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限时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2:2.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题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6·绍兴期中)下图中绕转天体为地内行星。
太阳处于最大地平高度称为上中天(图中P地),太阳连续两次处于上中天为1昼夜。
绕转天体自转周期为t,公转周期为T,且3t=2T。
读图回答1-2题。
天体的自转与公转1.设绕转天体1年(公转1周)为Y,1昼夜为D,则( )A.3D=2Y B.2D=3Y C.D=2Y D.2D=Y2.白天,绕转天体地表温度远高于地球,主要是因为绕转天体( )①公转周期长②白昼时间长③与太阳距离较近④大气层很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某国际航班从罗马经18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星期一17:10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完成第3-4题。
3.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A B C D4.飞机从罗马(东1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16:10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地理坐标为(66°34′N,0°)。
据此回答5-6题。
5.O点的地理坐标为( )A.0°,0°B.23°26′N,180°C.23°26′N,0°D.0°,180°6.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8时 B.6月22日20时C.12月22日8时 D.12月22日20时7.(2016·绍兴模拟)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在图中D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达到一年中极值的是( )A.白昼长度 B.正午影长 C.温度 D.降水量(2016·盐城一模)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完成8-9题。
8.图中四地,按纬度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9.对此日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均位于东半球B.①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纬度值相同C.当①地正午时,④地处于黑夜D.③地的经度为120°E(2016·贵阳期末)M地某日零时观察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12时观察到的太阳高度角均为45°。
新编高考地理总复习1.3地球的运动及地理的意义练习

新编高考地理总复习1.3地球的运动及地理的意义练习一、选择题读“地球表面某地区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不同,原因可能是A.a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大B.a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C.b点海拔较低,线速度较小D.b点海拔较高,线速度较小解析读图可知,b处线速度大,而纬度与a相同,故b地海拔高于a地。
答案 B2.有关b所在区域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平坦,农业发达B.b处是一条重要分界线C.以东河流凌汛现象不明显D.航运便利解析由该地的自转线速度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b地处于乌拉尔山上,地形复杂,海拔较高,线速度大。
乌拉尔山以东有鄂毕河、叶尼塞河等自南向北流的河流,凌汛现象明显。
答案 B(2010·安徽七校联考题)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3~4题。
3.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可知,这必定是从丁处观察的结果。
答案 D4.从a到b的方向是A.向东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D.先东南后东北解析由于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前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近,向南,后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答案 B5.当东半球全部为白天时,北京时间是A.15时B.14时20分C.14时D.15时20分解析整个东半球是白天,说明晨线与20°W重合,昏线与160°E重合,故北京时间为15时20分。
答案 D(2010·南京模拟)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图”,回答6~8题。
6.a是二分二至中的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7.b纬线的纬度是A.0°B.23°26′C.66°34′D.90°8.造成图中两个阴影面积大致相等的因素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黄赤交角④地方时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了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两极地区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
高中地理训练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2日晚8点在中国广州开幕。
当天下午2点,小明乘火车从武汉前往广州观看开幕盛况。
据此回答1、2题。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地球公转的周期C.一个太阳日D.23时56分4秒2.火车行进时,经过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总体变化是()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先变快后变慢D.先变慢后变快【解析】我们日常的一天是以太阳为参照确定的。
从武汉到广州,纬度越来越低,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 1.C 2.A(2011·江苏宿迁致远中学高三考试)下图中AB弧是昏线,BC弧是晨线,据此回答3~5题。
3.此时,下列四个城市中白天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B.广州C.武汉D.北京【答案】 D4.此时,北京时间是()A.11点B.10点C.9点D.12点【答案】 A5.全球与图中D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A.大于全球的一半B.小于全球的一半C.等于全球的一半D.全球处于同一日期【答案】 B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
读图,完成6、7题。
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0°N,0°)B.(20°N,0°)C.(20°N,180°)D.(10°N,180°)【解析】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ABC曲线为晨昏线,由图中所示纬度判断极点为北极点;从图中分析可知,70°N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可以判断太阳直射20°N;由全球处在同一日期可知,180°经线为0时经线,说明太阳直射0°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N,0°)。
【答案】 B7.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A.3°~37°B.3°~30°C.16°~37°D.16°~42°【解析】 B点纬度为70°N,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纬度为73°N(由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得出),那么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为37°,因此排除B、D两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题含答案下图为江苏省某中学教学楼(局部)顶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
下列教室最能符合此条件的是()A.甲教室B.乙教室C.丙教室D.丁教室2.当乙教室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减小时,()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慢C.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不断变大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0线以东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国际标准时接近()A.7时20分B.19时20分C.16时40分D.4时40分4.半年后,我国下列古诗中描述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A.霜叶红于二月花B.千树万树梨花开C.二月春风似剪刀D.接天莲叶无穷碧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图示方式(可调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平面的夹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时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a为()A.23°26′ B.35°C.66°34′ D.55°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B.重庆C.拉萨D.上海我国某市M中学(如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3:30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日这天,M中学的地理实践小组测得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3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M中学位于思南中学(28°N,108°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8.冬至日这天上午九点,M中学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旗杆影子指向()A.操场球门A B.篮球场C.操场球门B D.排球场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晨昏线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为南极俯视图B.C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C.站在B点上的人正看到日落D.B点的地方时为3点钟10.图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16°N,此日与伦敦(51°30'N)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纬度地点大约是()A.9.5°N B.29.5°N C.19.5°S D.39.5°S为了使正午阳光刚好照射到晾衣杆上,我国某地一同学发现自家的阳台上伸缩式晾衣杆的绳索长度在不同的季节需要调整(如下图)。
