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各种水位学习知识
水库特征水位

水库特征水位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在年内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到的各种库水位。
中国水利电力部1977年颁布试行的SDJ 11-77《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中,规定水库特征水位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
正常蓄水位(正常水位)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曾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设计蓄水位。
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水位。
当采用无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与泄洪堰顶高程相同;当采用有闸门控制的泄洪建筑物时,它是闸门关闭时允许长期维持的最高蓄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死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曾称设计低水位。
日调节水库在枯水季节水位变化较大,一般每24h内将有一次消落到死水位。
年调节水库一般在设计枯水年洪水期末才消落到死水位。
多年调节水库只在连续枯水年组成的枯水段末才消落到死水位。
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变幅称水库消落深度。
防洪限制水位(汛限水位)也称汛期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是协调防洪和兴利关系的关键,对工程防洪效益、发电灌溉等兴利效益、库内引水位高程、通航水深、泥沙淤积,以及水库淹没指标等均有直接影响,具体研究时要结合工程开发条件,全面进行分析比较后选定。
如汛期内不同时段的洪水特征有明显差别时,可考虑分期采用不同的防洪限制水位。
防洪高水位水库遇到下游防洪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此水位可采用相应下游防洪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防洪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求得。
设计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水利科普小知识

水利科普小知识01 水利基本知识正常蓄水位: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为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
死水位: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指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通常多根据流域洪水特性及防洪要求分期拟定。
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时,可以此水位作为起算水位。
防洪高水位:指下游防护区遭遇设计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指大坝遭遇设计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指大坝遭遇校核洪水时,水库(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特征库容:相应于某一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个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一般均指坝前水位水平面以下的静库容。
死库容: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兴利库容:亦称调节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防洪库容:指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调洪库容: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重叠库容:指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这部分库容既可用于防洪,也可用于兴利。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重叠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高水位。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分开时,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
总库容: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它是划分水库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水利工程: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也称为水工程。
按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等。
02水文知识流域:流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或汇水区,因地下水分水线不易确定,习惯上将地表水的集水区称为流域。
水系: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河系或水系。
汛: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节性或定期性的涨水现象称汛。
汛期:江河湖泊洪水从始涨至全回落的时期,称汛期。
季节性涨水的河湖中出现大洪水最多的时段称为主汛期。
防汛: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采取的防御洪水的措施,称防汛。
(完整版)水库基本知识

水库基本知识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
"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
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
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
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水库水文特征指标❶防洪标准对河流上修建的任何一项水利工程,设计时都要考虑水工建筑物所能防御洪水的能力,一般根据所在河段未来可能发生洪水的特性,并结合工程的规模和要求,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洪水作为防洪安全设计的依据。
水库的防洪标准即是水库水工建筑物的防洪标准,表示水库防洪能力的大小。
发生标准内的洪水,水库的水工建筑必须保证安全和正常工作。
水库设计和运用中主要采用的洪水标准有设计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和为下游防洪设定的洪水标准等。
❷库容与特征水位水库的蓄水容积称为库容。
水库水位与库容的关系是由库区地形图上量算点绘出来的。
有了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就可以根据观测的水库水位,从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蓄水量。
水库在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总库容。
水库为完成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
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水库特征库容。
❸正常蓄水位与兴利库容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水库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也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
它是确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是保证水库兴利的允许最高洪水位。
泄洪建筑物不设闸门的,正常高水位即是泄洪建筑物(溢洪道)的底高程;泄洪建筑物设闸门的,正常高水位就是闸门关闭时长期维持的最高水位。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兴利库容(调节库容)。
❹防洪限制水位水库根据汛期和枯水期的径流条件及水库泄洪建筑物的条件确定的汛期起始调洪的水位称汛前限制水位,汛前水库必须把蓄水位降到此水位。
水库各种水位学习知识

水库各种水位学习知识1、水库水位不是水的高度,水位是自由水体表面到某一基准面的高差,水库水位有很多种,譬如死水位,最高水位,还有就是一个我们平时监测的随时在变动的库水位,表示当时的水库水面到基准面的高差,这个基准面可以是85基准,也可以是吴淞高程,也可以是56黄海,也可以是建成水库时认定的假定基面,这个不一定的,所谓水位,必须要直到基面才行.水位,是水体面高出固定基面的高程.固定基面有两种。
一种是绝对基面,即我国所采用的黄海某海域海平面.得出的水位为水面海拔.一种是测站基面即相对基面,以河流历年最低点,或河床最低点为零点面.两种基面可以转换.2、危急水位即保证水位:堤防工程所能保证自身安全运行的水位.又称最高防洪水位或危害水位。
系指堤防设计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水位.也是中国根据江河堤防情况规定的防汛安全上限水位,往往就是堤防设计安全水位。
3、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
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
到达该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逻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4、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工程当年状况确定的可防御洪水最高水位,可以是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并根据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对于可能出现超过保证水位的工程抢护和人员安全做好积极准备.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等,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5、水库防洪限制水位是指:汛期为下游防洪及水库安全预留调洪库容而设置的汛期限制水位。
汛期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
水库水位高程如何计算公式

