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优选.)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知识梳理一、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崩直线,可以量出长度。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法量出长度。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也无法量出长度。
结论: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和直线的一部分。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线段的比较有叠合比较法和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连接两点的线段是最短的,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BC=1/2 AB或AB=2AC=2BC。
例题:1、如果线段AB=5cm,BC=3cm,那么A、C两点间的距离是()解:无法确定A、B、C三点位置是否共线,无法确定答案,选D。
2、已知线段AB=20㎝,C为AB中点,D为CB上一点,E为DB的中点,且EB=3㎝,则CD= ________cm.解:BC=0.5AB=10cm,DB=2EB=6cm,CD=BC-DB=10-6=4cm。
3、平面上有三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是()解:由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三个点可以确定三条直线,选C。
二、角1、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角用“∠”符号表示,分别用两条边上的两个点和顶点来表示(顶点必须在中间),或在角的内部写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来表示。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同步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 4。
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3、下列图形中,是棱锥展开图的是()A、 B、 C、 D、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A、 B、 C、 D、5、下列图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7、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是( )A、 B、 C、 D、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可能是()A、 B、 C、 D、9、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棱柱B、棱锥C、圆锥D、圆柱10、在下面的图形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1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12、下列四个图形中是如图展形图的立体图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________棱锥.14、如果一个棱柱共有15条棱,那么它的底面一定是________边形.15、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顶点.16、六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17、如图是由________、长方体、圆柱三种几何体组成的物体.18、将如图几何体分类,柱体有________,锥体有________,球体有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共4题;共20分)1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所标注式子的值相等,求x的值.20、(2009春•滨湖区期中)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一个工程队为建设一项重点工程,要在一块长方形荒地上建造几套简易住房,每一套简易住房的平面是由长4y、宽4x构成,要求建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其中客厅面积为6xy;两个卧室的面积和为8xy;厨房面积为xy;卫生间面积为xy.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所给图中设计其中一套住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21、如图,从一个多边形的某一条边上的一点(不与端点重合)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他所有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由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为例,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n边形呢?22、如图,在无阴影的方格中选出两个画出阴影,使它们与图中4个有阴影的正方形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在图1和图2中任选一个进行解答,只填出一种答案即可)第4章 4.1.2点、线、面、体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圆锥体是由下列哪个图形绕自身的对称轴旋转一周得到的()A、正方形B、等腰三角形C、圆D、等腰梯形2、下面现象能说明“面动成体”的是( )A、旋转一扇门,门运动的痕迹B、扔一块小石子,小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C、天空划过一道流星D、时钟秒针旋转时扫过的痕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四棱锥由四个面组成的C、正方体的各条棱都相等D、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可以形成棱柱4、直角三角尺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几何体是( )A、圆柱B、球体C、圆锥D、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右边哪个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得到()A、 B、 C、 D、6、如图,用水平的平面截几何体,所得几何体的截面图形标号是()A、 