高一地理 必修1 地球运动及其影响练习题

高一地理必修1 地球运动及其影响练习题选择题: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北极圈是黄道北侧纬度66°33′B. 北极圈是黄道南侧纬度66°33′C. 南极圈是黄道北侧纬度66°33′D. 南极圈是黄道南侧纬度66°33′2. 夏至时节,我国长春市中午12时此时 GMT 是:A. 4:00B. 5:00C. 6:00D. 7:00简答题:1. 请解析什么是赤道两次交点。
由于地球既有自转又有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和地球自转轴平面并不重合,而是相交于一条线,这条线称为黄道。
通过黄道和天球的交线称为春分线和秋分线,该交线所在的平面称为黄道面。
春分和秋分分别对应黄道上的两个点:天文学上的分点。
在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中,相当于把天球抛到太阳周围来看,因天球是无限大的,所以春分点与秋分点在天球上是两个点,而在黄道上是重合的。
赤道(地球自转轴所在的平面与地表相交的圆)穿过春分点和秋分点,称赤道点(A、D)。
赤道在黄道面上的两个交点就是赤道两次交点(B、C)。
2. 请解释偏远地区白昼时间延长的原因。
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季节变化只是因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地球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而半球地面倾斜导致的季节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的倾斜角度的改变所造成的。
地球自转轴相对于黄道面的夹角恒定,这个夹角是23.5°左右,是固定的。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当某一半球(一个“半球”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轴线旋转自然地分成的一半)的太阳高度角大于0度时,这个半球就处于白昼,高纬度地区由于白昼时间过长,照射持续时间的加长,导致温度逐渐升高。
计算题:1. 某人在广州日落时间为18:08时观察到太阳的半径( R )为0.25 °,请计算太阳的实际半径。
∵太阳在广州日落时间为18:08∴太阳此时实际上在地平线以下所以应该是太阳大气折射造成的,可以估算偏移角度为(0.5°~1°),取平均值(0.75°)。
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检测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检测题及参考答案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
如图是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回答下列小题。
1. 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正北B.6时正东C.12时正南D.18时正西2. 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3月31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C.7月3日前后D.9月12日前后3. 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A.0°B.12.5°C.22°D.34.5°1.C2.A3.B日晷,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但其设计原理都是相同(即指针指向北极星或相反方向)。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日晷的使用受()条件限制。
A. 纬度B. 季节C. 天气D. 地形5.日晷的指针投影运行的方向是()A. 顺时针B. 逆时针C. 南北半球相反D. 正午晷针指向正北6.若在北回归线设立一个日晷,则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A. 0°B. 23°26′C. 66°34′D. 90°4.C5.C6.B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
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为更好的开发销售市场,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下列城市不适合作为测试地的城市是A.广州B.上海C.杭州D.乌鲁木齐8.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大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小7.D 8.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训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第一册

第2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必备知识基础练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1~2题。
1.当日与次日白昼时间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2.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1题,当日与次日白昼时间的差异即昼夜长短不同,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A正确。
第2题,昼长与12的差值的绝对值越大,纬度越高;反之,纬度越低。
从图示表格中的日出、日落数据(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可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②。
B正确。
近年来全国各地房价普涨,使得民众购房慎之又慎。
据此完成3~4题。
3.为保障采光及日照需求,在我国购买一楼住宅的最佳看房时间是( )4.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等高度楼房楼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3题,楼房的间距主要考虑一年中前面楼房对后面楼房的遮阳问题,由于北半球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楼房的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因此冬至日为最佳看房时间。
第4题,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选项中哈尔滨的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楼房的影子最长,所以楼间距应该最宽。
读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这一天以后,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6.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推断,错误的是( )B.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它与直射点的纬度距离D.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5题,据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判断此时为冬至日。
绵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变大,B正确。
第6题,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23.5°,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年变化幅度为47°,C错误。
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
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 下 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 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下 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 19~20 题。
19.该地位于北京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4.(2020·北京高三月考)下图表示某日我国四城市日出日落时刻。 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推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在 4 月初 B.北京比武汉正午时的日影短 C.哈尔滨河流正值汛期 D.该日,广州日出方向为东南
D [读图可知,该日图中四城市昼短夜长,表明太阳直射南半球, 4 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A 错误;北京纬度较武汉高,正午太阳高度 角较小,正午时日影更长,B 错误;该季节哈尔滨河流处于枯水期, C 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极昼、极夜地区除 外),D 正确。]
6.游客此次旅行,在出发地、目的地可见到的是( )
A.出发地梧桐叶落
B.目的地大雪封山
C.出发地繁花似锦
D.目的地凉风习习
[答案] 5.C 6.D
(2020·湛 江 市 高 三 期 末 ) 下 表 为 我 国 两 所 中 学 作 息 时 间 表 ( 部 分)(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夏季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 7:30(当地时 间)。据此,完成 7~9 题。
(2020·河北省高二期末)小明从上海出发去加拿大某城市旅游,在
