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专业编号:0611108专业负责人:方从严檀秋芬1.项目说明本项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重点进行建设,带动建筑工程管理、装饰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群的整体提升。

通过将施工现场搬进学校,实现实践教学的真景实练,引领建筑类专业的办学方向,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建设资金总投入200万元,均由学院自筹。

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投入174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投入6万元,课程建设与改革投入4万元,所在专业群建设投入16万元。

2.项目建设的意义200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474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完成竣工产值22072.96亿元,增长8.9%;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

当年全省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50亿元,省政府确定的200个中心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达100%,房地产开发投资70亿元。

建筑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平均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加,人才缺口达40%以上,加快培养此类人才已成为解决建筑类人才短缺的当务之急。

安徽省各类建筑业企业总数为1686家,每年需新增建筑类专业人数为16860人,其中高职生占60%,则每年需增建筑类专业高职生9836人。

考虑到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按有关权威部门预测,今后十五年建筑业还处于发展上升期,安徽省建筑业从业人数需求增长约为15%。

目前建筑类相关企业高、中级职称人员普遍年龄偏高,先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陆续退休,现在是六十年代大学生也面临退休问题,高等人才比例过小,许多施工企业人才缺乏;建筑施工企业工作艰苦,生活条件差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进不来,来了留不住的现象。

从人才类型看,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三者间比例不当,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偏少。

从业务水平看,低层次偏多,高层次偏少,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少,用人单位迫切需要有一个间于本科和中专之间的中间层次侧重于技术应用型的实用型人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校企双方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双赢合作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
学院几年来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建校以来,坚持“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探索了特色鲜明的“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其中《“学工交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案例》作为9个典型模式之一收入由教育部高教司、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主编的银领工程丛书《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向全国推广;学院与海天集团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案例》成为教育部“2006年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十大经典案例”中唯一的高职院校案例。浙江省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同志为此批示:“这是一件好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的十大案例向全国推广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请教育厅和科技厅总结该校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何进一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是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如何进一步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进一步适应职业教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五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如何进一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特点的要求。
学院地处北仑新区,合作发展基础良好。北仑区东接深水良港——北仑港,北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区内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中信公司独家开发的大榭开发区,有1000多家外(合)资企业,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35家。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935元。至2005年,宁波十大百亿工程中有七项落户在北仑新区。目前北仑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核心区,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和利用外资的龙头,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好的开发区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doc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doc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目录目录第一部分总论┅┅┅┅┅┅┅┅┅┅┅┅┅┅┅┅┅┅┅┅┅┅┅┅┅┅┅1第二部分建设依据和特色优势┅┅┅┅┅┅┅┅┅┅┅┅┅┅┅┅┅┅┅┅2一、建设依据┄┄┄┄┄┄┄┄┄┄┄┄┄┄┄┄┄┄┄┄┄┄┄┄┄2(一)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需要┄┄┄┄┄┄┄┄┄┄┄┄┄┄┄┄┄2(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三)学院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3二、特色优势┄┄┄┄┄┄┄┄┄┄┄┄┄┄┄┄┄┄┄┄┄┄┄┄┄4(一)学院概况┄┄┄┄┄┄┄┄┄┄┄┄┄┄┄┄┄┄┄┄┄┄┄┄┄4(二)特色优势┄┄┄┄┄┄┄┄┄┄┄┄┄┄┄┄┄┄┄┄┄┄┄┄┄4三、问题与思考┄┄┄┄┄┄┄┄┄┄┄┄┄┄┄┄┄┄┄┄┄┄┄┄┄6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建设目标┄┄┄┄┄┄┄┄┄┄┄┄┄┄┄┄┄┄┄┄┄┄┄┄┄┄7(一)总体建设目标┄┄┄┄┄┄┄┄┄┄┄┄┄┄┄┄┄┄┄┄┄┄┄9(二)分年度建设目标┄┄┄┄┄┄┄┄┄┄┄┄┄┄┄┄┄┄┄┄┄┄10三、建设思路┄┄┄┄┄┄┄┄┄┄┄┄┄┄┄┄┄┄┄┄┄┄┄┄┄11(一)立足产业,打造五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11(二)着眼工学结合,构建“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13(三)贴近岗位,科学设计课程体系┄┄┄┄┄┄┄┄┄┄┄┄┄┄┄┄16(四)依托企业,构建“双师”“双化”队伍┄┄┄┄┄┄┄┄┄┄┄┄18(五)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号召,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办学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江苏经济发展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领域内外资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智慧校园建设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校园内部各个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并集成管理,实现校园内各项事务的智能化、便捷化、优化化,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对于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智慧校园建设旨在提升办学水平,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一、网络基础建设智慧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建立稳定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校内局域网、校际互联网和校外互联网三个层面。