B、 C、 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9、如图,将正方体沿面AB′C剪下,则截下的几何体为()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10、如图,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后,剩下的几何体面的个数和棱的条数分别为()A、6,11B、7,11C、7,12D、6,1211、用一个平面去截圆柱体,则截面形状不可能是( )A、梯形B、三角形C、长方形D、圆12、下列几何体:①球;②长方体;③圆柱;④圆锥;⑤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上面的几何体,其中能截出圆的几何体有( )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共5题;共5分)13、飞机表演的“飞机拉线”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_.14、如图是棱长为2cm的正方体,过相邻三条棱的中点截取一个小正方体,则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________cm2.15、正方体的截面中,边数最多的是________边形.16、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三棱柱,截面图形的边数最多的为________边形.17、用平面去截一个六棱柱,截面的形状最多是________边形.三、作图题(共1题;共5分)18、用一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能截出梯形,请在如图的正方体中画出.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9、将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现有一个长是5cm、宽是6cm的长方形,分别绕它的长、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圆柱几何体,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大?20、如图所示为一个正方体截去两个角后的立体图形,如果照这样截取正方体的八个角,则新的几何体的棱有多少条?请说明你的理由.五、综合题(共2题;共20分)21、已知长方形的长为4cm.宽为3cm,将其绕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几何体,(1)求此几何体的体积;(2)求此几何体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22、小明学习了“面动成体”之后,他用一个边长为3cm、4cm和5cm的直角三角形,绕其中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了一个几何体.(1)请画出可能得到的几何体简图.(2)分别计算出这些几何体的体积.(锥体体积= 底面积×高)4.2直线、射线与线段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线段AB=5cm,BC=2cm,则线段AC的长度是( )A、3cmB、7cmC、3cm或7cm2、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它们的交点个数是( )A、1B、2C、3或2D、1或2或33、平面上有四点,经过其中的两点画直线最多可画出()A、三条B、四条C、五条D、六条4、以下条件能确定点C是AB中点的条件是( )A、AC=BCB、C、AB=2CBD、AB=2AC=2CB5、平面内四条直线最少有a个交点,最多有b个交点,则a+b=()A、6B、4C、2D、06、如图,直线l与∠O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则图中以O、A、B为端点的射线的条数总和是()A、5B、6C、7D、87、平面上有四个点,经过其中的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a条直线,最多可画b条直线,那么a+b的值为( )A、4B、5C、6D、7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若两个角的顶点重合,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C、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那么这条射线是角的平分线D、过直线外一点有两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9、下列说法:①平角就是一条直线;②直线比射线线长;③平面内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的公共点个数有0个、1个、2个或3个;④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之间的距离;⑤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⑥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10、如图,点A,B在直线m上,点P在直线m外,点Q是直线m上异于点A,B的任意一点,则下列说法或结论正确的是()A、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B、线段PQ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m的距离C、连接AP,BP,则AP+BP>ABD、不论点Q在何处,AQ=AB-BQ或AQ=AB+BQ二、填空题(共5题;共11分)11、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3个车站(来回票价一样)准备________种车票.12、线段有________个端点,射线有________个端点,直线有________个端点.13、如图所示,共有线段________条,共有射线________条.14、如图,A,B,C,D是一直线上的四点,则________ +________=AD﹣AB, AB+CD =________﹣________.15、往返于两个城市的客车,中途停靠三个站,且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则共有________种不同票价.三、作图题(共1题;共5分)16、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在原图上画)如图,平面上有三点A,B,C①画直线AB ②画射线BC ③画线段AC.四、解答题(共5题;共25分)17、已知AB=10cm,点C在直线AB上,如果BC=4cm,点D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度.18、如图,已知AB:BC:CD=2:3:4,E、F分别为AB、CD中点,且EF=15.