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绝缘防污闪措施
防污闪措施

XXXX电厂电气设备防污闪工作制度污闪事故是对供电可靠性危害极大的频繁性事故,在电气设备发生污闪时,重合闸的成功率极低,使断电保护失灵,往往导致停电时间长,故障难找的现象。
波罗电厂为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从运行维护等全方位入手,结合本地区的污秽情况及自然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对策,制定电气设备防污闪工作制度,减少污闪事故的发生率。
闪络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气体或液体介质沿绝缘表面发生的破坏性放电。
其放电时的电压称为闪络电压。
发生闪络后,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到零或接近于零。
闪络通道中的火花或电弧使绝缘表面局部过热造成炭化,损坏表面绝缘。
沿绝缘体表面的放电叫闪络。
而沿绝缘体内部的放电则称为是击穿。
沿面放电发展到贯穿性的空气击穿称为闪络。
沿面放电也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沿面闪络电压比气体或固体单独存在时的击穿电压都低。
污秽闪络包括浮冰闪络,就是积聚在绝缘子表面上的具有导电性能的污秽物质,在潮湿天气受潮后,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使绝缘子之间构成短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发生的闪络事故。
污闪是在工作电压下发生的,常常会造成大面积和长时间的停电事故,污闪事故是对电力系统危害特别大的一种事故。
处理措施:首先观察瓷瓶外观有无裂痕,釉质面有无损伤。
如果有就必须更换。
如果没有,则是由于瓷瓶表面脏污导致的。
停电,用无水乙醇倒在干净纸或者布上清洗。
防污闪要从发生污闪机理分析,针对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达到根本性治理的目的。
1、气体中沿固体表面的放电高压导体总是需要用固体绝缘材料来支撑或悬挂,这种绝缘材料称绝缘子。
由于绝缘子的用途不同,生产了形态各异的固体绝缘子,但它们都处在电场之中,由于电场的作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存在沿面放电,如电晕放电、细线状辉光放电、滑闪放电等。
2、污染绝缘子表面的沿面放电户外绝缘子会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等污染。
在干燥情况下,绝缘子表面污层的电阻很大,对闪络电压没有多大影响。
但当空气湿度很高,或在毛毛雨、雾、露、雪等不利气候条件下,绝缘子表面污层被湿润,其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泄漏电流急剧增加,绝缘子的闪络电压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
电力线路防止污闪技术措施

电力线路防止污闪技术措施我国在防治污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防污闪的历史。
在电力系统中,造成电力设备发生污闪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它涉及电力设备外绝缘本身的耐污闪能力、当地的气象条件、环境的污染状况、现场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以及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水平等许多因素。
因此,防治污闪是个需综合治理的复杂问题。
绝缘子表面受到污染和绝缘表面的污染物被湿润,是使绝缘子发生污闪的两个必备条件,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使污闪事故不发生。
因此,针对任何一个因素采取对策,都可以达到防止污闪的目的。
4.1 加强绝缘1.加强绝缘加强绝缘,限制绝缘子泄露电流是针对作用电压而采取的防污闪方法,主要是可通过增加绝缘子的爬距和改善绝缘子的结构、材料(采用防污型绝缘子或符合绝缘子)来实现。
(1)绝缘子的爬电比距一般来说,绝缘子的爬距越长,其耐污闪能力越高。
应根据电力设备所在环境下的污秽和潮湿特征来选择绝缘子的爬距,越是脏污和潮湿的地区,爬电比距就越大,原电力部颁布了外绝缘污秽等级的划分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不同污区对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比距的最低要求。
电瓷外绝缘爬电比距的配置,应符合《部标》电瓷外绝缘所处地区污秽等级的要求。
在未达到《部标》要求,需要调整时,应力求以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为基础,同时也需要考虑我国国情及现实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因此是否需调优先加强绝缘、是否取相应的污秽等级规定的爬电比距的上限,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并分先后急缓,逐步调整到位。
(2)防污型绝缘子(a)双伞形(一)(b)双伞形(二)(c)钟罩型(d)流线型(e)大爬距型图5—4 防污型绝缘子采用防污型绝缘子是解决污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国多年来研制的防污型绝缘子品种甚多,世界上采用较多的几种防污型绝缘子我国都能制造,有以下一些型式如图5-4所示。
双伞型:如图(a)(b)伞型绝缘子的外形大同小异,这种绝缘子的特点是伞型光滑积污量少,自清洗效果好,同时又便于人工清扫,它不仅比普通型绝缘子的积污少,而且在同等积污条件下比普通型绝缘子的污闪电压要,因此在我国电力系统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输变电设备综合性防污闪措施

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清扫和检查是防止污闪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清扫可以清 除设备表面的污秽物,减少污闪事故的发生。同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 安全隐患。
