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智能灯光控制原理

智能灯光控制原理
智能灯光控制是基于先进的科技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将灯具与互联设备连接,实现对灯光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信技术: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需要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将灯具与控制设备连接起来。
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通信技术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
和灯光控制的范围。
2. 控制设备: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备组成,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语音助手等。
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上的控制软件或应用程序,实现对灯光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3. 传感器:为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灯光控制,智能灯具通常会搭载多种传感器,如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人体感应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变化,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整灯光亮度、色温等参数。
4. 数据处理和算法: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将通过采集到的各种数据,如灯光亮度、温度、人体活动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智能算法,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需求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色温和效果,以达到更加舒适和节能的效果。
5. 联动控制: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
动控制。
比如,当用户进入房间时,灯光可以根据人体感应器感知到的活动情况自动开启;当用户离开房间时,灯光也可以自动关闭。
此外,还可以与安防系统、音乐系统等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更加智能、便捷的居家体验。
通过以上原理,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节能化和舒适化的灯光管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操作说明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操作说明
一、简介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ILCS)是一种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的照明系统,可实现智能控制灯光的亮度、颜
色和形状,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能耗,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操作方式来
进行控制。
二、组成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传感器、执行装置、通讯设备等部件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核心部件,用于根据输入信号和环境条件进行智能控制;传感器负责监测照明环境中的变量,并将环境变量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执行装置提供手动操作和自动控制的功能;通讯设备负责控制器之间的信
息传输及参数设置。
三、功能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有多种,包括定时调光、情景模式
调光、光控调光、声控调光、远程控制调光等。
定时调光可以设置开启和
关闭时间,情景模式调光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设定不同亮度,光控调光可以
根据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声控调光可以根据声音指令改变
灯光亮度,远程控制调光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或其它终端远程控制灯光亮度。
四、操作步骤
1、确定安装位置:将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控制器安装在安全干燥、安
装牢固、无干扰的地方;
2、连接线路:将控制器与传感器、执行装。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原理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原理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是一种使用先进技术和智能算法来实现对灯光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它通过集成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网络通信设备,在不同场景下实现对灯光进行精确、智能化的调节,达到提高照明效果、节约能源、提升生活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决策、控制和反馈四个环节。
感知环节是系统中的第一步,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感知灯光环境的变化和人体活动的情况。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感知器将感知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根据这些数据来决策如何进行灯光的调节。
决策环节是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智能算法和规则来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当前的灯光状况和人体需求,并决策出最合适的灯光调节方案。
这些智能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灯光效果。
控制环节是根据决策结果来实现灯光调节的过程。
控制器会根据决策结果来控制灯光调光器的工作状态,通过改变灯光的亮度、色温等参数来实现灯光的调节。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来实现,例如使用ZigBee、Wi-Fi或蓝牙等协议进行通信。
反馈环节是为了实时监测和评估灯光调节效果的环节。
系统会通过反馈机制收集实时的灯光状态和人体感受数据,并与目标设定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灯光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
如果需要调整,控制器会重新进行决策,并通过控制环节来实现调整。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理,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Web界面来实时监测和控制灯光,实现个性化调节和场景切换。
同时,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实现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居住、商业、办公等各种场所。
它不仅能够提升照明质量,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进行个性化调节,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总之,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和智能算法的照明控制系统,它通过感知、决策、控制和反馈四个环节来实现对灯光的精确、智能化的调节。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对家庭或办公场所灯光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它使用了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软件算法,可以实现对灯光的远程调光、定时开关、场景设置等功能。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节能环保:通过智能调光和光线感应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调整灯光亮度,达到节能效果。
2.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云端平台远程控制灯光,随时随地实现开关、调光等操作。
3. 场景设置: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灯光场景,比如阅读、聚会、放松等,通过一键切换即可实现。
4. 定时开关:系统支持灯光的定时开关功能,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自动开关灯光。
5. 智能联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动,比如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可以通过其他设备的触发来控制灯光。
6. 情景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可以设置不同的灯光模式,比如娱乐模式、阅读模式、睡眠模式等。
总而言之,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灯光的舒适度和灵活性,节约能源,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更舒适、便捷和智能的灯光体验。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问与答

14:既然联动模块可以实现开关模块的功能,为什么开关模块却贵那 么多,不能用联动代替开关吗?