求线段AD的长.19、如图,点D为线段CB的中点,AD=8cm,AB=10cm,求CB的长度.20、已知C,D两点将线段AB分为三部分,且AC:CD:DB=2:3:4,若AB的中点为M,BD的中点为N,且MN=5cm,求AB的长.21、如图,M是线段AC中点,B在线段AC上,且AB=2cm、BC=2AB,求BM长度.第4章 4.3.1角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有两个端点B、射线有两个端点C、有六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六边形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如图已知点M是直线AB上一点,∠AMC=52°48′,∠BMD=72°19°,则∠CMD=()A、49°07′B、54°53′C、55°53′D、53°7′3、∠1=45゜24′,∠2=45。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同步练习题(全册-共57页)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同步练习题(全册-共57页)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同步练习题(全册,共57页)⽬录第⼀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活中的⽴体图形2 展开与折叠3 截⼀个⼏何体4 从三个⽅向看物体的形状单元测验第⼆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 有理数2 数轴3 绝对值4 有理数的加法5 有理数的减法6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7 有理数的乘法 8 有理数的除法9 有理数的乘⽅ 10 科学记数法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 ⽤计算器进⾏运算单元测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1 字母表⽰数2 代数式3 整式4 整式的加减5 探索与表达规律单元测验第四章基本平⾯图形1 线段射线直线2 ⽐较线段的长短3 ⾓ 4⾓的⽐较5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单元测验第五章⼀元⼀次⽅程1 认识⼀元⼀次⽅程2 求解⼀元⼀次⽅程3 应⽤⼀元⼀次⽅程——⽔箱变⾼了4 应⽤⼀元⼀次⽅程——打折销售5 应⽤⼀元⼀次⽅程——“希望⼯程”义演6 应⽤⼀元⼀次⽅程——追赶⼩明单元测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 数据的收集2 普查和抽样调查3 数据的表⽰4 统计图的选择第⼀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活中的⽴体图形(1)基础题:1.如下图中为棱柱的是()2.⼀个⼏何体的侧⾯是由若⼲个长⽅形组成的,则这个⼏何体是()A.棱柱 B.圆柱 C.棱锥 D.圆锥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体、正⽅体都是棱柱 B.三棱柱的侧⾯是三⾓形C.直六棱柱有六个侧⾯、侧⾯为矩形 D.球体和圆是不同的图形4.数学课本类似于,⾦字塔类似于,西⽠类似于,⽇光灯管类似于。
5.⼋棱柱有个⾯,个顶点,条棱。
6.⼀个漏⽃可以看做是由⼀个________和⼀个________组成的。
7.如图是⼀个正六棱柱,它的底⾯边长是3cm,⾼是5cm.(1)这个棱柱共有个⾯,它的侧⾯积是。
(2)这个棱柱共有条棱,所有棱的长度是。
提⾼题:⼀只⼩蚂蚁从如图所⽰的正⽅体的顶点A沿着棱爬向有蜜糖的点B,它只能经过三条棱,请你数⼀数,⼩蚂蚁有种爬⾏路线。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汇编(人教版)探究与表达规律(八个考点) 专题讲练(解析版)

专题04 探究与表达规律(八个考点)专题讲练1、知识储备考点1. 数列的规律考点2. 数表的规律考点3..算式的规律考点4. 图形的规律(一次类)考点5 图形的规律(二次类)考点6. 图形的规律(指数类)考点7. 程序框图考点8. 新定义运算2、经典基础题3、优选提升题1. 解题思维过程:从简单、局部或特殊情况入手,经过提炼、归纳和猜想,探索规律,获得结论.有时候还需要通过类比联想才能找到隐含条件.一般有下列几个类型:1)数列的规律:把握常见几类数的排列规律及每个数与排列序号n之间的关系.2)等式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总结规律,注意此代数式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3)图形(图表)规律:观察前几个图形,确定每个图形中图形的个数或图形总数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4)图形变换的规律:找准循环周期内图形变换的特点,然后用图形变换总次数除以一个循环变换周期,进而观察商和余数.5)数形结合的规律:观察前n项(一般前3项)及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2. 常见的数列规律:1)1,3,5,7,9,… ,21n-(n为正整数).2)2,4,6,8,10,…,2n(n为正整数).3)2,4,8,16,32,…,2n(n为正整数).4)2,6,12,20,…,(1)n n+(n为正整数).5)x-,x+,x-,x+,x-,x+,…,(1)n x-(n为正整数).6)特殊数列:①三角形数:1,3,6,10,15,21,…,(1)2n n+.②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等于与它相邻的前两个数的和.考点1. 数列的规律 【解题技巧】①符号规律:通常是正负间或出现的规律,常表示为(1)n -或1(1)n --或1(1)n +-;②数字规律:数字规律需要视题目而确定;○3字母规律:通常字母规律是呈指数变换,常表示为:n a 等形式。
例1.(2022·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按顺序观察下列五个数-1,5,-7,17,-31……,找出以上数据依次出现的规律,则第n 个数是_____________. 【答案】(2)1n -+【分析】所给的数可转化为:-1=1-21,5=1+22,-7=1-23,17=1+24,-31=1-25,…据此即可得第n 个数,从而可求解.【详解】解:∵-1=1-21,5=1+22,-7=1-23,17=1+24,-31=1-25,…,∵第奇数个数为:1-2n ;第偶数个数为:1+2n ;∵第n 个数为:()21n-+.故答案为:()21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解答的关键是由所给的数字分析出存在的规律. 变式1.(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单项式3a 、5a 2、7a 3、9a 4……,依这个规律用含字母n (n 为正整数,且n ≥1)的式子表示第n 个单项式为_______ 【答案】(21)n n a +【分析】找出前3项的规律,然后通过后面几项验证,找出规律得到答案. 【详解】解:3a =(2×1+1)a 1,5a 2=(2×2+1)a 2,7a 3=(2×3+1)a 3,… 第n 个单项式是:(2n +1)an .