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 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四、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平行线的判定: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第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
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 ≠0,b ≠0)。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把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把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可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式子中,可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样就得到了方程的解⎩⎨⎧==b y a x 7.加减消元法:把方程组里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把所得到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以下步骤与代入法相同)第二章 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bc a 22-的 系数为-2,次数为4,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122++-x ab a ,项有4项,二次项为 ,一次项为 ,常数项为 ,各项次数分别为 ,系数分别为 ,叫 次 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
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 n m n a a a +=g (n m ,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一、词汇1. 实词与虚词:实词是有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虚词是无意义的词,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2. 同音词、近义词与反义词:同音词是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如“洗”、“系”;近义词是意义相近但用法有些不同的词,如“懒惰”、“懒散”;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如“富裕”、“贫穷”。
3. 词语搭配:指一些常在一起出现的词语,如“积极应对”、“早出晚归”。
4. 成语、俗语、谚语:成语是固定搭配的四个字词,如“金玉良言”;俗语是有名无实的习语,如“画蛇添足”;而谚语则是民间流传的智慧名言。
二、阅读1. 阅读策略: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如预览、速读、略读、精读等。
2. 阅读理解:指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3. 阅读态度: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态和态度,如认真对待、积极思考、虚心向学等。
三、写作1. 写作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四种常见的写作方式。
2. 写作步骤:包括构思、提纲、翻译、修改四个步骤。
3. 写作技巧:包括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夹叙夹议等手法提升文章表现力的技巧。
四、语法1. 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数词、量词、助词等十个词类。
2.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七个句子成分。
3. 语法结构:指用句子成分合成的语法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五、修辞1. 比喻:用比拟的方法去描写,加强表现力。
2. 比拟:直接进行比较描写。
3. 夸张:说出与实际不符的过度词语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4. 借代:用某种代表代替具体事物。
5. 对偶:通过对称式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优美、简洁、容易记忆。
六、修养1. 修身:指个人内心品质的修养,如做人守规矩、讲道德、处世相处等。
2. 规范:指遵循语言规范,如用词得当、语言规范、讲究礼仪等。
3. 养性:指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素养,如稳态平和、学会感恩、情感管理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定义和特征2. 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特征3. 角的定义和特征4. 图形的种类和特点: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5. 同种图形的分类和比较二、平面图形的性质研究1.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2. 三角形的分类及其性质3. 三角形内切圆和外接圆的应用4.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5.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及其判定三、图形的相似与全等1. 图形相似的概念和判定条件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3. 图形全等的概念和应用4. 证明图形全等的方法和步骤四、直角三角形的研究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 勾股定理的应用3.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五、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1. 一般多边形的周长计算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3.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4.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性质六、圆的研究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弧长等的概念和关系3. 圆内角和弧度的关系及其应用4. 弧长、扇形面积和圆的面积计算七、线性方程的解法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法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步骤4.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八、比例与相似1. 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其应用2.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3. 解直角三角形的比例问题4. 解平行四边形的比例问题九、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2. 数据的整理和描述3. 数据图形的绘制和解读4.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十、考试技巧与思维方法1. 解题方法和思维技巧的培养2. 数学解题策略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3. 拓展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语文知识点1.词语辨析1)意义近义词意义近似的词语称为近义词,如“高兴、欢喜、愉快”,要注意它们的细微差别。
2)词义辨析指同音同形而意义不同的词。
如“确信、确实、千真万确”的差别。
2.句型分析1)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和一个宾语组成的句子称为简单句。
2)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结合而成的句子称为并列句,连接词有“和、与、或、但、然而、因为、所以、由于”等。
3)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称为复合句,连接词有“虽然、因为、所以、如果、除非”等。
3.阅读理解1)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要注意成分的辨析,特别是句首的主语。
2)现代文阅读先看题目、了解文章大意、掌握主题思想、提取关键词、把握段落结构、细节判断、谨慎选择答案。
二、数学知识点1.整数1)正整数大于零的自然数称为正整数。
用Z+表示。
2)负整数小于零的自然数称为负整数。
用Z-表示。
2.分数1)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称为假分数。
3.平面几何1)平面图形由若干个线段连接而成的图形称为平面图形。
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五边形等。
2)直线、射线由无数点组成的单条直线,称为直线;一条起点,延伸到无穷远的直线,称为射线。
4.代数式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符号语言,称为代数式。
三、英语知识点1.时态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习惯性或客观真理的状态或动作,如“My father often goes to work by car.”2)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个动作或情况,如“We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2.语法1)介词短语以介词为首的词组称为介词短语。
如“In the morning, we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t home.”2)形容词用法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表示该名词的性质或特征。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整式的加减1. 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 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4.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分别乘方后的积。
5.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6.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差:系数相减,字母部分不变。
7.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积:系数相乘,字母部分合并。
8.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9.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10.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差:同类项的系数相减,字母部分不变。
11.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积:用一个多项式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2.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5.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组。
6.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组。
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8.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9. 分式方程:含有分母的方程。
10. 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化系数为1、检验。
11. 分式不等式:含有分母的不等式。
12.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化系数为1、检验。
三、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
2. 直线的性质:无端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3. 射线的性质: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4. 线段的性质: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度、可度量长度。
5. 角的概念:两条射线从同一点出发所形成的图形。
6.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7. 角的性质:度数大小关系、补角和余角、角的和差。
8. 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封闭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1. 自然环境的保护
