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污闪及防护分析
一起500千伏输电线路污闪故障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起 500 千伏输电线路污闪故障跳闸分析及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1-07-26T08:30:05.221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6期作者:蒋建萍[导读] 反事故技术措施,预防大面积污闪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福建厦门 364001摘要:通过一起污闪故障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案例,分析了输电线路污闪跳闸的原因及闪络过程,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防污闪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措施一、案例简介2019 年 02月 03日 21时 35 分,某地区 500 千伏 XX 线路 C 相第一次跳闸,重合闸动作,重合成功,故障测距 47.25km;02 月 03 日 22时31 分,该线路C 相第二次跳闸,重合闸动作,重合成功, 故障测距:47.5km;02 月 04 日 00 时 26 分,该线路 C 相第三次跳闸,重合闸动作,重合不成功 , 故障测距 47km。
现场检查线路两侧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无异常,保护动作正确。
故障跳闸发生后,2 月 4 日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对该线路 #1 ~ #12 安排巡线检查,发现该线路 #7 塔 C 相瓷质绝缘子伞裙明显污闪放电痕迹。
根据当地的气象局信息显示,2 月 3 日夜间 21 时至 2 月 4 日凌晨,跳闸时段现场天气为浓雾,时有毛毛雨,温度 13-17℃、相对湿度 90% 以上、风向为北风、风力为 4 级。
从地理特征看,该线路部分位于近海岸线 7 公里左右,处于 e 级污区等级。
结合短时间内反复跳闸特征、绝缘子串闪络痕迹、跳闸波形分析、故障杆塔地理环境、跳闸时刻及现场天气条件等,基本可以判定此次跳闸为污闪放电引起。
二、污闪跳闸成因分析污闪是电气设备的绝缘表面附着了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导电物质,在遇到雾、露、毛毛雨等气象条件时,绝缘表面污层受潮,导致电导增大,泄漏电流增加,在运行电压下产生局部电弧而发展为沿面闪络的一种放电现象。
(一)污秽类型绝缘子污秽一般包括两大类。
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及防污闪措施分析

21 年第 1 期 00 9
输 电 线路 污 闪原 因及 防 污 闪措 施 分析
郭 文 军 张 云 军 ,
(. 头 供 电局 ;. 1包 2 包头 市 土 右 电力 有 限责 任 公 司 )
摘 要 : 内蒙古 电网 因地域 广 阔 而 东西跨 度极 大 , 加之 近 年来 工业 结 构 中耗 能产 业 所 占比例 大 。 产
2 3 三级 负荷 的供 电方 式 .
防止工作 电源 故障 时可 能拖垮 应 急 电源 。具有 频率 跟 踪 环节 的静 止 型不 间践 证 明是 可 靠 的 。 工 程设 计 中 , 于其 他 专业 提 出 的特 别 重要 负 对 荷, 应仔细 研究 。 了保证 对一 级 负荷 中特别 重要 负 为
大的 , 二级 负 荷 的 供 电要 求尽 量 做 到 当发生 电力 故 变压器故障或 电力线路常见故 障时不致 中断供 电 ( 中断后 能迅速 恢 复 ) 或 。因此 当地 区供 电条件允 许
且 投资不 高时 , 二级 负荷 宜 由两个 电源 供 电 ( 台变 两
用 建筑 电气设 计 规 范I ] s. [ ] 中国建 筑东 北 设 计 研 究 院.G 6 8 , 筑 2 J J1 — 3建
’
截 至 2 0 年 底 内蒙古 电 网运 营 5 0 V 变 电站 09 0k 1 4座 , 电容量 1 7 变 5 5万k 安 ; 电线 路 3 V 输 0条 , 度 长
28k 7 0 m。2 0 V变 电站 8 2k 4座 , 电容 量 2 7 . 变 0 0 9万
负荷 1 3 . 2 7 5万k , 送华 北 电 网最 高负荷4 9 3万 W 东 1. k , W 并将 通过 三年 的艰 苦努 力 , 初步建成 结构合 理 、 安 全 可 靠 、 术先 进 、 级 电 网协 调发 展 的坚 强 电 技 各 网 。 司电网形成 覆 盖所 属各个 盟 市的完整 的 "/ 公 Z横 - .