答:首先们要来了解一下开关模块和联动模块:1、执行控制单元开 关模块是AMS总线系统兼容使用的灯光控制模块,可以接两路至四 路灯具或照明回路,两路或者4路开关切换控制。模块面板带有两位 到六位可编程触摸,每一位触摸均可定义控制系统内的任何一路或多 路照明回路的调光或开关,也可定义控制系统内的一路或多路电器电 源开关及窗帘开合,同时也可作灯光电器的组合情景控制。
3: 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无线智能家居系统主要有电力载波及遥控开关两类。
遥控开关则有无线RF遥控技术、红外IR遥控技术两类。遥控开关 主要是一些传统普通电工产品厂家的产品,事实上,遥控开关只是在 传统开关的基础上增加了遥控功能,有些产品还在遥控器上增加可定 时控制,但由于其功能单一,不应算做智能家居产品。
6:AMS可以控制家庭电器的哪些设备? 答:电饭煲、煲汤锅、微波炉、电烤炉,咖啡机,豆浆机,饮水机, 热水器,洗衣机,清扫机,空调,空气净化器,家庭影院,各类灯具 等等。
7:安明斯有网络控制吗? 答:有,可以用掌上电脑或任何连上互联网的电脑都可以,或用手机 或PDA控制,控制的时候还可以全开全关和独立设备控制及调节。目 前也可以通过发短信来控制家电和安防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用总线式的结构,主要由电源供应器、双绞线 和功能模块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每个功能模块都是串连在双绞线上, 互相的连接不分极性。总线控制系统产品从功能上可分为很多类,下 面将简单介绍常用的几种:
(1)基本控制产品,主要包括总线电源供应器、无线遥控接口、 电话遥控接口、电总线控制系统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 总线控制产品提供一个接口平台。
10:总线的 和TCP/IP有什么区别。 答:TCP/IP介质上不一样,速度也快啦。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介绍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介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照明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它可以实现灯光的自动调节、节能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的效果和舒适度,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下面将介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感应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实现对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
感应器可以感知环境中的人体、光线等信息,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判断照明需求,从而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色温等参数。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方便用户对照明系统的管理。
1.自动调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的光照强度和人体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
当环境光线变暗或有人活动时,系统可以自动增加灯光亮度,确保室内明亮舒适。
而在光线充足、无人活动时,系统会自动降低灯光亮度,节省能源。
2.节能环保: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照明需求调整灯光的亮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通过灯光的自动调节和定时开关等功能,可以实现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污染。
3.网络连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对照明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色温等参数,方便快捷。
同时,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测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住宅,如办公楼、商场、酒店、学校、医院、家庭等。
在这些场所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人员的活动情况和环境的光照强度,实现灯光的智能调节和控制,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和舒适度。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智能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更多的功能。
比如可以与安防系统集成,实现灯光的联动控制;可以与温控系统集成,根据室内温度调整灯光的色温;可以与音乐系统集成,实现灯光的音乐节奏同步等。
总的来说,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感应器和控制器对照明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一.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效按照展示馆对各功能区域的不同要求,在照明控制上分别以各种方式控制。
通过合理管理如定时控制,光感控制的结合,在需要的时候将需要的区域照明,泛光照明等通过智能开关的方式将灯光控制到合适的照度,例如,当天色渐暗时,光线感应器可自动将室外照明及泛光照明自动打开,到深夜人员活动较少时,定时器可自动将其中部分灯光关闭,当天色渐亮至一定照度时,光线,光线感应器在自动将剩余部分灯光关闭,一切均为无人干预的状态下自动完成,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易于管理。
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方便的工作环境,在某些重要区域通过调光方式和场景预设置功能产生各种灯光效果,营造不同的灯光环境,使人以舒适完美的视觉享受。
通过定时控制,保证公共通道如走廊、电梯厅的灯光在上班期间定时开启,下班定时关闭70%的灯光,达到节能、便于管理的目的。
照明控制均采用智能开关方式,安装中控制面板开关,具有照明、调光、电动窗帘及投影幕控制功能,可采用红外线遥控进行遥控操作及场景控制,完成灯光、窗帘、幕布等设备的联动。
通过使用逻辑模块AB/S.1可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议室设定不同的灯光效果,灯光可以根据临时需要能进行灵活分割,开启变换,达到节能作用。
