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

附件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与案例为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部署要求,提高农村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实用技术供给,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各省(区、市)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实地核查、公示,遴选了4种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和7个典型案例,供各地参考借鉴。
一、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反应器堆肥是将易腐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置入一体化密闭反应器进行好氧发酵。
常见的有箱式反应器、立式筒仓反应器、卧式滚筒反应器等。
原料经除杂、粉碎、混合等预处理后,调节含水率至45%—65%,置入反应器进行高温堆肥。
反应器堆肥发酵温度达到55℃以上的时间应不少于5天,以达到病原菌灭活效果。
发酵产物腐熟后可还田利用,也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栽培基质等。
该技术模式自动化水平较高,便于臭气、渗滤液等污染物收集处理,但相比于简易堆沤还田建设成本较高。
图1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示意图典型案例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
该案例覆盖4个村约1.1万人。
2019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等易腐垃圾,设计处理能力为5吨/日,预留了一定拓展空间,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1.2吨/日。
在投资建设方面,政府投资270万元,建设易腐垃圾处理站,主要包括厂房、堆肥反应器、垃圾分选及储存设施、制肥设备、渗滤液处理设备、除臭设备等,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
在运营管理方面,保洁员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将易腐垃圾投放至暂存点,由清运员收集后运至处理站。
第三方负责处理站运维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用工2人,综合运行成本约220元/吨。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年可产有机肥约140吨,用于周边园林绿化,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典型案例2: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该案例覆盖6个村约4000人。
2019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设计处理能力为0.5吨/日,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0.3吨/日。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无发酵仓式堆肥系统 物料一般堆制成条垛式,根据 堆料供氧方式,无发酵仓式堆肥系统又可分为搅拌 (翻堆)式堆肥床和固定堆式堆肥床两种堆肥方式。
搅拌式堆肥旳主要特点是采用定时翻堆,使物料均匀, 并提供充分氧气,有时还考虑强制通气(常采用抽气 方式进行)。翻堆作业一般采用翻堆机械进行。
固定堆式堆肥基本不进行翻堆,其供氧方式主要有 两种:一是采用自然通气方式进行堆肥;二是采用 强制通风供氧方式进行堆肥,也称固定堆强制通风 堆肥法。自然通风堆肥腐熟时间一般较长,而固定 堆强制通风堆肥法则比较快,在3~5周内能使肥堆 完全腐熟。
1.3农业废弃物液化。将能量密度较低旳废弃物转化成密度高、品位高旳液体燃料 是合理利用生物质能旳有效途径,也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旳技术之一。由生 物质制成旳液体燃料叫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主要涉及生物酒精、生物甲醇、生物柴 油和生物油。 1.4农业废弃物固化。将秸秆、稻壳、锯末、木屑等有机废弃物,用机械加压、加 热等原理,将原来松散、无定型、低发烧量旳生物质原料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密 度较高(1.1~1.4 t/m3)旳固体成型燃料,其功效相当于中质煤,但没有煤所固有旳含 硫量大、灰分高、污染环境等缺点。 1.5直接作燃料
糟、锯木屑、蔗渣、稻谷、玉米穗、米糠、豆粕、杂草等。
三、堆肥技术
1、 堆肥旳概念 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旳水分、C/N比和
通风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旳发酵作用,将废弃有机物转变为 肥料旳过程。经过堆肥化过程,有机物由不稳定状态转变 为稳定旳腐殖质物质,其堆肥产品不含病原菌,不含杂草 种子,而且无臭无蝇,能够安全处理和保存,是一种良好 旳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
升落,废物被均匀地翻倒与供入旳空气接触,并经 过微生物旳作用进行发酵。经1~5 d发酵后排出, 条垛放置熟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及示范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及示范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生产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废弃物的问题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会造成多方面问题。
首先,大量的废弃物堆积在农田和农村地区,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卫生,还会产生恶臭和疾病传播。
其次,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将导致养分的浪费和土地的贫瘠。
最后,废弃物的露天焚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二、资源化处理技术为了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提高其资源利用率,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发了一系列资源化处理技术。
例如,将农作物秸秆通过生物发酵,制成有机肥料或生物质燃料;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电,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将农田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还田施用,提高土壤肥力。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堆积,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三、农业废弃物处理装备为了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需要一系列专门的处理装备。
例如,生物发酵处理装备、沼气发电设备、堆肥转运机械等。
这些装备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大量农业废弃物,并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
四、案例介绍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示范项目。
例如,在河北省,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湖南省,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解决了能源短缺的问题。
这些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五、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和装备给予补贴和支持;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业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经验和技术。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发展。
六、社会参与除了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投资建设废弃物处理厂,开发新型处理技术;科研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研究,不断提高资源化处理技术水平;农民可以积极参与废弃物处理工作,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各个环节。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农业废弃物是指农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废弃物质,包括秸秆、动物粪便、农田杂草等。
