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20小卷 基础选择题(一)【第一辑】(解析版)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全文,回答1-3题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
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
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
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
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
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
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
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
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
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提倡“慈爱、俭啬”。
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歆享(xīn)间或一轮(jiàn)数见不鲜(shuò)B、便宜(biàn)吞噬(tūn)皮开肉绽(zhàn)翘足而待(qiáo)C、惫懒(bèi)蹂躏(róu)少不更事(gēng)模棱两可(lěng)D、XXX(tà)(dǎo)心广体胖(pàng)厚古薄今(b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胳膊、些许、遍体鳞伤、自言自语B、坚韧、辜负、漫不经心、不经之谈C、诱惑、放荡、心安理得、理屈词穷D、伶俐、布防、奋不顾身、星罗棋布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XXX春风等闲度(随便逛逛)B、艰难苦恨繁霜鬓(非常痛恨)C、侧身西望长咨嗟(长叹)D、可以横绝峨眉巅(越过)4.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认识)C、却坐促弦弦转急(坐下)D、他生未卜此生休(休息)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凄凄不似向前声(声音)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赠送)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口岸)D.XXX欲度愁攀援(攀爬)6.下列各句所含修辞格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XXX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个核桃。
(比喻)B.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比拟)C.两面坟墓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象征)D.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拟人)7.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
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B.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XXX方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XXX所XXX,XXX之母也。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2501-26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2501-26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和“家书抵万金”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B.“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的主干是“他吵嘴”。
C.“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的响声碰撞在山崖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腰鼓”。
D.“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从体裁上看,可能是魏晋诗人的诗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
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飞天”凌空一一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即是一篇新闻特写。
B.《回忆我的母亲》和《背影》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白杨礼赞》是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的名篇,作者分别是朱德、朱自清、茅以升。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古时“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汉阴”即汉水南岸;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佃农指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D.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4.(题文)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基础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基础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猝.然( cù) 典籍.(jí ) 庇.护(bì) 销声匿.迹(nì)B、濒.临(bīn) 蹒.跚(pán) 诙.谐(huī) 锲.而不舍(qì)C、炫.耀(xuàn) 撰.写(zhuàn) 栈.桥(zhàn) 摩肩接踵.(zhŏng)D、惬.意(qiè) 纠葛.(gé) 拮.据(jié) 深恶.痛绝(wù)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团委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五四”联欢晚会办得栩栩如生....,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C、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吸引了数十万人袖手旁观....。
.D、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使我深切地认识到:源于十三亿中国人的绵绵不绝的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B、2008年中国田径公开赛,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在今年举办马拉松和竞走比赛后又再度承办的大型赛事。
C、自6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令”,同时禁止销售、生产不符合规格的塑料购物袋。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词语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着(zhdo)落澄清贮(chM)蓄翻来复去B.酝酿(yUn niang) 卖弄应和(屣)花枝招展C.徘徊诀别絮(xU)叨人声鼎沸D.菡萏(dan)倜傥鼓@)斜小心翼翼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口塞1流感防控。
D.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使你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B.作为一种超长时间的工作制度,“996”明显违反《劳动法》,其恶果不仅影响到整个社会,而且影响到劳动者自身和家庭。
C.珠机城轨一期(拱北珠海站到横琴长隆站)将于今年11月具备通车条件,乘坐列车往返于横琴和拱北,将缓解城市交通。
D.翟天临被“学术打假”的事件告诉我们,毫无疑问博士帽不得不说是校园最高的荣誉,但注定越来越不好“混”,欲带冠冕,必承其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B.听了父老乡亲的介绍,看了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欣慰。
C.从教十六年来,何静波始终把三尺讲台作为实践自身价值的舞台,走出了一条闪光的育人轨迹。
D.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5.一位武汉文艺青年想写一副礼赞抗疫英雄的对联,请帮他确定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
()上联:救死扶危,医护柔肩—①—下联:―②―,军民铁臂—③—A.①擎大爱②干群携手③祛瘟疫B.①渡劫波②克难致胜③济时艰C.①擎大爱②克难致胜③济时艰D.①渡劫波②干群携手③祛瘟疫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梅雨季节,乡间小路全都变得拖泥带水,人们只期盼着晴天能够早日到来。
