源普查11、________ 资源、_________ 资源、_____ 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2、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或_________ 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

3、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确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等数据,为农业、 ______ 、_________ 、等部门提供服务。

全球定位系统1、概念:简称_______ ,是具有在____________ 进行全方位、实时_________ 与 ____ 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组成: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1、 应用领域:GPS 的最初设计主要是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已 在 __________ 、 、 ________ 、 ________ ,以及 ________ 、 、 、 、 ______ 等 部门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逐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科学家们还用它来监 测 ___ ,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 GIS 和RS 结合,为 、 、 服务 等。

2、 GPS 的定位精度静态导航定位 厘米级甚至 ___________ 精度 动态定位一一 ______ 以内的精度 速度测量一一 _______ 级精度 时间测量—— ________ 级精度 3、 车载GPS :多应用于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与 ______ ,海关、公安、海 防等部门对车辆的调度与监控等。

巩固练习:F 图为宁夏枸杞种植适宜状况分布图,读图完成 1 — 3题:1、 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A 、 发展生态农业B 、 发展出口创汇农业C 、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D 、 发展特色农业2、 宁夏枸杞种植的主要分布区属于()A 、 温带森林带B 、 温带荒漠带C 、 温带草原带D 、 山地垂直带3、 上图的形成,主要是依赖那种技术完成的()A 、GPS 技术B 、GIS 技术C 、RS技术D 、数字地球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 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

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

海拔高度在1173— 4504米之间。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年平均气温14.1 C ,年均降水量 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

据此完成 4—6题。

4、 灾情发生后,对获取第一手资料、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A 、RS 技术B 、IT 技术C 、GIS 技术D 、GPS 技术5、 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持续 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 39*N则N37* N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B 、 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C 、 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D 、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6、舟曲县地处()A 、我国内流区域 C 、我国干旱区“ 3S 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回答 7— 8题。

7、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 其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A 、RS 技术B 、GIS 技术C 、GPS 技术D 、观测资料&目前许多出租车上也安装了导航设备。

给出租车进行导 航使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 、RS 和GPS 技术B 、GIS 和GPS 技术C 、GPS 技术D 、RS 、GIS 和 GPS 技术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7万亩,人均未利用地 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

右图是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9—10题。

9、 获取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B 、GISC 、GISD 、数字地球10、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B 、热量充足,生产期长C 、临近黄河,水源充足D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美国宇航局(NASA )公布热带风暴袭击缅甸前后对比照片。

左图是2009年4月15日拍摄的景象,右图为5月5日遭袭击后所拍摄的画面。

回答11—12题。

11、获得此照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 、我国季风区D 、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区A 、遥感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电视12、缅甸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遥感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电视下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该断层每年 以大约5厘米的速度滑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