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读试题1
公文考试题及答案

公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可以省略的是()。
A. 公告B. 通知C. 决定D. 命令答案:A2.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列哪一项不是公文的文种?()A. 意见B. 通报C. 简报答案:C3. 公文的正文一般分为几个部分?()A. 一个部分B. 两个部分C. 三个部分D. 四个部分答案:C4. 公文的成文日期应如何标注?()A. 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B. 用汉字标注年月日C. 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D. 用汉字标注年月5. 公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在公文的哪个位置?()A. 版头B. 主体C. 版记D. 附件答案:A6. 公文的附件应当如何标注?()A. 在正文之后,另起一页标注B. 在正文之后,不另起页标注C. 在正文之前,另起一页标注D. 在正文之前,不另起页标注答案:A7. 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几种?()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C8. 公文的签发人应标注在公文的哪个位置?()A. 版头B. 正文C. 版记D. 附件答案:C9. 公文的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应标注在公文的哪个位置?()A. 版头B. 正文C. 版记D. 附件答案:C10. 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之间应如何标注?()A. 用虚线分隔B. 用实线分隔C. 用点线分隔D. 不需要分隔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公文的版头包括哪些要素?()A. 发文机关标志B. 发文字号C. 密级和保密期限D. 紧急程度答案:ABCD12. 公文的主体包括哪些要素?()A. 标题B. 主送机关C. 正文D. 附件说明答案:ABCD13. 公文的版记包括哪些要素?()A. 抄送机关B. 印发机关C. 印发日期D. 签发人答案:BCD14. 公文的附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A. 附件的顺序号B. 附件的名称C. 附件的作者D. 附件的日期答案:AB15. 公文的成文日期和印发日期可以相同吗?()A. 可以B. 不可以C.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D. 必须不同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公文的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可以省略。
公文试题及答案

公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公文的正式性主要体现在:A. 语言的正式性B. 格式的规范性C. 内容的准确性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公文的组成部分?A. 标题B. 正文C. 附件D. 作者签名3. 公文的标题一般应该:A. 居中B. 靠右C. 靠左D. 随意放置4. 公文的正文部分,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A. 应使用第三人称B. 应避免使用口语化语言C. 应保持语言的连贯性D. 可以包含个人情感色彩5. 公文的结尾一般包括:A. 结束语B. 附件说明C. 发文机关D. 以上都是6. 公文的附件说明应该:A. 放在正文的开头B. 放在正文的结尾C. 放在标题下方D. 随意放置7. 公文的发文机关一般位于:A. 标题下方B. 正文上方C. 正文下方D. 附件下方8. 公文的日期应该如何标注?A. 使用阿拉伯数字B. 使用汉字数字C. 使用英文缩写D. 以上都不对9. 公文的签发人应该:A. 写在正文的最后B. 写在附件说明的下方C. 写在发文机关的下方D. 写在标题的上方10. 公文的密级标注应该:A. 放在标题的上方B. 放在标题的下方C. 放在正文的上方D. 放在正文的下方答案:1. D2. D3. A4. D5. D6. B7. C8. B9. C1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公文的分类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通知B. 决定C. 报告D. 请示2. 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A. 标题居中B. 正文左对齐C. 附件说明在正文结尾D. 发文机关在正文上方3. 公文的正文部分应该:A. 使用规范的公文语言B.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C. 可以包含个人情感色彩D. 保持内容的客观性4. 公文的结尾部分应该包含:A. 结束语B. 附件说明C. 发文机关D. 签发人5. 公文的密级标注和日期标注应该:A. 密级标注在标题上方B. 日期标注在正文下方C. 密级标注在正文下方D. 日期标注在附件下方答案:1. ABCD2. ABC3. ABD4. ABCD5. A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文的三个基本特征。
