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 2 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读——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工作组

《中国 2 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及解读——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工作组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通过检索20021120175 31Pu bmed、Cochrone、Embase、CNKI四大数据库,收集汇总了国内外已经开展的针对各类食物与糖尿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并采用GRADE系统对研究证据强度及等级进行了评价,提出推荐意见;旨在将食物与血糖控制相关问题的科学证据,用简短易懂的语言,为糖尿病患者合理膳食提供科学指导。

鉴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有一定的共性部分,因此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参考借鉴。

011 核心推荐及依据推荐一:合理饮食,吃动平衡,控制血糖关键推荐(1) 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确诊糖尿病后,就要做好长期血糖控制的准备。

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可自我调控的因素均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饮食、运动、作息、情绪等。

学习并掌握科学的饮食、运动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科学饮食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不可或缺的措施。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达到平稳控糖、降低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规律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作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显著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不同时间运动对餐后血糖影响不同,餐后散步对降低餐后血糖更有效[1]。

相比较而言,高运动强度对餐后血糖控制的效果更好,如快走或慢跑比散步降低餐后2h血糖效果更显著[2]。

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或强度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心绞痛发作、猝死等、代谢紊乱以及骨关节韧带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运动安全。

运动方案的调整应遵循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疏至密等原则调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

为此《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1. 合理饮食,种类多样,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kg/m2之间。

2. 控制体重,吃动平衡,谨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3.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

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也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升;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糖尿病膳食指南 预防方法

糖尿病膳食指南 预防方法

糖尿病膳食指南,让您知道怎么吃才健康及预防方法糖尿病患者可能是世界上对于吃最纠结的一群人了,这菜放糖了,不行不行;这个升血糖快,不吃不吃。

宁波老年康复医院内科医生周安平表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误解,比如认为不吃肉,只吃素或者不吃主食,只吃粗粮就能控制血糖。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控制饮食并不是让患者不能吃肉或不能吃主食,只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即可。

1.掌握好进食顺序千万不要小看一个进餐顺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周安平推荐进餐顺序先蔬菜再肉食或者主食,先素后荤,餐前可以喝一小半杯水。

对于2型糖尿病,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降低餐后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有非常好的帮助。

因此,注意就餐细节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以及长远的控糖计划。

2.主食粗细搭配每天摄入点粗粮,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延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常见粗粮如:麦片、荞麦、玉米、杂粮、杂豆等。

注意土豆、山药、芋艿、藕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食用,需相应减少主食量。

3. 两餐之间吃水果餐前、餐后吃水果均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而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对血糖的影响就不大了,前提是水果的能量算入一日总能量中。

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就不建议吃水果了,可以用黄瓜、西红柿等来代替水果。

4.重视鱼类蛋白质的摄入鱼类不仅蛋白质容易吸收,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糖尿病患者每天肉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为3~4两,根据食物交换份瘦肉50克=鱼肉80克,所以可以吃鱼类5~7两,可谓“饱了口福,增了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好的蛋白质,除了鱼类、肉蛋类提供的优质动物蛋白,还需要优质的植物蛋白质提供营养。

5.控制进餐速度进餐速度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有较大影响。

对于超重、肥胖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减慢就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血糖波动,帮助稳定血糖。

进食速度与体质量指数指数、腰围增加呈正相关,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可降低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2023年最新糖尿病饮食指南照着吃血糖才能稳

2023年最新糖尿病饮食指南照着吃血糖才能稳

时隔6年,中国营养学会近期更新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对比上一版本的膳食指南糖尿病人的饮食又该怎么做呢下面带大家解读其中7条饮食准则一起控制好饮食,让血糖达标一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食物多样化建议尽量摄入每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的食物包含了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做到合理搭配分配到每餐具体怎么做?用一个餐盘把每餐要吃的食物都放在里面其中非淀粉类蔬菜占比50%肉禽鱼蛋类占比25%,谷物及淀粉类25%分配下来搭配合理,保证营养均衡优秀参考二吃动平衡,身体健康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累积150分钟以上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糖友具体怎么运动?比较适合糖友的运动有快步走对于中年糖友来说,快步走6000步大概是3至4千米距离,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达到心跳加快,有点喘但仍可说话的强度例如:上午走1个10分钟和1个15分钟,加上热身的时间,就够30分钟,大概6000步左右,到了下午或者晚上也是如此,这样每天都能完成中等强度的运动量。

