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恩格尔系数与我国经济现状
浅谈恩格尔系数与我国经济现状

浅谈恩格尔系数与我国经济现状《科学世界观》2015年春季课程结课论文大气科学学院王泓月131170047 一、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二、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所占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
全国 恩格尔系数 2035年

全国恩格尔系数2035年预测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已成为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2035年的全国恩格尔系数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进行预测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及重要性1. 恩格尔系数的定义: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用于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
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支出×100。
2. 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性: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较高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居民生活质量较低,较低的恩格尔系数则表明居民生活质量较高。
二、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预测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将首先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相应地,恩格尔系数有望呈现下降趋势。
2. 消费结构变化: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受到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品质和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将增加,而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可能会下降,进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3. 城乡差距: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需考虑到城乡差距。
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城市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可能低于农村地区。
4. 政策影响: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政府在调控物价、推动农村改革、扶持低收入家庭等方面的政策将对恩格尔系数产生一定影响。
三、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
2. 消费结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高品质、高档次产品的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3.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吧。
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这个系数越小,说明家庭消费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比越低,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1.1 改革开放初期的恩格尔系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那时候的恩格尔系数可是个大问题,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了60%左右,农村更是高达70%以上。
这可真是个“吃饭”问题!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在为了几口饭吃而努力。
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当时的食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依然乐观向上,为了改善生活,大家努力工作,勤俭节约。
1.2 改革开放中期的恩格尔系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时候的恩格尔系数相比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
据统计,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降到了30%左右,农村则降到了50%左右。
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还能有一部分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
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比如买更好的衣服、吃更好的食物等。
这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的扶持政策。
2.1 改革开放后期的恩格尔系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时候的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已经降到了20%左右。
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还能有更多的钱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资。
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丰富多彩。
人们开始关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比如绿色食品、健康养生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自行车到汽车,再到高铁、飞机等。
近几年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总结

近几年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总结近几年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总结近几年来,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家庭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标,一直备受关注。
恩格尔系数,简单来说,是指家庭用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家庭消费结构的重要反映。
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也在不断受到影响。
以下是近几年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总结:1. 从国内来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恩格尔系数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从40%左右下降到了35%左右。
这一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人民的收入水平较高,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恩格尔系数往往较高,主要是因为相对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相对较高的食品价格。
3. 尽管整体来看,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疫情期间,由于经济活动的停滞和人民收入的下降,一些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可能会上升。
这说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不仅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虽然整体来看,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波动。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并结合其他指标和因素来全面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1. 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从GDP总量、人均收入到就业率等多个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增长。
这源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合作,同时也得益于政府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积极引导。
近十年中国恩格尔系数的纵向对比

近十年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家庭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比越高,反之则说明家庭生活水平较高。
近年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反映出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文将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纵向对比,探讨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2011年至2021年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1. 2011年恩格尔系数2011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为31.4,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这一数值表明,当时我国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比较高,整体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2. 2015年恩格尔系数2015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0,这表明我国家庭的整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食品支出占比有所减少。
3. 2020年恩格尔系数202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至28,这说明我国家庭整体生活水平再次得到提升,食品支出占比继续降低。
4. 2021年恩格尔系数截止到2021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保持在28左右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家庭的生活水平保持稳步提高的趋势。
二、影响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因素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购物力增强,食品支出占比自然会相应下降。
2. 消费结构升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我国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只满足基本温饱需求,而越来越倾向于购物更多的非必需品和服务,从而导致食品支出占比下降。
3. 政府扶贫政策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和资金的倾斜,许多贫困家庭逐渐脱贫,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支出占比自然降低。
三、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对社会的影响1. 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家庭消费结构逐渐向着高品质、高品位消费转变,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消费升级也为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2. 促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我国家庭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国家恩格尔系数(3篇)

第1篇一、引言恩格尔系数,作为一个反映国民消费结构与生活水平的指标,自19世纪末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国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从恩格尔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我国恩格尔系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具体来说,它反映了家庭在消费过程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家庭消费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则越小。
2.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 / 家庭消费支出总额× 100%其中,食品支出总额包括主食、副食、饮料、烟酒、调料等所有与食品相关的支出;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则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等八大类消费。
三、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因素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收入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高。
2. 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变化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从追求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品质、健康、环保等方面转变,这有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
3.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人们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安全感越强,从而降低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
4.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当某种食品供应充足时,其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在食品支出上的负担减轻,从而降低恩格尔系数。
四、我国恩格尔系数的现状1. 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恩格尔系数为28.2%,较2010年的37.3%下降了9.1个百分点。
从恩格尔系数看我国经济的发展

