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理解
记账实操-计提应付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记账实操-计提应付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
1、分期付息的债券: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应付利息一次换本付息的债券: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什么是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但在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
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应付利息是什么?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应付利息与应计利息的区别:应付利息属于借款,应计利息属于企业存款。
应付债券业务理解及会计处理

应付债券业务理解及会计处理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可按超过债券的面值发行,收到的金额高于票面价值总额,就是溢价发行;相反就是折价发行。
在应付债券的核算过程中,我们初学者经常会被以下几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是利息调整?为什么要用利息调整?摊余成本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得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所以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看一看,怎么去理解、掌握应付债券的核算?发行债券有三种情况: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
1、企业发行了面值1000万元债券,期限5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利率为6%,发行时平价发行。
2、企业发行面值1000万元债券,期限5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利率为6%,实际取得发行价格为1043.27万元,假定其实际市场利率为5%。
3、企业发行面值1000万元债券,期限5年,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利率为6%,实际取得发行价格为956.73万元,假定其实际市场利率为7%。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平价发行企业没有多卖得钱,也没有少卖的钱,到期时企业就付给债权人1000万元的本金,期间应付出的利息就是以票面计算就可以。
这没有问题的。
我们再看,溢价发行的情况,企业卖时高于了票面价值,这样就相当于多收了债权人的钱,而你到期时给债权人付的本金是1000万元,多卖了43.27万元。
为什么高卖了还有人买,那是因为市场利率是5%,而票面约定付给债权人的利率是6%,是比市场利率高的,比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高的,所以就有人买了。
所以企业的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就高于其发行面值了,而到期后又还付的是值额,所以就得将其高于面值发行的部分在期限内进行调整,直至到高于部分调整完,使账面价值最终于面值相等。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以票面利率计算并支付的利息,并不是其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支付出去的利息费用。
而是要比实际的利息费用要大。
对于折价发行,与溢价发行同理,只不过情形是相反而已。
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核算过程:应付债券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入账价值,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面值部分,另一部分为溢价或折价部分。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理解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理解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应付债券利息进行调整的科目。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债券利息是企业需要向债券持有人支付的利息,而这部分利息是企业的负债。
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企业需要对应付债券利息进行调整,以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具体操作是:当企业支付债券利息时,将应付债券利息科目中的金额减少,同时将利息支出科目中的金额增加。
这样一来,企业的负债和支出都得到了正确的反映,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只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部分,它并不影响企业的实际经营和财务状况。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核算,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
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
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
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贷:银行存款 2089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
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
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
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0—)投资收益(2089×4%)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至此我们已收回本金,致使我们的投资本金2089元减小成了元了,我们这里的本金也称“摊余成本”,下一期我们计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时,将以“摊余成本”元为基础了。
“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
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
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
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贷:银行存款 2089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
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
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
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100—83.56)投资收益 83.56 (2089×4%)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至此我们已收回本金16.44,致使我们的投资本金2089元减小成了2072.56元了,我们这里的本金也称“摊余成本”,下一期我们计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时,将以“摊余成本”2072.56元为基础了。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详解:应付债券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详解:应付债券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第二章负债知识点七:应付债券(一)应付债券概述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资金是以将来履行归还购买债券者的本金和利息的义务作为保证的。
(二)应付债券核算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1.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面值 2.债券的利息发行长期债券的企业,应按期计提利息。
对于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在每期采用票面利率计提利息时:借:管理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且属于筹建期间】在建工程【购建固定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制造费用【生产产品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开发无形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财务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例题】(2006年试题)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按面值发行债券,按期计提利息时,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财务费用 B.在建工程 C.应付债券 D.长期待摊费用【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则每期计提利息时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债券”科目。
则本题答案应该选ABC. 3.债券还本付息借: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应付利息【分期付息】贷:银行存款【例题】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有关资料如下:(1)2008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8 000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等于实际年利率,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自营方式,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动工,当日购入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7 000万元,增值税额为1 19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支付安装费用100万元。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章应付债券要点总结