除此外,打太极、游泳、跳绳等都适合糖友夏季炎热,户外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三多吃非淀粉类蔬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鼓励大家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建议糖友餐餐有蔬菜,特别是非淀粉类蔬菜至少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新鲜蔬菜推荐可选择的蔬菜四适量吃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包括鱼禽蛋瘦肉蛋奶等吃肉尽可能选择含脂肪低的肉类如鱼类、海产品、去皮禽肉、瘦肉等这些肉属于“控糖肉”奶类固定每天摄入不少于300ml推荐可选择的蔬菜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物控制食盐不超过5g,烹饪油25-30克血糖高的糖友要少吃慎吃糖更不建议糖友喝酒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规律进餐,能养成好习惯饥一顿饱一顿容易给胰岛增加负担另外,糖友多喝水有益血糖调节糖友该喝什么水白开水、矿泉水、淡茶水比较适合糖友而纯净水和蒸馏水由于不含矿物质硬度接近0,含氧量喝多少?怎么喝?正确喝法是【少量多次】每次1杯,约200毫升,不能等口渴才喝也不能一次性喝一大缸水运动出汗多时更要主动勤喝通常除饮食外,糖友每天还需补充1600-2000毫升水(糖尿病肾病除外)烹饪的食物如选择加工的食品都应该学会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如表明高钙、低脂、无糖、高纤维、低钠等说明食物中其中一种营养成分营养元素的含量高于或低于普通食品要看好适不适合自己再选配料表中含葡萄糖、蔗糖、玉米糖浆葡萄糖浆、植脂末、植物奶油、人造黄油氢化植物油等字样包装食品不建议食用通常那些你看不懂名字的有很多化学名称的,往往多吃无益。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内容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内容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内容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

1. 控制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总热量摄入,以维持适当的体重。

建议每天的总热量摄入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500-2000千卡之间。

2.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建议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的45-65%。

3. 选择低GI食物GI值(血糖指数)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低GI值的食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选择全谷类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低GI值食物。

4. 控制脂肪摄入脂肪是高能量的营养素,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异常。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脂肪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建议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35%。

5.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减少便秘等问题。

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以选择全谷类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6.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适量摄入蛋白质,可以选择鱼类、禽肉、豆类、乳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7. 控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钠盐摄入,建议每天的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8. 合理分餐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合理分餐的方式,每天分为3餐或5-6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9. 控制饮酒饮酒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并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酒,如果需要饮酒,应限制在每天男性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10. 注意药物与饮食的配合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注意药物与饮食的配合。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并根据药物的特点合理安排饮食。

对比中美两国的《糖尿病膳食指南》

对比中美两国的《糖尿病膳食指南》

对比中美两国的《糖尿病膳食指南》中国政府这次英明神武了一把:日前中国首次发布了《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主要内容有以下8条推荐意见: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在编写背景中,有一段说明文字,首次官方肯定了糖尿病营养干预营养治疗的重要性:随着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开始对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营养治疗,即通俗意义上的饮食控制引起重视与关注。

由于饮食控制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牵扯面广,内容繁杂琐碎,糖尿病患者多存在重重疑问。

然而,现有有关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相关资料多面向医务人员,内容专业性强,患者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且较为分散,不利于患者查找。

再看看米国鬼子那边:五年一度的《美国糖尿病协会饮食指南》2013年10月8号正式公布了,2008版正式作废。

下一版要到2018年发布。

2013版英文全文如下,有兴趣的,可以仔细读一下:不出所料,最新指南当中终于放弃了“均衡饮食”的论调,并彻底删除了“碳水化合物必须占能量摄入的50%-60%”“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少于130克大脑工作就不正常了”等等伪科学的字眼。

指南明确指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低至20克每天,脂肪的摄取量没有限制,唯一需要限制的是能量摄入总量。

对比中美两国《指南》的几点差别:米国的新版《指南》还留着20克每天碳水化合物的遮羞布。

不知道到2018年这块遮羞布会不会取下来。

尽管米国已经有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这20g碳水化合物并不是必须的。

中国的17版《指南》把碳水化合物比例说的比较含糊,只说主食定量,粗杂粮豆类占比1/3。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解读作为糖尿病患者,最纠结的就是每天该怎么吃。

为此?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1版)?给出了八点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到达或维持健康体重。

1. 合理饮食,种类多样,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kg/m2之间。

2. 控制体重,吃动平衡,谨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3.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