《公文选读》单选题汇总

《公文选读》单选题汇总1.1.某一公文名称仅作为发出公文的动作,或指称公文的外形特征,可视为前文种时期1.2.“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秦始皇时期1.3.《谏造大像疏》文中之“里陌动有经坊,阗阒皆立精舍”是用的对偶结合夸张格。
1.4.《奏孝子刘敦儒状》中,“或冻于积雪之下,或曝于赫日之中”在修辞上属于借代格。
1.5.《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请攻台湾奏本》一文的内容特色除条理清晰外,还有就是叙事实在1.6.《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请攻台湾奏本》一文的表意特色是繁约得体、虑事缜密和把握分寸1.7.“表”设置于秦汉时期,以后历代相沿,与整个封建时代相始终。
1.8.“启”作为大臣上书于皇帝的公文是始于晋代1.9.“启”作为对皇太子、诸王陈言的准上奏文种是唐代以后。
1.10.“笺”作为上行文种始见于东汉1.11.“笺”是带有书札性质的上行文,到南北朝以后,主要用于向太子、皇后致谢贺的准上奏文种。
2.1.“策”正式确立为公文文种是在汉代。
2.2.“制”正式确立为文种是在秦代。
2.3.“制”作为文种的废除是在民国时期。
2.4.诏书末称用语朝代不同用法也不同,请指出下列几种诏书末称哪一种是明代的故兹诏示,咸使闻知2.5.把圣旨作为皇帝表达旨意的君命文种是在元朝。
3.1.《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一文中的“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指咸阳”用的修辞方法是借代。
3.2.《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一文采用的行文方式是逐级行文。
3.3.唐代,政府发给僧、尼的身份凭证,称为度牒。
3.4.明清时期,上行之牒称为牒呈。
3.5.状作为一种文种,始设于汉代。
3.6.西汉诏书的颁发者,一般是丞相府。
3.7.古人避讳的对象,主要是尊长之名。
3.8.唐代用于举发、参劾贪墨官员的状,称劾状。
3.9.唐代,记载某人生前事迹,用行状。
3.10.我国西汉武帝之前,用作通行关津凭证文书的是传。
3.11.过所开始使用于西汉武帝时。
3.12.不可以用申文的是平行衙署之间。
公文选择题带答案

A:公告是公布性文件
B: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向国内外发布
C:不宜或不必向国内外宣布的事项,不宜使用“公告”
D:各级机关,只要事情重大,都可使用公告
答案: D
试题11:公文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 )。
A: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答案: A
试题4: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A:公文发布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答案: A
试题5: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
A:叙事
B:说理
C:说明
D:说明、说理
答案: A
试题6:可以用“命令”、“令”、“通令”这三种名称颁发的是( )。
A:撰笔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的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答案: B
试题15:只有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可以使用( )性的文件。
A:向上级请示性
B:行政管理命令
C:沟通信息
D:针对性强
答案: B
试题16:在制定规定性文件时,确需以新规定取代旧规定,则应该( )。
A:在文中明确对有关文件的废止
A:命令(令)
B:决定
C:通知
D:指示
答案: A
试题12:撰写决定、讲话稿等,选择表达方式侧重( )。
A:议论
B:说明
C:论证
D:叙述
答案: A
试题13: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省军区向该省各市、县人民政府行文时可制发( )。
A:命令
B:函
公文选读期末考试试题