输电线路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措施:
清扫。清扫电瓷外绝缘表面的污秽能恢复其原有的绝 缘水平,可以达到防污闪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喷涂 了RTV(PRTV)涂料的瓷瓶不宜清扫。
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措施:
复合外绝缘憎水性测试。憎水性是体现复合外绝缘防 污闪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运行采用复合外绝缘的输 变电设备,须按标准进行憎水性测试。
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工作重点:
参照国网标准,开展饱和盐密/灰密测试。部分单位存 在的问题有:污秽测量进行不够,监测点设置不合理、 测试数据可信度不高,灰密测试开展较少,记录信息 不够充分等。
防污闪工作重点
防污闪工作重点:
调爬。对现行外绝缘配置与目前污秽水平不匹配的输 电设备,根据设备及电网的重要程度,开展调爬工作, 尤其是发生过污闪或者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存在异常放 电的区域。
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措施:
根据污区分布图的划分,结合污源的变化对污区分布 图实时调整,对已运行输变电设备开展外绝缘调爬工 作,是防污闪工作的重点。
• 通过更换为防污型瓷瓶或增加绝缘子片数等技术手 段来增大外绝缘爬电比距。 • 爬电比距:电力设备外绝缘爬电距离对最高工作电 压(线电压)有效值之比。
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工作重点
防污闪管理办法:
加强输电线路设计的防污闪审核。 • 输电线路设计通常依据污区分布图,按高一级污秽水 平设计配置。 • 核实线路外绝缘设计是否满足当地污秽水平及实际运 行经验的需求。
防污闪管理办法
防污闪管理办法:
加强防污闪技术监督。 • 根据各单位自身情况,制定防污闪工作计划,充分重 视防污闪工作。 • 建立、完善输电线路外绝缘台帐,明确外绝缘配置等 信息。
防污闪措施:
输变电设备污闪分析及改进措施

输变电设备污闪分析及改善措施1、输变电设备闪络原因分析(1)污秽中所含的导电成分和瓷瓶盐密成倍增长,包头供电局对呼包1回、青城1、II回、永东线、韩庆南变电站等瓷瓶和附近的雪水取样,经分析得出结果是:污样中所含的钾、钙、钠、锌、镁等金属高子成分都比1990年成倍增长,其中,锌增长了5倍。
蒸馏水的电导牢为之48.9us/cm,韩庆坝变电站母线瓷瓶污样电导率为204us/cm,相差50倍,可见污染相当严重。
(2)引发输变电瓷瓶闪络的大雾粘雪频繁出现。
尤其是1994年1月、2月、3月、11月、12月都出现过使瓷瓶闪络的气象条件:风速2~3m/s,气温一30C—-1C0,相对湿度80%以上,粘雪或大雾。
由此可知闪季节周期长,给防污工作造成特别大困难,靠清扫瓷瓶很难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的。
(3)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水平低。
沈阳电业局泄漏比距为3.64cm/kV,未发生过污闪。
兰州供电局对35次污闪跳闸统计分析得出:泄漏比距在1.6~2.2cm/kV污闪跳闸24次,占用68.6%;泄漏比距2.4~2.6cm/kV,污闪跳闸10次,占2.8%;泄漏比距为3.27cm/kV,污问跳闸一次,占2 .8%。
我局闪络跳闸的输变电设备泄漏比距均在2.91cm儿V及以下。
包头一电厂、二电厂出口输电线路为大爬距,至今一直未发生闪络。
(4)计算泄漏比距采用额定电压与实际运转情况不符,结果偏低。
实际上污闪季节系统电压高出额定电压的10%左右。
计算泄漏比距还应考虑海拔高度(包头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影响。
(5)包头供电局对水东线、昆张麻线污闪跳闸后换下的瓷瓶(没烧伤)进行耐压试验,耐压强度仅有几kV。
由此可想连续大雾粘雪下,瓷瓶的绝缘水平是很低的。
(6)在提高直线悬垂串绝缘水平的同时,须提高耐张串的绝缘水平。
只有每条线路、每座变电站的整体绝缘水平提高才能有效的防止污闪事故。
(7)传统的清扫时间,起不到防闪作用。
污闪发生在1~3月、11~12月,因此,在注意及时清扫的同时,狠抓质量亦是不可忽视的措施。
输变电设备污闪分析及改进措施

输变电设备污闪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引言输变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提高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一直是电力系统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输变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污染和闪络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对输变电设备污闪现象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非常必要。
二、输变电设备污闪的定义及原因2.1 定义输变电设备污闪,指的是输变电设备表面被存在于空气中的灰尘、水滴、雨雪、昆虫、盐分等杂质附着和积聚,并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形成电荷的聚集和放电现象。