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肉类等食物方面存在误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就有了诸多饮食禁忌〞,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g-200g左右,也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升;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
品的摄入。
第四步: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有 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 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亚硝酸盐不仅是肉品的特效化妆师,还能抑 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肉毒杆菌毒是已知毒蛋白中 毒性最强的一种,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工作,导 致缺氧。
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
图1.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
第一步:吃动平衡
图2. 如何合理控制能量
除了能量的控制还应注意: 1. 选用复合糖类:碳水化合物占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2. 控制脂肪摄入:脂肪占20-30%,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均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提供10%—15%,胆固醇摄 入量不超过300 mg/d; 3. 选用优质蛋白:蛋白质占15-20%,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需0.8 g/ (kg·d)有植物蛋白、乳清蛋白等;
第五步: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300 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选择少量坚果, 每天别超过25g; 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1. 山梨醇通过山梨醇脱氢酶氧化成果糖,然后进 入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代谢与胰岛素无关,适 合糖尿病人食用; 2. 木糖醇是糖代谢的中间体,不需要胰岛素帮忙, 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且能微量促进胰 岛素的分泌。
4. 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D3、B1、B2、E、Mg、Zn等;
5.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摄入量为25-30 g/d,或10-14g/1000 kacl。
图3.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后易出现低血糖,乙醇在体内代 谢可减少来自糖原异生途径的糖量, 还会抑制升糖激素释放;
饮酒时常减少正常饮食摄入,酒精吸 收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
少饮酒:白酒≤ 30ml、干红≤ 100ml、 干啤≤ 300ml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 进餐顺序
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 最后吃主食,细嚼慢咽。
随着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 糖尿病患者开始对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营养治疗, 即通俗意义养学会第13届全 国营养科学大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糖 尿病膳食指南(2017)》
它是首份糖尿病膳食指南,作为与
膳食营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慢性病之一,
每份肉类供蛋白质9g,脂肪6g,能量90Kcal 每日可进食肉蛋类(肉1~3份、蛋1份)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 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300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 奶制品的摄入;
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 选择少量坚果,每天别超过25g;
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每份奶类供蛋白质5g脂肪5g,糖类6g能量90KCAL 每日可进食奶类1.5份
每份大豆类供蛋白质9g脂肪4g糖类4g能量90Kcal 每日可进食大豆类1份
推荐六: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日烹调
油25-30g,食盐用量不超过6g。 推荐饮用白开水,每天饮用量1500-
1700ml;饮料可选淡茶或咖啡。
每份油脂类供脂肪10g能量90KCAL 每日可进食油脂类1.5~2~3份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 围不超过90cm(2尺7),女性不 超过85cm(2尺55),成年人体重 指数(BMI)应该控制在18.523.9kg/m2之间。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 物、杂豆类占1/3
杂豆类品种有赤豆、芸豆、绿豆、 豌豆、鹰嘴豆、蚕豆等;
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 黑麦、黑米、高粱、青稞、黄米、 小米、栗米、荞麦、薏米等,如果 加工得当均是全谷物的良好来源。
控制进餐速度,早晨15~20分钟, 中晚餐30分钟,餐次安排视病情而 定。
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 定。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 体化营养指导
注重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用 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高低血 糖预防和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个性 化专业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 不弃蛋黄。研究表明,鸡蛋摄入(每周 3-4个)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影响微弱;适 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 工肉制品的摄入。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 合物,有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 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熏制过程中 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1)
又称软的,烂的,稠的,粘的,易吸收的食物 粥类: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八宝粥等 面食类:面条、面汤、馄饨、包子、方便面等 油炸食物:油条、麻花、点心等 汤类:鸡汤、牛肉汤、排骨汤、火锅汤等
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2) 蔬菜类: 豆类菜:毛豆、豌豆、蚕豆等 含糖量高的蔬菜:胡萝卜、洋葱、南瓜、蒜苗等 含淀粉较多的蔬菜:土豆、山药、藕、百合 水果类:香蕉、荔枝、桂圆、大枣、葡萄、
每份谷薯类供蛋白质2g糖类20g能量 90Kcal 每日可进食谷薯类6~12份(150~300克)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 种类、颜色要多样。
每份蔬菜类供蛋白质5g,糖类17g能量90Kcal 每日可进食蔬菜类 1 份
每份水果供蛋白质1g,糖类21g能量90KCAL 每日可进食水果类1份(均包括皮、核的重量)
蔬菜的升糖指数明显低于水果,建议 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深色蔬菜 占1/2,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g;两餐 之间选择低GI的水果为宜。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 制加工肉类 畜肉类包括猪、羊、牛、驴等的肌肉和
内脏,脂肪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较多, 平均为15%。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 肉最低,应适量食用。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 南》解读
LOGO
主要汇报内容
指南出台背景 指南推荐内容 常见饮食注意事项
LOGO
指南出台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间呈陡然增长的 态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于2007年-2008年对 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48431名20岁以上人群进行 糖尿病筛查,其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 期的患病率分别达9.7%和15.5%,以此推算中国 受糖尿病影响的人群约9240万人。
糖尿病的科学饮食控制广受关注!而 在“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营养 治疗”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措施,糖尿病 患者营养水平决定病情的发展。

LOGO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 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体育运动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度, 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 风险,美国饮食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 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达到最大心率 50%—70%)的体育运动,为了达到 治疗和预防的效果,每周至少运动3天 以上,而且不要连续两天以上不进行 运动。
柿子、哈密瓜、火龙果
食物制作 推荐的烹调方法 • 炖、清蒸、烩、凉拌、煮、汆、煲 优点:营养成分损失少,不增加脂肪,容易消化吸收,
清淡爽口 不推荐的烹调方法 • 炸、煎、红烧 缺点:对蛋白质、维生素破坏多,肉中脂肪过度氧化,
产生致癌物,增加脂肪和热量
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
1、如果按时进餐仍感到饥饿难忍怎么办? 刚开始饮食治疗时,食量比原来明显减少,胃肠道可能会不 适应,但是适应几天饥饿感就会慢慢减轻。如果仍感到饥饿,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 各种蔬菜(黄瓜、西红柿、大白菜)。2)少量多餐,将正 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作为加餐用,加餐可选择低热能蔬菜、 半两主食(生重)或1个鸡蛋、1杯牛奶等。3)选用粗杂粮 代替精细粮,可以产生更强的饱腹感。4)将口味变淡,放 慢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可以降低过于旺盛的食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