公文选读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文的基本属性是:A. 保密性B. 规范性C. 时效性D. 权威性2. 公文的格式要求中,标题一般位于:A. 正文上方B. 正文下方C. 页眉D. 页脚3.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文的分类?A. 通知B. 报告C. 请示D. 论文4. 公文的起草应遵循的原则是:A. 随意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随意性与客观性的结合5. 公文的签发流程中,最后一步是:A. 起草B. 审核C. 签发D. 存档6. 公文的语言风格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除了:A. 简练B. 准确C. 严谨D. 随意7. 公文的签发人通常是:A. 起草人B. 审核人C. 单位负责人D. 档案管理员8. 公文的编号规则中,年份和序号之间通常使用:A. 逗号B. 句号C. 破折号D. 空格9. 公文的附件应当:A. 与正文分开B. 附在正文之后C. 附在正文之前D. 随意放置10. 公文的密级分为几个等级: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文的起草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公文的目的B. 公文的受众C. 公文的格式D. 公文的语言风格2. 公文的审核过程中,需要检查的内容包括:A. 公文的格式B. 公文的内容C. 公文的密级D. 公文的签发人3. 公文的签发流程中,可能涉及的步骤包括:A. 起草B. 审核C. 签发D. 存档4. 公文的保密性要求包括:A. 确定密级B. 限制传播范围C. 规定使用期限D. 规定销毁方式5. 公文的存档要求包括:A. 按照编号顺序排列B.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C. 按照密级分类D. 按照内容分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公文的起草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2. 公文的签发流程中,审核环节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 公文的保密性要求对公文的起草、签发和存档有何影响?四、案例分析题(25分)某单位需要向其下属部门下发一份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
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

自考《公文选读》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时所用的上奏文种称( B )A.上书B.奏札C.表D.题本2.《天祚帝封金主为东怀国皇帝册》一文中,“碧云袤野,固须挺于渠材;皓雪飞霜,畴不推于绝驾”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B )A.排比B.对偶C.夸张D.比喻3.《元代亦集乃路河渠司上总管府具保结呈》一文,从文种规范来看,应为( A )A.呈状B.呈C.呈文D.呈报4.与“咨”属同一用途的同源公文,在先后相连缀的不同时期成为两个文种的是( C )A.关B.移C.刺D.咨呈5.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称为( D )A.堂札子B.中书札子C.省札D.札6.《唐郭丑告身》一文基本部分的起草机构是( A )A.中书B.门下C.尚书D.秘书7.民国时期的报告公文,大体上可分为( C )A.两个类型B.三个类型C.四个类型(总结,审查,工作,情况)D.五个类型8.《财政部为答参议院刘星楠等质问书上复国务院咨呈》一文的语言特色是( D )A.浮词赘意B.贬辞过烈C.夸张过头D.貌恭词朴9.《教育部公布学生操行成绩考查规程的部令》一文的结构是( A )A.正件和附则B.正件、附件和附则C.正件和附件D.操行和规程10.布告始设于民国时期。
其程式结构上的特点是( A )A.没有收文者B.有收文者C.文句简短D.首尾呼应11.报告类型中,侧重于表述作者对本职范围内工作活动主观努力的文种称为( D )A.综合报告B.专题报告C.情况报告D.工作报告12.下列文种中属于平行文种的有( A )A.咨文B.呈文C.令D.签呈13.下列不属于条例写作特色的是( C )A.表意周严B.条理顺畅C.语气委婉D.简称规范14.下列属于决议文种的是( B )A.布告B.会议纪要C.通知D.公报15.仅限于国家权力机关(或经授权)用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事项或决定事项的宣告文种是( B )A.通告B.公告C.公报D.通报二、多项选择题1.“启”自唐代以来逐渐定型为陈述政事的准上奏文种,其呈送对象主要有( AD )A.皇太子B.皇上C.皇太后D.诸王E.皇后2.“帖’’作为下行文,所使用的年代有( ABC )A.唐代B.宋代C.明代D.元代E.清代3.下列属于官府所发通行关津路证公文的有( ABC )A.传B.过所C.路引D.详E.奏4大总统令的用途包括( ABCDE )A.公布法律B.公布教令C.公布国际条约D.公布预算E.公布官员任免5.公文生效标识包括( ABE )A.发文机关B.印章C.附件标注D.公文标题E.成文日期三、填空题1.清_康熙____时期,奏折已具备正规机密公文的地位。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公文程式构成中,显得更为重要的两部分是()A.首称、末称B.正文、末称C.首称、正文D.首称、后书2.秦始皇为实施文件规范化,改上书为()A.启B.奏C.书D.表3.在《谏造大像疏》一文中,“得,筏尚舍”一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借喻C.对偶D.联用4.宋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所用的上奏文种称()A.奏札B.札子C.表D.奏状5.策,这一文种的正式确立是在()A.西周B.汉代C.西晋D.唐代6.颁发《北京宫殿告成诏》的是()A.西汉刘恒B.唐李世民C.宋赵匡胤D.明朱棣7.我国最早以法规形式将“移”明确规定为公文文种的朝代是()A.