2.2 原因输变电设备污闪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自然环境因素: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如灰尘、盐分、湿气等)。
2.人为操作因素:设备清洁不彻底或清洗不当,以及人为的操作不规范,如滥用灯光、照明设备和把设备表面作为放置小物品或踏板等等。
3.设备设计因素:设备表面的曲率和电场强度等因素,例如切点表面电压度等等。
三、输变电设备污闪的影响3.1 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影响输变电设备污闪会导致设备表面的电荷不均匀分布,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局部放电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闪络,从而引发设备故障和事故。
例如,放电会导致设备内绝缘材料的老化,进一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3.2 经济影响输变电设备污闪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因此需要加大对设备的维护和更换,对维护和运行成本造成不小的压力,同时还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四、输变电设备污闪的改进措施4.1 设备清洁改进设备表面的清洁工作是减少输变电设备污闪的有效手段之一,清洗设备时需要全面细致,防止清洗不到位和残留。
设备清洗擦拭时应选用干净、无纤维物质的毛巾或专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4.2 设备升级改进设备设计方面的改进则是根治输变电设备污闪和闪络问题的根本措施。
设计者可以从设备表面的曲率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入手,以使得输变电设备在各种环境下的适用性更强。
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分析及防污闪措施

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分析及防污闪措施摘要: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到将各种电力设施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在输电线路中由于输送距离往往比较远,电压等级也较高,所以目前主要还是应用高压架空线作为输电载体。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原因;防污措施引言所谓的污闪,是指电气设备绝缘表面附着的污秽物在潮湿条件下,其可溶物质逐渐溶于水,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在电力场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
而污闪现象的出现,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作存在着巨大的危害,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范和解决,以避免污闪对输电线路的损害和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输电线路污发生闪的危害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绝缘表面会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当污染物遇到潮湿条件时,其可溶物溶于水后,会在绝缘表面形成导电膜,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降低,并发生弧光闪络,即为污闪。
近年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用电需求迅速增长,通过采用高压输电,不仅输送容量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减少输电损耗,实现成本节约。
但在输电过程中,输电线路需要跨越不同地区,并受到各种污染源的影响。
当发生污闪时,较轻微的影响是线路保护跳闸。
而当污闪发生在有裂纹的绝缘子串上时,其危害更为严重,短路电流会引起受潮裂纹中的气体急剧膨胀,进而发生炸裂,导致绝缘子断串,引发停电事故。
由此可见,污闪会直接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有效的防污闪措施至关重要。
2输电线路发生污闪的原因污闪放电是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形成,首先是输电线路的绝缘表面受到污染,其次是污秽层受潮,进而发生局部放电,最终造成沿面闪络。
所以绝缘子表面积污、潮湿条件以及工作电压是引发污闪的三个主要因素。
线路运行过程中,绝缘子表面会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使表面积累污秽物。
污秽物不断积累,发生污闪的风险随之增加。
当遇有潮湿环境时,绝缘子表面污层的相对湿度较大,遂导致部分污秽物溶于水中。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污闪诱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污闪诱因及防范措施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线路是电能传送的大动脉。