长期以来,这些农业废弃物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浪费。
然而,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短缺的压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
一、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是指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分级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首先,对于秸秆这类农业废弃物,可以进行生物质燃料的生产。
通过压制和烘干秸秆,将其转化为颗粒状燃料,用于农田生产或者家庭取暖。
此外,秸秆还可生产生物质炭,作为肥料或者固碳材料。
对于动物粪便,可以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
同时,农田杂草也可以进行厌氧发酵,生产高效有机肥料。
二、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或者植物对农业废弃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首先,利用玉米秸秆、稻草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生物乙醇的生产。
通过酶解和发酵,将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用于替代石油燃料。
此外,废弃的水果皮、蔬菜残渣等也可以通过发酵产生生物乙醇。
其次,利用昆虫进行农业废弃物的转化。
例如,利用黑虎蝇对动物粪便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蛋白质饲料。
还可以利用蚕豆虫将农田杂草转化为饲料或者有机肥料。
三、农业废弃物的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离和改变物理性质的过程。
首先,利用压榨机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压榨,去除其中的水分,使其变得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其次,利用生物质能源设备对农业废弃物进行粉碎和造粒,将其转化为颗粒状生物质燃料。
此外,还可以利用压实机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压实,减少体积,便于储存和利用。
物理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四、农业废弃物的化学转化化学转化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首先,利用催化剂对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气化,将其中的碳转化为合成气或液体燃料。
同时,可以将气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催化裂解,得到有机化合物,用于生产化肥或者化学品。
农业工程中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业工程中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是指农田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植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残渣等。
长期以来,这些农业废弃物一直被视为垃圾,直接焚烧或填埋处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然而,随着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1. 植物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植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重要废弃物,其能量潜力巨大。
目前,利用植物秸秆进行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已成为一种主流技术。
通过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植物秸秆可以被转化为生物燃料、生物气体和生物液体燃料等,用于农田灌溉、农村能源供应以及城市能源供应等领域。
2. 畜禽粪便的有机肥料化利用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另一类重要废弃物,含有丰富的养分,具有很高的肥料价值。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畜禽粪便直接堆放在农田中,但这种方式存在臭气扩散、养分流失等问题。
现在,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发酵、堆肥等处理方式,畜禽粪便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3. 农作物残渣的生物质化利用农作物残渣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另一类废弃物,包括玉米秸秆、稻草等。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农作物残渣还田,但这种方式存在养分流失、土壤侵蚀等问题。
现在,利用农作物残渣进行生物质化利用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通过生物质化利用,农作物残渣可以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材料等,用于能源供应和农田建设等领域。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意义1.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将原本被视为垃圾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还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同时,通过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可以为农田灌溉、农村能源供应等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如何利用农田进行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利用

如何利用农田进行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利用农业废弃物是指农田作物剩余物、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农田修剪物、农业副产品和农畜禽粪便等。
规模庞大的农田资源不仅可以供给农民生产活动使用,也可以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农田进行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利用。
1. 农田废弃物处理技术农田废弃物处理是指将农田废弃物进行储存、分解和转化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农田废弃物处理技术:(1)堆肥技术:将农田废弃物与农家肥料等混合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废弃物,产生有机肥料。
(2)厌氧发酵技术:将农田废弃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产生厌氧发酵产物,如沼气和有机肥。
(3)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直接还田,利用机械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过程将秸秆分解成有机质,并提高土壤肥力。
2. 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田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田的肥力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农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式:(1)生物质能利用:农田废弃物可以用于生物质能的生产,如秸秆可以制成颗粒燃料或生物质燃料,用于替代传统能源。
(2)有机肥利用:将农田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生成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3)生物基材料制备:利用农田废弃物提取植物纤维,用于制备生物基材料,如纸张、纺织品等。
