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辐射防护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教学课件PPT

商业欺诈活动,违背了商业道德和放射实践的正 当化的基本原则 原因:放射防护知识在广大群众中没有普及,我 国广大群众的核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没有形成,包 括销售人员,他们自身也受到了不必要的额外照 射。
5
放射性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公众不易 识别和了解,因而危险性高,社会敏感 性强,有必要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防护 措施,使公众明确了解所处环境,自觉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因不知情而造 成的放射性污染损害!
个人剂量限值是个人在1年期间受到总剂量 (外照射+内照射)
照射人员类别 职业照射个人 公众照射个人
全身均匀照射 20mSv/a 1mSv/a
9
个人剂量限值
对职业人员:将辐射照射对职业人员所产生的危险度降低到 与从事其他职业的危险度相当。
对公众个人:将辐射照射对周围公众个人所产生的危险度降 低到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度相当。
一年接受的剂量(mSv)
死亡率
公众 职业
1
1/100000
20
பைடு நூலகம்2/10000
500
5/1000
10
个人剂量限值
11
ICRP新建议:
确定以有效剂量表示的职业照射的 剂量限值是:在限定的5年期间内平 均每年20mSv,任何单独1年不得超 过50 mSv。 新建议把职业照射年剂量从50 mSv 降到20 mSv(5年平均)。
6
实践的正当化
实践活动时,首先必须权衡利弊,除了作为一项实践认 为是正当以外,还要考虑对每一次操作的正当性
A:不考虑辐射防护时所获取的利益
利 益
D=A-B:考虑辐射防护时所获取的净利益 辐射防护水平
B:进行辐射防护所付出的代价
代
屏蔽:建设成本增加
5
放射性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公众不易 识别和了解,因而危险性高,社会敏感 性强,有必要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防护 措施,使公众明确了解所处环境,自觉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因不知情而造 成的放射性污染损害!
个人剂量限值是个人在1年期间受到总剂量 (外照射+内照射)
照射人员类别 职业照射个人 公众照射个人
全身均匀照射 20mSv/a 1mSv/a
9
个人剂量限值
对职业人员:将辐射照射对职业人员所产生的危险度降低到 与从事其他职业的危险度相当。
对公众个人:将辐射照射对周围公众个人所产生的危险度降 低到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度相当。
一年接受的剂量(mSv)
死亡率
公众 职业
1
1/100000
20
பைடு நூலகம்2/10000
500
5/1000
10
个人剂量限值
11
ICRP新建议:
确定以有效剂量表示的职业照射的 剂量限值是:在限定的5年期间内平 均每年20mSv,任何单独1年不得超 过50 mSv。 新建议把职业照射年剂量从50 mSv 降到20 mSv(5年平均)。
6
实践的正当化
实践活动时,首先必须权衡利弊,除了作为一项实践认 为是正当以外,还要考虑对每一次操作的正当性
A:不考虑辐射防护时所获取的利益
利 益
D=A-B:考虑辐射防护时所获取的净利益 辐射防护水平
B:进行辐射防护所付出的代价
代
屏蔽:建设成本增加
核辐射防护知识- PPT课件

封好食品 勿饮海水淡化水
•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 内或冰箱里。事先没 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 清洗再放入容器。不 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用铅板墙壁等遮挡降低照射强度
• 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 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 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严防死守五官
• 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 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 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 布料等捂住口鼻,减 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核辐射带来怎样的危害?