随着茂名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张,工业污染排放日益增多,输电线路经常遭受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气或自然界粉尘、盐碱的污染。
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积累在绝缘子表面大量积累污秽物,污秽层的电阻很大,不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威胁。
但是,每当遇到潮湿天气,污秽层被湿润之后,就极有可能发生污闪,尤其是当采用的绝缘子不能满足污秽要求时,一旦发生污闪事故,将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架空线路防污措施一、污闪产生的机理污闪过程分为四个部分:1、绝缘子表面积污;2、污秽物湿润;3、绝缘子产生局部放电;4、局部放电发展成闪络。
1.1、绝缘子表面积污。
冬季很少下雨,绝缘子暴露在污染的大气中受重力、风、静电等的作用,缺少雨水冲洗积污严重。
1.2、污秽层湿润。
在雨、雾、雪等气候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污物吸收水分而电解成游离状态,这样导电能力极具增加,泄漏比距减小。
1.3、工作电压。
当泄漏电流增加时,绝缘子表面某些污层较薄弱的地方或潮湿程度较轻的地方,尤其是像直径最小的绝缘子钢脚附近电流密度大的地方,局部污秽表面首先发热而烘干,形成高电阻的干燥带。
此干燥带的电压降迅速增高,如果空气的耐压强度低于加在干燥带上的电压,则在干燥带上首先发生局部放电。
此时,电压全部加在绝缘子干燥带的其余部分,当电压大于此部分空气的耐压强度时,使整个绝缘子发生闪络。
二、污染源分析茂名地区输电线路污染源主要有一下几方面:2.1、大气污染。
自然条件产生的污秽,如空气中的微尘、大风刮起来的尘土、海风吹上来的盐尘等2.2、石油工业污染。
乙烯厂及大大小小炼油厂周边的输电线路遭受的烟尘废气2.3、粉尘污染。
沿线公路灰尘、高岭土等矿产采矿区、石灰厂及热电厂的煤尘等尘土飞扬,污染输电线路2.4、鸟粪污染。
由于鸟类排泄系统的原因,鸟类排泄物为浠水状,当鸟粪沿着绝缘子留下时,直接形成污湿条件,绝缘间隙变小或者短接,因此容易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形成闪络。
输变电设备污闪分析及预防措施

输变电设备污闪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污染和恶劣气候导致的电网输电线路污染问题严重,积污会增大绝缘子发生污闪概率,加之自动化较低,设备普遍老化等因素的限制,污闪事故已超过了雷电危害成为威胁电力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最主要因素电气设备绝缘子长期放置在户外,会有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污秽堆积在绝缘子表面;在复杂恶劣环境条件下,绝缘子表面常常堆积污垢形成一层导电膜,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压会导致其表面电导和泄漏电流增大,从而引起绝缘子的电气强度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全面污闪。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对策分析1 引言电网发生污闪的意思是,在潮湿环境中,电气设备的绝缘表面的脏污之物,其中可溶物质会逐渐被水融化,然后形成一层导电膜在绝缘表面,就会使绝缘水平降低,于是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强烈放电现象。
因为现代社会的工业和交通业不断发展,导致工业排放和污染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污闪,使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不断发生,这也会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威胁。
根据数据表明,我国污闪次数占到了电网污闪总量的第二,如此带来的危害将十分严重。
2 输变电设备污闪成因2.1基本成因电气设备外绝缘(如瓷套或绝缘子)表面附着足够的污渍(盐分)和设备外绝缘表面污秽层充分的湿润两个条件具备后,绝缘表面将形成导电膜,并使污层电导率增加,从而使设备表面绝缘性能降低,泄漏电流增加,并由此产生热量,引起闪络电压降低,直至发生污闪。
2.2根本原因灾害性(多年不遇)浓雾和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的绝缘表面污染是引发大面积污闪的先决条件,但基本绝缘配置水平(包括污级划分偏低)低于所在区域或所在地的污秽水平,是大面积污闪事故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现有线路与变电站的外绝缘水平可分为3类:第1类是使用合成绝缘子的线路(或线段)和涂刷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的变电设备,其绝缘配置最高;第2类是延长清扫周期的线路与变电设备,绝缘配置居中。
第3类是每年必须清扫的线路和“逢停必扫”的变电设备,也就是按现行设计标准和检修规程进行的污秽外绝缘配置,其绝缘水平最低,工作稍有不慎或遭遇灾害性天气就可能发生污闪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污闪及防护分析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安全具有直接关联。