故答案为:(2n +1)a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前几项的规律,然后验证,最后得到规律.变式2.(2022·山东烟台·七年级期末)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3x ,5x -,7x ,9x -,11x ,……,第n 个单项式是( ) A .()211nn x -- B .()1211n n x -+-C .()1211n n x ---D .()211nn x +-【答案】B【分析】先观察系数与指数的规律,再根据规律定出第n 个单项式即可. 【详解】解:∵3x ,5x -,7x ,9x -,11x ,……,∵系数是奇数项为-1,偶数项为1,即系数的规律是(-1)n -1,指数的规律为2n +1,∵第n 个单项式为()1211n n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数式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单项式的系数和指数,找到它们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考点2. 数表的规律 【解题技巧】例1. (2022•绵阳市七年级期中)将正奇数按下表排成5列: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1行 1 3 5 7 第2行 15 13 11 9 第3行 17 19 21 23 ………2725若2021在第m 行第n 列,则m +n =( ) A .256B .257C .510D .511【分析】观察图表,每一行都有四个数,且奇数行排在第2﹣5列,偶数行排在第1﹣4列,根据2021在正奇数中的位置来推算m ,n .【解答】解:首先,从图表观察,每一行都有四个数,且奇数行排在第2﹣5列,偶数行排在第1﹣4列,其次,奇数可以用2x ﹣1表示,当x =1011时,2x ﹣1=2021,即2021是排在第1011个位置.在上表中,因为每行有4个数,且1011÷4=252•••••••3,因此2021应该在第253行,第4列,即m =253,n =4.∴m +n =257,故选:B .变式1.(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若用有序数对(a ,b )表示第a 行,从左至右第b 个数,例如(4,3)表示的数是9,则(15,10)表示的数是( )A .115B .114C .113D .112【答案】A【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每一行的第一个数字都等于前面数字的个数再加1,即可得出(15,得出a,b的值分别为()A.9,10B.9,91C.10,91D.10,110【解题技巧】算式规律这一类没有固定的套路,主要依靠学生对已知算式的观察、总结、逻辑推理,发现期中的规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式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150道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100题)有理数加法1、(-9)+(-13)2、(-12)+273、(-28)+(-34) =-22 =15 =-62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7、|52+(-31)| =1518、(-52)+|―31| =-151 9、 38+(-22)+(+62)+(-78)=010、(-8)+(-10)+2+(-1) 11、(-32)+0+(+41)+(-61)+(-21) =-17 =-121316、 72+65+(-105)+(-28) 17、(-23)+|-63|+|-37|+(-77) =4 =018、19+(-195)+47 18、(+18)+(-32)+(-16)+(+26) =-129 =-420、(-0.8)+(-1.2)+(-0.6)+(-2.4) 21、(-8)+(-321)+2+(-21)+12=-5 =2 有理数减法7-9 ―7―9 0-(-9) (-25)-(-13) =-2 =-16 =9 =-12(-20)-(+5)-(-5)-(-12) (-23)―(-59)―(-3.5) |-32|―(-12)―72―(-5) =-8 =39.5 =-23(+103)―(-74)―(-52)―710 (-516)―3―(-3.2)―7 (+71)―(-72)―73=―7011 =-10 =00.5+(-41)-(-2.75)+21 (+4.3)-(-4)+(-2.3)-(+4)=3.5 =2原则三: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
如确定是分数还是小数,分数必须是带分数或真分数,不得是假分数,过程中无所谓。
有理数乘法 (-9)×32(-132)×(-0.26) (-2)×31×(-0.5)=-6 =0.04 =3131×(-5)+31×(-13) (-4)×(-10)×0.5×(-3) (-83)×34×(-1.8)=-6 =-60 =0.9(-0.25)×(-74)×4×(-7) (-73)×(-54)×(-127)=-4 =-51(-0.5)-(-341)+6.75-521 (+6.1)―(-4.3)―(-2.1)―5.1=4 =7.4 (-32)―(-143)―(-132)―(+1.75) (-332)―(-243)―(-132)―(-1.75)=1 =2.5-843-597+461-392 -443+61+(-32)―25 =-13127 =-743(-8)×4×(-21)×(-0.75) 4×(-96)×(-0.25)×481=-12 =2(74-181+143)×56 (65―43―97)×36=32—63+12 =30—27—28 =19 =-2525×43-(-25)×21+25×41 (-36)×(94+65-127) =25×(43+21+41) =-16-30+21=25×121 =-25 =3721原则四:巧妙运用运算律(187+43-65+97)×7231×(2143-72)×(-58)×(-165)=28+54-60+56 =31×(1427)×(-58)×(-165)=78 =289有理数除法18÷(-3) (-24)÷6 (-57)÷(-3) (-53)÷52(-42)÷(-6)= -6 =-4 =19 =-23 =7 (+215)÷(-73) (-139)÷9 0.25÷(-81) -36÷(-131)÷(-32)=-95 = -131=-2 =-4021-3÷(31-41) (-2476)÷(-6) 2÷(5-18)×181=-36 =471=-1171131÷(-3)×(-31) -87×(-143)÷(-83) (43-87)÷(-65) =274 =-21 =203(-1)÷(-4)÷74 3÷(-76)×(-97) 0÷[(-341)×(-7)] =167 =1849 =0(29-83+43)÷(-43) -3.5 ×(61-0.5)×73÷21 -172÷(-165)×183×(-7) =-6+21-1 =-27×(-31)×73×2 =-79×116×811×7 =-621 =1 =-427=-643原则五: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检测时间: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A、AB=8㎝,BC=19㎝,AC=27㎝;B、AB=10㎝,BC=9㎝,AC=18㎝;C、AB=11㎝,BC=21㎝,AC=10㎝;D、AB=30㎝,BC=12㎝,AC=18㎝2、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在m、n、p三个量中,如果m=n,n=p,那么m=p。
