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兆丰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讲义摘要
• 稀缺
– 马粪争夺案 – 稀缺,选择和歧视
• 成本
–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 社会成本问题
• 需求
– 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 – 需求定律
薛兆丰
2010-2017: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院聘教授, 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2017年至今,得到App《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专栏主理人, 少年得到App《少年经济学》主理人 2019年10月29日,《奇葩说第六季》宣布定档10月31日推出 首期节目,薛兆丰担任导师 。 2020年5月15日,加盟江苏卫视新一季《海天黄豆酱·最强大 脑》播出。
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越高,商品的需求量 就会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 增加。
• 需求第二定律: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
价格变化之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也就 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 会增加。(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随商品价格变
动而变动的程度,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 化的百分比。含义是: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 会变化百分之几。)
判决背后的思考
资源稀缺 马粪或人力 资源的稀缺
选择性分配
将资源选择 分配给谁?
歧视
见下章
稀缺
是个基本的事实,也是经济学的基础
• 稀缺不仅指矿产,森林和能源等有形资产的匮乏,还指空气,美貌,天资,注意力和 时空等无形资产的不足。
• 导致稀缺的原因1: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2:人的需求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 人的需求永无止境
• 无论盈利和亏损都是意外发生,每当意外发生,我们就 需要重新调整资源未来的估值,而资源使用的成本就按 照这个新的估值来计算。
• 例1:火车与亚麻
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Use economic thinking to be a clear person in a complex world文/曲 晨讨论。
根据时间的维度,世界上所有产品、商品、资源,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易耗品和耐用品。
所谓易耗品就是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例如一个水果、一个鸡蛋,一次就能把它们消耗掉。
而耐用品则是它提供的服务、发挥的功能,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享受的物品。
比如一幅油画,我们无法一下子把它完全享受,必须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品味与欣赏它,所以油画是耐用品。
我们每个人的人力资本也是耐用品,必须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发挥我们的功用。
现在很多公司用人,都会要求员工“996”式的加班,但我们知道,按照规定,加班时间的工资是正常工作时间的两倍。
假设一家公司非常规范,会如实给员工加班费。
这时公司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给现有的员工加班费,另一个是多招一些人进行两班倒。
公司会选择哪个?公司会选择让员工加班。
这个选择会使公司节省很多固定成本,例如工位费、培训费、管理费、保险费等,只要付一个人的就可以了,因此老板更愿意让员工加班。
企业给有经验的员工加薪或为优秀员工提供培训以留住人才也是如此的道理。
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作者再次引用了欧文·费雪的《利息理论》作为阐述“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这一话题的基础。
当我们为一切事物,不论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利,引入时间的维度后,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商品就有了现货、期货之分,价格也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作者认为,投资与消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区别,投资就是消费,投资只不过就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有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要是连饿三天才吃一顿饭的话,那顿饭一定会非常香,感觉也好极了,但是,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不会为了追求那种特别美味的感觉,连饿三天才吃一顿,而是每天都吃三顿饭呢?答案在于,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刹那的最高幸福,我们追求的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我是上过的北大经济学课的,但是当我听薛老师的课时,的确受到了震撼,原来经济学还可以那么有趣,我 在薛老师那里感受到了经济学传递出来的快感。——徐小平
作品目录
前言每个人的经济学 / IX 第1章稀缺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 003 第0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003 第002讲马粪争夺案 / 007 第003讲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010 第004讲区分愿望与结果 / 014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 018 第005讲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 018 第006讲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 022 第007讲铅笔的故事 / 026
作品特色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内容来源于薛兆丰在“得到”APP上开设的在线经济学课堂《薛 兆丰的经济学课》 ,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出版时,已经有超过26万学员参与其中,一年期间学生留言总量 达到7000万字。
薛兆丰本人在得到课堂上的原创文字量接近110万。 在这个基础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精选最有代表性 的内容,并将专栏环境下的口语逻辑,转化为正式的书面语言,提纯精编为30万字。
作品核心内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目标是让读者不以经济学为职业,也能拥有经济学的智慧。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为读者讲解经济学核心概念。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让读者对脱离实际的数学方程式不再莫名敬畏,也不再满足于经济 学散文的零敲碎打。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让读者看到大众视而不见的制度安排,并理解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读者将同 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7-8