资料来源:互联网(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依据)
核辐射后症状
• 1、恶心和呕吐 • 恶心和呕吐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剂量越多, 这些症状出现越早。收到辐射后一个小时开始呕吐的人极 有可能会死亡。有时放射病起初让人感觉不好,然后开始 感觉好多了。但通常会“潜伏”几小时、几天,甚至是接 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会伴有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 2、自发性出血 • 放射病可引起鼻腔、口腔、牙龈和肛门出血。它可以很容 易引起人们的磋商和内部出血,甚至吐血。这些问题发生 的原因是辐射耗尽了体内控制出血的血小板。 • 3、出血性腹泻 • 辐射“瞄准”体内细胞迅速繁殖,这细胞该行倡导。放射 病的原因主要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级 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 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 事故当时造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核泄漏· 影响 据共同社报道,爆炸前,核电站反应堆附近曾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铯,每小时释放的辐射量达1015微 西弗特,相当于平常人1年所能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 国内某核电站专家解释称,核泄漏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核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 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人类如果感染核辐射,会产生的症状有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并增 加细胞癌变、DNA变异、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核辐射量化值 1微西弗特等于1次X光照 人体每年至多承受 1000微西弗特的放射性物质 ●名词· 微西弗特 核辐射的单位,即使少至2微西弗特,也会使人体面临一定几率感染核辐射 ●链接 次要影响 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洋,随日本暖流向北汇集,或会造成北海道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 核泄漏· 流向 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的日本暖流为顺时针流向,一旦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水,极有可能随日本暖流流向 北美洲及北太平洋地区。 最高级 第7级 大量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86年切尔 诺贝利核事故。 当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30人当场死亡,超过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那次核泄漏 事故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致使320多万人受核辐射。
辐射物理与防护电子教案PPT课件

粒子的能量
2、比释动能K
从体积V逸出的所 有不带电粒子能量
所有相关核和基本粒子静止 能量改变的总和(减小为正,
增加为负)
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 质量物质中由不带电粒子所产生的转移能
K dEtr
dm
(给定物质体积元内的)
8
比释动能K的单位:焦耳∙千克–1( J∙kg–1) 又名:“戈瑞”(Gy),简称
在介质中用于电离和激发的这部分能量 另部分则转化为轫致辐射(非吸收)
定义:辐射所授予单位质量介质dm中的平均能量dEen
D dEen dm
单位与比释动能的相同:焦耳∙千克–1( J∙kg–1) 即“戈瑞”(Gy), “厘戈瑞”(cGy),1Gy =
100cGy
= dEen为平均授予能沿用单位:拉德(rad), 1rad = 10–2Gy
进入dm介质全部
离开该体积的全
该体积内发生任
– – 粒子(带电和不带
部粒子(带电和不
何核反应所增加
电)能量的总和
带电)能量总和
的静止能量
说明:(1) 吸收剂量与物质有关(不同物质吸收本领不同);
(2)以戈瑞为单位的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及受
照的任何物质
12
吸收剂量1 戈瑞(1焦耳/千克)时的能量效应
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2) dQ 并不包括在所考察的空气dm中释放出来的次级 电子所产生的轫致辐射被吸收后而产生的电离电量;
(3) 照射量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辐射(如中子或电子束 等),也不能用于其他的物质(如组织等)。
(4) 照射量只适用于射线能量在10keV到3MeV射线。
2、照射量率 X
Emax 0
2、比释动能K
从体积V逸出的所 有不带电粒子能量
所有相关核和基本粒子静止 能量改变的总和(减小为正,
增加为负)
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 质量物质中由不带电粒子所产生的转移能
K dEtr
dm
(给定物质体积元内的)
8
比释动能K的单位:焦耳∙千克–1( J∙kg–1) 又名:“戈瑞”(Gy),简称
在介质中用于电离和激发的这部分能量 另部分则转化为轫致辐射(非吸收)
定义:辐射所授予单位质量介质dm中的平均能量dEen
D dEen dm
单位与比释动能的相同:焦耳∙千克–1( J∙kg–1) 即“戈瑞”(Gy), “厘戈瑞”(cGy),1Gy =
100cGy
= dEen为平均授予能沿用单位:拉德(rad), 1rad = 10–2Gy
进入dm介质全部
离开该体积的全
该体积内发生任
– – 粒子(带电和不带
部粒子(带电和不
何核反应所增加
电)能量的总和
带电)能量总和
的静止能量
说明:(1) 吸收剂量与物质有关(不同物质吸收本领不同);
(2)以戈瑞为单位的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及受
照的任何物质
12
吸收剂量1 戈瑞(1焦耳/千克)时的能量效应
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2) dQ 并不包括在所考察的空气dm中释放出来的次级 电子所产生的轫致辐射被吸收后而产生的电离电量;
(3) 照射量不能用于其他类型的辐射(如中子或电子束 等),也不能用于其他的物质(如组织等)。
(4) 照射量只适用于射线能量在10keV到3MeV射线。
2、照射量率 X
Emax 0
《辐射安全防护》课件

保障公众安全。
详细描述
现场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采取适当的 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
迅速查明泄露源,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范围,如封闭泄漏区域、清理泄漏物 质等。
一旦发现放射性物质泄露,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 门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公众安全。
培训内容与方法
辐射基础知识
介绍辐射的概念、种类、危害及防护 措施等基础知识。
操作规程与安全要求
详细讲解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 要求,确保员工正确操作。
应急处理方法
培训员工在发生辐射事故时的应急处 理方法和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加深员工对辐射 安全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实际操 作能力。