秦B.汉C.唐D.宋8.帖,作为下行公文,主要运用的朝代是()A.周、秦、汉B.汉、唐、宋C.唐、宋、明D.元、明、清9.告身,作为古代凭信公文,是告知授官旨意的,其告知对象是()A.皇帝B.中央主管衙署C.地方行政衙署D.被授任者本人10.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签呈”这一文种更名为()A.签报B.呈报C.报告D.请示11.公函,作为用于无隶属关系官署间相互行文的平行公文文种,它始设于()A.明代B.清代末年C.民国时期D.建国初期12.民国时期,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有所差委时所使用的令称()A.训令B.部令C.院令D.委任令13.“麾下则犹为独夫作鹰犬”一语的修词格是()A.比拟B.借代C.夸张D.比喻14.在现代,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文种是()A.通知B.指示C.令D.批示15.在现代,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的文种是()A.决定B.决议C.议案D.会议纪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7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公文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05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名称带有状字的文体较复杂,其中,大臣对皇帝陈述意见用( )A.行状B.申状C.诉状 D.奏状2.议作为公文文种,始自“驳议”,它出现的朝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 D.明代3.《出师表》一文中,第一行“臣亮言”在古代公文中属于( )A.首称B.正文C.末称 D.后书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是( ) A.制书B.策书C.戒书 D.诏书5.最早将“照会”定型为外交专用文种的是在( )A.元B.明C.清D.民国时期6.清代敕书,是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君命公文,其显著特征是( )A.指挥性B.指导性C.凭证性D.权威性17.根据词语的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来规范的词义称为( )A.词汇义B.语境义C.修辞义D.临时义8.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是( ) A.檄B.盟C.示D.誓9.根据唐代三省制,《郭丑告身》一文中所告知的诏书,负责驳正的机构为( ) A.中书B.门下C.尚书 D.秘书10.《政事堂关于查禁再造党的封寄》一文中“连接巨商,以暗图资助;利用军队,以静候时机。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对比C.排比 D.反复11.民国时期的任命状,依据所任命官员的级别,可分为()A.特任、简任、荐任、委任B.特任、专任、荐任、委任C.专任、简任、荐任、委任D.专任、特任、简任、荐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新型文种是()A.指令B.指示C.通令 D.指示信13.在现行公文中适用于“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公文文种是( )A.通知B.令C.指示 D.批示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动发文的是()A.公函B.回函C.商函 D.复函215.在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A.1911年B.1933年C.1949年D.195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文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文若干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称为()A.公文形式B.公文格式
C.公文程式D.公文结构
2.《群臣劝魏王曹丕受禅表》一文中,“鸠民而立长,筑宫而置吏”一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B.排比
C.联用D.比喻
3.《上东宫启》一文中,“所见者唯端士正人”一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联用
C.镶嵌D.同异
4.我国封建社会中,“策”是用于重大人事安排的君命文种,它的使用者仅限于()
A.太后B.皇帝
C.太子D.宰相
5.《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中有“凡百君子,靡不”句,“”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排比
C.联用D.对偶
6.状,是古代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始设于()
A.秦B.汉
C.唐D.宋