第007讲铅笔的故事1.神奇的铅笔你看他挺简单,木杆里面有个笔芯,上面一个铁圈,捆着一块橡皮。
但他的故事可多,可神奇了。
首先,原料非常复杂;其次,他的产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再有就是他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
成千上万的人参与其中。
2.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一支铅笔如此神奇,他到底有几个意思?(1)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
这是他神奇的第一个地方。
(2)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上的事情。
(3)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互相不理解,有时候互相看不起,有时候互相敌视,甚至可能有时互相打过仗。
但这没关系,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把一支铅笔造出来。
(4)更神奇的是,虽然他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
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那就是市场。
3.猎人与老虎的故事山里的师傅,会做肥皂,子弹等等,手十分巧,但是缺生活的非常穷。
城里人比山里师傅差多了,缺过的很好。
老虎在动物界很吊,人比老虎的本事差多了,但是人比老虎富裕。
这些是为什么呢?这是分工合作造成的,这是市场的结果。
市场机制在协调人们分工与合作。
第008讲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今天我们继续讲市场与慈善之间的关系。
前面讲了亚当斯密的人性论,讲人虽然是自私的,但是也有爱心,但仅靠爱心不够,所以需要市场的补充。
1.世界银行的失败扶贫史推荐一本书威廉伊斯特里《白人的负担》,书里说,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援助达到2.3兆美元,却见成效2.哈利波特的商业奇迹2005年7月16日,英美两国却能够设法把900万册《哈利波特》送到读者手里。
就这么一件为了娱乐的事情,西方世界做的这么有效率,而为了救助非洲的儿童,这么严肃的事情,效率却这么低,这是为什么?3.四大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1)缺乏反馈机制。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2022.04 | 81人们谈到公平与效率时,总会说要么是公平优先,要么是效率优先,二者此消彼长、互相对立。
每当听到人们这么说时,我就会想起100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例:马粪争夺案(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马粪争夺案的故事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日。
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6点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
马粪堆起来以后,因为太多拿不动,两位帮工就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来运。
但他们并没有在这18堆马粪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天早上,本案的被告看见了这些马粪,就问附近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有没有人要把马粪运走?巡逻的人说不知道。
被告听了以后,觉得这些马粪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里了。
到了这天中午,两位帮工带着车过来,发现马粪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
双方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庭上。
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标记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是“溯源说”。
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因为马粪是马拉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本书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
薛兆丰著名经济学家,“得到”APP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主理人,著有《经济学通识》和《商业无边界——反垄断法的经济学革命》,长期关注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才是公正的,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第1章稀缺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1.1、经济学的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包括战俘营里1.2、公平和效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经济学中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似乎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1.3、决策时,看不见的因素也要考虑在内1.4、经济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学关心的是事与愿违的现象,而不是事与愿符的现象1.5、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这一个观点暂时没有理解)1.6、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而大世界靠市场、讲规则。
斯密的重要建议是:不要搞混了,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爱心。
1.7、环顾周遭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依靠大量的陌生人给予的“慈善”,那就是——商业。
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因为商业会激发我的斗志、上进,让我们进步,这是渔而不是鱼)1.8、人的需求是得寸进尺的,即便物质无限丰富,人类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日子也不会到来。
1.9.稀缺必然导致歧视。
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歧视是要付出代价的1.10.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
如果出于政治原因,政府逼着市场改变歧视标准的话,就有可能酿成恶果。
第2章成本不要只盯着钱2.1、成本是放弃的最大价值,沉默成本不是成本2.2、第一,负面的感受不是成本;第二,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2.3、负面的感受不是成本,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负面感受不是我们的成本,只有我们需要放弃的最大代价才是成本。
而这个成本有多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4、货币成本有别于全部成本,给士兵发薪水比免费征兵更便宜,中间商赚差价,让商品价格更便宜,在大多数情况下,中间商在帮助我们减少总成本,而不是增加总成本,而中间商之间的竞争,会使物流的总成本降到最低。
