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详细版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详细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包括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2. 理解并能运用控制结构,如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3. 学会使用数组、函数和指针进行程序开发,并能理解它们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4. 熟悉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文件操作以及简单的错误处理机制。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出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能够阅读和分析C程序代码,理解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
3. 能够使用调试工具检查和修正程序中的错误,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初步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探究计算机科学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勇于面对编程中的挑战。
3.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责任感,理解程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认识到编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 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的C语言程序设计,旨在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编程有一定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教学活动。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
3.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 变量与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达式- 输入输出函数-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 控制结构- 选择结构(if-else)- 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函数与数组- 函数定义与调用- 数组的使用- 二维数组4. 指针与字符串- 指针的概念与使用- 指针与数组- 字符串处理函数5. 文件操作与错误处理-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文件的读写操作- 简单错误处理6. 综合项目实践- 项目需求分析- 功能模块划分- 编程实现与调试- 项目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语言基础第二周:控制结构第三周:函数与数组第四周:指针与字符串第五周:文件操作与错误处理第六周至第八周:综合项目实践教材章节关联:《C程序设计》第一章至第五章,涵盖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所有知识点,为综合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篇一」c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第一章基础掌握1.1 实验目的掌握C程序设计编程环境Visual C++,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1.2 实验要求在报告中记录建立、保存C程序实习过程。
1.3 实验基本内容编写程序,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Hello World”(1)程序:1)编译如下程序:#includeVoid main{printf (“Hello World! ”);}2)链接。
执行Build-命令。
3)运行。
执行Build Execute 命令。
显示结果。
4)关闭程序工作区。
(2)运行结果:输出结果:Hello World!总结: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第二章数据类型2.1 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正确使用以及C语言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和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2)通过编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算符的确切含义和功能。
2.2 实验要求(1)在报告中记录建立、保存C程序实习过程。
(2)完成典型题目,分析遇到的困难和实验中的收获。
2.3 实验基本内容输入程序,观察输出结果 1>./*test2.1c*/1)编译如下程序: #includevoid main{char ch; int k;ch='a',k='b';printf("%d,%x,%c",ch,ch,ch,ch,k); printf("k=%%d ",k) }2)链接。
执行Build-命令。
3)运行。
执行Build Execute 命令。
显示结果。
4)关闭程序工作区。
2>./*test2.2c*/1)编译如下程序: #includevoid main{float a1,a2; double b1,b2; a1=1234.12; a2=0.000001; b1=1234.12; b2=0.000001;printf("%f,%l f ",a1+a2,b1+b2);}2)链接。
c语言课程设计-兰州交通大学

------------------------------------");
printf("☆☆☆☆☆☆☆☆☆☆☆☆☆☆☆☆☆
☆☆☆☆☆☆☆☆☆☆☆☆☆☆☆☆☆");
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D 综合题源代码
//课程信息结构体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性质 //课程学时 //开课学期
//首页 //登陆 //退出界面 //学生登陆菜单 //管理员登陆菜单 //选择课程 //新增课程 //删除课程 //学生查询函数 //管理员查询函数 //学生浏览函数 //管理员浏览函数
模块一:头文件,变量定义,函数的声明。对系统所使用的变量进行定义, 对函数进行声明。
模块二:登陆密码和首页。声明函数void shouye()和void denglu()。 模块三:管理员对课程信息的添加。声明函数void kc_xinzeng(),通过 fp=fopen("course.dat","wb")写入信息。 模块四:管理员对课程信息的删除。声明函数void kc_shanchu()为管理员删 除课程信息函数。 模块五:管理员对课程信息的浏览。 声明函数void gi_liulan()为管理员浏 览课程信息函数。
printf("☆☆☆☆☆☆☆☆☆☆☆
☆☆☆☆☆☆☆☆☆☆☆");
printf("--------------------
☆☆