-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 各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2. 自然环境的利用
-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
1. 人口问题
-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流动- 人口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人口政策与措施
2. 城市问题
-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划
- 城市交通问题
- 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分析
- 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 区域的类型与特征
2.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过程
第四章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1. 全球气候变化
-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2.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挑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
1. 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 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组织形式- 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对于学生的作用。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

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眼球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开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我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3.瞳孔的主要作用是遇到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免收强光刺激;遇到弱光时扩大,是眼球内部光线充足。
4.近视眼: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所成的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即形成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读写姿势要正确,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5.远视眼:晶状体变平,眼球的前后经过短,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戴凸透镜矫正6.晶状体凸度的调整:7.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8.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等感觉器官。
鼻腔上端的黏膜有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这些感觉功能使你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9.耳的结构及功能:10.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的作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12.脑生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连接。
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睫状体晶状体悬韧带看清近处物体收缩变厚放松看清远处物体舒张变薄拉紧13.神经细胞跟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有的突起很长(轴突),有些突起较短(树突)。
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14.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1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
草履虫没有反射,有应激性,原因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
16.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不需要经过大脑进行的反射是简单反射,这是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
17.复杂反射: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学习形成的的反射叫复杂反射。
(条件反射)这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在枢有关。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简单反射式复杂反射的基础。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18.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如图19.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导管输送到腺体外,如唾液腺、汗腺;20.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的分泌物经血液循环输送,如性腺。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如垂体、睾丸、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
21.人体的内分泌线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22.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功能:调节人的生长发育,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从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现象:过少幼年身体矮小,智力一般正常,为侏儒症。
过多易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功能:可以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少,体温较低,心跳较慢,智力减退,身体矮小,幼年易患呆小症。
分泌过多:新陈代谢旺盛,体内物质分解过快,眼珠突出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
功能:可以调节葡萄糖在人体内吸收、利用和转化等,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易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易患低血糖;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当你情绪激动时,你的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这些现象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23.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气候改变,引起扬尘,动物失去食物和栖息地。
过度放牧、开垦和乱砍滥伐的共同后果是引起沙尘暴。
乱捕滥杀破坏了栖息地。
生活和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垃圾使水体污染、富养化,促使藻类大量繁殖、单细胞生物造成赤潮,使水体有有毒物质,水生动物死亡。
森林的作用:美化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24.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
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25.酸雨的pH值小于5.6。
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饮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6.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的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
27.水俣病(汞)痛痛病(镉)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佛利昂等(臭氧空空洞,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等)28.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29.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0.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主要环节)、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1.传染病的特点及说明举例见下表特点说明举例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流感病毒(流感),结核杆菌(肺结核),HIV(艾滋病),肝炎病毒(肝炎),蛔虫卵(蛔虫病),淋球菌(淋病)有传染性传染病能在人群中通过不同的途径相互传播流感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肝炎和蛔虫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①在一定条件下,有的传染病可呈爆发、流行以至大流行;②有的传染病只限于在某地区流行;③有的传染病受气候影响,只在一定的季节发病。
①流行性感冒②血吸虫病③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有免疫性人们在患过某些传染病并痊愈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受该病的感染。
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可以预防只要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的工作,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见教材第49页图V-3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
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3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的入侵,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管(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人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34.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全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也叫后天性免疫。
35.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36.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疫苗三种疫苗:抗体,血清:抗原37.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38.免疫类型:如右图39.免疫用品见下图(了解)40.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为OTC无论哪种药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份,适应症、用法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中药成份: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西药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
42.人工呼吸:示意图如下,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子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5-20次。
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多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43.胸外心脏挤压:救护者需站在病人左侧又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入松。
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
如此反复,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经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