输变电设备防污闪的挑战
新型防污闪涂料的研发
虽然现有的防污闪涂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防污闪能力,但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易脱落、耐候性差等。因此 ,研发新型的防污闪涂料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减少污闪事故
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污闪措施, 可以有效地减少输变电设备表 面的污秽积累,降低设备发生
污闪事故的概率。
增强设备电气性能
采取防污闪措施可以改善输变 电设备的电气性能,如增加设 备的绝缘强度、提高设备的电
气绝缘性能等。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减少污闪事故和增强设备 电气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输 变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减少 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
05
输变电设备综合性防污闪 措施推广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
建立防污闪技术培训计划,针 对不同层级的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防污闪意识和技能
水平。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企业和研究 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 防污闪技术和经验,提高员工
的业务素质。
建立防污闪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专 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推动防
污闪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完善防污闪设施的监测和维护体系
加强对输变电设备防污闪设施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存在的问题和 隐患。
建立完善的防污闪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内容和标准,确保 设施的正常运行。
针对不同地区的污秽等级和污秽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污闪设施设计和施工方案, 确保设施的适应性。
防止污闪事故措施

防止污闪事故措施1)准确掌握线路通过地区的大气污秽程度和性质,正确划分各地段的污秽区,以便为防污闪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线路设计与施工时,应根据线路通过地区的污秽区划分,采取相应的防污措施。
主要措施是增大绝缘爬距,或采用防污型绝缘子等。
(3)运行中的线路,当其通过地区的污秽情况有变化时,应根据污秽情况的变化随时采取防污措施。
(4) 定期清扫绝缘子,除去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物。
一般每年在雨季前清扫一次,对污秽严重的线路,可适当增加清扫次数。
(5)定期对绝缘子串进行绝缘检测,发现不良绝缘子,要及时更换。
(6)对污秽严重地区的绝缘子,必要时可采取定期在绝缘子表面涂有机硅油等憎水性防污涂料,以增强其抗污能力,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2)绝缘子必须选用经过部级或省级鉴定的绝缘子。
3) 3.10.2 绝缘子现场开箱检验时,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外观检查标准对绝缘子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包装不良或装卸不当而造成绝缘子损坏时:对盘型悬式绝缘子破损数量超过1%或可能存在内部损坏的,应逐个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或部电瓷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批量抽样试验;对高压支柱绝缘子可能存在内部损坏的,应送部电瓷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对合成绝缘子伞裙多处撕裂或护套受损并危及芯棒的,应通过必要的电气和机械强度试验并采取修补措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单位应就上述绝缘子损坏向有关责任责提出索赔要求。
4) 3.10.3 盘型悬式绝缘子运至安装位置前应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5) 3.10.4 绝缘子安装时,施工单位应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有关章节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交流耐压试验。
6) 3.10.5 线路及变电所施工结束移交投运之前,施工单位应将绝缘子(合成绝缘子除外)逐个擦拭干净。
7) 3.10.6对封闭母线及硬母线投运前除按规定进行耐压外,还应认真检查内部的清扫及封闭情况,架空硬母线的防护措施要完善。
防止高压电气设备发生污闪的措施(改)

珙县电厂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污闪的技术措施珙县电厂地处山区,冬季雾多,由于雾气大、阴雨多,空气湿度大,是升压站极易引起室外高压电气设备发生污闪事故的危险时期,为了防止污闪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厂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行应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强变电站夜间灭灯检查工作,特别是下雨和大雾天设备的灭灯检查,对检查出的表面脏污放电严重的设备做好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有关领导。