飞行途中,他发现客舱显示屏上同时展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 5~6
题。
飞行速度 842 千米/小时 目的地当地时间 3:30
飞行高度
9 000 米 出发地法定时间 19: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106: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重点、难点剖析】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判定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如下: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即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东经0°到180°,0到-12对应西经0°到180°。
如下图所示:实际操作方法: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
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
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
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
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
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
2.日期的区分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另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如下图所示: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特别提醒】特殊时间的确定(1)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00;(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00(24:00);(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4)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5)晨昏线与极夜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6)晨昏线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00(24:00)。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一般情况下,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
(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推算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出地理纬度。
(2)计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任何一天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楼间距:为了获得充足的日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
(4)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
(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
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度差。
【特别提醒】春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南,日落时日影朝东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北,日落时朝东北。
三、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1.昼夜长短的判断(1)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
(3)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同,而且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24小时。
(4)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5)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6)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且距二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时间=24-昼长时间四、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1.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形式多变,判读时要抓住以下关键的“点、线、面”。
2. 晨昏线的应用角度分析(1)确定时间: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出交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利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确定出切点的时间为0时或12时;然后利用确定出的时间,结合题目中的其他信息进行计算。
(2)确定日期(或季节):利用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来确定日期或季节。
当两者重合时为春、秋分;当两者不重合时,再看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度数,根据度数的情况来判读出日期或季节。
(3)确定太阳直射点:在利用晨昏线确定出某地的时间后,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判断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后,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题型示例】题型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判定【例1】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1.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C.14:00~15:00 D.17:00~18:001.A【解析】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
当地时间8:00~9:00,北京时间为16:00~17:00,都处于工作时间,故选A。
【举一反三】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变式探究】(广东文综)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 B.1/3C.1/6 D.1/9答案 D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10.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甲B.乙C.丙D.丁9.A 10.D [第9题,该日晨昏线经过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与赤道的纬度差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
第10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交点上,就观测者而言,甲、乙、丙三地太阳均位于东南方向,丁地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D项正确。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11~12题。
1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3.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13.D [春节假期期间为2015年2月19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的南京应日出东南,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向赤道,南京昼夜长短逐渐接近等长,位于南半球的长城站的昼长逐渐变短,日落时间提前,B、C项错误;太阳直射点北移,则位于南半球的长城站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D项正确。
]【变式探究】(海南地理)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地的经度为( )A.30°E B.30°WC.60°E D.60°W1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C.50°N D.50°S答案11.A 12.C考点三、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例3、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回答1~2题。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台湾海峡D.台湾海峡→青岛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1.A 2.B [第1题,4月5日我国帆船手荣归青岛港,根据图中航海路线可知,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段航线顺盛行西风并顺西风漂流,顺风顺水,A项正确;非洲以南→南海段航线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并不完全顺风;南海→台湾海峡、台湾海峡→青岛段航线多盛行偏北风,故B、C、D项错误。
第2题,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青岛应该日出东北方向,A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青岛应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项正确;此时北半球越往北昼长越长,C项错误;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时青岛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比春分时近,故正午日影较春分短,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