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曾对中国出兵作出准确预测的美国公共政策咨询机构是( )。
A、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B、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美国总统科学咨询委员会D、兰德公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主要作用是( )。
A、开展基础理论研究B、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C、作为决策支持系统D、执行公共政策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价值分析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中的( )。
A、系统分析方法B、现代定性方法C、定量方法D、类别分析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在政策分析过程中,要对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全面考虑,这是遵循政策分析基本原则中的()。
A、民主化原则B、系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公共政策学应是一门( )。
A、政府官员独立研究的学问B、学者独立研究的学问C、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问D、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共同研究的学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在轮流执政的西方多党制国家,政策因执政党的更替而呈现明显周期波动,这属于( )。
A、功能性政策周期B、阶段性政策周期C、反复性政策周期D、自发性政策周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
A、政策倡议B、政策宣传C、政策分解D、组织准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政策分析如下方法中属于直觉预测法的方法是( )。
A、系统分析B、德尔菲法C、时间序列分析D、投入一产出分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在政策规划阶段,拟定出政策方案后,接下来的环节是( )。
A、政策方案的合法化B、政策方案l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 )。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考时所进的“时务策”是()。
A.《教战守策》B.《盐铁论》C.《谏逐客书》D.《国语》2.拉斯韦尔把政策过程划分为()。
A.信息(情报)、建议、制定、执行、运用、评价、终止B.提出方案、征求意见、讨论意见、表决意见、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C.调查、研究、决策D.调查、研究、决策、反馈、再调查、再研究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的是()。
A.公共问题的形成B.政策方案的制定C.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4.对公共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
A.经济环境B.政治法治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D.国际环境5.在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中,揭示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模型是()。
A.机构-制度模型B.精英决策模型C.集团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6.属于象征性联邦制的国家是()。
A.美国B.巴西C.加拿大D.德国7.下列关于政策与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为政策提供保障B.公共政策是法的一部分C.政策不具有强制性D.政策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统一的8.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A.混合扫描模型B.机构-制度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9.内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A.民主和平等的社会B.不太民主的社会C.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D.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10.在我国,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政策都须经谁的签署和发布方才生效()。
A.国务院总理B.最高法院院长C.最高检察院检察长D.国家主席11.在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的关系中,最低工资保护政策属于()。
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公共政策学旳开山之作是()A.《政策科学:视野与措施旳近期发展》B.《重新审查公共政策旳制定过程》C.《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合用》D.《政策科学设想》2.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概念旳是()A.布坎南B.西蒙C.安德森D.德洛尔3.属于公共政策学关键概念旳是()A.政策诉求B.政策宣传C.政策替代D.政策试验4.合理旳政策构造旳明显特性是()A.有效旳分级控制B.严格旳组合秩序C.完善旳层次分布D.构造旳有序化5.1977年我国决定废止免试入学而改行大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这属于()A.确定型政策B.不确定型政策C.风险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6.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A.分派性政策B.调整性政策C.自我调整性政策D.再分派政策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指公共政策特性旳()A.权威性B.稳定性C.变动性D.预见性8.有旳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旳状况下采用贸易报复措施,这体现了公共政策旳()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派功能9.在公共利益和公共代价关系中,严厉旳环境保护政策属于()A.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B.利益范围广而代价范围窄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10.属于政策终止推进力量旳是()A.政策制定者B.政策执行者C.政策评估者D.政策受益者11.属于实质性公共政策问题旳是()A.种族团结B.焚烧国旗C.虐待小朋友D.授奖典礼12.外在创始模型一般出目前()A.民主和平等旳社会B.不太民主旳社会C.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旳社会D.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旳社会13.