通过面向未来的网络的建设,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为智慧校园的各项应用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持。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1.校园管理信息化:建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实现学生、教职工、教务等各个管理环节的信息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2.教学信息化: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远程教育平台,支持网络课程的开设、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辅助功能。

3.学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校园门禁系统、一卡通系统、考勤系统、校园电子图书馆等,方便学生进行课堂、宿舍、图书馆等场所的出入管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4.科研信息化:建设科研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等,提供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展示等功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共享。

三、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资建设多媒体教室,配备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为教师授课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同时,智慧教室还应该具备录播、直播、远程教学等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异地教学的便捷化。

四、数据安全保障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处理大量敏感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安全防护系统,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攻击测试,及时修补漏洞,保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五、智慧校园应用推广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将智慧校园的应用推广到实际教学和管理中。

通过组织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将智慧校园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图文

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_图文

XX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技术方案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体规划-------------------------------------------------------- 71、总体目标----------------------------------------------------------- 72、建设规划----------------------------------------------------------- 73、指导思想----------------------------------------------------------- 84、设计原则----------------------------------------------------------- 95、功能结构---------------------------------------------------------- 106、技术架构---------------------------------------------------------- 127、数据接口---------------------------------------------------------- 18第二章信息标准建设--------------------------------------------------- 191、建设原则---------------------------------------------------------- 192、引用标准---------------------------------------------------------- 193、组成结构---------------------------------------------------------- 204、编制规范---------------------------------------------------------- 225、标准信息集-------------------------------------------------------- 26第三章基础架构建设--------------------------------------------------- 28一、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281、信息门户框架------------------------------------------------------ 282、信息门户功能------------------------------------------------------ 293、信息门户特点------------------------------------------------------ 33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341、统一身份认证机制-------------------------------------------------- 342、统一身份认证功能-------------------------------------------------- 353、统一身份认证特点-------------------------------------------------- 37三、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371、数据交换机制------------------------------------------------------ 382、数据交换功能------------------------------------------------------ 413、数据交换特点------------------------------------------------------ 41四、掌上校园服务平台--------------------------------------------------- 421、短信服务---------------------------------------------------------- 422、WAP应用服务------------------------------------------------------ 443、智能客户端服务---------------------------------------------------- 44第四章部门业务支撑系统 ----------------------------------------------- 53一、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54第一章总体设计架构--------------------------------------------------- 541、系统框架---------------------------------------------------------- 542、技术架构---------------------------------------------------------- 553、功能结构---------------------------------------------------------- 574、逻辑结构---------------------------------------------------------- 585、技术实现---------------------------------------------------------- 586、安全保障---------------------------------------------------------- 587、性能指标---------------------------------------------------------- 638、版本控制---------------------------------------------------------- 649、数据接口---------------------------------------------------------- 64第二章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 651、教学计划---------------------------------------------------------- 652、教学资源---------------------------------------------------------- 673、教学安排---------------------------------------------------------- 684、免修重修---------------------------------------------------------- 815、等级考试---------------------------------------------------------- 846、毕业处理---------------------------------------------------------- 867、学生学籍---------------------------------------------------------- 928、学生成绩---------------------------------------------------------- 989、考试事务--------------------------------------------------------- 10210、学生考勤-------------------------------------------------------- 10711、实践教学-------------------------------------------------------- 10812、教学考评-------------------------------------------------------- 11013、教材管理-------------------------------------------------------- 11414、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服务------------------------------------------ 11814、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12015、为教师教辅人员提供的服务---------------------------------------- 12216、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124四、数字迎新管理系统-------------------------------------------------- 1281、基本信息--------------------------------------------------------- 1282、招生工作--------------------------------------------------------- 1293、入学管理--------------------------------------------------------- 1354、宿舍管理--------------------------------------------------------- 1405、收学杂费--------------------------------------------------------- 1446、学生学籍--------------------------------------------------------- 1487、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服务------------------------------------------- 