初一语文基础选择题20道(带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选择题20道(带答案) 初一各大名校基础选择题20道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zhù)秕谷咄咄逼人(duó)波光潾潾B.似的(shì)荫庇人迹罕至(hǎn)花团锦簇C.脑髓(suǐ)粗旷混为一谈(hǔn)喜出望外D.莅临(wèi)菡萏不落窠臼(kē)砰砰直跳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当店员走过来时,XXX赶忙把看了许久的书合起来,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B.展览会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充满希望地生活,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D.在读书报告会上,XXX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鄱阳湖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江脉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B.在南昌市第八届艺术节活动中,XXX是唯一一所在五项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的学校。
C.八一广场周边建设用地的面积合计约165.2亩左右,政府计划投资69亿元将其打造成一站式购物中心。
D.据有关资料显示,饭后用茶漱口可以使儿童的龋齿率降低一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她”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③⑤④⑥①②B.⑥③⑤②④①C.④⑥①②③⑤D.⑤③④①⑥②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最新初一语文基础选择题20道(带答案)

初一各大名校基础选择题20道一、语言积累与应用(本大题含1-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zhù) 秕谷咄咄逼人(duó)波光潾潾B.似的(shì) 荫庇人迹罕至(hǎn)花团锦簇C.脑髓(suǐ) 粗旷混为一谈(hǔn )喜出望外D.莅临(wèi) 菡萏不落窠臼(kē)砰砰直跳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当店员走过来时,江华赶忙把看了许久的书合起来,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B.展览会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充满希望地生活,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D.在读书报告会上,李明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鄱阳湖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江脉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B.在南昌市第八届艺术节活动中,江科附中是唯一一所在五项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的学校。
C.八一广场周边建设用地的面积合计约165.2亩左右,政府计划投资69亿元将其打造成一站式购物中心。
D.据有关资料显示,饭后用茶漱口可以使儿童的龋齿率降低一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她”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③⑤④⑥①②B. ⑥③⑤②④①C. ④⑥①②③⑤D.⑤③④①⑥②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A 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19小卷 基础选择题(一)【第二辑】(解析版)

见缝插针·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每天10分钟小卷专题19 基础选择题2 (解析版)1.(字音)【2019·宜宾】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缄.默(jiān)奠.定(diàn)收敛.(liǎn)蹑.手蹑脚(liè)B.羸.弱(léi)两栖.(qī)锃.亮(zhèng)山肴野蔌.(sù)C.棱.角(léng)愧赧.(nǎn)纶.巾(guān)阡.陌交通(qiān)D.嗥.鸣(háo)悄.然(qiāo)窈窕.(tiǎo)噤.若寒蝉(jìn)【答案】C【解析】A.“蹑”应读作“niè”;B.“锃”应读作“zèng”;D.“悄”应读作“qiǎo”。
2.(字形)【2019·滨州】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贮蓄分歧混为一谈秾纤合度B.惊讶篷松眼花缭乱怏怏不乐C.谰语取缔锐不可挡巧妙绝伦D.宽宥浮燥雕梁画栋面面厮觑【答案】A【解析】B.“篷”应为“蓬”;C.“挡”应为“当”;D.“燥”应为“躁”。
3.(成语)【2019·安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
B.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D.初夏时节,安顺旧州山里江南百花争艳。
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答案】D【解析】D.“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不能用来形容“游客慕名而来”,属于褒贬不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缝插针·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每天10分钟小卷
专题20 基础选择题3 (解析版)
1.(字形混合)【2019·江苏徐州】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告罄.(qìng)亘.(gèng)古信手拈来骇人听闻
B. 禁锢.(gù)蜷.(quán)伏阳奉阴为深恶痛疾
C. 制裁.(cái)瘦削.(xuē)格物致知接踵而至
D. 拜谒.(yè)殷.(yīn)红与日俱增诚惶诚恐
【答案】C
【解析】A项,亘(gèng)古为亘(gèn)古;B项,“阳奉阴为”应该是“阳奉阴违”。
D项,殷(yīn)红为殷(yān)红。
2.(字形混合)【2019·广西百色】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窠.果(kē)撺.掇(chuān)忧心忡忡
..(chōng)
B.豢.养(huàn)诡谲.(jué)唯.妙唯.肖(wéi)
C.嗔.怪(chēn)愧赧.(nǎn)信手拈.来(niān)
D.修葺.(róng)褶.皱(zhě)摩肩接踵.(zhǒng)
【答案】C
【解析】A有误,“撺掇”的“撺”应读为“cuān”;B有误,“唯妙唯肖”的“唯”应写为“惟”;C正确;D有误,“修葺”的“葺”应为“qì”。
3.(成语)【2019·大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
B.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
C.这些正值豆蔻年华
....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
【答案】C
【解析】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年纪,不能用来形容男同学。
4.(词语)4.(2019·贵港)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
人生的
长度无法由人做主,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家喻户晓虽然但是
B.艳羡举世瞩目虽然但是
C.艳羡家喻户晓因为所以
D.神往举世瞩目因为所以
【答案】B
【解析】“神往”指心中向往,“艳羡”是十分羡慕的意思,联系“孤高”一词,第一空应填“艳羡”,排除AD。
“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后者程度更深,结合“伟绩”一词,第二空应填“举世瞩目”,排除C。
5.(病句)【2019·凉山州中考改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C.邱娥国长期扎根于基层派出所,他的从警历程挽救了很多失足青年。
D.西昌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删去“否”;B.成分残缺,删去“由于”或“使”;C.搭配不当,把“他的从警历程挽救了……”改为“在从警历程中,他挽救了……”。
6.(病句)【2019·株洲】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讨论”和“聆听”对调位置;B.成分残缺,去掉“由于”或“使”;D.不合逻辑,应改为“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参与了报道”。
7.(排序)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
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答案】C
【解析】仔细阅读六个句子,可以找到表达的中心“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故⑥是首句;然后指出人生的客观事实“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即②;接着从“固然”“更是”词语的关系可以看出后面两句依次是①③;接着用美学大师蒋勤的名言论证,即⑤;最后第④句紧承后文的内容“只不过……”。
据此分析排序作答即可。
8.(文学常识)【2019·荆门】下列有关文化知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
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答案】D
【解析】“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B.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C.“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习俗,不是端午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