水库水位高程如何计算公式水库水位高程是指水库水面的高度,通常用于测量水库的水位变化和管理水库的水资源。
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将介绍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水库水位高程通常是相对于一个基准点来测量的,这个基准点通常是水库的坝顶或者是一个固定的地理标志点。
水位高程的计算需要考虑水压力、水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物理学公式来进行计算。
在水力学中,水的压力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P = ρgh。
其中,P表示水的压力,ρ表示水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水的深度。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水的压力与水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在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E = H + Z。
其中,E表示水位高程,H表示水位的相对高度,Z表示基准点的高程。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水位高程等于水位的相对高度加上基准点的高程。
水位的相对高度通常是通过水位计来测量的,水位计可以通过测量水的压力来确定水的深度,从而得到水位的相对高度。
基准点的高程通常是通过测量地理标志点的高程来确定的,可以使用GPS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
在实际的水位高程计算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水库的形状、水库的容积、水库的流量等。
这些因素会对水位高程的计算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总之,水库水位高程的计算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数学知识,需要考虑水的压力、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等因素。
通过使用适当的公式和工具,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水库水位的高程,从而实现对水库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水库调度基本知识

结合库容 防洪库容 调洪库容
1 基本概念
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 防洪高水位 正常蓄水位 汛限水位
坝顶
死水位 天然水面线
有效库容 总库容
死库容
图1.1 防洪高水位、汛限水位、设计洪 水位和校核洪水位
兴建水库后,为了汛期安全泄洪,要求有一部分 库容作为削减洪峰之用,称为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 对于一年中可能会出现多次洪水的河流,这部分库容 在汛期应当经常留空。为了降低坝高(目的是降低造 价),同时在汛期又留有足够的防洪库容,汛期常要 求水库蓄水不超过某一限制水位,该水位称为水库的 防洪限制水位(汛限水位)。
1 基本概念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全部库容,称为总库容。校核 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调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防洪 库容。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既可用 以兴利又可用以防洪,因此称为结合库容。
1 基本概念
1.2 设计保证率
水库在多年工作期间正常用水得到保证的程度,常用正常供水保 证率来表示,或简称设计保证率(以P%表示)。设计保证率有三种 不同的衡量方法,即按保证供水的数量,按保证洪水的历时,或按 保证供水的年数来衡量。三者都是以多年工作期中的相对百分数表 示。目前在水库的规划设计中最常见的是第三种衡量方法。例如灌 溉水库、年调节以上的水电站、工业和民用供水等都用多年工作期 中能保证正常工作的相对年数表示。
3 水库调度运用基本原则
(3)兼顾防洪、灌溉、发电效益,以防洪效益为首; 兼顾大坝、库区和下游安全,以大坝安全为主;兼顾 汛期、汛前、汛后调度,以汛期调度为重; (4)有灌溉任务的水库,灌溉和发电用水出现矛盾时, 发电调度服从灌溉调度;
2 水库调度的主要任务
水库水位及库容简单记忆

死水位=死库容,(死水位-库底)
防洪限制水位,水库汛期允许兴利的上限水位
正常蓄水位=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死水位),
防洪高水位,为保护下游达到的坝前最高水位,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防洪限制水位)
结合库容,(正常蓄水位-防洪限制水位)
设计洪水位:达到大坝的设计洪水在坝前的最高水位,水库正常运行的最高水位,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依据。
拦洪库容(设计洪水位-防洪限制水位)
校核洪水位:达到大坝的校核洪水在坝前的最高水位,非正常工作,是大坝高程及安全校核的依据。
调洪库容(校核洪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总库容(校核洪水位-库底)。
水库基本知识心得