1578、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1589、为招生专干提供的服务--------------------------------------------- 15910、为辅导员提供的服务---------------------------------------------- 16011、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161五、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1641、基本信息--------------------------------------------------------- 1652、学生学籍--------------------------------------------------------- 1673、学生事务--------------------------------------------------------- 1764、助学管理--------------------------------------------------------- 1825、综合测评--------------------------------------------------------- 1886、辅导员考评------------------------------------------------------- 1917、体质健康--------------------------------------------------------- 1938、心理健康--------------------------------------------------------- 1959、思想政治--------------------------------------------------------- 19710、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服务------------------------------------------ 19911、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20012、为辅导员提供的服务---------------------------------------------- 20213、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205六、就业指导管理系统-------------------------------------------------- 2081、人才需求--------------------------------------------------------- 2092、就业意向--------------------------------------------------------- 2103、就业指导--------------------------------------------------------- 2104、就业登记--------------------------------------------------------- 2105、就业反馈--------------------------------------------------------- 210七、数字离校管理系统-------------------------------------------------- 2111、设置离校流程----------------------------------------------------- 2132、办理离校手续----------------------------------------------------- 2133、离校数据处理----------------------------------------------------- 2144、登记户口迁出----------------------------------------------------- 214第六章安全保障体系-------------------------------------------------- 2151、安全组织--------------------------------------------------------- 2152、安全运行--------------------------------------------------------- 2153、安全技术--------------------------------------------------------- 216第七章系统集成------------------------------------------------------ 219一、概述-------------------------------------------------------------- 2191、集成目标--------------------------------------------------------- 2192、集成内容--------------------------------------------------------- 2193、集成任务--------------------------------------------------------- 2194、集成技术--------------------------------------------------------- 220二、身份认证集成------------------------------------------------------ 2221、开发认证集成接口------------------------------------------------- 2222部署认证集成接口-------------------------------------------------- 2273、注册应用服务(集成认证接口 --------------------------------------- 229三、公共数据集成------------------------------------------------------ 2291、确定信息标准----------------------------------------------------- 2292、设置数据标准----------------------------------------------------- 2303、配置数据交换----------------------------------------------------- 2314、同步公共数据----------------------------------------------------- 234四、应用服务集成------------------------------------------------------ 2341、添加应用系统----------------------------------------------------- 2342、同步用户权限数据------------------------------------------------- 2353、定制应用服务----------------------------------------------------- 236第八章项目实施建议-------------------------------------------------- 2371、项目实施策略和建设时间------------------------------------------- 2372、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2373、项目实施规划----------------------------------------------------- 2394、项目实施计划----------------------------------------------------- 2425、双方工作配合说明------------------------------------------------- 2486、实施工作项目进度控制--------------------------------------------- 2527、风险分析与对策--------------------------------------------------- 2538、成果交付--------------------------------------------------------- 2549、项目验收--------------------------------------------------------- 254第九章公司简介------------------------------------------------------ 256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介绍------------------------------------------------ 258发展历程------------------------------------------------------------ 259公司整体优势-------------------------------------------------------- 261第十章公司客户服务体系 ---------------------------------------------- 2631、客户服务组织----------------------------------------------------- 2632、客户服务流程----------------------------------------------------- 2633、客户服务平台——数字青果(EKINGO -------------------------------- 267第一章总体规划1、总体目标XX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与完备通用的技术规范,基于统一的信息标准整合、集成各种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与意义•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与内容•智慧校园建设的方案与实施•智慧校园建设的效益分析•智慧校园建设的风险与应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后续规划与展望目录01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与意义1背景23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国家政策推动学院传统校园网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升级改造学院发展需求智慧校园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行业趋势引领建设意义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学院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02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与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使校园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提升校园管理效率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构建全方位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安全监控和预警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增强校园安全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成长路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0102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多媒体教室、数字化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建设,打造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整合校园管理资源,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通过引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建设智慧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加强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预警系统、消防系统等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

