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详细版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详细版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详细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包括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2. 理解并能运用控制结构,如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3. 学会使用数组、函数和指针进行程序开发,并能理解它们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4. 熟悉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文件操作以及简单的错误处理机制。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出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 能够阅读和分析C程序代码,理解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

3. 能够使用调试工具检查和修正程序中的错误,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初步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探究计算机科学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勇于面对编程中的挑战。

3.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责任感,理解程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认识到编程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 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的C语言程序设计,旨在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编程有一定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教学活动。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

3.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 变量与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达式- 输入输出函数-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 控制结构- 选择结构(if-else)- 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函数与数组- 函数定义与调用- 数组的使用- 二维数组4. 指针与字符串- 指针的概念与使用- 指针与数组- 字符串处理函数5. 文件操作与错误处理-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文件的读写操作- 简单错误处理6. 综合项目实践- 项目需求分析- 功能模块划分- 编程实现与调试- 项目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语言基础第二周:控制结构第三周:函数与数组第四周:指针与字符串第五周:文件操作与错误处理第六周至第八周:综合项目实践教材章节关联:《C程序设计》第一章至第五章,涵盖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所有知识点,为综合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及范文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及范文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及范文一、引言引言部分在课程设计报告中扮演了导读的角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背景:简要介绍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

•目的:阐述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

•项目概述:对设计项目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

•报告结构:简要介绍后续报告的组织结构。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用于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功能,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问题定义:对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定义。

•功能需求:详细描述设计项目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

•性能需求: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设计项目的性能指标。

•接口需求:描述设计项目与其他模块或系统之间的接口要求。

三、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部分是课程设计报告的核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总体设计思路:对设计方案的总体思路进行简要介绍。

•模块划分:按照功能将设计项目分成各个模块,并描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关系。

•模块设计: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包括算法、数据结构等。

•界面设计:如果设计项目包含界面,需要对界面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

•流程图:结合文字和图表展示设计项目的流程。

四、实现与测试实现与测试部分是课程设计报告中比较实际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开发环境:列出完成设计的开发环境和所使用的工具。

•代码实现:详细描述设计项目的代码实现方法。

•测试方法:列出设计项目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样例。

•测试结果:给出设计项目在测试样例下的实际运行结果。

五、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部分对整个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优化和拓展提出展望,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成果总结:对整个课程设计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存在问题:对设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归纳和总结。

•改进方向: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思路。

•未来展望:对设计项目未来的拓展和优化方向进行展望。

六、参考文献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如果有引用的书籍、论文或网络资源,需要列出参考文献。

范文示例:```c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printf(。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文档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文档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文档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掌握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的编程,并能运用这些结构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C语言数组和字符串的使用,熟练运用数组进行数据处理;4. 了解C语言函数的定义与调用,学会编写简单的函数,理解函数参数、返回值等概念;5. 了解C语言指针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指针进行内存操作和数据传递。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编程习惯,如代码规范、注释清晰等;3. 提高学生调试程序、查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培养学生面对编程困难时,具有坚持不懈、勇于克服的品质;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编程实践中感受到成就感;4. 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程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计算机编程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C语言基础知识,结合课程目标,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C语言概述- 了解C语言发展史、特点和应用领域;- 掌握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2. 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 学习基本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 掌握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作用域;- 理解常量的概念及其使用。

3. 运算符与表达式- 掌握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级;- 学习表达式的构成和计算。

4.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学习C语言程序的基本输入输出函数;- 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c语言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c语言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c语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3. 掌握函数定义、声明和调用的方法,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4. 了解数组、字符串和指针的使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如规范命名、合理注释、代码缩进等;3. 学会使用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调试和运行;4. 能够阅读和分析简单的C程序代码,提高编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编程经验;4.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但对编程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编程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 变量定义、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 控制结构- 分支结构(if、if-else、switch)- 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函数- 函数定义、声明和调用-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递归函数4. 数组、字符串与指针- 数组的使用和操作- 字符串的基本操作- 指针的概念和用法5. 编程实践- 编写简单程序,解决问题- 分析实例代码,提高编程能力- 调试程序,找出并修复错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语言基础知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二周:控制结构(分支、循环)第三周:函数的定义和调用,递归函数第四周:数组、字符串与指针第五周:编程实践与总结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应章节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地掌握C 语言知识。