在输电线路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线路中绝缘子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容易出现污闪现象。
污闪现象的发生轻者容易造成停电,对人们的正常用电造成影响,重者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文章首先分析了输电线路污闪原因,然后介绍了输电线路污闪故障的危害性,最后提出了防治输电线路污闪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污闪;防护分析
前言:
随着我国输电线路的不断增长,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空气中尘土、废气、烟尘、鸟粪等的侵蚀,从而导致绝缘子外表面形成污秽层,严重时会导致绝缘子污闪事故发生。
导致污闪事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不仅与气候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还要输电线路自身结构及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一旦污闪事故发生,会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做好污闪的防范措施,提高输电线路防污闪的能力。
1输电线路污闪产生原因
造成输电线路污闪的原因既包括雷电、酸雨、酸雾等自然现象,还包括海拔地势、大气污染等客观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电线路绝缘子覆雪、覆冰。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雪覆冰是造成线路污闪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绝缘子在受到污染后,不管是覆雪覆冰处于结冰或融化的状态,都会提升污闪电压。
一般来说,在冰雪天气下,潮湿的空气在一定污染程度下会将污染物冻结在输电线路绝缘子上,降低了绝缘子的耐受电压,这正是污闪发生的诱因。
现阶段,我国对重冰区、高海拔容易降雪的地区,加强了电气强度影响绝缘子工作的研究。
(二)雷电。
在雷电的影响下,输电线路中会产生过电压,受到污染的绝缘子就容易出现污闪现象。
同样的,由于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操作导致的过电压也容易导致污闪现象发生。
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防雷,做好防操作过电压的相关措施。
(三)高海拔因素。
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大气压的压强会逐渐降低,在大气压的影响下输电线路容易发生放电现象。
另外,在高海拔地区发生放电容易造成电弧重燃,也正是由于大气压强低,所以重燃难以熄灭,对电力供电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酸雨酸雾因素。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工业废气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一些地区容易发生酸雾、酸雨等现象[1]。
受到污染的绝缘子,在酸雾、酸雨的影响下,PH值就会下降。
我们知道,电导率与导电介质PH 值有很大关联,PH值越低,导电率就会越高,这就导致绝缘子闪络电压下降,污闪现象发生率就会提高。
(五)鸟类的粪便。
鸟类喜欢在线路、线杆、绝缘子等处停留,或者是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鸟类排出的粪便正好落在输电线路导线或绝缘子上,尽管鸟类粪便没有很强的盐密度,但会缩短绝缘子爬距,甚至会造成短路,这就使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绝缘子容易发生污闪现象。
(六)大气污染因素。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城乡工业发展,给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水泥厂、火电厂、化工工业、煤矿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液、废渣,在大气活动中进行污染扩散。
输电线路绝缘子一般都是在野外设置,长期在大气污染环境下,绝缘子表面会沾有污染物,在潮湿气候作用下,会降低绝缘子的电阻,提高绝缘子泄露电流,使得污闪发生几率提高。
2 输电线路发生污闪的危害
对于运行中的输电线路,其绝缘表面避免不了会受到污染,特别是在潮湿天气环境下,污染物内的可溶物与水相溶后会形成一层导电膜覆盖在绝缘表面,影响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并导致绝缘子闪络发生,即污闪。
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当前输电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高压输电,输送容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不仅输电损耗减少,而且输电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节约。