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录由编辑!】一、.................................................. 指导思想2二、............................................ 建设目标与任务2三、.......................................... 学校基本情况分析3(一)......................................................... 学校基本情况3(二)......................... “十一五”时期学院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重点项目6四、.............................................. 主要建设内容8(一) ........................................................ 教学基本建设8(二)............................................... 专业布局与专业领域建设10(三).................................................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4(四)......................................................... 师资队伍建设16(五)...............................................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18(六)................................................... 办学体制与教学管理20(七)............................................................. 社会服务21(八)............................................................. 对外交流23五、............................................ 资金筹措与投向24(一)............................................................. 资金筹措25(二)............................................................. 资金投向25六、................................ 建设实施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26(一)............................................................. 实施方案26(二)............................................................. 保障措施26七、.............................................. 预期效益分析27(一).......................... 学院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全国高职院校的先进水平27(二).................................................. 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27(三)................................................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7(四)........................................ 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取得新进展27(五).............................. 师资队伍适应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需要28(六)............................ 教学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8附表3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经费分配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方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3月,经中央农业机械部批准定名为“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直属农业机械部领导;1978年3月,学校下放至江苏省机械工业厅并更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 ;1991年无锡市机械联合职工大学并入学校;1980年11月、1994年8月,学校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1989~1999年学校被无锡市确定为引进联邦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试点学校;1994年10月,学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10所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之一;1999年7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

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引言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院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富有活力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本篇文档将介绍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包括目标、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目标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如下:1.打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3.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5.建立学院特色文化,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职业技术学院将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学院还将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院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2.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学院将积极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如学术科技创新社团、文艺表演社团、体育竞技社团等,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社团活动将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增加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学院将举办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各类文化体验和参与机会。

同时,学院还将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演出,拓宽学生的视野。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院将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设施的完善,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将设置创客空间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

5.加强文化建设的宣传:学院将通过校园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宣传和推广学院的文化建设成果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学院的校园文化。