3. 农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农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其在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污染物,降低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2)提高农田肥力:农田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转化为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生长。
(3)增加农民收益:农田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持续推进农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农业政策和措施为了促进农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农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能作为农产品直接利用的剩余物质。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和利用,将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开发和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农业废弃物的分类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植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田杂草等。
这些废弃物的产生量巨大,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植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1.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植物秸秆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通过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可以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炭、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
这些生物质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有机肥料生产技术植物秸秆经过堆肥处理,可以转化成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合理利用植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料,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1.沼气发酵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可以通过沼气发酵技术转化为沼气。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作燃料、发电和供热。
通过将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起来,放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可以有效地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并获得可用的能源。
2.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
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更为环保,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农田杂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农田杂草的过度生长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开发和应用农田杂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农田杂草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通过将农田杂草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可以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2.有机肥料生产技术农田杂草经过合理处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
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化技术

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化技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日益增加,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也在不断增多。
然而,这些农业废弃物并非毫无价值,通过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化技术。
1. 农业废弃物的定义和分类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原有用途或者价值降低的物质。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农业废弃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农作物残茬、畜禽粪便、农作物加工废弃物、农膜等。
2. 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生物质资源化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源,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生物质能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 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的种类和应用生物质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生物质能源化等几种方式。
3.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气,生物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发电、供暖等方面。
3.2 好氧堆肥好氧堆肥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肥料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质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产量。
3.3 生物质能源化生物质能源化是指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油、生物气等,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 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如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等。
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不足、政策支持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实例和前景。
5. 生物质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实例5.1 厌氧消化在养殖业的应用以养殖业为例,畜禽粪便和尸体等废弃物可以通过厌氧消化转化为生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作者:孙青王志葵张洪生董芳宇孙先丽姜雯宗睿鞠瑞成倪海平
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8期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有机废弃物产量大、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堆肥的前期准备、原料预处理、高温堆肥流程、腐熟度判定及检测等技术环节,以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地力提供支撑。
关键词: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有机废弃物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的农业有机废弃物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秸秆年产量约1.04×109吨,每年产生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已达到38亿吨,如果这些农业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农业有机废弃物可通过高温堆肥等方式产生有机肥,有机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不但提供作物所需的有机质,还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殖酸等营养物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显著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土壤肥力。