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c语言课程设计设计报告「篇一」c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第一章基础掌握1.1 实验目的掌握C程序设计编程环境Visual C++,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1.2 实验要求在报告中记录建立、保存C程序实习过程。

1.3 实验基本内容编写程序,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Hello World”(1)程序:1)编译如下程序:#includeVoid main{printf (“Hello World! ”);}2)链接。

执行Build-命令。

3)运行。

执行Build Execute 命令。

显示结果。

4)关闭程序工作区。

(2)运行结果:输出结果:Hello World!总结: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第二章数据类型2.1 实验目的(1)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正确使用以及C语言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和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2)通过编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算符的确切含义和功能。

2.2 实验要求(1)在报告中记录建立、保存C程序实习过程。

(2)完成典型题目,分析遇到的困难和实验中的收获。

2.3 实验基本内容输入程序,观察输出结果 1>./*test2.1c*/1)编译如下程序: #includevoid main{char ch; int k;ch='a',k='b';printf("%d,%x,%c",ch,ch,ch,ch,k); printf("k=%%d ",k) }2)链接。

执行Build-命令。

3)运行。

执行Build Execute 命令。

显示结果。

4)关闭程序工作区。

2>./*test2.2c*/1)编译如下程序: #includevoid main{float a1,a2; double b1,b2; a1=1234.12; a2=0.000001; b1=1234.12; b2=0.000001;printf("%f,%l f ",a1+a2,b1+b2);}2)链接。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11、题目要求◆ 建立通讯录信息,信息至少包含编号、姓名、年龄、电话、居住街道、省份、城市、电子邮箱等;◆ 能够提供添加、删除和修改通讯录信息的功能;◆ 能够提供安不同方式查询的功能;如按姓名或年龄、电话等查询;◆ 将通讯录保存在文件中;◆ 能够按表格方式输出通讯录信息。

2、需求分析本程序将用到文件系统,其中单行内容代表一张纸条。

程序运行后首先将文件系统的原始数据读取并保存到程序的结构体数组当中,所以应提供文件输入的操作;由于纸条数据零散,所以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操作并提供一个数组用于保存分类信息;在程序中要进行统计工作,所以要提供显示、排序等操作;另外应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选择。

3、总体设计根据项目的任务要求及以上分析,在设计方法上,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即将通讯录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输入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修改模块,数据插入模块,数据删除模块,,并对每个模块按照其功能分别独立完成对应的程序设计。

在数据处理上,各模块中的数据处理(如数据读/写操作)均用文件形式来实施,并在主程序中完成操作界面的设计功能,设计思路如下:1、采用模块设计思想;2、将通讯录信息定义成结构体类型,并通过文件实施数据操作;3、通过设计一菜单界面完成具体操作。

4、详细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2一、传统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模式C语言是最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入门课,在其学习过程中,要求必须掌握编程的技能。

但是C语言的学习有其特点,规则比较多、知识点多,涉及到的编程程序等也比较难懂,在运行上代码的要求较高,程序执行效率高,因此更讲究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方法,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目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亟需改革。

c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c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c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编程思想和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3)熟悉C语言的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4)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5)掌握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使用;(6)了解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7)掌握文件操作和数据结构。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2)具备阅读和理解C语言程序的能力;(3)掌握C语言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4)能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C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2.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3.函数的定义和调用;4.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使用;5.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6.文件操作和数据结构;7.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中,将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函数等内容;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C语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巩固所学知识;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K&R);2.参考书:《C Primer Plus》、《C和指针》;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源代码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源代码