从恩格尔系数看我国经济发展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对当代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的标准做了划分,如果一国恩格尔系数超过60%叫做赤贫;超过50%为温饱,勉强度日;40%以上叫小康;30%以上为宽裕;20%以上为富裕;20%以下为极富。
90年代处于极富状态的有美国(16%),以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二流的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在富裕状态;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宽裕、小康、温饱、赤贫的阶段上。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和城镇家庭平均恩格尔系数在61%左右,处于赤贫阶段,当时贫困人口是2亿4千8百多万。
1984年我们宣布中国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当时我国粮食总产6000亿斤,人均超过500斤。
温饱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并不复杂,但是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在中国历来是个天字号难题。
从自然条件来说,我国耕地是19亿亩占世界总耕地面积7%,人口占22%,中国要解决温饱问题则意味着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且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土地质量已经比较差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都很糟糕,2400多平方公里被风沙化,相当于一个县。
被沙漠化的土地面积是2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相当贫瘠,与美洲大陆“世界之肺”无法比拟。
中国人口多,而且饮食结构是碳水化合物比重大,油水少,饭量大,因而我国是用世界上7%的贫瘠的土地养活着世界上22%的非常能吃的人口。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传统,封闭社会的一个特别现象就是方言多,因为交流少;但是中国人之间相互问候使用概率最大的一句话就是“吃了没有”,这不是一个语言现象,而是经济文化落后长期没有解决温饱的一个语言反应。
90年代我们进入小康,去年年末,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平均是45%,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处于标准的小康水平,不过是低水平的不均衡的单方面的小康。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数字统计有假,因为统计方法不可能准确的反应经济现实,而且还有利益冲突的干扰。
但是这些问题不大,只要造假的方法是一贯的,也能说明问题。
恩格尔系数调查报告