害。
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划定控制区
根据辐射源的特性和强 度,划定辐射工作场所 的控制区,并设置明显
的警示标识。
安全设施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如防护门、防护窗、通 风设施等,确保工作场
所的安全性。
监测与记录
对工作场所的辐射强度 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 记录,确保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
定期检查
对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 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安全防护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响应、控制辐射外泄、人员撤离和后续 处理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现场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现场指挥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确保撤离路线安全,避 免受到辐射物质的伤害。
详细描述
现场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采取适当的 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
迅速查明泄露源,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范围,如封闭泄漏区域、清理泄漏物 质等。
一旦发现放射性物质泄露,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 门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公众安全。
培训内容与方法
辐射基础知识
介绍辐射的概念、种类、危害及防护 措施等基础知识。
操作规程与安全要求
详细讲解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 要求,确保员工正确操作。
应急处理方法
培训员工在发生辐射事故时的应急处 理方法和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加深员工对辐射 安全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实际操 作能力。
害。
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划定控制区
根据辐射源的特性和强 度,划定辐射工作场所 的控制区,并设置明显
的警示标识。
安全设施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如防护门、防护窗、通 风设施等,确保工作场
所的安全性。
监测与记录
对工作场所的辐射强度 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好 记录,确保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
定期检查
对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 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核电站事故的辐射安全防护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响应、控制辐射外泄、人员撤离和后续 处理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现场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现场指挥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确保撤离路线安全,避 免受到辐射物质的伤害。
辐射防护知识 ppt课件

α粒子通过物质时, 能量转移(损失)的主要方式是电离和 激发。在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时, 电离也是其他各种射线 损失能量的主要方式。
射程非常短, 1个5Mev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大约是 3.5cm, 在铝金属中只有23 μm,
因此,一般认为α粒子不会对人体造成外照射的损害. 但 当其进入人体的组织或器官时, 其能量会全部被组织和器 管所吸收,所以内照射的危害是必须考虑的。 :
4n系(钍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A=4n 钍系从Th-232开始,经过连续10次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8。母体
Th-232的半衰期为1.4×1010年。 4n+2系(铀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2,A=4n+2
铀系从U-238开始,经过14次连续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6。母体 U-238的半衰期为4.468×109年。 4n+3系(锕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3,A=4n+3
锕系从U-235开始,经过11次连续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7。由于 U-235俗称锕铀,故该系称为锕系。母体U-235的半衰期为7.038×108年。
除了上述3个天然放射系外,还有一个用人工方法获得的人工放射系。 4n+1系(镎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1,A=4n+1
该系中Np-237的半衰期最长,为2.14×106年。
一、辐射简介
1、辐射定义及分类
辐射是指以高速粒子或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 射并在其中传播能量的现象的统称,如热辐射、核辐射等。
依辐射能量的高低或其电离物质的能力,分成电离辐射 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电离辐射:凡能与物质作用而引起电离的辐射。
直接电离粒子:对于高速的带电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和
射程非常短, 1个5Mev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大约是 3.5cm, 在铝金属中只有23 μm,
因此,一般认为α粒子不会对人体造成外照射的损害. 但 当其进入人体的组织或器官时, 其能量会全部被组织和器 管所吸收,所以内照射的危害是必须考虑的。 :
4n系(钍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A=4n 钍系从Th-232开始,经过连续10次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8。母体
Th-232的半衰期为1.4×1010年。 4n+2系(铀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2,A=4n+2
铀系从U-238开始,经过14次连续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6。母体 U-238的半衰期为4.468×109年。 4n+3系(锕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3,A=4n+3
锕系从U-235开始,经过11次连续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7。由于 U-235俗称锕铀,故该系称为锕系。母体U-235的半衰期为7.038×108年。
除了上述3个天然放射系外,还有一个用人工方法获得的人工放射系。 4n+1系(镎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1,A=4n+1