--------------------");
printf("☆☆☆☆☆☆☆☆☆
c程序评分系统

《程序设计基础(C)》课程设计报告评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日期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评分一、设计目的1、通过本项课程设计,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能更好的巩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掌握工程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强化上机动手编程能力,闯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关!更加了解了c语言的好处和其可用性!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加也体会到以后在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C语言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计要求1、评委给每个演讲者评分——输入。
2、输入每位选手的姓名、成绩并有相应的提示语;3、对每一位选手的成绩进行处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余评委的平均分,为防止重分现象平均分取小数点后两位);4、对8位选手的成绩进行排序评名次,并且分出一、二、三等奖分别1、2、2个名额;5、评分结果浏览功能(每位选手的姓名、成绩、名次、一、二、三等奖及所有选手成绩的排序)——输出;6、查询或排序功能。
三、总体设计1.主程序的流程程序先通过宏定义符号常量N(选手数),M(评委数),P(评分选项数)的值分别为8,6,2.这样不仅简单不易出错,而且便于常量的更改,只需改变#include命令行就可以一改全改。
接着定义了评委评分,选手得分和选手姓名的数组以便最终将选手最后得分与姓名对应。
进入程序主体,要想将比赛结果完整的输出,我们必须要让程序在将评委得分与选手姓名输入时自动计算出选手最终得分以及实现名次排序与姓名的一一对应。
为了实现8位选手得分的正确录入,先用for循环嵌套通过评委数量与选手数量控制评分项的完整输入,再用scanf语句对应二维数组a[]使评分与选手结合,在k=N时跳出循环,至此评分录入完毕。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完整

目录1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题目与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题目介绍 (1)1.1.2设计要求 (1)1.2.本程序涉及的知识点 (1)2功能设计 (1)2.1算法设计 (1)2.2子模块功能说明 (2)3程序设计 (3)4功能设计 (8)5致谢 (8)参考文献 (8)1、设计任务书1.1、题目与要求1.1.1题目介绍我们计划设计一款简单又有娱乐性的小游戏--贪吃蛇。
通过一学期对C语言的学习,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基本的认识,由此我们想通过编写小游戏来实战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C语言程序设计即在于掌握运用C语言独立地编写、调试应用程序和进行其它相关设计的技能,我们这次实训即在于:巩固和加深对C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C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和利用C语言进行程设计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程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系统的基本方法学会调试一个较长程序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流程图或N-S图表示算法;1.1.2设计要求先在程序中设计好数组元素与蛇,食物的对应关系;产生一个固定大小有边界的游戏区域,蛇从区域中随机一点出发,运动限制在游戏区域内;蛇的运动方向为直线运动,只走横和竖的方向,不走斜线;食物出现按随机分布原则,蛇吃掉一份后随即在游戏区域内出现一份新的食物;蛇的运动速度由得分来控制,得分越高,速度越快;得分按蛇每吃掉一个食物得10分来计算;蛇的身体长度从3开始,每吃掉一个食物增加一个长度;游戏结束条件为:在控制过程中蛇头撞到墙壁或者与蛇身相撞。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2.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3. 使学生了解C语言中的数组、函数和指针等高级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语言编程环境,如Turbo C或Visual Studio等;2. 提高学生的编程技巧,使其能够编写具有逻辑性和可读性的代码;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使其认识到编程过程中细节的重要性;3. 强调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C语言课程属于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2.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操作基础,但编程经验不足;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1. 熟练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2.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3. 提高编程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 变量与常量的概念及其声明- 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 运算符:算术、关系、逻辑、赋值运算符-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2. 函数与数组:- 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 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使用-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操作3. 指针与字符串:- 指针的概念、声明与使用- 指针与数组的关系- 字符串的基本操作4. 编程技巧与实践:- 编程规范与命名规则- 代码调试与优化- 简单算法的实现(如排序、查找)5. 综合案例分析与编程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针对不同案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 案例包括:计算器、成绩管理系统、小游戏等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C语言基础知识(2周)2. 函数与数组(2周)3. 指针与字符串(2周)4. 编程技巧与实践(1周)5. 综合案例分析与编程实践(3周)教材章节关联:1. C语言基础知识:教材第1-3章2. 函数与数组:教材第4-5章3. 指针与字符串:教材第6章4. 编程技巧与实践:教材第7章5. 综合案例分析与编程实践:教材第8章及课后习题、拓展案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C语言的基本语法、概念和理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 讲授过程中注重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定期进行知识巩固,通过讲解经典例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c语音课程设计报告