2.巡检人员应定期对220kV及500kV的电气设备作灭灯检查,值长应督促本值巡检认真执行灭灯检查工作,灭灯检查内容包括:1)开关接头处有无过热及变色发红现象;2)引线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过热发红现象;3)刀闸各接头应无松动、过热发红现象;4)互感器引线接头是否牢固,无过热发红现象;5)避雷器瓷质部分无放电现象;6)母线各接触部分接触良好,无过热发红现象;7)各开关、刀闸等配电设备的绝缘瓷瓶无放电现象。
3.对绝缘支柱瓷瓶表面脏污、沿面放电严重的设备,应及时通知检修和汇报领导,尽快安排对设备进行清扫预试,防止处理清扫不及时,引起电气设备污闪事故的发生,危及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4.尽量避免在大雾时操作升压站设备,防止操作过电压;5.遇天气恶化,如突然大雾或长期未下雨而突然下雨等情况发生时,要加强电气设备尤其是升压站设备的巡回检查。
6.加强对电气运行人员的防污闪知识教育。
通过平时巡检工作,发现污染源,及时做好预防和设备清扫工作,避免重大污闪停电事故的发生。
7.发电车间应对升压站的配电设备在大雾天和下雨天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检查。
8.做好夜间电压的调整,严格执行省调下达的变电站电压曲线,防止系统电压超限,引起设备污闪事故发生;9.夜间低谷段220kV合500kV电压尽量靠近下限值运行,当电压超出规定值上限值时,运行人员应主动降低发电机无功出力,无效时应告报值长,值长应及时汇报省调值班调度,采取措施降低母线电压,防止因母线电压过高,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支柱瓷瓶发生污闪,并作好详细记录备查。
输变电设备防污闪

输变电设备防污闪引言输变电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输送、转变和分配电能。
然而,在现实应用中,输变电设备经常会受到污闪的影响,导致设备的工作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因此,保护输变电设备免受污闪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变电设备防污闪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防污闪措施。
什么是污闪污闪是指在高电场强度作用下,介质表面出现局部放电的现象。
这些局部放电会导致设备表面电压梯度增加,从而引发电晕放电和闪络放电,最终导致设备的短路和故障。
输变电设备防污闪的重要性输变电设备普遍操作在高电压下,因此防止污闪的发生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如果输变电设备发生污闪现象,可能导致诸如设备过热、损坏、甚至电力系统短路等问题。
为了保护输变电设备免受污闪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污闪措施。
输变电设备防污闪措施1. 设备表面清洁定期对输变电设备的表面进行清洁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污染环境下。
通过清洁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沉积物,可以降低介质表面的电压梯度,减少污闪的发生。
清洁设备表面的方法可以包括水冲洗、擦拭和特殊的清洗剂处理等。
2. 防护涂层在输变电设备表面涂覆一层防护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防污闪措施。
防护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物附着在设备表面,进而减少局部放电的发生。
常见的防护涂层材料包括硅橡胶、多氟乙烯、环氧树脂等。
防护涂层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功能有效。
3. 污闪监测与检测及早发现并解决污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安装污闪监测和检测设备是一种常见的防污闪措施。
这些设备可以监测输变电设备的局部放电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
污闪监测和检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4. 设备绝缘设计在输变电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绝缘设计。
合理选择和配置各种绝缘材料,以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污闪的风险。
绝缘设计应该考虑到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运行参数,确保设备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工作。
户外高压电气设备防污闪措施

选择合适的防污闪涂料,按照产品说 明进行涂装,注意涂层的均匀性和厚 度,避免出现涂层剥落或龟裂等现象 。
调整设备结构设计
调整设备结构设计
优化设备结构,减少积尘和积水,降低污闪风险。
实施方法
改进设备造型,减少积尘;设计排水孔或排水槽,及时排出积水;加强密封,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设备内部。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02
防污闪措施的重要性
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避免设备频繁停机
污闪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电力供 应的稳定性。采取有效的防污闪 措施,可以减少设备停机次数,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通过防止污闪对设备的损害,可 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更 换设备的成本。
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防止大范围停电