恩格尔系数调查报告恩格尔系数调查报告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家庭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比的指标。
它是经济学家恩格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衡量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
本文将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调查研究,探讨中国家庭的消费结构和经济状况。
一、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家庭食品支出除以家庭总消费支出,再乘以100。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为2000元,总消费支出为5000元,那么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0%。
二、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因素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收入水平是决定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收入较低的家庭在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例较高,而收入较高的家庭则相对较低。
其次,地区差异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发达地区的家庭往往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多的消费选择,因此恩格尔系数较低;而相对贫困的地区,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比较高,恩格尔系数较高。
此外,文化习俗、家庭结构和社会福利等因素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三、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变化近年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
这表明中国家庭在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然而,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和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仍然较高,说明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四、恩格尔系数的启示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以外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
这意味着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开始关注教育、医疗、旅游等方面的消费。
同时,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也反映了消费结构的转变,从单一的食品消费向多元化的消费转变。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恩格尔系数的局限性。
恩格尔系数只能反映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无法全面反映家庭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恩格尔系数与我国经济现状《科学世界观》2015年春季课程结课论文大气科学学院王泓月131170047 一、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二、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所占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
因此,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
三、如何使用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在中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
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
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在使用恩格尔系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有波动是正常的;二是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可比口径,中国的城市在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存在大量的补贴,不同的城市给予的补贴内容也不完全相同,都会对恩格尔系数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进行城市国际间比较时应调整到相同的口径;三是国家或地区间消费习惯不同,导致恩格尔系数会略有不同。
在使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国家之间的国际比较时,由于各国的价格体系、福利补贴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要注意比较各国个人消费支出的实际构成情况,只运用恩格尔系数反映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可能会产生误差。
[1]四、各国的恩格尔系数现状表1五、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虽然恩格尔系数以及恩格尔定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但当前我国在运用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定律核算、衡量民众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沿用原始理论,不符合我国实际。
现在我国使用的恩格尔系数仍是最原始的西方学界的“恩格尔系数”。
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恩格尔系数也不例外,可是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无论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政府的经济倾向还是市场上的商品的富裕程度与150 多年前的欧洲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依靠计算“食物支出”来判断“社会进步”或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并不合适。
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且是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情况下,更是理论脱离实际。
2.纵横对比失效,不利于相关分析。
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消费结构的指针,只是揭示特定发展阶段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关系,并不适用于各个阶段进行比较和各个地区之间进行的比较。
因为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例如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可以从市场化角度划分为: 缺乏市场交换的自然经济、早期简单商品经济、初步市场化商品经济以及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们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特征,消费结构中的生存必需品和非生存必需品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
恩格尔系数的提出实际上隐含着一个理论假设前提: 即存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因而所有人的消费支出都来自于市场,是能都通过价格计量的,这也许适合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但无法适用于其他的地区,很显然的,恩格尔系数很难解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市场化程度差异很大地区的民众的消费特点和生活状况。
在现实应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易造成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失效,不利于相关分析。
3.特殊因素剔除,易造成结论失真。
西方国家一直沿用恩格尔系数,而且应用其得出的结论正确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食品加工、饮食业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教育制度已经相当完善,而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转轨阶段,先不要说农民饮食水平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收入能否增加还是一直困扰农民的问题,再加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教育支出又呈现大大增加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不但没有着实重点的考虑消费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差异,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一系列特殊因素,反而将这些在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的因素,在分析和比较时都做了相应的剔除。
这样计算出来的恩格尔系数值存在误差,这样的恩格尔系数所代表的农民生活水平也必然“失真”。
[2]六、从恩格尔系数看我国的消费结构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收人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与1978年的57.5%相比.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下降19.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20.5个百分点。
尤其是近年来,恩格尔系数降幅明显加快。
[3]表2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年份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绝对数(元)指数(1978=100)绝对数(元)指数(1978=100)1978 343.4 100.0 133.6 100.0 57.5 67.7 1980 477.6 127.0 191.3 139.0 56.9 61.8 1985 739.1 160.4 397.6 268.9 53.3 57.8 1990 1510.2 198.1 686.3 311.2 54.2 58.81991 1700.6 212.4 708.6 317.4 53.8 57.6 1992 2026.6 232.9 784.0 336.2 53.0 57.6 1993 2577.4 255.1 921.6 346.9 50.3 58.1 1994 3496.2 276.8 1221.0 364.3 50.0 58.91996 4838.9 301.6 1926.1 418.1 48.8 56.3 1997 5160.3 311.9 2090.1 437.3 46.6 55.1 1998 5425.1 329.9 2162.0 456.1 44.7 53.4 1999 5854.0 360.6 2210.3 473.5 42.1 52.6 2000 6280.0 383.7 2253.4 483.4 39.4 49.12001 6859.6 416.3 2366.4 503.7 38.2 47.7 2002 7702.8 472.1 2475.6 527.9 37.7 46.2 2003 8472.2 514.6 2622.2 550.6 37.1 45.6 2004 9421.6 554.2 2936.4 588.0 37.7 47.2 2005 10493.0 607.4 3254.9 624.5 36.7 45.52006 11759.5 670.7 3587.0 670.7 35.8 43.0 2007 13785.8 752.5 4140.4 734.4 36.3 43.1 2008 15780.8 815.7 4760.6 793.2 37.9 43.7 2009 17174.7 895.4 5153.2 860.6 36.5 41.0 2010 19109.4 965.2 5919.0 954.4 35.7 41.12011 21809.8 1046.3 6977.3 1063.2 36.3 40.4 2012 24564.7 1146.7 7916.6 1176.9 36.2 39.3 2013 26955.1 1227.0 8895.9 1286.4 35.0 37.7由表2可以看出从1985~1999年这15年问。
我国农村居民一直处在温饱水平;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下.基本在47%上下浮动.达到小康。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早于农村居民家庭4年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过度.2000年以后找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基本在37%上下浮动,达到富裕,直至现在已经降至35%。
而城乡的差距也逐年降低,由1978年的10.2%之差下降到2.7%,这一成果十分惊人。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我国居民已经过上了富裕以上的生活,居民生活状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不断增长,消费内容不断更新2.生活消费由温饱型向休闲娱乐享受型发展3.消费、投资更加理性和多样化4.城多居民消费差距逐步扩大,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严重偏低、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消费结构调整较慢[4]表3以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产品引导消费,实现质的飞跃近年来,信息产品进入家庭,无论是从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都达到相当高的速率。
移动电话、家用电脑等拥有量成倍增长。
十年来,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拥有量增长49.0%、照相机增长22.0%、摄像机拥有量增长3.7 倍;移动电话增长3.7 倍,家用电脑增幅达到7.4 倍。
消费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也预示着未来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七、总结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与经济现状是符合恩格尔定律的,且由各数据表明城乡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消费结构中娱乐也占有很大的部分,食物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并且此趋势呈继续保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