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

合集下载

恩格尔系数的正确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的正确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

经济学术语 恩格尔系数

经济学术语 恩格尔系数

经济学术语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

它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 19 世纪提出,通过比较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来反映家庭或国家的经济状况。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将家庭或国家的食品支出除以总支出,然后乘以 100%。

通常来说,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家庭或国家的生活水平越高,越富裕。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 30%,那么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是30%。

如果另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 20%,那么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是20%。

因此,第二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恩格尔系数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了解家庭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合理规划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恩格尔系数并不是衡量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唯一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保障等。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

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

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两亿四千八百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

到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家庭约37%,加权平均约40%,就是说已经达到小康状态。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为37.9%;农村居民家庭为3.7%。

降低恩格尔系数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有专家作出如下建议:1.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降低恩格尔系数的最重要手段2.加快食品工程建设,抑制食品物价上升幅度3.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合理消费1.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税收调节体系,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

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

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
指标
一、恩格尔系数简介
原理:
1、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越大
2、一个家庭收入越高,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越小
公式:
X 100%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
总支出金额
计算:
1、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越贫困
2、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越富裕
二、消费支出八大类:
1、食品
2、烟酒及用品
3、衣着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6、交通和通信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8、居住
三、联合国标准:
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
恩格尔系数50%~60%为温饱
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
恩格尔系数30%~40%为相对富裕恩格尔系数20%~30%为富足
恩格尔系数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恩格尔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恩格尔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恩格尔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恩格尔系数是一种衡量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指标,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提出。

它通过计算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来反映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家庭的食品支出除以总消费支出,然后乘以100即可得到恩格尔系数的百分比。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食品支出占比越大,家庭消费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食品支出占比越小,家庭更多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恩格尔系数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反映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为研究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

其次,恩格尔系数可以通过与其他指标的比较,揭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趋势。

例如,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而恩格尔系数较低的国家则更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

然而,恩格尔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反映家庭的整体消费情况,无法刻画家庭内部的消费差异。

其次,恩格尔系数无法反映价格变化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推动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恩格尔系数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修正,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综上所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指标,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需要对恩格尔系数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以更准确地反映家庭消费行为和社会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进行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的内容来撰写: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恩格尔系数的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1.引言)将概述本文的背景和研究动机,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这将有助于读者对恩格尔系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在正文部分(2.正文)将详细解释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将探讨恩格尔系数在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指的是什么呢?

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指的是什么呢?

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指的是什么呢?恩格尔系数指的是什么?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CPI和恩格尔系数有什么关系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恩格尔系数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的关系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大。

这一观点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即恩格尔系数。

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

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世界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富裕;20%-30%为相对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
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动提出这一看法: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

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备注: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

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