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马原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选择题(part2)
2017年10月马克思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理论联系实际是(D)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C)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B)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主要矛盾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B)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D)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D)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A)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C)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A)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11.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B)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补充形式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B)A.使用文字符号 B.制造使用工具C.具有自我意识 D.具有宗教信仰1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D)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D)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1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B)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C)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国家制度 D.文官制度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C)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资本 D.银行资本20.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C)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D)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22.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D)A.法国的圣西门 B.法国的傅立叶C.英国的欧文 D.德国的黑格尔2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A)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2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C)A.消除两极分化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实现共产主义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5.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网络社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D.民主性答案:D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包括民主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自然界的规律B.人类社会的规律C.思维的规律D.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答案:C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思维的规律。
3、下列哪一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2.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答案:B解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而世界是可知的并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下列哪一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世界是精神创造的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D.意识决定物质答案:C解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精神创造的,而不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及其检验标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才是正确的。
三、论述题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我们认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全国2017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7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答案】A【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答案】A【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比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等。
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
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C【解析】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马原期末复习选择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模块13 唯物论................................................................................................................................ 模块14 辩证法................................................................................................................................ 模块15 真理观................................................................................................................................ 模块16 历史观................................................................................................................................ 模块17 资本主义批判.................................................................................................................... 模块18 共产主义理想....................................................................................................................模块13 唯物论绪论【知识要点一】马克思主义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马原》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B )A.封建主义经济的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2.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它的( A )。
A.阶级属性讲B.研究的对象讲C.研究的主要内容讲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C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即他的( C )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他的( B )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共产主义 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专政D.大同世界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 B )A.历史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实践性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自然辩证法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ABD )。
A.经济社会根源B.思想渊源C.客观精神的原因 D 实践基础.3.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是(A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答案】A【解析】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考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丰富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B.对症下药C.注意分寸D.实事求是【答案】C【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说()。
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D【解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人类进人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
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5 .在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大卫・李嘉图
D .威廉・配第
9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10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 .傅立叶
C .欧文
D .圣西门
12 .在一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 .德国
B .奥地利
C .中国
D .俄国
13 .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科学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与时俱进
17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 .博大精深
D .与时俱进
18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 .实现人权
19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 C
2 . A
3 . A
4 . A
5 . B
6 . C
7 . B
8 . B
9 . C 10 . A 1 1 .
B 12 . D 13 . A 14 . A 15 .
C 16 . A 17 .
D 18 . A 19 . C
二、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 世纪40 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 . 14 世纪末至巧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 . 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30 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
产力发展
C .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 .垄断资本主义
2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 .巴黎公社 C. 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B . 1831年和1834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D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启蒙思想
5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A .康德
B .黑格尔
C .费尔巴哈
D .笛卡尔
6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马尔萨斯
D .西斯蒙
7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 .昂利・圣西门
B .沙尔・傅立叶
C .罗伯特・欧文
D .托马斯・莫尔
8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 .辩证法
B .劳动价值论
C .唯物史观
D .剩余价值学说
9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A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 .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 .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
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 .阶级性
B .实践性
C .客观性
D .人民性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 .李大钊的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 . “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A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 .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 .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4 . “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A .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 .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 .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 .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ABC
2 . BCD
3 . BCD
4 . ABC
5 . BC
6 . AB
7 . ABC
8 . CD
9 . ABCD
10 . ABCD 11 . AB 12 . BCD 13 . ABCD 14 . ABCD 15 . ABCD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三()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