我国物价改革旳目旳不能是"一步到位",而只能是"稳步实现",这属于确定政策目旳旳()A.实事求是原则B.面向未来原则C.系统协调原则D.伦理考量原则14.经济学中旳边际效用理论是预测性评估根据中旳()A.理论假说B.价值体系C.分析措施D.实证成果15.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构建旳是()A.过程模型B.互适模型C.循环模型D.博弈模型16.根据再决策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旳哪一种阶段,可将其分为()A.现场再决策和反馈再决策B.常规再决策和非常规再决策C.突破型再决策和跟踪型再决策D.整体再决策和局部再决策17.反应象征式政策执行旳现象是()A.阳奉阴违B.土政策C.断章取义,为我所用D.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8.决定政策去向旳根据是()A.政策评估B.政策监督C.政策监控D.政策控制19.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和预测评估20.平民百姓旳街谈巷议属于()A.正式评估B.非正式评估C.事前评估D.执行评估2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旳出台都采用旳试点评估法属于()A."前—后"对比法B."投射—实行后"对比法C."控制对象—试验对象"对比法D."有—无"对比法22."全国一般高校不再分公费自费,统一缴费上学"是政策终止方式中旳()A.政策替代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政策缩减23.美国旳"现代问题研究所"属于()A.官方旳政策研究组织B.半官方旳政策研究组织C.民间旳政策研究组织D.社会旳政策研究组织24.从政策过程和环节旳角度讨论公共政策分析旳基本模式是()A.麦考尔分析模式B.韦伯分析模式C.沃尔夫分析模式D.邓恩分析模式25.从政策波及范围来说,国家政策预测是()A.宏观政策预测B.中观政策预测C.微观政策预测D.系统政策预测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公共政策运行一般通过旳环节包括()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监控D.政策评估E.政策终止27.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旳有()A.执政党B.领袖人物C.在野党D.利益集团E.选民28.现代中国,详细旳行政决策程序包括()A.法制部门旳审查B.领导会议旳讨论决定C.行政首长旳签订公布D.通过议案E.公布政策29.公共政策产生旳初始条件为()A.公共问题旳形成B.公共决策机关旳产生C.公共强制机构旳出现D.公民旳参与E.社会价值旳分派30.韦伯对政策研究旳奉献重要有()A.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B.有关政府与市场关系旳理论C.认为社会行动包括动机和目旳两个基本原因D.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E.主张价值无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31.简述大众传媒怎样通过对公共政策系统提出规定来影响政策输出.32.简述合格旳政策执行者旳素质规定.33.简述政策终止旳作用.3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意义旳详细体现.3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旳内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36.试述公共政策旳内涵.37.试描述公共政策运行旳逻辑过程.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38.案例:,人和镇被划为重庆市北部新区开发用地.根据拆迁赔偿规定,拆迁旳村民统一分派安顿房.根据1999年颁布旳重庆市征地赔偿安顿措施,有几种状况可以得到"优惠":一、一对夫妻只能分一套房,但离了婚单独立户,就可以各分一套房,并以优惠旳价格购置;二、配偶为城镇户口且无住房,可以申请多分派一间屋.说得更明白些,离婚后再找个城里人结婚,分派旳房子可以从一室一厅增长为两室一厅.两室一厅旳房型更合理,在市场上卖得起价.于是,人和镇婚姻登记处门口变得像菜市场同样热闹起来.离婚分户,多分一套房子,成了政策容许范围内旳一种赔偿手段.对此,管委会迅速做出了反应,申请将再婚增购房价格由安顿优惠价调整为市场价旳文献,被递送到了重庆市北部新区国土局.11月底,根据国土局旳批复,管委会调整了再婚增购住房旳价格. 村民们一下子傻眼了:第二套房必须按市场价购置,哪有获利空间呢?失望旳村民们涌到镇政府讨说法.但管委会对此态度鲜明:"我们是及时用新文献堵住了旧文献旳漏洞.安顿赔偿原则是市有关部门通过研究后合理制定旳,该原则考虑到了农民旳利益,也考虑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实际上,此前已经有专家测算:按重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拆迁赔偿人均2.1万元仅能维持一种人生活3年多.对于诸多前后被征地旳家庭来说,早已入不敷出.根据上面案例,试从政策执行再决策角度回答问题:(1)什么是政策执行再决策?(2分)(2)本案例中产生政策执行再决策旳根据或者原因有哪些?(5分)(3)从政策执行再决策旳分类看,本案属于哪些类型旳再决策?(3分)(4)本案旳政策执行再决策没有遵照哪些原则,为何?(5分)。
7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A.政策科学B.公共政策学C.政策学D.政策分析2.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上两种主要的认识论是理性主义和【】A.后现代主义B.唯物主义C.逻辑经验主义D.经验主义3.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A.核心概念B.次级概念C.主要概念D.边际概念4.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A.理性主义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C.集团模型D.渐进主义模型5.“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A.公共政策B.政策C.决定D.决策6.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A.咨询子系统B.信息子系统C.监控子系统D.反馈子系统7.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A.互适模型B.循环模型C.综合模型D.博弈模型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A.“前—后”对比法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D.“有—无政策”对比法19.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A.风险型政策B.竞争型政策C.确定型政策D.不确定政策10.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A.多角度分析法B.原因层次分析法C.类别分析法D.边界分析法11.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12.将公共政策运行系统分为七个功能活动环节的是美国学者【】A.拉斯韦尔B.安德森C.凯尔曼D.布坎南13.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属于【】A.外在创始模型B.进入模型C.动员模型D.内在创始模型14.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A.单一化B.政府主导化C.全局化D.多元化15.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A.德尔菲法B.时间分析法C.序列分析法D.投入—产出分析法16.