B、在∠A、∠B、∠C、∠D四个角中,如果∠A=∠B,∠C=∠D,∠A=∠D,那么∠B=∠C;C、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D、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3、垂直是指一位置特殊的()A、直线;B、直角;C、线段;D、射线4、如图,四条表示方向的射线中,表示XXX的是()5、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那么∠ABC的度数是()A、75°;B、105°;C、45°;D、135°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是()A、可能是1个,2个,3个;B、可能是0个,2个,3个;C、可能是1个,2个,或3个;D、可能是1个或3个。
7、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8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CD;B、∠B+∠C=180°;C、∠B=∠C;D、∠C+∠D=180°8、直线a外有一定点A,A到a的距离是5㎝,P是直线a上的任意一点,则()A、AP>5㎝;B、AP≥5㎝;C、AP=5㎝;D、AP<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时4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B、6时30分,时针与分针重合;C、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90°;D、3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
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题七年级有理数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31-的倒数是____;321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3、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5、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6、计算:.______)1()1(101100=-+-7、平方得412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8、+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3 (a + b) 3-cd =__________。
1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12、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13、在数5-、 1、 3-、 5、 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
14、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1+n │=_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0-11abA .a + b <0B .a + b >0;C .a -b = 0D .a -b >0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2)(a a -=B .33)(a a -=;C .|| 22a a -=-D .|| 33a a =17、如果0a b +>,且0ab <,那么()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值较小18、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A .x 2 B.|-x+1| C.(-x)2+2 D.-x 2+119、算式(-343)×4可以化为()(A )-3×4-43×4 (B )-3×4+3 (C )-3×4+43×4 (D )-3×3-3上一页下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知识梳理一、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结论: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1)叠合比较法;(2)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21AB 或AB=2AC=2BC 。
例题:1、如果线段AB=5cm ,BC= 3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8 cmB 、2㎝C .4 cmD .不能确定解:D 点拨:A 、B 、C 三点位置不确定,可能共线,也可能不共线.2、已知线段AB=20㎝,C 为 AB 中点,D 为CB 上一点,E 为DB 的中点,且EB=3 ㎝,则CD= ________cm .解:4 点拨:由题意,BC=0.5AB=10cm ,DB=2 EB=6cm ,则CD=BC -DB =10-6=4(cm )3、平面上有三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是( )A 、1B .2C .3D .1或 3二、角1、角的概念:(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角用“∠”符号表示(1)分别用两条边上的两个点和顶点来表示。
(顶点必须在中间)(2)在角的内部写上阿拉伯数字,然后用这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角。
(3)在角的内部写上小写的希腊字母,然后用这个希腊字母来表示角。
(4)直接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3、角的度量:会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4、角的单位:角的单位有度、分、秒,用°、′、″表示,角的单位是60进制与时间单位是类似的。
度、分、秒的换算:1°=60′,1′=60″。
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大小(1)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个角叫平角。
(2)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时,这个角叫周角。
(3)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6、画两个角的和,以及画两个角的差(1)用量角器量出要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来画。