7.汉代用于政事的“移书”虽未纯化为单独文种,但其行文方向已转化为()
A.上行B.平行
C.下行D.准下行
8.刺,作为古代公文文种,其最初的含义是指()
A.致送B.质问
C.记载D.商量
9.在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文中,唯一由先秦沿用至今的公文文种是()
A.令B.教
C.符D.谕
10.根据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或前后文意等,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称()
A.词汇义B.文字义
C.修辞义D.语境义
11.宣头,又称头子。
其中“头”的含义是指()
A.皇帝颁发B.事情重大
C.先行通知D.篇幅短小
12.1914年,袁世凯政府规定,“呈”专门用于职官对大总统,而民众对官署之陈请,则用()
A.详B.禀
C.状D.签呈
13.《众议员罗永庆等对政府质问书》一文中,“剖判玄黄、震裂天地”一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同异B.叠字
C.比喻D.对偶
14.《唐继尧、蔡锷等护国讨袁通电》一文中,“同申义愤,相应鼓桴”一语,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同异
C.对偶D.借代
15.《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一文中,“奉1230渝秘文印合字5392电”中的“1230”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一种文书制度,它是()
A.干支纪年B.干支纪月
C.干支纪日D.电码代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商周以来使用的君命文书“命”、“令”分别改为()
A.制B.册
C.诏D.敕
E.策
17.在我国古代,将“关”作为公文文种使用的时期有()
A.唐B.宋
C.元D.明
E.清
18.在我国古代,使用札体公文的规范时期主要有()
A.唐B.宋
C.元D.明
E.清
19.民国时期任命状的种类主要有()
A.特任状B.简任状
C.荐任状D.委任状
E.聘任状
20.在现行公文中,“函”这一文种适用于()
A.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B.询问和答复问题
C.选任和聘用干部D.向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E.向直属上级机关请求批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上书正文体》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的李谔。
22.清代的奏本、题本,依运转路线有____________与部本之分。
23.批答,作为公文文种名称,始于____________代。
24.汉代书写公文的载体材料多为竹木简牍,____________以后,普遍改用纸张书写。
25.从文种源流看,古代文种____________逐渐演化为呈状和呈。
26.我国古代作为平行公文的碟,____________代称为平牒。
27.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制,对君命公文办理的原则是:中书草诏;门下____________;尚书奉行。
28.民国时期,批和批答的基本用途是由各官署____________人民之陈请。
29.在通报的类型中,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的称为____________通报。
30.在现行公文中,公告适用于向____________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画行
32.标朱
33.韵目代日
34.教
35.议案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什么是君命文种?它有哪些主要种类?(要求列出6种以上)
37.什么是揭帖?清代揭帖包括哪些类型?
38.简述民国时期“咨”与“公函”的一般分工及用途演化趋向。
39.简述“训令”的特点。
40.简述公报的文种地位。
六、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阅读《奏孝子刘敦儒状》一文,简述其主要内容并从内容和表述上分析其写作特色。
奏孝子刘敦儒状
孝子刘敦儒,年四十九。
曾祖子元宜贶父浃
住东都从善坊
右件人,名儒史官之家。
积成教义,至性诚孝,感动人伦。
母患风狂,心绪乖乱。
无辜榜棰,常至僵仆。
或冻于积雪之下,或曝于赫日之中。
腐烂皲瘃,略无完体。
见其楚毒,方肯饮食。
敦儒苏而复起,常惧人知。
承顺恬然,不觉疾痛。
因心之道,贯于神明。
欲盖弥彰,事久方著。
蒸蒸不匮,十有六年。
贞元二十年,留守韦夏卿具状奏闻。
奉其年八月二十九日敕:“宣付史馆,旌表门闾。
”臣至洛都,具详事实。
闻诸族类,布在风谣。
今又十年,不改其养。
饥寒所迫,衣食阙然,晨昏所奉,朝不继夕。
伏以底禄筮仕,资荫多门;至行绝人,尤可嘉奖。
伏望天恩。
特授一解褐京官,使分司就养。
则私计可给,寸禄为荣。
庶厚时风,以宏孝理。
特乞圣慈,允臣所奏。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42.试述“请求报告”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