西方国家奉行的“三读”程序属于立法系统中决策程序的【】A.提出议案环节B.审议议案环节C.通过议案环节D.公布政策环节17.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监控18.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属于【】A.政策执行B.政策制定C.政策过程D.政策变通19.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A.麦克拉夫林B.米特2C.史密斯D.拉宾诺维茨20.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监控21.在政策终结的对象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A.计划的终结B.政策的终结C.功能的终结D.组织的终结22.侧重从政策信息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模式是【】A.沃尔夫分析模式B.麦考尔分析模式C.韦伯分析模式D.邓恩分析模式23.民众的支持属于政策执行外部环境中的【】A.自然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心理环境2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了公共政策的【】A.普遍性特征B.权威性特征C.预见性特征D.稳定性与变动性特征25.“我们能够做什么”是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A.价值分析B.可行性分析C.超理性分析D.创造性分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公共政策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政府决策过程B. 政策制定与实施C. 政策效果评估D. 政策理论发展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A. 权威性B. 普遍性C. 盈利性D. 强制性答案:C3.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议程设定B. 政策分析C. 政策执行D. 政策宣传答案:D4. 政策分析中,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的公平性B. 评估政策的经济效益C. 预测政策的政治影响D. 判断政策的合法性答案:B5. 政策执行过程中,最常见的阻力是什么?A. 资金不足B. 信息不对称C. 利益冲突D. 技术障碍答案:C6.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成功B. 改进政策执行C. 评价政策制定者D. 预测未来政策走向答案:B7. 在公共政策学中,“政策窗口”是指什么?A. 政策制定的最佳时机B. 政策执行的监督机构C. 政策评估的时间点D. 政策宣传的媒体渠道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议程设定的影响因素?A. 公众关注度B. 政府优先级C. 媒体曝光度D. 政策成本答案:D9.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特征意味着什么?A. 政策适用于所有人B. 政策只针对特定群体C. 政策具有地域限制D. 政策随时间而变化答案:A10. 政策分析中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关注什么?A. 政策的道德合理性B. 政策的实施可能性C. 政策的理论基础D. 政策的长期效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公共政策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指导B. 规范C. 调节D. 激励E. 惩罚答案:A, B, C, D12. 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实验设计E. 历史比较答案:A, B, C, D, E13. 政策执行的障碍可能包括哪些因素?A. 资源分配不均B. 政策宣传不足C. 执行人员理解偏差D. 政策目标模糊E. 利益集团的反对答案:A, B, C, D, E14. 政策评估的内容通常包括哪些?A. 政策效果B. 政策效率C. 政策公平性D. 政策持续性E. 政策成本答案:A, B, C, D, E15. 影响政策议程设定的因素包括哪些?A. 社会问题的出现B.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C. 公众的关注度D. 政策的紧迫性E. 政策的成本效益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内容。
全国月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

全国月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31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1-77A.实地观察法B.非参与观察法C.参与观察法D.无结构访谈法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着作之一是( A )1-99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B.《政策方向》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2-123A.元政策B.基本政策C.部门政策D.总政策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2-131A.风险型政策B.竞争型政策C.不确定型政策D.确定型政策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 3-190A.信息传播系统B.政策支持系统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评估系统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3-198A.英国B.德国C.法国D.加拿大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3-208A.俄罗斯B.瑞士C.法国D.中国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4-231A.理性主义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4-236A.机构—制度模型B.集团模型C.精英模型D.“上下来去”模型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5-256A.政党组织B.大众传媒C.政治人物D.政府部门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5-263A.边界分析B.多角度分析C.类别分析D.层次分析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5-268A.正式议程B.政策议程C.公众议程D.系统议程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 5-273A.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B.不太民主的社会C.民主和平等的社会D.财富和权力高度分散的社会14.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称为( B )6-286/287A.政策设计B.政策规划C.政策论证D.政策制定15.政策抉择前期的第三个环节是( D )6-313A.政策论证B.政策审议C.政策确定D.政策采纳16.由美国学者霍恩和米特尔提出的政策执行模型是( C ) 7-329A.过程模型B.博弈模型C.系统模型D.综合模型17.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 A )7-331A.