也可以通过设定时钟的控制方式实现展出及非展出期、办公及非办公期间灯光不同的自动运行,以方便管理人员及值班人员。
可预设多种灯光效果,组合成不同的灯光场景。
当需要改变灯光场景时,只需按一下按键,就可以实现灯光场景的变换,并可以通过中控面板就地进行场景修改,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这些场所设有遥控功能,可使用手持红外遥控器远距离控制灯光的效果变化。
灯光控制和投影仪及幕布等可进行联动,当需要播放时,灯光自动的缓慢的调暗,幕布自动下降;关掉投影时,灯光会自动柔和的调亮到合适效果,同时幕布收起。
中控模式的选择应根据被控制对象的内容、性质和总量情况来确定,常用的控制系统模式为2类。
智能照明系统介绍

第一:可以实现场景控制,定时控制,多点控 制等多方案控制,所以控制系统比较人性化, 科技化。
第二:智能照明灯光控制系统中的可调光电子 镇流器在高频率下工作,可客服频闪,亮度比 较稳定,故对人体相对于传统灯光控制系统更 舒适,也更健康,并且还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第三: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
第四:操作更加的便捷;
第五:控制集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软启动,也就是开灯时灯光由暗渐渐变亮;关灯时, 灯光由亮渐渐变暗。
第三:可以进行灯光亮度的多种调节。 第四:具有记忆功能,并且可以一键全开和一键全关。 第五:可以进行日常管理,对灯光的定时开闭进行定义。 第六:可以进行多种场景模式的设置。 第七:可以任意设置控制对象。 第八:采用无线等多种控制。 第九:还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远程的控制。 第十:智能灯光照明控制系统还有停电自锁的功能,即当您
智能灯光照明控制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开关,场景开关,触摸屏,智慧星遥控
等输入设备; 第二:智能继电器,智能调光模块,智能存储
模块等输出单元;
第三:系统电源,网络信号等控制系统部分。
第一:可的灯,或者是在不同地 方的终端可以控制同一盏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与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实验教室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 12 月 20 日目录摘要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3)1.2课题现状 (3)1.3课题意义 (3)2 总体方案设计 (4)2.1热释电传感器的简介 (5)2.1.1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7)2.2 光检测电路设计 (9)2.3 单片机部分 (9)2.3.1STC89C52单片机简介 (9)2.3.2单片机的引脚功能描述 (10)2.3.3单片机的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设计 (11)2.3.4 单片机最小系统 (12)2.5 电源模块 (13)3 软件的程序实现 (14)3.1软件设计语言的选择 (14)4 硬件调试和遇到的问题以及本人任务分工进行情况 (15)5 电路的调试 (15)6 总结评价与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总体原理图设计 . (17)附件二:元器件清单 (17)附件三:程序源代码 (18)1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时代进步,高新技术的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置购了大量高新技术的产品,许多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成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由单片机最小系统、人体感应模块、关照强度模块、灯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灯泡组成。
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利用光照度和红外人体感应相结合主动与被动的探测方法,现了室内无人或者关照充足时灯光自动光灯,有人到来且光照不足时自动开启灯光。
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一分钟后会自动熄灭。
在白天,即使有人走过时,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人体感应、智能灯光控制、光强度检测21 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对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的要求更成了国家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
而在众多的能源问题中,电能的短缺是束缚经济发展和民生活的重要能源问题之一。
据报道,用于照明的能源消耗占整个办公大楼能源消耗的20%~60%,这部分能耗的多少很程度上取决于照明的控制效果。
在现代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照明控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
现代建筑对照明的要求很高,除了应该满足为建筑内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时对视觉环境的要求以外,还应该利用照明设备的不同类型及光线的变换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有美感的办公、学习和生活环境,此外,还应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而传统的照明系统由于其管理落后、能源浪费、舒适性差、布线复杂以及灯具寿命短的缺点,己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所以研究新型照明控制系统,对减少这部分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照明质量的要求,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型的照明控制系统主要指综合了照明、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最根本的是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