水库基本知识心得水库是一种用于水资源调节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设施。
我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水库基本知识的心得,以下是我对水库的一些了解和体会:1.定义和作用:水库是指人工固定蓄水的水体,是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工具。
水库的主要作用包括水资源调节、防洪调度、发电、供水、灌溉和养殖等。
水库的建设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水灾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2.水库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建设目的的不同,水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水电站水库、灌溉水库、风景区水库等。
根据水库的规模和功能,可以分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
3.水库的结构和设计:水库的主要结构包括大坝、泄洪设施、导流设施和溢洪道等。
大坝是水库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用于拦截和储存水资源。
泄洪设施用于控制水库的洪峰流量,保护下游地区的安全。
导流设施用于引导水流进入或从水库中导出。
溢洪道主要用于控制水库的水位和避免水库溃坝。
4.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库建设和运营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会淹没大量的林地、农田和居民点,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口转移。
同时,水库运营会影响下游的生态系统,尤其是河流的水质、河流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群结构。
5.水库的运营和管理:水库的运营和管理非常重要,需要合理调度水库的蓄水和放水,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和避免水灾发生。
水库管理还涉及到水库的巡视、养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对于水库基本知识的了解,我认为关键是要明确水库的作用和功能,了解水库的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熟悉水库的运营和管理要点。
只有全面了解水库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运用水库这一水资源管理工具,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各种水位学习知识
1、水库水位不是水的高度,水位是自由水体表面到某一基准面的高差,水库水位有很多种,譬如死水位,最高水位,还有就是一个我们平时监测的随时在变动的库水位,表示当时的水库水面到基准面的高差,这个基准面可以是85基准,也可以是吴淞高程,也可以是56黄海,也可以是建成水库时认定的假定基面,这个不一定的,所谓水位,必须要直到基面才行.
水位,是水体面高出固定基面的高程.固定基面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基面,即我国所采用的黄海某海域海平面.得出的水位为水面海拔.一种是测站基面即相对基面,以河流历年最低点,或河床最低点为零点面.两种基面可以转换.
2、危急水位即保证水位:堤防工程所能保证自身安全运行的水位。
又称最高防洪水位或危害水位。
系指堤防设计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水位。
也是中国根据江河堤防情况规定的防汛安全上限水位,往往就是堤防设计安全水位。
3、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
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
到达该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逻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
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4、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工程当年状况确定的可防御洪水最高水位,可以是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并根据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对于可能出现超过保证水位的工程抢护和人员安全做好积极准备。
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等,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5、水库防洪限制水位是指:汛期为下游防洪及水库安全预留调洪库容而设置的汛期限制水位。
汛期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
汛期,在正常运行时,库水位不得超过汛期限制水位。
仅当水库洪水超过设计标准时,才允许超过汛期限制水位,而按洪水调度规则调度
6、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的最低水位。
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为水库消落深度。
死水位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选定。
其原则是:①使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在既定的正常蓄水位条件下接近最大值;②考虑防洪及其他综合用水部门如灌溉、航运等对水库最低水位的要求;③要注意低水位时水轮机运行工作情况和闸门制造条
件等限制因素;④注意泥沙淤积对水库水位的影响,死水位以下的容积应能满足在一定运用期间的淤沙要求,可按有关设计规范计算确定。
对于梯级水电站上游水库的死水位选定,应充分考虑对下游其他梯级的影响,以总的梯级能量经济效益最大为比选准则。
当电力系统中有多座水电站联合运行时,应考虑相互间能量补偿对设计水电站死水位的影响。
水库特征值
1.死水位和死库容。
死水位是指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
死库容是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又称垫底库容。
一般用于容纳淤沙、抬高坝前水位和库区水深。
在正常运用中不调节径流,也不放空。
只有因特殊原因,如排沙、检修和战备等,才考虑泄放这部分容积。
2.正常蓄水位和兴利库容。
正常蓄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应在开始供水时蓄到的高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
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调节径流、提供水库的供水量。
3.汛期限制水位和结合库容。
汛期限制水位系指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在常规防洪调度中是设计调洪计算的起始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称结合库容,此库容在汛末要蓄满为兴利所用。
4.防洪高水位和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是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防洪库容是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控制洪水,满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5.设计洪水位和拦洪库容。
设计洪水位是当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
设计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拦洪库容。
6.校核洪水位和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是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调洪库容,用以拦蓄洪水,在满足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大坝安全。
7.总库容。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静库容。
它是一项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作为划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水库淹没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水库淹没范围是依据水库正常蓄水位及水库淹没对象设计洪水标准沿程回水线计算成果确定。
水库设计洪水回水水面线,应考虑水库运行方式,按照坝前起调水位和入库流量,计算回水水位。
回水水面线以坝址以上天然洪水与建库后设计采用的同一频率的分期(汛期和非汛期)洪水回水位组成的外包线的沿程回水高程确定。
水库设计洪水回水位的确定,还应根据河流泥沙特性、水库运行方式、上游有无调节水库以及受淹对象的重要程度,考虑10 年~30年的泥沙
淤积影响。
在回水影响不显著的坝前段,应计算风浪爬高、船行波爬高,取两者中的大值作为居民迁移和耕(园)地征收界线;风浪爬高、船行波爬高或坝前正常蓄水位水不显著地段,居民迁移和耕(园)地征收界线可分别按高于正常蓄水位1.0m 和 0.5m 确定。
水库回水尖灭点,以回水水面线不高于同频率天然洪水水面线0.3m 范围内的断面(水电规范为0.3m计算断面)确定;水库淹没处理终点位置,一般可采取尖灭点水位水平延伸至天然河道多年平均流量的相应水面线相交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