西安郵電大學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职工工资管理系统院系名称: 计算机学院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8位):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 2013年06月03日~2013年06月12日一.设计目的1.通过本课程设计, 强化上机动手能力, 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 掌握工程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2.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综合能力.3.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为毕业设计和以后工作打下必要基础。

二.设计内容本设计主要包括了用户登录和主菜单,其中用户登录包括了一下几个功能1.新用户的注.2.用户登.3。

用户密码的修改。

而主菜单包括: 1.职工信息的录.2.职工信息的修.3.选择性排.4.统计人数和工.5. 输出现有的信.6.自定义查询信息。

三. 概要设计1. 功能模块图;1.2. 各个模块详细的功能描述。

2.修改密码的时候, 需要输入原密码, 并且输入两次新的密码必须相同才能完成密码的修改。

3.用户登录: 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用户名不存在或密码错误会给出相应的提醒, 当输入正确的时候会进入主菜单。

4.新用户注册:需要输入注册的用户和密码, 如果用户明已被注册过会给出相应的提醒。

5.职工信息的输入:是从无开始输入职工的信息, 同样也会给出输入内容的提醒, 当输入最后一次职工的信息为零时结束输入, 同是会将输入的信息写入到文件里。

6.修改职工信息其中包括a.添加职工信息和输入职工信息相同在添加完会提醒是否继续添加。

b.修改员工信息: 此时会出现选择性修改职工的哪项信息,先进行选择再进行修改。

C.删除员工信息: 需要输入所要删除员工的姓名或id进行删除!如果删除不成功或者删除者不存在会给出相应的提醒。

7.统计信息: 会自动的统计现有员工的总人数和现有员工的总工资。

8.输出现有职工的信息: 会显示现在记录的职工的各项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题目分析:本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保安的人数是不确定的,且他们可能选择的休息日也无法确定,所以方案的结果也就不仅仅有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够符合该题目的要求,完成保安的排班工作。
1
1.总体思路:对于这道题目,我的思路是采用二维数组的方式来解决。大概过程是先假设所有人都上班,即没有休息日。然后再让每个人进行选择自己希望的休息日。先每个人选择出一天,然后系统进行排班,输出其所输入数据的对应方案。然后在第一次所输数据的基础上,若还有其他选择,则进行二次输入,以此更改初始数据,重新设计可能的排班方案。
4.
本系统是我经过两周时间冥思苦想得来的结果。在设计该系统时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如最开始时我想采用的是想将所有数组同时赋值,然后同时进行扫描,可是后来发现这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或许以后学的多了能够解决,但目前来说知识量还很有限),因为在进行两个for循环时,会出现交叉限制的情况,无法完成扫描,所以我最终想出了一次只对一个二维表赋值、扫描。对于其他方案则是以二次输入数据的方式进行更改初值,以达到排班的目的。当然,可能该系统在功能上还存在一些弊端,但至少这也是我两周来的辛苦成果。我以后一定会继续努力,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1.zhao
工作
工作
工作
休息
工作
工作
工作
2.qian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休息
工作
3.sun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休息
4.li
工作
工作
休息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5.zhou
工作
工作
休息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6.wu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工作
休息
表2.2对应的数组
a
0(下标)
1
2
3
4
5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下标)
2
我的这套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数据输入部分
即第一次输入数据(每个人的选择),该部分是通过二位数组来实现的,以第几个人来控制数组的第一个下标,以周几来控制该数组的第二个下标,这样就可以将所有的人所有的天数看做一个二维表来实现选择信息的数字化,如表2.1、2.2所示。
表2.1每个人的工作选择
周一
3.
该软件运行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进行排班,显示出对应的排班方案,如图3.1所示:
图3.1正常排班
2.更改其中一个人的选择,输出第二方案,如图3.2:
图3.2其他选择
3.无其他选择,保存方案至文件“保安排班方案”,如下图:
图3.3存储的方案
4.当用户输入的选择对应的方案不可行时,软件会给出提示,如图3.4所示:
图3.4方案不可行
5.这时我们对选择进行二次调整,如图3.5所示:
图3.5调整方案