该系中Np-237的半衰期最长,为2.14×106年。
一、辐射简介
1、辐射定义及分类
辐射是指以高速粒子或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 射并在其中传播能量的现象的统称,如热辐射、核辐射等。
依辐射能量的高低或其电离物质的能力,分成电离辐射 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电离辐射:凡能与物质作用而引起电离的辐射。
直接电离粒子:对于高速的带电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和
第七章 辐射防护

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 定义: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
均能量 d 除以dm所得的商,即: Dd dm
式中 为平均授予能,或者说:电离辐射传给单 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 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 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 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dE t dm
• 式中 dE t——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的某一物质 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 比释动能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和χ、γ射线,但适 用于各种物质。
-----精品文档------
2、比释动能
• 单位:焦耳/千克(J·kg-1)其单位“戈瑞” (Gy)1Gy=1Kg受照射的物质吸收1J的辐 射能量即:1Gy1JKg1。
• 式中dQ——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 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 电荷量的绝对值。
• dm——体积球的空气质量
-----精品文档------
1、照射量
• 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
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
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
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
• 毫戈瑞、微戈瑞,1G y130 mG 1y60Gy
• 沿用单位拉德(rad):1rad102Gy
• 比释动能率 的定义和单位
• 单位时间内的比释动能 d
dt
单位:戈瑞/秒(Gy·s-1)
-----精品文档------
3、吸收剂量
• (1)吸收剂量的定义和单位 • 吸收剂量是用来表征受照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
-----精品文档------
P
1、照射量
• (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
均能量 d 除以dm所得的商,即: Dd dm
式中 为平均授予能,或者说:电离辐射传给单 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 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 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 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dE t dm
• 式中 dE t——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的某一物质 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 比释动能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和χ、γ射线,但适 用于各种物质。
-----精品文档------
2、比释动能
• 单位:焦耳/千克(J·kg-1)其单位“戈瑞” (Gy)1Gy=1Kg受照射的物质吸收1J的辐 射能量即:1Gy1JKg1。
• 式中dQ——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 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 电荷量的绝对值。
• dm——体积球的空气质量
-----精品文档------
1、照射量
• 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
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
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
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
• 毫戈瑞、微戈瑞,1G y130 mG 1y60Gy
• 沿用单位拉德(rad):1rad102Gy
• 比释动能率 的定义和单位
• 单位时间内的比释动能 d
dt
单位:戈瑞/秒(Gy·s-1)
-----精品文档------
3、吸收剂量
• (1)吸收剂量的定义和单位 • 吸收剂量是用来表征受照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
-----精品文档------
P
1、照射量
• (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人员培训与资格要求
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格要求,以确保他们具备足 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实践案例
典型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案例
案例一
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案例二
核医学成像中的辐射防护 措施
案例三
放射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2. 使用适当的屏蔽设备和防护 器材,降低辐射对操作人员和 患者的影响。
3.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
06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核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射性药物的研发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放 射性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广泛, 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多选择。
辐射监测技术的升级
未来将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辐射监测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针对核医学技术的发展,辐射防护标准将不断制定和完善,为医护 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不断增 加,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 剂量进行监测,确保符合 国家和国际标准。
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
01
02
03
04
放射性药物的管理
