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复习之史纲--《开罗宣言》一览
2019现代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目的: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3、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
“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19世纪末)“三国协约”:法、俄、英(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4、直接原因(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射杀斐迪南大公夫妇)。
5、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法德之间)“凡尔登绞肉机”(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日德兰海战(德、法):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
索姆河战役(英法对德):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6、结果:以同盟国战败而结束。
7、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8、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人类史上的一场浩劫。
9、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科技加剧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客观上促进科技的发展。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概述: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实质)1、《凡尔赛和约》,1919年,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德签订目有:战后重新瓜分世界,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主要内容:①领土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为德军不得设防;西岸的的德国领土划分为3个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5年、10年、15年;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②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交给主要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这一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脏性质)③军事: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④赔款: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影响:①与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其他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世界新秩序。
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缓和。
特点:具有明显的压迫性、惩罚性和掠夺性2、《九国公约》1922年①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2019考研史纲知识点时间梳理:1919年—1949年

2019年的考研复习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冲刺复习的阶段,考生们应当注意不要把知识点记混,能够在做题的时候灵活运用,下面考研小编整理“2019考研史纲知识点时间梳理:1919年—1949年”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醒大家注意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
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主要矛盾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共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在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不同,革命任务也有所区别。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1、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之多选题分析多选17题,《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
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
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
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
题目问: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的含义。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及整体与部分。
认识随着事物的发展以及工具的使用,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人们通过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再经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多选18题,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
问题是选项中与题干诗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哪些诗句。
本题考查时间的一维性。
选项"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都表达了时间的一维性,与题干诗句包含的哲理相同。
多选19题,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问这段论述表明的含义。
本题考查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多选20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在我们的《大纲解析》上有相关的论述,正确选项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利制度条件。
多选21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我们的《大纲解析》也有明确论述: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过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019考研政治复习笔记之形势与政策划重点_毙考题

2019考研政治复习笔记之形势与政策划重点考研政治你开始复习了吗?政治复习要做好笔记,划分好重点内容,方便二轮三轮复习更好的开展。
毙考题分享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重点笔记,帮大家把重点画出来了,注意看! 2019考研政治复习笔记之形势与政策划重点1.《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05年9月)中朝日韩俄美在北京举行了第4轮6方会谈。
6方从地区和平与稳定出发,达成共识:(1)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
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
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韩方重申其依据《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
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实。
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问题。
(2)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
朝方和美方承诺,相互尊重主权,和平共存,根据各自双边政策,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朝方和日方承诺,根据《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3)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
中、日、韩、俄、美表示,愿向朝鲜提供能源援助。
韩方重申05年7月提出的有关向朝鲜提供200万千瓦电力援助的方案。
(4)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直接有关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
六方同意探讨加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
(5)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上述共识。
(6)六方同意于2005年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第5轮6方会谈。
2. 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联合国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1)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
史纲知识点总结考研

史纲知识点总结考研一、远古时期(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3000年)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2. 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变迁3. 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4. 人类社会最早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制度5. 原始宗教和原始神话二、古代史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1. 世界各地最早的文明及其特点2. 汉谟法尔斯帝国、希腊、罗马帝国等古代文明的兴衰3. 古代东方文明的发展和传播4. 古代帝国的形成和发展5. 古代宗教和哲学的演变三、中世纪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1. 欧洲中世纪的农业革命和商业繁荣2. 伊斯兰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兴起和发展3. 欧洲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权力4. 十字军东征、回教徒帝国和蒙古帝国的侵略5. 东方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四、近代史时期(公元1453年-公元1914年)1. 欧洲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兴起2. 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全球化3.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4. 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独立运动5. 世界大战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五、现代史时期(公元1914年-现在)1. 世界两次大战和国际秩序的变革2. 冷战和美苏两极对立3. 反殖民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4.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5.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六、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和演变2. 秦、汉、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3. 隋、唐、宋、元、明、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4.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伟大事件5.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专题研究七、中国近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1. 中国近代社会制度和变革2.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国共斗争4. 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5.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八、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通1.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2.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流3. 世界宗教和文化的传播和交融4. 现代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5. 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九、历史思想方法论和历史研究技能1. 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2. 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事实的规律性3. 史学理论和历史文献的分析4. 历史研究的创新和突破5. 历史写作和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上是史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考研有所帮助。
《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