实施方案根据上述目标和策略,学院将制定以下实施方案:1.设立文化建设专门机构:学院将成立文化建设委员会或相关部门,负责规划、组织和管理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督促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师的实践能力。与芜湖市华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市泰华 建安公司、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四公司、安徽省杭萧钢结构公司合作 建立了多个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有建筑工程测量等专业实验室和计算机辅助 设计中心,配备计算机 120 台,配有 CAD、天正、神机妙算、PKPM 等专 业软件,能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实习的要求。
⑷引入“2+1”办学模式,吸收优质资源 新加坡的建筑业较为发达,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世界上居领先 水平。新加坡 CITI 管理学院是新加坡国家建设局所属的一所专门为新 加坡培养建设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专科层次的学校,具有颁发大专文凭证 书的资格。该学校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的多所大学,国 内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都建立有合作关系。2003 年,该学校还受建 设部委托,为国内建筑类的管理人才进行了短期培训。 2003 年 10 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新加坡 CITI 管理学院 达成“2+1”合作办学协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新加坡 CITI 管理学院 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师共同制定了“2+1”合作培养方案。2005 年,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的四名学生在该模式下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并在新加坡 就业。2006 年,又选派了 16 名同学赴新加坡学习。 通过合作,我们吸取了新加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学生实习的 安排上,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知 识面广、易学、能懂、实用”,强调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习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等课程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⑸产学研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等人才比例过小,许多施工企业人才缺乏;建筑施工企业工作艰苦,生 活条件差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进不来,来了留不住的现 象。从人才类型看,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三者间比 例不当,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偏少。从业务水平看,低层次偏多,高层 次偏少,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少,用人单位迫切需要有一个间于本 科和中专之间的中间层次侧重于技术应用型的实用型人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指导,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严格把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对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指导时,着 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尽量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为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我们严格实施“双证书”制度。学院建有 “职业技能鉴定站”,拥有“建设类岗位资格培训二级资质”,可对建筑 业相关工种和建筑行业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进行 职业技能鉴定。我们将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相衔接,要求 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外,还须获取施工员、预算员等技能与格证书。
⑵拥有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 13 人,其中 高级职称 3 人,占教师总数的 23%,讲师以上职称 9 人,“双师素质” 教师 11 人,占 85%。40 岁以下青年教师 12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 士(含在读研究生) 7 人,占青年老师比例为 54%。大部分专任教师都 具有一定实践经历,有的还拥有“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 册造价师”等建筑行业资格证书。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需要,我们还从建筑企业、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聘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兼职教师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现聘有兼职教师 4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 3 人,工程师 1 人,实际工作经验都在 7 年以上。兼职教师注重研究教 学方法,讲课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受学生欢迎。 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达 95%,这有力的保证了本专业的教学活 动,特别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⑶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芜湖市华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 建立了校外教师实践基地,教师在该公司承担一定的设计任务,提高教
3.已有基础与优势 ⑴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基本知识,熟练掌 握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结构 设计等专业核心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技能人 才;具备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 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 和创新能力及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单位、建筑工程 设计及开发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为使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能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需求,以职业能力 培养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原则,聘请了一批长期在设计、施工及 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切实加强了实践教学环 节,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 46%,除了安排课程实践教学以外,还安排 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真正做到实践 教学三年不断线。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紧扣工程实际,在选题上,我们 力求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最新发展状况,根据学生实习的岗位和内容能具 体解决一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悉心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
专业编号: 0611108 专业负责人:方从严 檀秋芬 1.项目说明 本项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重点进行建设,带动建筑工程管理、 装饰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群的整体提升。通过将施工现场搬进学校,实 现实践教学的真景实练,引领建筑类专业的办学方向,在全国起到示范 作用。建设资金总投入 200 万元,均由学院自筹。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投 入 174 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投入 6 万元,课程建设与改革投入 4 万元, 所在专业群建设投入 16 万元。 2.项目建设的意义 2005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34745.79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9.7%;完成竣工产值 22072.96 亿元,增长 8.9%;实 现增加值 1001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9%。当年全省小 城镇建设总投入达 50 亿元,省政府确定的 200 个中心镇规划编制调整 完善比率达 100%,房地产开发投资 70 亿元。建筑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以平均每年 60%以上的速度增加,人才缺口达 40%以上,加快培养此 类人才已成为解决建筑类人才短缺的当务之急。安徽省各类建筑业企业 总数为 1686 家,每年需新增建筑类专业人数为 16860 人,其中高职生 占 60%,则每年需增建筑类专业高职生 9836 人。考虑到建筑业的发展 趋势,按有关权威部门预测,今后十五年建筑业还处于发展上升期,安 徽省建筑业从业人数需求增长约为 15%。 目前建筑类相关企业高、中级职称人员普遍年龄偏高,先是五十年 代的大学毕业生陆续退休,现在是六十年代大学生也面临退休问题,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