2.5,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放弃的东西越多,代价就越高;放弃的东西越少,代价就越少;如果没有放弃,就没有成本。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课后118题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118个思考题回答汇总第001讲Q:这一讲的主题是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面都起作用。
现在倒过来,请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面,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A: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例子有:战俘间的需求不一致,没有交换需求;战俘营里没有生产原材料能力,所以战俘不能生产物品,故战俘营里的生产力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第002讲Q: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但它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A: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例子:高考,几乎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规则,背后考量的则是大学选拔学生的效率;如果高考不公平,存在着各种投机行为,那么每个大学都将在几千万的学生中找到合适水平的学生,需要花费的成本,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第003讲Q:请举出一个例子,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的,但实际上又非常重要,在我们做决策时不容忽视的?A: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但实际上非常重要,在我们做决策时不容忽视的:比如,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这部分风险损失会不会出现,没人能够预测,但当下做决策的我们,应该将这部分的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以保证我们的决策更加合理。
第004讲Q:请举出一个例子,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呢?A:高速公路在节假日免费通行,原本是为了方便大家出行,同时降低大家的出行成本,可免费后的高速公路上车满为患,不仅时常堵车,浪费了时间成本,更是产生不方便出行的顾虑,而原本的通过收取通行费,即利用价格来调控人们需求的手段,在免费时则完全失效。
第005讲Q:识时务随大流和特立独行,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哪一种成功的机会更大?A:根据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可知,谁更容易在实际环境中存活下来,谁就更容易成功。
第006讲Q:你认为,市场经济会不会让人变得淡薄?A:由于人性两面性的存在,在小圈子里靠爱心、讲同情,而大世界靠市场,讲规则。
薛兆丰我理解的经济学原理

薛兆丰我理解的经济学原理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薛兆丰(微博)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zxue@这个秋天我在北大教《经济学原理》,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
教学大纲开门见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学科。
普适的经济学原理,不仅被用来分析包罗万有的社会现象,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本课程向从未接触经济学的本科学生演示和传授这种分析技能。
”临开课那晚,翻出由阿尔钦(Armen A. Alchian)和艾伦(William R. Allen)所著、由阿尔钦12年前签名赠送的老课本《交易与生产:竞争、合作和控制(Exchange & Pro-duction: Competition, Coordination, & Control)》。
扉页上是老人家85岁时的笔迹:“给兆丰:感谢你向独特的人群——中国人——传播经济分析原理;尽管它与我们从中国人那里所学到的所有知识相比,只占微不足道的分量。
”阿尔钦1950年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为求索经济规律的事业,找到了坚实的理性基础;此后,他为“成本”、“租”、“产权”等主题所作的叙述,开辟了透过经济学理解世界的独特视野。
不仅如此,他还致力于传授经济分析原理。
阿尔钦的女儿告诉我,他当年还用磁带录音机来分析自己授课的效果。
他的学生不仅有经济系学生和教师,还有大量的联邦法官,不仅影响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还增进了美国司法界对产权和企业行为的理解。
老人家送我《交易与生产》一书时,正在修订该书的新版,而我则在并行做中译。
我有空闲就翻译,有问题就电邮,而他往往当天就回信。
如此良辰美景,持续了两三年,译稿达数十万字。
遗憾的是,老人家八年前起记忆力衰退,出版计划被迫搁置。
今天他仍健在,记得往事,只是不再写书了。
今天我上教坛,临门一脚,应该怎样踢,我想过好一阵,还是从阿尔钦开始。
在他看来,不论各人怀有何种愿望,人类只有直面种种约束、选择这样或那样的竞争规则,才能存活和发展;而研究竞争规则的选择及其结果,就是经济学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薜兆丰经济学讲义
简介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以满足无限的需求。
薜兆丰的经济学讲义提供了对经济学的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围绕薜兆丰经济学讲义展开讨论,分析其主题与内容。
主题一:经济学概述及基本概念
1.1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一定时期内,在满足其生活物质需求的过程中,对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科学。
1.2 经济学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1.3 基本经济学概念
1.供给与需求
2.产出与收入
3.机会成本
4.边际效应
5.无效率与有效率
主题二:经济学分支与方法
2.1 主要经济学分支
•基础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2.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3.统计分析法
4.实验法
主题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3.1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的财富观念
•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总需求
3.2 供给和需求理论
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2.平衡价格与平衡数量
3.3 市场结构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
3.4 宏观经济学理论
1.GDP与经济增长
2.失业与通货膨胀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主题四:经济学与实际应用
4.1 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个人理财决策
2.国家经济政策
4.2 经济学对企业的影响
1.成本分析与生产决策
2.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
4.3 经济学对社会问题的解决
1.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结论
薜兆丰经济学讲义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讲义,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决策都有重要影响,了解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