在我国耕地高强度使用模式下,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等土壤肥力和质量明显下降,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后作为有机肥应用已成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目前,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农业有机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的使用量要远大于我国,日本的有机肥在农业种植中的施用高达76%左右,而目前我国有机肥的施用量不到20%,有机肥替代化肥基本以政府行为推动。
目前,在我国有机肥生产走入了一个误区,投资规模大,过度加工、包装,远距离销售运输,导致价格远远高于其价值。
由于价格高,农民只能选择在部分经济作物上用,大田作物不用或少用,有机肥施用量远未到达预期的量和使用效果。
我国耕地总面积18亿亩,经济作物6亿亩,若普遍施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地力提升,每年所需有机肥量达50亿吨。
随着我国有机肥替代化肥战略的推动,预计到2023年,我国有机肥料需求将达到2273亿元。
相比商品有机肥,农民更倾向于传统的田间秸秆直接还田,生粪还田,田间地头堆沤,然而这些方式会造成农田土壤潜在隐患,病虫害加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而低成本的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堆肥“脏大累臭”问题,对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人居环境、土壤地力提升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规程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阐述了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对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土壤地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程规定了农业有机废弃物高温堆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高温堆肥流程、腐熟度判定及检测等技术环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有机废弃物高温堆肥资源化利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温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物料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化学反应产生高溫
(≥55℃),达到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灭活,以及稳定腐熟的过程。
腐熟剂,是指能够加速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程的功能性微生物制剂。
3.1 堆肥场地选择和原料准备
堆肥场地要求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地表结实、排水系统良好、交通便捷,应该远离居民区或与居民区隔离。
堆肥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尾菜和畜禽粪便等。
3.2 原料贮存及预处理
为了满足堆肥生产的需要,部分堆肥原料要进行贮存,原料贮存要求如下:原料贮存应有专门的原料贮存区域,最好设置原料贮存车间并根据不同原料特性分类进行存放;供应便捷、使用量大的物料尽量不贮存或者少量贮存,保证尽可能短的贮存期。
含水率较低的干物料应避雨存放,保持低的含水率;含水率高的湿物料不宜长期存放,要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臭气和渗滤液的产生,防止环境二次污染。
选择适宜的粉碎设备,对秸秆、尾菜类废弃物进行碾丝、揉搓等破碎处理,物料粒径宜控制在5厘米以下。
辅料选择菌菇渣、锯末等,用于调节堆体含水率、碳氮比和通透性等。
4.1 碳氮比和含水量调节
堆肥前,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辅料混合均匀,调节堆料的碳氮比至(25~
35)∶1;通过干、湿物料混配或者加水调节堆料的含水量至55%~65%。
4.2 腐熟剂添加
根据堆肥农业废弃物的种类选用合适的腐熟剂菌种,腐熟剂接种量为堆肥物料质量的
0.4%~0.5%,应在原料混合时均匀加入。
4.3 起垛
将混匀的堆肥物料堆起,堆体底部宽控制在1.2~3.0米,以2.0米左右为最适宜,堆高控制在0.8~2.0米,以1.5米左右为最适宜,其横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垛堆,垛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条垛间距为0.8~1.0米。
4.4 翻抛
堆肥过程中,每天在同一时间测定堆体中心部位温度1次。
当堆体温度首次上升至55~60℃,翻抛一次,翻抛时务必彻底均匀,将底层物料尽量翻入料堆中上部。
当堆体温度保持在55~65℃,每2~5天翻抛一次,并调节物料的含水量在50%~65%。
但当堆体温度超过65℃时,应立即翻抛。
当堆体温度在35~55℃,每7~12天翻抛一次。
当堆体温度趋于室外温度,且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堆体基本无臭味,停止翻抛。
4.5 后熟
经过高温发酵后,为使堆肥进一步熟化,将腐熟后物料移出堆肥场地继续堆置15~30天,后续堆置期间物料的含水率控制在40%~50%,中间翻抛1~2次。
4.6 功能性微生物添加
在堆肥发酵结束后均匀加入解磷、解钾、固氮等功能性微生物,以提高堆肥的品质,添加量应控制在有效活菌数不少于0.2亿/克。
4.7 恶臭控制
通过在发酵前期和发酵过程中添加屎肠球菌、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等除臭菌株,控制和减少臭气的产生,恶臭排放符合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
判定堆肥样品是否腐熟的指标见表1。
6.1 检测要求
堆肥原料及发酵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检测应至少每批次检测一次,检测内容应包括:碳氮比(C/N)、pH、含水率、总有机质、质量密度和堆层温度的变化等。
发酵过程中以日为单位对各工艺参数的变化进行跟踪检测,绘制日变化曲线,直至发酵终止。
6.2 取样
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取样应用多点采样,采样前预备好不锈钢勺、抽样器、封样袋、封条等取样工具。
采用随机法多点法(≥5点)采集开始发酵产物,每个样点至少取样1公斤。
取样点选择堆体中心位置,每隔两天取1次样。
当样品测定指标达到表1判定的标准时,停止取样。
6.3 检测方法
堆体温度测定采用接触式温度计测定堆体中心部位;堆体外观、含水量、酸碱度(pH)、有机质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按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测定;重金属含量按NY2334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的规定进行测定;粪大肠菌群数按GB/ T19524.1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的规定进行测定;蛔虫卵死亡率按GB/T19524.2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的规定进行测定。
高溫发酵结束后,该堆肥产品可用作基肥或追肥施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堆肥产品中含有磷、解钾、固氮等功能性微生物,不能与杀菌农药混用,避免影响有机肥效果。
7.1 基肥
撒施:在耕地前用撒肥车将腐熟好的有机肥均匀撒施到耕地表面,结合耕地把肥料翻入耕层中,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
条施:结合犁地开沟等耕作方式,将腐熟好的有机肥施于播种行内。
穴施:在播种穴或种植穴内施用腐熟完毕的有机肥,覆土。
7.2 追肥
条施:使用方法同基施中的条施。
穴施:在苗期按株或在两株间开穴施肥。
基金项目:农牧有机废弃物生物多效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21-1-4-ny-22-nsh)。
作者简介:孙青(1990-),女,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
*通讯作者:倪海平(1988-),女,硕士,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业微生物菌剂及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