1.2 课题现状公共场所和居民居住区的公共楼道普遍使用机械手动开关,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出现许多灯泡点亮长明的现象,故使灯泡寿命短,浪费电量,为国家、单位、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使公共场所和居民居住区的公共楼道灯在白天时不亮,晚上闻声自亮,待人走后,1分钟后自动关闭,既方便,又省电。
1.3 课题意义(1)利用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2)实现了室内无人或者关照充足时灯光自动光灯,有人到来且光照不足时自动开启灯光。
3(3)延时关灯;(5)所设计的开关系统应做到节能、智能、耐用、可靠性高以及维护方便。
2 总体方案设计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由单片机最小系统、人体感应模块、关照强度模块、灯光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灯泡组成。
本系统采用了光敏电阻检测白天黑夜,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感应人体信号,经过单片机分析处理后判断是否控制灯光亮灭情况,实现了室内无人或者关照充足时灯光自动光灯,有人到来且光照不足时自动开启灯光,如果光照度和人体感应都不满足时,单片机延时1分钟,关掉灯光。
实现了一个节能的效果。
该系统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
从设计的要求来分析该设计须包含如下结构:电路总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 总体设计框图42.1 热释电传感器的简介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 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 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实物图片:电气参数:电气参数DYP-ME003 人体感应模块工作电压范围DC 4.5-20V静态电流<50uA电平输出高 3.3 V /低 0V触发方式L 不可重复触发/H 重复触发延时时间5S(默认)可制作范围零点几秒-几十分钟封锁时间 2.5S(默认)可制作范围零点几秒-几十秒电路板外形尺寸32mm*24mm感应角度<100 度锥角感应距离7 米以内工作温度-15-+70 度感应透镜尺寸直径:23mm(默认)5功能特点:1. 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 光敏控制(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
3. 温度补偿(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 30~32℃,探测距离稍变短,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4. 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5. 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无封锁时间):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号。
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几十秒钟)。
6. 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 DC4.5V-20V。
7. 微功耗:静态电流<50 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8.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感应范围:62.1.1 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图3-5信号处理模块7图3-6实物图本电路是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转变为电信号。
热释红外感应2脚输入到前置放大器OP1进行放大,然后由C4耦合给运算放大器OP2进行第二级放大。
再经过电压比较器COP1和COP2构成双向鉴幅器处理后,检出有效触发信号去启动延时时间定时器输出信号在经过R3进入单片机部分进行处理。
延时周期可通过R12来调节输出,在延时时间内只要Vs发生上跳变,Vo就会从Vs上跳变时刻起继续延长一个周期,而电路中的电容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了芯片内的定时器,若Vs一直保持为高电平,这样就可以通过P10传输到单片机内进行下一步处理。
而根据不同的距离要求来调节R13,最大可以调节到7米左右。
图中BISS0001中1脚用跳线连连接住一个接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本电路设计就是可触发方式。
2.1.2人体感应模块电路设计人体感应模块采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有三个引脚,一个电源,一个地,一个信号脚,默认为低电平,当检测到人体时,第二脚信号脚为高电平,送到单片机做判断,并设有人体感应信号指示灯D2,当有人体信号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发光,无信号时,熄灭,其中R2为限流电阻,防止信号灯D1烧死。
具体电路图如国2所示:图2 人体感应电路原理图82.2 光检测电路设计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除了人体感应以外还有光线强度检测,只有这两种添加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控制灯光的亮。
可以实现室内无人或者关照充足时灯光自动光灯,有人到来且光照不足时自动功能,实现了一个节能的效果。
这就必须设计一个光控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光信号判断电图中GR1为光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的主要功能是,当没有光照或光线不足时,其阻值较大,达到兆欧级以上,相当于处于短路状态,此时R9上端输出为低电平。
而当有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下降,阻值相当小,此时电位器R9的上端输出为高电位。
LM393和电位器R5组成一电压比较器,当同相输入端电位高于反相输入端时,LM393输出一高电平,反之,当反相输入端电位高于同相输入端时,LM393输出一低电平,输出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光照。
2.3 单片机部分2.3.1 STC89C52单片机简介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使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STC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