执行性B.服务性C.权威性D.法制性18.“挂羊头,卖狗肉”属于政策执行偏差中的( B ) 7-345A.象征式政策执行B.替代式政策执行C.残缺式政策执行D.规避式政策执行19.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是公共政策评估内容中的( A )8-366A.政策价值评估B.政策成本评估C.政策影响评估D.政策效益评估20.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过程模型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 D ) 7-325A.麦克拉夫林B.雷恩C.巴达克D.史密斯21.内部政策监控的主体是( D ) 8-384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政党组织D.各级行政机关22.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称为( B )9-396A.政策变动B.政策维持C.政策调整D.政策接续23.公共政策调整中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的一种调整是( C )9-408A.政策目标调整B.政策方案调整C.政策措施调整D.政策关系调整24.原有政策的终止和服务于同样政策目标的新政策的产生是政策接续形式中的( A )9-417A.线性接续B.非线性接续C.政策部分终结D.政策分解25.在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中,最直接、最彻底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B )9-420 A.政策替代 B.政策废止C.政策合并D.政策缩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公共政策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D2. 公共政策的主体通常是:A. 个人B. 企业C. 政府D. 非政府组织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内容?A. 政策目标B. 政策工具C. 政策效果D. 政策成本答案:D4.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机构的角色是: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评估者D. 政策监督者答案:B5. 政策评估的目的是:A. 确定政策目标B. 选择政策工具C. 评价政策效果D. 制定政策答案:C6. 公共政策的制定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社会因素D. 所有选项答案:D7.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政策执行者需要考虑的问题?A. 政策的可行性B. 政策的合法性C. 政策的公平性D. 政策的创新性答案:D8.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政策的实施成本B. 政策的实施效果C. 政策的实施难度D. 所有选项答案:D9. 政策评估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成本效益分析B. 成本效果分析C. 成本效用分析D. 政策执行分析答案:C10.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因素?A. 政策目标的明确性B. 政策工具的选择性C.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D. 政策评估的及时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ABCD2. 公共政策的主体可能包括:A. 政府B. 企业C. 非政府组织D. 个人答案:ABCD3. 公共政策分析的内容可能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工具C. 政策效果D. 政策成本答案:ABCD4.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机构的角色可能包括:A. 政策制定者B. 政策执行者C. 政策评估者D. 政策监督者答案:BCD5. 政策评估的目的可能包括:A. 确定政策目标B. 选择政策工具C. 评价政策效果D. 制定政策答案: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7月全国公共政策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______。
2.“上下来去”决策模型具有容纳性和______。
3.决策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______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的组织机构或个人组成。
4.国家能力决定着公共政策的______。
5.______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
6.“土政策”是______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7.系统议程又可称为______议程。
8.公共政策经合法化过程确定并公布之后,即进入了______阶段。
9.根据再决策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的哪一个阶段,可以将政策执行再决策划分为______和反馈再决策。
10.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多元化,不少国家通常采取______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色列学者德洛尔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理性主义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混合扫描模型2.政策执行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20世纪( )。
A.60年代以后B.70年代以后C.80年代以后D.90年代以后3.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其中程序性政策又被称为( )。
A.例行政策B.确定型政策C.积极政策D.实质性政策4.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公民是( )。
A.马寅初B.拉斯韦尔C.西蒙D.马丁·路德·金5.用“博弈”论来分析政策执行,其主要代表是美国公共政策学者( )。
A.史密斯B.麦克拉夫林C.巴德克D.萨巴提尔6.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分法是( )。
A.边界分析法B.多角度分析C.类别分析法D.类比分析法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2.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上两种主要的认识论是理性主义和【】
A.后现代主义
B.唯物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经验主义
3.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A.核心概念
B.次级概念
C.主要概念
D.边际概念
4.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
B.混合扫描模型
C.集团模型
D.渐进主义模型
5.“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A.公共政策
B.政策
C.决定
D.决策
6.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
A.咨询子系统