污闪可能导致大范围的停电事故,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采取防 污闪措施,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户外高压电气设备防污闪措 施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户外高压电气设备污闪现象概 述
• 防污闪措施的重要性 • 防污闪措施的分类与实施 • 防污闪措施的案例分析 • 未来防污闪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户外高压电气设备污闪现象概 述
污闪现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污闪现象是指在户外高压电气设备上 ,由于污秽和潮湿共同作用,导致绝 缘子表面产生放电现象,进而造成电 气设备故障或停电事故。
定期清闪设备
定期清扫设备
定期对户外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清扫,清除表面污垢和积尘,保持设备清洁,是防 止污闪的基本措施之一。
实施方法
制定清扫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扫,可以使用机械清扫或人工清扫方式,确保 清扫彻底,不留死角。
浅析输变电设备综合性防污闪措施

浅析输变电设备综合性防污闪措施引言输变电设备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输送和变换电能的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环境的原因以及长期运行导致的污秽问题,输变电设备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影响。
这种污染不仅会导致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隐患。
因此,为了保障输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污闪措施。
1. 污闪原理输变电设备的污闪现象是指在高压电力设备的绝缘系统表面,由于环境因素和电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电晕现象,导致局部放电和电弧放电现象的产生。
污闪不仅会导致设备的绝缘损耗增加,还可能损坏设备的绝缘系统,危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污闪的主要原理如下: - 环境污染:大气中存在的颗粒物、露水和雨水等,会在高压设备表面形成导电溶液,加剧电晕的发生。
- 电场效应:电场强度越大,电晕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绝缘子表面的几何形状和指数也会影响电场强度的分布。
2. 防污闪措施为了防止输变电设备受到污闪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性的防污闪措施:2.1 设备选择与设计在输变电设备的选择与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防污闪措施的需要。
例如,可以选择表面光滑、耐污性好的绝缘材料,以减少表面存留的污染物。
此外,优化设备的结构与排列方式,可以减少电场的集中和非均匀分布,降低电晕发生的可能性。
2.2 绝缘涂层绝缘涂层是防止输变电设备受到污闪的常见措施之一。
通过在设备表面施加绝缘涂层,可以降低污染物的附着和累积,减少电晕的发生。
同时,绝缘涂层还可以提高设备的耐污性和耐腐蚀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清洁维护定期的清洁维护是防止污闪的有效手段。
通过定期对输变电设备进行清洁,可以及时清除表面的污染物,保持设备的绝缘性能。
清洁维护可以采用湿拖、高压水枪清洗等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
2.4 污闪监测与处理实时监测输变电设备的污染程度和电场分布情况,对防污闪非常重要。
通过安装污闪监测设备,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污闪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缘子的种类及防污闪措施
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电力事业也进展飞速,各种新型绝缘子面临于世,优缺点不一,对于我国这样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的地理条件,不同绝缘子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是受限的,特别是大气污染造成的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污闪对电力系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本文讨论绝缘子种类以及防污闪的一些措施。
1绝缘子的性能与分析
1.1瓷绝缘子
在80年代以前,大部分的瓷质绝缘子为X-45/XP-7等,其特点是加工制作容易控制,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因而,在早期我国输电线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X-45、XP-7等类型绝缘子不断暴露出各种问题。
如爬距小(290mm),110kv线路单串按7片计算,其爬距为2030mm,计算爬电比距为27.9mm/kv,排除各类因素的影响,最高污秽等级也只能达到B级,显然无法满足防污的要求,容易引起污闪;同时,瓷绝缘子在长期运行中,易受到机电联合荷载及环境的影响,会逐渐产生低值及零值绝缘子,而对运行中绝缘子的检测手段大多采用“火花间隙法”,其准确率较低。
特别是对低值绝缘子无法进行有效地监控,往往使整条线路的绝缘水平下降。
随着绝缘子制造厂家对瓷质绝缘子的设计和制作水平的提高,排除各类因素的影响,最高污秽能达到D级和E级的要求,防污能力大大提高。
其耐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个问题,目前带电作业工具不能进行取销,如需更换单片绝缘子,则需将整串绝缘子放至地面更换,增加了带电作业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不利于带电作业。