(2)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30°、60°、90°、45°。
7、角的平分线从角的顶点出发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角的平分线。
若BD 是∠ABC 的平分线,则有:∠ABD=∠CBD=21∠ABC ;∠ABC=2∠ABD=2∠CBD 8、角的计算。
练习:1.已知αβ是两个钝角,计算16(α+β)的值,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24°,48°,76°,86°,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则正确的答案是( )A .86°B .76°C .48°D .24°2.甲同学看乙同学的方向为北偏东60°则乙同学看甲同学的方向为( )A .南偏东30°B .南偏西60°C .东偏南60°D .南偏西30°3.如图1―4-5所示,AC 为一条直线,O 是AC 上一点,∠AOB =120° ,OE 、OF 分别平分∠AOB 和∠BOC .(1)求∠EOF 的大小;(2)当OB绕O旋转时,OE、OF仍为∠AOB和∠BOC平分线,问:OF、O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三、平行线和垂线1、平行线的定义:(1)如果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2)平行线用“∥”来表示;强调要在同一平面内,若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又不平行,又不相交,叫异面直线;线段、射线的平行关系根据它所在的直线来决定,若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若所在的直线相交,就不平行。
2、平行的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垂直的概念:(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垂直用“⊥”来表示,如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记作:AB⊥BC5、垂线段的概念:(1)过一点A做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B,则线段AB叫直线a的垂线段。
(2)直线外一点A到直线a的垂线段长度叫点A到直线a的距离。
(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垂直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四、七巧板七巧板的制作:七巧板由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
E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若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P=BPC. 若AP=BP , 则P 是线段AB 的中点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者两点之间的距离2.如果线段AB=5cm,线段BC=4cm,那么A,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A. 9cmB.1cmC.1cm 或9cmD.以上答案都不对3.在直线L 上依次取三点M,N,P , 已知MN=5,NP=3, Q 是线段MP 的中点,则线段QN 的长度是( )A. 1B. 1.5C. 2.5D. 44.已知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N 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MC=21ABB. NC=21ABC.MN=21ABD.AM=21AB 5. 已知线段AB=6cm,C 是AB 的中点,C 是AC 的中点,则DB 等于( )A. 1.5cmB. 4.5 cm C3 cm. D.3.5 cm6.把两条线段AB 和CD 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较长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均落在线段CD 的内部,那么AB<CDB. 如果A,C 重合,B 落在线段CD 的内部,那么AB<CDC. 如果线段AB 的一个端点在线段CD 的内部,另一个端点在线段CD 的外部,那么AB 〉CDD. 如果B ,D 重合,A ,C 位于点B 的同侧,且落在线段CD 的外部,则AB 〉CD7.如图,量一量线段AB,BC,CA 的长度,就能得到结论( ) A. AB=BC+CA B. AB<BC+CA C. AB < BC CA - D. AB=BC CA -8. 如图,BC=4 cm,BD=7 cm , D 是AC 的中点,则AC= cm , AB= cm9. 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四条道路,其中最短的路线是 ,最长的路线是 。
10. 如图,D,E 分别是线段AB,AC 的中点,量一量线段DE 和BC 的长度,得到DE= BC(填一个数)第9 题图 第10题图11、如右图,点C 分AB 为2∶3,点D 分AB 为1∶4, 若AB 为5 cm,则AC=_____cm,BD=_____cm,CD=______cm.12、若线段AB=a,C 是线段AB 上任一点,M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MN=_______+_______=_______AC+_______BC=_______.13、 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 ,再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C ,则线段DC=______AB ,BC=_____CD14、 已知线段AB=10㎝,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是AC 中点,则线段CD=_________㎝。
15、计算=45.1______度 ______分______秒 =''0180______度______分______秒 =______度16、观察图中的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1)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A.40个B.45个C.50个D.55个(2)像这样, n 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17、平面上有四个点,过其中每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画图说明)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