B.信息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
D.反馈子系统
7.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互适模型
B.循环模型
C.综合模型
D.博弈模型
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A.“前—后”对比法
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D.“有—无政策”对比法
1
9.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D.不确定政策
10.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A.多角度分析法
B.原因层次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D.边界分析法
11.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12.将公共政策运行系统分为七个功能活动环节的是美国学者【】
A.拉斯韦尔
B.安德森
C.凯尔曼
D.布坎南
13.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属于【】
A.外在创始模型
B.进入模型
C.动员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14.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C.全局化
D.多元化
15.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
A.德尔菲法
B.时间分析法
C.序列分析法
D.投入—产出分析法
16.西方国家奉行的“三读”程序属于立法系统中决策程序的【】
A.提出议案环节
B.审议议案环节
C.通过议案环节
D.公布政策环节
17.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
18.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属于【】
A.政策执行
B.政策制定
C.政策过程
D.政策变通
19.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A.麦克拉夫林
B.米特
2
C.史密斯
D.拉宾诺维茨
20.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
21.在政策终结的对象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
A.计划的终结
B.政策的终结
C.功能的终结
D.组织的终结
22.侧重从政策信息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模式是【】
A.沃尔夫分析模式
B.麦考尔分析模式
C.韦伯分析模式
D.邓恩分析模式
23.民众的支持属于政策执行外部环境中的【】
A.自然环境
B.政治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2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了公共政策的【】
A.普遍性特征
B.权威性特征
C.预见性特征
D.稳定性与变动性特征
25.“我们能够做什么”是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A.价值分析
B.可行性分析
C.超理性分析
D.创造性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27.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
A.党的政策
B.行政决策
C.立法决策
D.人大决策
E.司法决策
28.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3
C.民意代表、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E.政府部门
29.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辩证性
B.主观性和人为性
C.关联性
D.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E.历史性与动态性
30.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A.合并
B.替代
C.革新
D.分解
E.缩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古代政策研究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
32.简述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34.简述政策评估的用途。
3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37.试结合实际分析政策执行时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变通时需注意的要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8.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指导全国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该《决定》总结了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是指导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全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确定了方向。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在中国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改为社会医疗保险;将国家(企业)对职工的医疗保险负“无限责任”改为负“有限责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基本水平、广泛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二是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三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四是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五是加快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另外还特别注意解决一些人员和弱势群体的医疗待遇问题。
如离休人员、老红军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不参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的医疗待遇保持不变,医疗费用仍实行实报实销,所需费用按原渠道解决。
从1998年底下发《决定》到2000年6月底的一年半时间,全国出台实施方案的地级统
4
筹地区有252个,占地级统筹地区的近73%;已经启动实施的地级统筹地区有146个,占地级统筹地区的42%;另有100多个县启动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近1400万。
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试从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入手,评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这项公共政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