瓷质绝缘子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0a左右。
1.2钢化玻璃绝缘子
玻璃绝缘子是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型绝缘子。
由于其低值和零值自爆的特点,运行中不需要进行零值检测。
自爆后在地面巡视中便能发现,不需登杆检查,大大减少了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量。
由于玻璃绝缘子的面积大,所以爬距也大。
玻璃绝缘子的稳定性很好,不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受机电和张力的影响而产生零值绝缘子。
故对运行时间长的线路,玻璃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远高于瓷质绝缘子。
玻璃绝缘子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0至50年。
钢化玻璃绝缘子更是显著地提高了玻璃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和耐冷热急变的性能,故在雷击跳闸过程中,极少发生掉串现象,如经过雷击,出现零值,绝缘子出现自爆,容易查找故障点,此类绝缘子在多雷区、沿海区、湿热区应用广泛。
1.3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是一种新型的防污型绝缘子。
其芯棒为引拔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型环氧树脂棒,耐酸耐腐,伞套也是耐酸耐漏型,由高温硫化混炼硅橡胶形成的密封结构伞套,配备均压环,抑制泄露电流的产生。
由于合成绝缘子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因此其防污性能好,而且爬电距离也比较长。
如:FXBW4-220/100型有机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为6300mm。
最高污秽等级可达E级,使用寿命可达15a,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比较脆弱,容易撕裂或破损,在安装及运行维护中应多加注意。
2线路污闪原理
2.1线路污闪原因
绝缘子的污闪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大气污染造成的绝缘子表面积污;
二是能使积聚污秽物质充分受潮的气象条件。
在干燥气象条件下,表面脏污的绝缘子仍有很高的绝缘强度。
但在大雾、凝露、毛毛雨等气象条件下,污层中的电解质成分会充分溶于水中,在绝缘子表面形成导电通络,使绝缘强度大大降低,在正常运行电压下就能导致绝缘子沿面闪络,即污闪。
2.1.1形成污闪的机理
介质表面有湿润的半导体污秽时,沿面放电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空气间隙的击穿现象,而是脏污表面气体电离和电弧发展,熄灭,重燃,发展的过程下面以涂有污层的玻璃平板的污秽放电为例说明介质表面脏污时的沿面放电过程。
如图(a)所示,污层刚受潮时,介质表面
的电流和电压分布还比较均匀。
污层中总会有不均匀的地方,受潮也有
差别,其表面电阻就不相等,电阻大的
地方发热多,污层干的快些,形成高电
阻“干燥带”,这时电流变小,发热减少,
干燥带又会慢慢受潮。
干燥带电阻大,
承受了几乎全部电压,如图(b)所示。
当干燥带上场强超过一定数值,则此处将产生蓝
红色线状辉光放电,电流也剧增,如图(c)所示。
辉光放电具有上升的伏安特性,火花区仍承受一
定的电压。
同时放电火花很不稳定,左右跳动。
放电使干区不断扩大,湿区减小,即与放电间隙串
联的电阻减小,于是电流加大,引起热电离,使辉
光放电转化为具有下降伏安特性的电弧放电。
放电
通道变细,呈明亮白色,电流密度变大,如图(d)
所示。
间隙中的局部电弧迅速烘干临近的湿润表面,电弧也向
前迅速发展。
当局部电弧伸展到一定长度以后,如果外
施电压和电流不足以维持电弧燃烧,那么在交流电流过
零时电弧将熄灭。
经过一定时间,在邻近区域或者局部
电弧曾经烘干而又湿润的区域将重新产生局部电弧。
随
着表面受潮程度的增加,半导体层的电阻减小,表面泄
漏电流加大,局部电弧长度增加,局部电弧不断扩展,
在合适条件下,电弧将接通两个电极,形成表面闪络。
如图(e)所示。
湿润脏污绝缘子表面放电电流图
由于局部电弧的熄灭和重燃不断发生,因此湿润脏污表面的泄露电流是跃变的。
随着表面受潮程度的增加,半导体层的电阻减小,表面泄漏电流增大,跃变周期缩短
3绝缘子的防污闪措施
3.1合理设计线路及变电站的位置
设计线路或变电站时,要远离污染源,或在污染源的上风侧,减少对绝缘子的污染;在重污染区的线路和变电站要加大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提高防污闪能力。
3.2做好盐密值测量、污秽区划分、清扫周期确定的工作
认真做好盐密值的测量、污秽区的划分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合理确定清扫周期。
3.3选择合适的清扫方法
采取各种手段按清扫周期对绝缘子进行清扫。
目前,主要有手工清扫、水冲洗、气吹、机械刷等方法、
3.4绝缘部件上涂RTV涂料
RTV涂料主要用于变电站电瓷设备上,也用于输电线路或玻璃绝缘子上,与合成绝缘子相同,RTV涂料优异的耐污闪性能源于硅橡胶材料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
合成绝缘子和RTV涂料的作用相辅相成,只需要在电瓷设备表面涂覆薄薄的一层就在该设备原有内外绝缘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基础上大
大加强了设备的耐污闪能力
3.5采用合成绝缘子
目前,采用合成绝缘子是防止污闪和雪闪的首选方法。
由于硅橡胶制成
的伞盘具有良好的憎水迁移性能,抗污闪能力强。
合成绝缘子的临界闪络盐密值为0.6mg/cm,远大于一般瓷质绝缘子抗污闪能力。
3.6变电站设备加装合成绝缘子伞裙
这种方法是在有瓷质绝缘部件的设备上加装合成绝缘子伞裙,从而提高憎水迁移性能,增强绝缘水平,防止污闪的发生。
4结论
发生污闪事故的绝缘子大多是瓷绝缘子,合成绝缘子和RTV涂料经受住了极恶劣气象条件的严峻考验,采用伞裙并涂刷RTV涂料施工简单,寿命长,利用伞裙和RTV涂料的性能互补,可从根本上消除电压分布不均,达到明星的防污效果。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