4.1
本软件用户请注意以下几点:
1.当打开本软件时,会出现欢迎使用界面,同时出现输入提示,请您按照提示依次进行操作;
2.值得注意的是,本软件采用的是输入数字进行选择,每次输入数字后,请输入回车键;
3.当电脑屏幕提示更改选择时,在输入两个数字时,请以空格隔开。



图2.1排班系统基本结构
此排班系统主要分为:显示欢迎界面、排班界面及选择界面。该系统各部分间有序衔接,各尽其责,如图2.1所示,充分展现了该系统的协调性与整体性。
2
此排班系统的重点在于每次对二维数组的赋值操作,最开始时是将所有的初值都赋为1,然后以0来赋给选择对应日期、对应人的对应数值。这样一来,便可以将每个人的每天上班与否进行标记(1是工作,0是休息),这道题目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对每个人有比较公平的方案,所以该问题在设计时,我就将含有小于规定数量工作人数的方案标记为不可行方案,同时在屏幕输出该方案排出的结果,以供操作人员查阅该方案到底哪里不可行,利于下次输入数据地改动。
XX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C语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排班系统
院(系):XX学院
专业: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XXXXX
姓名: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XX年X月X日

1
1.题目要求:为多名保安设计一个排班系统,每人可以自行预先选出一天为休息日,系统打印可能的轮班方案并存储结果。尽可能做到令所有人满意,保排班方案的公平性。
3.方案的更改:
此部分则是以更改个别数据为主,其他数据依然参照之前的数据,其实现的方法就是用第二次输入的数据,对第一次的数据进行覆盖,在这个覆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二次选择的人及选择的天对应的数据更改为0,同时还要对原数组中此人的选择对应的数值恢复为零,我最开始设计时,就忽略了这一点,造成输出的方案有的人一周休息一天,有的人休息了两天,失去了设计方案的公平性。以此造成很多困扰,后来经过详细分析、查找,我采用了每次只覆盖数组中的数值,而将二次选择的人的首选数字进行保留,这样就实现了公平排班的理念。

3.1
1.在刚刚完成编译时,程序中有很多语法错误,如将“;”打成了中文输入法,甚至是干脆忘记打的情况,还有比如将for循环下面的括号只打了一半等,这些语法错误给我造成了许多困扰,后经逐条更改,最后终于得以运行。
2.除了一些语法错误,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错误。如上文提到的由于没有将初次选择更改回为工作,造成方案的不公平等,这个问题我在初期一直没有弄懂,后经单步调试,对数组中的逐个数字进行跟踪,终于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想出方案解决
2.细节实现:因为题目的要求是打印可能的方案,那么如何来实现打印呢?我采用了通过对二位数组中的每一个值用阿拉伯数字0和1来标记,以1来表示工作,0来表示休息。
3.功能作用:本系统系保安的排班系统,可以完成基本的排班功能,在此基础上,还为用户设计了二次输入的选项,以此来解决当所输数据不满足要求,无法完成排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可行方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
0
1
1
0
1
1
1
1(下标)
1
1
1
1
1
0
1
2(下标)
2
1
1
1
1
1
0
3(下标)
3
1
0
1
1
1
1
4(下标)
4
1
0
1
1
1
1
5(下标)
5
1
0
1
1
1
1
6(下标)
6
1
1
1
1
1
0
2.数据转化为方案:
该部分是以for循环为工具手段,对每一个数据进行扫描判断,然后将工作的人打印出来,即保安工作排班表。这样一个方案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Harvey M.Deitel,Paul J.Deitel编著聂雪军、贺军译.C程序设计经典教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