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用和 存储,防止意外泄漏和事故。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放射性操作规程,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辐
射风险。
防护设备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 、口罩、眼镜、防护服等,确
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格要求,以确保他们具备足 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实践案例
典型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案例
案例一
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案例二
核医学成像中的辐射防护 措施
案例三
放射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2. 使用适当的屏蔽设备和防护 器材,降低辐射对操作人员和 患者的影响。
3.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
06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核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射性药物的研发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放 射性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广泛, 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多选择。
辐射监测技术的升级
未来将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辐射监测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针对核医学技术的发展,辐射防护标准将不断制定和完善,为医护 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不断增 加,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 剂量进行监测,确保符合 国家和国际标准。
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
01
02
03
04
放射性药物的管理
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用和 存储,防止意外泄漏和事故。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放射性操作规程,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辐
射风险。
防护设备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 、口罩、眼镜、防护服等,确
辐射防护课件幻灯片课件

虽然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但如剂量不高,机体可 以通过自身的代谢过程对受损伤的细胞或局部组织进行修复, 这种修复作用程度的大小,既与原初损伤的程度有关,又可 能因个体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4
2、细胞水平损伤
15
16
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种作用:
(一)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辐射使受照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结果影响了受照
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现为非随机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轻者表现为致伤、致病效应,如可产生恶心、疲劳、呕吐、血相有变化。
重者表现为毛发脱落、厌食、全身虚弱、体温增高、出现紫斑、苍白、鼻血、 迅速消瘦,甚至出现死亡。
1
内容提要
一、简介
1、简述辐射
2、简述放射性
二、电离辐射相关的量与单位
1、活度 2、吸收剂量 3、当量剂量 4、有效剂量 5、照射量
三、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辐射损伤的机理 2、细胞水平损伤 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4、效应的类型 四、辐射防护的原则和基本措施 1、辐射防护的原则
2
一、简介 1、简述放射
性腺
0.20
(红)骨髓
0.12
结肠
0.12
肺
0.12
胃
0.12
膀胱
0.05
乳腺
0.05
肝脏
0.05
食道
0.05
甲状腺
0.05
皮肤
0.01
骨表面
0.01
其余组织和器官
0.05
12
5、照射量(Exposure),X
照射量表示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小体积元空 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 被完全阻止于空气中时,空气中形成的一种符号 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
14
2、细胞水平损伤
15
16
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种作用:
(一)是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辐射使受照射细胞死亡或受伤,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结果影响了受照
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表现为非随机性效应,如急性放射病、造血功能障碍。
轻者表现为致伤、致病效应,如可产生恶心、疲劳、呕吐、血相有变化。
重者表现为毛发脱落、厌食、全身虚弱、体温增高、出现紫斑、苍白、鼻血、 迅速消瘦,甚至出现死亡。
1
内容提要
一、简介
1、简述辐射
2、简述放射性
二、电离辐射相关的量与单位
1、活度 2、吸收剂量 3、当量剂量 4、有效剂量 5、照射量
三、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辐射损伤的机理 2、细胞水平损伤 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4、效应的类型 四、辐射防护的原则和基本措施 1、辐射防护的原则
2
一、简介 1、简述放射
性腺
0.20
(红)骨髓
0.12
结肠
0.12
肺
0.12
胃
0.12
膀胱
0.05
乳腺
0.05
肝脏
0.05
食道
0.05
甲状腺
0.05
皮肤
0.01
骨表面
0.01
其余组织和器官
0.05
12
5、照射量(Exposure),X
照射量表示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小体积元空 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 被完全阻止于空气中时,空气中形成的一种符号 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照射量
1、照射量
• 一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4.8×10-10 静电单位,1伦是在干燥空气中产生1静电 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生的电子对数为 1/4.8×10-10=2.083×109对离子。照射量 只适用于χ、γ射线对空气的效应,而只适 用于能量大约在几千伏到3MV之间。
P
1、照射量
• (2)照射量率的定义和单位 • 照射量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照射量也就是