c语音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的编写;3. 掌握C语言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4. 了解C语言数组和字符串的基本操作;5. 初步认识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2. 能够运用顺序、分支和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使用数组和字符串进行数据处理;4. 能够定义和调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编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操作,以激发兴趣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编程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变量声明、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2.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if-else、switch)、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数组和字符串: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串的定义和操作;4. 函数: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返回值、库函数的使用;5. 编程实践:编写简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C语言概述、变量声明和数据类型;第二周:运算符和表达式、顺序结构;第三周:分支结构(if-else、switch);第四周: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第五周:数组;第六周:字符串;第七周:函数;第八周:编程实践与总结。
C语言课程设计

程序设计基础(C/C++)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c/c++)题目:数据集合处理姓名:学号:班级:物流管理1301班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管理二○一四年七月八日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数据集合处理要求:1.集合元素不超过100个。
2.集合用数组表示(数组预先定义大一些)。
功能有:1.程序初始运行时任意输入一批初始数放入集合(可少可多,不少于5个,不超过30个)。
2.对该批数排序存放。
程序完成前两步后,通过循环可以不断选择下面的某项功能执行(用提示语句列出菜单,通过读入某变量值,可用switch判断该变量,如接受到1表示执行第一项,依次类推,某项功能执行完可以返回菜单,也可退出系统):3. 列出集合所有元素(每行8个数,右对齐)。
4.任意插入一个数到排好序的集合中,保持集合依然有序。
5.在集合中删除一个元素。
6.查询某个值是否在集合中(该数由键盘输入)。
7.查询当前集合元素的个数。
8.输出该数据集合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输出数据集合中所有奇数或偶数。
10.找出数据集合中的所有素数。
11.输入一个0-9的值,找出集合中尾数为该值的所有数。
二、文档内容要求:1、在做上述题目时,正文要求包含4部分内容:1)解题基本思路;2)算法流程框图;3)主要程序源代码;4)程序运行截图5)总结和体会2、文档装订顺序:1)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3)正文。
目的:熟悉c/c++语法,掌握用编程语言开发由若干功能组成的小型项目的基本流程,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巩固和加强书本知识的学习,体会c/c++编程的特点。
解题基本思路:1.定义一个容量为100的数组a[100];2.用for循环对数组赋值,并同时对输入的元素个数进行计数,得到集合元素的个数n;3.对输入的集合元素用冒泡法进行排序;4. 输出若干提示语句;5.用switch语句实现对选项的选择;6. 用while循环语句使选项可以循环出现也可以退出循环;7. 通过对switch语句中九个函数的调用,完成菜单所述功能;8. 函数list,使用for循环和setiosflags语句、setw语句,使数组元素以右对齐、每行八个数的格式输出;9. 函数insert,通过键盘输入要插入的数,利用步骤3中使用的冒泡法对插入数之后的集合进行排序,然后利用for循环对数组元素进行输出;10.函数deleteitem,通过键盘输入要删除的数,利用for循环找到要删除的数的位置,然后从要删除的数的位置开始依次把后面的数前移,把要删除的数覆盖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4姓名:王英帅学号: 201009341指导教师:于晓英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7月12日目录一、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题目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牵引变电所110kV侧主接线图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单相V-v直供方式变压器接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仪用互感器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方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馈电线50%备用接线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移动备用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三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丁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单相V-V接线,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牵引变电所供电臂长度km端子平均电流A有效电流A短路电流A穿越电流A丁19.4 α142 219 809 15223.2 β167 248 978 198二、题目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单相V-V接线的牵引变压器是将两台单相变压器以V的方式连于三相电力系统,每一个牵引变电所都可以实现由三相系统的两相线电压供电。
两台变压器的次边绕组,各取一端联至牵引变电所的两相母线上。
而它们的另一端则以联成公共端的方式接至钢轨引回的回流线。
这时,两臂电压的相位差为60°,电流不对称度有所减少。
这种接线即通常所说的60°接线。