《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本文关键词:开罗,法律,国际法,拘束,秩序《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本文简介:70年前,中、美、英三国首脑齐聚埃及开罗,于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宣示了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26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本文内容:70年前,中、美、英三国首脑齐聚埃及开罗,于 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宣示了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26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以下简称《波兹坦公告》),该公告再一次重申了"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在《日本投降书》中明确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表明《开罗宣言》对日本具有国际法效力。
上述国际政治、法律文件构成了建立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国际性文件框架,明确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侵占别国领土行为的非法性,确立了中国对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主权,是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
一、《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力不容否定否认《开罗宣言》法律性质的人认为,《开罗宣言》仅仅是同盟国首脑之间缺乏书面签署的约定,而且是一个"目的说明".因此,《开罗宣言》不符合条约的格式要求,更不具有对第三国日本产生的法律拘束力。
从国际法角度而言,《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条一(a)规定:"就适用本公约而言:称"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如何。
《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通过《开罗宣言》在国际社会再次得到重申,尽管世界各国对华态度不一,但对此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
其中,政治问题主要是于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次长谈中讨论。
因为美、英事先已进行过商议,无需再谈。
中美双方领导人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若干共识。
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这也就为《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中美首脑晤谈后,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受罗斯福委托,根据美、英、中三国会谈和美中会晤精神,起草《开罗宣言》。
关于日本归还台湾于中国的问题,霍氏拟订的供罗斯福审阅的草案初稿明确表示:“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
”25日,美方正式打印的草案文稿中将上述文字中的“日本人”改为“日本”。
霍氏起草的《开罗宣言》草稿先送给中国代表王宠惠及蒋介石过目,然后在11月26日交中、英、美三方官员(中方是王宠惠、美方是霍普金斯和驻苏大使哈里曼,英方代表是外交大臣艾登和外交副大臣贾德干)讨论。
在就《开罗宣言》草案讨论中,中英代表进行了颇为激烈的争论。
英国代表贾德干说,宣言草案中对日本占领的其他地区都提“应予剥夺”,惟独满洲、台湾和澎湖写明应“归还中华民国”。
他建议,为求一致,将满洲、台湾和澎湖也改成“必须由日本放弃”。
中国代表王宠惠反驳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引起的,如果《开罗宣言》对满洲、台湾、澎湖只说应由日本放弃而不说应归还哪个国家,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将疑惑不解。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共产党宣言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共产党宣言(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共产党宣言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中考历史知识点之共产党宣言,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考研政治复习之史纲--《开罗宣言》一览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英、美三国首脑讨论,如何协调对
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
最后达成了
一个重要共识(客观题)--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
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主要内容:一致通过了中、英、美三国对日作战计划;明确对日
本的作战目的,不是为了侵略,不是为了拓展各国的领土,而是为了
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明确规定将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
还中国,三国坚持一致抗日,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等。
真题链接:
【2014.28】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利用和管辖钓鱼岛。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
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
所有附属各岛屿”。
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
1941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
日本投降后,依据相关国际文件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
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
这些国际文件是()
A.《波茨坦公告》
B.《开罗宣言》
C.《日本投降书》
D.《德黑兰宣言》--苏、美、英三国首脑议
定了关于将德军消灭的计划
【2011.2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
归还中国的相关的是()
A.《德黑兰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注意文件、条约的内容,遇到有相近内容的条约一定要做笔记,这些往往就是考研政治中的多
选客观题。
内容稍微记忆错误,就会失分,不过这种情况是能够在平
时的复习中注意到的。
史纲的学习不需要同学们将条约的内容记忆的
很详细,但是有前后逻辑顺序的条约文件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