3、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 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Gy)沿用单位为拉德(rad) 1戈瑞=1焦耳/千克 1戈瑞=100拉德
3、吸收剂量
(2)吸收剂量率的定义和单位 • 吸收剂量率(D )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剂
量的增量,严格定义为:某一时间间隔dt 内吸收剂量的增量dD除以该时间间隔dt所 得的商即:dD/dt,吸收剂量率的单位: 戈瑞/时、毫戈瑞/时(mGy/h )
比释动能率 的定义和单位
单位时间内的比释动能 d 单位:戈瑞/秒(Gy·s-1) dt
3、吸收剂量
(1)吸收剂量的定义和单位 吸收剂量是用来表征受照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 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定义: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 的物质的平
均能量d 除d以m 所得的商,即:Dd dm
式中 为平均授予能,或者说:电离辐射传给单 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 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 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 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D空——吸收剂量(戈瑞) P空——空气的照射量(库仑/千克)
• 2)D 空8.6 91 0 3空
D空——空气的吸收剂量(戈瑞) P空——空气的照射量(仑)
• B、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成该点 被照射物质的吸收剂量
D物质 fP
• D物质 ——受照物质的吸收剂量Gy • P——空气的照射量, • f——转换因子
• 照射量、比释动能及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辐射量种类
照射量Ρ
比释动能Κ
吸收剂量D
剂量的含义
表征χ、γ在关心的体积内用 于电离空气的能量
表征不带电粒子 在所关心的体积 内交给带电粒子
的能量
表征电离辐射在 所关心的体积内 被物质吸收的能
量
适 用
辐射场
范 围 介质
单位
χ、γ
空气
C Kg1
不带电粒子 任何物质
dp 除以dt 所得的商即P : dp
dt
照射量率(P)的SI单位为库伦/千克时,用 符号CKg1h1 或伦/时(Rh1 )、伦/秒(RS1 )
2、比释动能
• 比释动能是指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 位质量的物质中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粒子的初始 动能的总和。
dE t dm
• 式中 dE t ——不带电粒子在质量为dm 的某一物质 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比释动能Κ的单位为戈瑞(Gy)
• 例:已知空气中某点Χ射线的照射量Ρ为 1.29× 104CKg1,求空气中该点的比释 动能Κ是多少?
• 解:
3.7 3 1 2 .2 1 9 40 4 .3 1 5 3 G 0 y
(2)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的关系
比释动能和吸收剂量分别反映物质吸收电 离辐射的二个阶段。对于一定质量dm的物 质,不带电粒子转移给次级电子的平均能
量 d dr 与物质吸收能量相等,则比释动能Κ 和吸收剂量d 相等。即:
dtrd m dd m D
上述成立必须满足二个条件:首先要求是 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其次带电粒子产生 的辐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 (3)照射量和吸收剂量的关系:
• A、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成该点空气的吸 收剂量。
• 1)D空33 .72 空
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
(1)照射量和比释动能的关系: 射线照射空气时,如果忽略次级电子能量 转移成热能和辐射能的部分即认为在单位 质量空气中所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全部用 于使空气分子电离,则空气中某点的照射 量Ρ和比释动能Κ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的 关系为:Κ=33.72Ρ
公式中照射量Ρ的单位库仑/千克 CKg 1、
Gy、rad
电离辐射 任何物质
Gy、rad
换算关系 1 CK 13 g.87 17 30 R1Gy102rad 1Gy102rad
7.2 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
• 7.2.1 辐射监测的内容及分类: 1、工作场所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
• 7.2.5 个人剂量监测仪器
• 1、工作场所监测 (1)透照室内辐射场测定 (2)周围环境剂量场分布测定 (3)控制区和监督区剂量场分布测定
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
入
次
0.001293克空气中的里面和外
射 光
面都形成离子,所有这些离子都 子
级 电 子
e
计算在内,而在0.001293克外
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的离子
则不计算在内。
1、照射量
• 照射量(Ρ)的SI单位为库仑/千克,用符号 表示C,K沿g1用的专用单位为伦琴,用字母R表 示。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况下 (即0℃,1大气压)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 产生1静电位(或2.083×109对离子)的照 射量叫1伦琴。
• 比释动能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和χ、γ射线,但适 用于各种物质。
2、比释动能
单位:焦耳/千克(J·kg-1)其单位“戈瑞” (Gy)1Gy=1Kg受照射的物质吸收1J的辐 射能量即1:Gy1JKg1 。
毫戈瑞、微戈瑞,1G y130 mG 1y 60 Gy
沿用单位拉德(rad):1rad102Gy
• 所谓 “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 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 量和单位
• 1、照射量 • 2、比释动能 • 3、吸收剂量 • 4、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的
联系和区别
1、照射量
• 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
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
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
目录
• 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 • 7.2 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 • 7.3 辐射防护的原则、标准和辐射损
伤机理 • 7.4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防护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
• 描述χ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 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 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 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