同时,由于左、右两供电臂对轨道的电压相位不同,在这两个相邻的接触网区段间必须采用分相绝缘结构。
另外,由于牵引变压器次边绕组电流等于供电臂电流,因此供电臂长期允许电流就等于牵引变压器次边的额定电流,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主接线较简单,设备较少,投资较省。
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比单相接线小。
对接触网的供电可实现双边供电,它的主要缺点就是:当一台牵引变压器故障时另一台必须跨相供电,即兼供左、右两边供电臂的牵引网。
这就需要一个倒闸过程,可能会影响行车。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求解变压器的计算容量、校核容量以及安装容量来选取变压器的型号。
然后再变压器型号的基础之上,考虑到V-V接线中装有两台变压器的特点,在确定110kV侧主接线时我们采用外桥形接线。
按照向复线区段供电的要求,同时其牵引侧母线的馈线数目为两条,为了保障其经济性和供电的可靠性,我们选用馈线断路器50%备用接线,这种接线也便于故障断路器的检修。
按照选取的变压器的容量以及110kV侧的和牵引侧的主接线,可以做出设计牵引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见附录)。
单相V-V接线的牵引变压器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
ABC图1单相V-V接线牵引变电所三、设计过程牵引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分为三个部分来分别设计:110kV侧的主接线、牵引侧的主接线、单相V-V直接供电方式变压器接线。
3.1牵引变电所110kV侧主接线图设计单相V-V牵引变电所要求有两回电源进线和两台变压器,所以我们选取结构比较简单且经济性能高的桥式接线。
在桥式接线中,外桥接线连接在靠近线路侧,其适合于输电距离较短,线路故障较少,而变压器需要经常操作的场合,这种接线方便于变压器的投入以及切除。
为了配合单相V-V牵引变电所在出现变压器故障时备用变压器的自动投入,选择采用外桥接线便于备用变压器的投入以及故障变压器的切除,更符合本设计的要求。
3.2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由于27.5kV馈线断路器的跳闸次数较多,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按馈线断路器备用方式不同,牵引变电所27.5kV侧可选用馈线断路器50%备用的接线,50%备用的接线母线适用于同相的场合和复线区段,每相母线只有两条馈线的场合。
这种接线每两条馈线设一台备用断路器,通过隔离开关的转换,备用断路器可代替其中任一台断路器工作。
牵引母线用两台隔离开关分段是为了便于两段母线轮流检修,这种方法在可靠性满足的情况下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理图如附录一所示。
3.3单相V-V 直供方式变压器接线单相V-V 接线变压器是由两台单相变压器构成,高压侧两个绕组接在电力系统的两个线电压上。
因为是采用直接供电方式,低压侧两个绕组接成V 形,两台变压器的次边绕组,各取一端联至27.5kV 的a 相和b 相母线上。
而它们的另一端则连成公共端的方式接至地网和钢轨或钢轨引回的回流线。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及经济性,采用变压器移动备用的方式,移动备用方式适合于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可以较好的节省变压器的容量,对于小运量区段选择起来更为方便。
原理图如附录二。
3.4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1)单相V-V 接线牵引变压器绕组的有效电流单相V-V 接线牵引变压器是由两台单相牵引变压器连接而成,每台变压器供给所管辖供电臂的负荷。
所以其绕组有效电流VX I 即为馈线有效电流,故11VX X I I =22VX X I I = 式中,为绕组电流有效值。
根据题意,1219A vx I =,2248A vx I =。
(2)计算单相V-V 接线牵引变压器的计算容量单相V-V 接线牵引变压器是由两台单相牵引变压器连接而成,,其两台变压器计算容量公式分别为A VXA XA S UI UI ==B VXB XBS UI UI==27.52196022.5kVA A VXA S UI ==⨯=27.52486820kVA B VXB S UI ==⨯=(3)变压器校核容量单相V-V 结线牵引变压器的最大容量为max amax ab S UI =max bmax bb S UI = 式中,I b max 为供电臂(b )的最大电流。
kVA 27.580922247.5abmax amax S =UI =⨯=max kVA 27.597826895bb bmax S UI ==⨯=在最大容量的基础之上,再考虑牵引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后所确定的容量,就可以得到校核容量,即K max a S =S 校 式中,K 为牵引变压器过负荷倍数,取K=1.5。
则可得a =kVA K 22247.5/1.5=14831.67max a S =S 校bmax =K =26895/1.5=17930kVA b S S 校=14831.671793032761.67kVA a b +S S S =+=校校校()()(4)确定单相V-V 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安装容量及型号选择将单相V-V 接线的变压器的计算容量和校核容量进行比较,并结合采用移动备用方式和系列产品,选用单相V-V 变压器的安装容量为2×20000kV A 。
由变压器允许过电荷50%可知:移动备用方式下m a x k V A 220000 1.560000b S =⨯⨯=已知m a x m a x m a x m a x kV A ()49142.5b a b b b S S S =+= 故选用的安装容量是合适的。
考虑到在采用移动备用方式的情况下,当两台并联运行的牵引变压器一台发生故障停电后,未了使另一台单独运行而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输,安装容量选用kVA kVA 21600032000⨯=变压器。
因为kVA kVA kVA kVA kVA 16000 1.316380(6022.56820)12842.5⨯=>+=因此选择16000/110型号的变压器。
3.5 绘制电气主结线图电气主接线如附图所示,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保证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兼得,牵引变压器采用移动备用方式。
因采用单相V-V牵引变压器,单相V,v接线的牵引变压器的接线简单,设备较少,投资较省,选用选择16000/110型号的变压器。
对于110kV侧主接线则选用外桥型接线,电气主接线如附录三所示。
3.6仪用互感器的选择(1)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牵引变电所常用的电流互感器按其安装方式可分为单独安装的和设备附属两大类,单独安装式电流互感器其结构多为油浸式,设备附属式电流互感器其结构多为浇注绝缘式。
由于油浸式互感器具有结构结单,散热快,传导均匀,易修复,价格与其他形式绝缘的干式互感器相比较低等优点。
所以牵引变电所中常用油浸式互感器。
在设计中,查《电气化铁道施工手册》可选LCWB6-110型和LCWD1-35型电流互感器。
(2)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变电所中装用的电压互感器有电磁感应式和电容(分压)式两种类型,电磁感应式电压互感器,实质上相当于一台容量很小,内阻抗压降可忽略的空载降压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