输电过程中,输电线路需要跨越不同地区,这也导致会受到各种污染源的影响,极易发生污闪[2]。
一旦污闪发生时,线路会保护跳闸,但当污闪发生在有裂纹的绝缘子串上时,则会导致绝缘子断串,从而引发停电事故。
污闪发生时会对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需要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输电线路防污闪能力。
3输电线路污闪防护措施分析
污闪故障给工业、农业等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对冶金、化工、矿山企业来说,污闪不仅会导致企业相关生产设备报废,影响生产的质量,严重情况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对社会交通、政治等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污闪问题的研究,采取有效的防治污闪措施,是现阶段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并提高的问题。
①根据污区划分等级,进行适当污区等级的调爬工作。
对重点地段,来取涂抹硅油或更换为硅橡胶绝缘子的措施。
②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
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越大,污闪越严重。
而泄漏电流的大小与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成反比,因此,可以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改为耐污绝缘子来增加绝缘子串的单位泄漏比距。
③采用新型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一般指的是由两种材料组成的棒型悬式绝缘子。
现在使用的合成绝缘子一般都是用环氧树脂浸润的玻璃纤维作芯棒,用硅橡胶这样的高分子材料作护套和伞裙。
由于硅橡胶的憎水性有良好的迁移性及恢复性,因此,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因其优异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而具有很强的耐污闪性能。
在设备瓷件表面涂防污涂料或加装伞裙套是防止设备污闪的有效补救措施。
粘接式伞裙套改善绝缘子的受潮条件,增加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因此能提高绝缘子的耐污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加装 3 片硅橡胶伞裙套,在0.1~0.2 mg/cm 2 盐密污秽度下耐污水平能提高 1.5 倍[3]。
④对大气污染和粉尘污染,可以通过测量绝缘子等值盐密来监测污染源的影响,掌握线路污秽区等级的变化,正确划分线路污秽区,以供绝缘子清扫和调爬参考。
⑤针对采石场和不法山民的不规则非法爆破作业,发现后应严格制止,并向当地山民积极宣传,在采石区竖立禁采公告牌。
⑥对于鸟粪引起的污闪,采取安装惊鸟设施或防鸟架、防鸟网等,甚至在铁塔的腰部专门建立供鸟栖息的鸟巢,以免鸟粪落在绝缘子上造成污闪事故。
500 kV 线路超高压电场能限制鸟类的活动范围,在鸟类巢筑频繁的 3~6 月,线路最好
始终处于带电状态。
对于建筑在塔身上的鸟巢,应当予以拆除。
此外,将悬垂靠
近横担的第一片瓷瓶更换为大盘径的瓷瓶也是一种防止鸟粪污染的方法。
如工程
量较大,也可将合成硅橡胶粘贴在绝缘子上端,能起到防止鸟粪下落的效果。
⑦每年一次的绝缘子清扫工作应该一丝不苟地彻底完成,保证清扫质量,且
清扫时间宜选择在容易发生污闪季节的前 1~2 个月,以使清扫起到实效。
对于Ⅲ
度污秽区,原则上每年清扫不应小于 2 次。
在清扫瓷瓶时,发现瓷瓶积污严重,
清扫难度大的Ⅲ级污秽区,应在清扫后涂上 RTV 长效防污涂料,利用其优良的增
水性、电气性能和耐气候、耐老化性能,达到防污闪的目的。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运
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现象已经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输电线路绝缘子的污染问题,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导致污闪,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对电力企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就需要加强对污闪原因
的分析,有效地提升绝缘子防污能力,避免污闪现象的发生,为输电线路正常运
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向世聪.输电线路污闪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
业,2018(04):200.
[2]沈青,李晓明,何照胜,马法浩.基于可变电压的输电线路污闪自动防御方法[J].
高电压技术,2015,41(04):1349-1356.
[3]卞玉萍,康宇斌.直流输电线路污闪特性分析及防范措施[J].华北电力技
术,2016(0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