本节主要讲三个内容: 1.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
2.实际利率法的原理。
3.实际利率的计算。
-------------------------------------------------------------------------------- ⼀、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的摊销 1.债券的发⾏⽅式 要搞清楚为什么应付债券会有“利息调整”,⾸先要明⽩应付债券的发⾏过程,债券的发⾏分为三种:溢价发⾏、平价发⾏和折价发⾏,这三种情况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与票⾯利率的关系。
徐经长⽼师在本节⼀开篇就很通俗、幽默地举了⼀个例⼦来解释债券的溢价发⾏: ⽐如,企业将钱存⼊银⾏,银⾏(市场)利率为3%,但企业发⾏债券,票⾯利率为5%,此时债券⾮常好卖,因为利率⾼,收益⾼,⼤家都会来抢着买,此时按超过⾯值的价格发⾏,为溢价发⾏。
溢价实质上是对利率的调整,且溢价的限额取决于票⾯利率超出市场利率的程度。
这⾥溢价到底要“溢”到什么程度呢?不能说⾯值1000万元的债券卖1亿元,这样就不会有⼈来买了。
票⾯利率5%,市场利率3%,票⾯利率⾼出的2%即由溢价进⾏补偿。
同样折价发⾏的理解也是类似的道理,即市场利率⾼于票⾯利率,收益低,⼈们宁愿把钱存放在银⾏⽽不是⽤来买此债券,所以只有折价发⾏,⽤来吸引投资者购买,折价的部分是对购买者少得到利息的补偿。
溢价⾦额要通过“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来核算,这⾥的利息调整反映了溢价的本质。
实际上不管是溢价还是折价,都是对利息的调整,所以溢价和折价都要在“利息调整”中核算。
【相关例⼦】 (1)溢价发⾏账务处理(以下分录中数据均为假定数据,单位:万元): 借:银⾏存款 1 200 贷:应付债券——⾯值 1 000 ——利息调整 200 (2)如果债券的票⾯利率与同期银⾏存款利率相同,可按票⾯价格发⾏,称为平价发⾏。
⽐如:票⾯利率为3%,市场利率也是3%,即为平价发⾏。
借:银⾏存款 1 000 贷:应付债券――⾯值 1 000 (3)如果债券的票⾯利率低于同期银⾏存款利率,可按低于债券⾯值的价格发⾏,称为折价发⾏。
新准则应付债券核算方法解读 -

2010-9-23 11:24 冷琳【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一、债券发行费用的核算问题企业发行债券时会产生一些相关费用,如委托银行等中介机构代销债券的佣金、债券的印刷费、审计费等。
事实上债券的发行费用是不可避免并且金额不菲的。
因此债券发行费用的核算存在认识盲区,有的教材认为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视其筹集资金的用途,于发生当期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等科目。
但笔者认为这笔发行费用不能在发生当期一次性确认,而应与溢折价一起在债券存续期间作为对利息费用的一种调整,按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
原因有二:一是发行费用一般金额较大,在发生当期一次性确认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会对发行当期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造成较大影响;二是一次性确认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要求,既然溢价和折价需要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发行费用也应照此执行。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进行说明:[例1]甲企业2002年12月31日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不足,票面年利率为10%,债券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
若甲公司发行债券时市场利率为8%,则该公司债券按溢价发行。
通过计算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为107987000元。
该公司债券委托银行发行,银行按面值的2%计算手续费,从发行款中扣除暂不考虑其他费用)。
则公司发行债券收到发行款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5987000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00000——利息调整5987000(这里的利息调整金额是溢价7987000元扣除发行费用2000000元后的余额)接下来,我们通过插值法求得此债券的实际利率,该实际利率是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期账面价值105987000元所使用的利率,其实就是贴现率。
8% 107987000i 1059870009% 103887000用插值法的公式可以求得此债券的实际利率为8.49%,则当贴现率为8.49%时,该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和为105987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理解
债券利息是指债券发行人向债券持有人支付的利息,作为债券的固定回报。
债券利息的支付与债券风险有关。
当债券风险增加时,市场利率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债券利息的调整。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是记录债券利息调整的会计科目,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原因
债券的市场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债券风险、货币政策、市场需求等。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债券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债券发行人需要相应地调整债券利息以保持债券的市场吸引力。
例如,如果债券市场利率上升,则债券的利息支付将相对较低,这可能使投资者不愿意购买该债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债券发行人需要调整债券利息以保持市场吸引力。
二、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会计处理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是一种会计科目,其会计处理分有利息单独计入成本和利息计入资产两种情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
1. 利息单独计入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发行人会将调整后的利息单独计入成本,而不是将其计入资产。
这意味着,在债券到期时,债券发行人需要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调整后的利息。
以下是在这种情况下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会计处理示例:
借:利息成本调整费用
贷:现金
在这个例子中,债券发行人从现金账户中划出一笔款项来支付调整后的利息。
2. 利息计入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债券发行人需要将调整后的利息计入资产,并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摊销这些资产。
这种会计处理通常用于长期债券或可转换债券。
以下是在这种情况下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会计处理示例:
借:利息费用
贷:应付债券利息
在这个例子中,债券发行人将调整后的利息计入应付债券利息的账户中,并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内摊销这些资产。
三、总结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是记录债券利息调整的会计科目。
债券利息的调整是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进行的,其原因是为了保持债券的市场吸引力。
在会计处理上,应付债券利息调整通常分为利息单独计入成本和利息计入资产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会计科目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