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技术、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探讨和实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依次介绍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技术、网络安全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

正文内容:1.网络体系结构1.1OSI参考模型详细介绍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七层网络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2TCP/IP协议栈分析TCP/IP协议栈的四层结构,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并对各层的功能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2.通信协议2.1TCP/IP协议阐述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

2.3DNS协议解释DNS协议在网络中的作用,包括域名解析、域名查询等功能。

3.数据传输技术3.1传输层协议详细阐述传输层协议的特点和功能,包括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和无连接的UDP协议。

3.2终端设备讨论终端设备的种类和特点,包括计算机、方式、平板等,并介绍它们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4.网络安全4.1加密与解密技术分析加密与解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方法。

4.2防火墙介绍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包括包过滤、状态检测等方法,以及常见的防火墙产品和解决方案。

4.3DDOS攻击分析DDOS攻击的原理和危害,并介绍一些应对DDOS攻击的方法和技术。

5.实验结果与分析5.1实验目的和方法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5.2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包括网络延迟、带宽利用率等指标。

5.3结果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我们通过介绍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搭建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跳线等连接线缆。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

命令行工具,如 CMD 终端。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个计算机节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2、使用网线将各个设备按照设计的拓扑结构进行物理连接。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1、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合理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2、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设置界面或命令行工具进行 IP 地址的配置。

(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登录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设备名称、管理密码等基本信息。

2、配置交换机的 VLAN 划分,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隔离。

3、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1、在一台计算机上搭建 Web 服务器,安装 IIS 或 Apache 等服务软件,并配置网站内容。

2、从其他计算机上访问搭建的 Web 服务器,测试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五)网络安全设置1、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防止非法入侵。

2、启用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对特定的 IP 地址或端口进行访问控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物理连接正常,指示灯显示工作状态正常。

(二)IP 地址配置结果通过查看计算机的网络设置和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IP 地址的验证,确认各节点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配置正确,网络内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三)网络设备配置结果交换机的 VLAN 划分成功,不同 VLAN 之间的计算机无法直接通信,实现了网段隔离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格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格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名称具体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阐述进行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例如:1、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3、掌握网络协议的分析和应用。

4、培养解决网络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列出所使用的计算机型号、配置等信息。

描述网络设备的类型、型号,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2、软件环境说明操作系统的版本,如 Windows 10、Linux 等。

列举所使用的网络模拟软件或工具,如 Packet Tracer、Wireshark 等,并注明其版本号。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画出实验所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图,标注各个设备的名称、IP 地址等关键信息。

说明如何通过物理连接或软件模拟实现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设备的配置针对所使用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详细描述其配置过程,包括VLAN 的划分、端口的设置、路由协议的配置等。

给出具体的配置命令和参数,并解释其作用。

3、网络服务的部署与测试描述如何部署常见的网络服务,如 DHCP 服务、DNS 服务、Web服务等。

测试所部署的网络服务是否正常工作,记录测试结果和出现的问题。

4、网络协议的分析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如 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

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解读其协议头字段的含义,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5、网络故障的排查与解决模拟网络故障,如网络连接中断、IP 地址冲突等。

描述排查故障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五、实验结果1、网络拓扑结构的实现效果展示实际搭建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否与设计相符。

提供网络设备连接状态、指示灯等方面的信息。

2、网络设备配置的验证验证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配置是否生效,如 VLAN 划分是否正确、路由是否可达等。

给出相关的测试命令和输出结果。

3、网络服务的运行情况说明所部署的网络服务是否能够正常提供服务,如客户端是否能够获取 IP 地址、能否正常访问网站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8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8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8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和任务学生通过实习,掌握网线制作与测试中常用设备的使用与使用技巧,熟练掌握局域网组建,掌握局域网组建中至少一种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设置和维护使用,掌握网络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初步接触网络管理方法及其网络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基本要求1、掌握网线制作与测试基本知识2、掌握对等网的组建方法3、熟悉局域网的组建及维护4、熟悉网络服务与配置5、熟悉局域网与INTERNET的接入技术三、实习内容:(注:主要写实训相关理论、实习操作等内容)实训虽然只有五天时间,但我们学到了很多内容。

周一,老师讲解一些有关知识,实训的地点时间以及安排,把该交代同学的都交代了。

虽然体检用去了一些时间,不过刚好,体检完了,我们可以首先预习这本实训书。

用灵活清晰的头脑理解书本知识,有了从分的思维,为以后的几天实训做铺垫。

周二,上午,在图书馆看书,查找资料,了解下午所需要进行的实训步骤。

下午,明白了任务是需要动手操作网线制作与测试的基本知识与亲自组建对等网。

关于网线的制作,首先要明白,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分为两大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常用的双绞线由四对导线按照一定的密度反时针互相扭绞在一起的,分别用橙、蓝、绿、综4种颜色标出,具体来说是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白棕八种颜色,也就是有8条铜线。

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大类,常用连接双绞线的硬件有RJ—45水晶头以及信息插座。

),同轴电缆(先由两根同轴心、相互绝缘的圆柱形金属导体构成基本单元(同轴对),再由单个或多个同轴对组成的电缆。

常用的同轴电缆有两类:50Ω和75Ω的同轴电缆。

),光钎(光纤是由石英拉成丝,由纤芯和包层构成双层通信圆柱体组成的)等。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和激光等。

实训步骤:直通线与交叉线,直通线两端排序方式相同,即都用RJ—45A标准或RJ—45B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开课实验室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学院国际学院年级2012 专业班(1)班学生姓名吴双彪学号6312260030115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2简单的局域网配置与资源共享实验目的:1、掌握将两台PC联网的技能与方法2、掌握将几台PC连接成LAN的技能与方法3、掌握局域网内资源共享的技能与方法实验内容和要求:1、选用百兆交换机连接PC若干台;2、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分别为PC配置TCP/IP协议,使他们实现互联和资源共享实验环境:(画出实验网络拓图)实验步骤:1、选择两台计算机;选PC0与PC1.2、设置两台计算机IP地址为C类内部地址;两台PC机的IP分别设置为:、202.202.242.47、202.202.243.48;两台PC机的掩码分别设置为:、255.255.255.0、255.255.255.0;3、用一台计算机Ping另一台计算机,是否能Ping通?4、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的勾;设置共享文件夹。

5、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选项里,把“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为“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的身份验证”(可选,此项设置可去除访问时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也可视情况设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6、通过网络邻居或在运行窗口输入“\\对方IP地址”实现资源共享。

1)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A.设置IP地址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X.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注意: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IP地址的网络ID应相同..。

..,主机ID应不同..,子网掩码需相同B.测试网络连通性(1)用PING 命令PING 127.0.0.0 –t,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解决方法:检查网线是否连接好,或者网卡是否完好(2)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录结果。

答:能。

结果同步骤3(3)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从“网上邻居”中能看到吗?能ping通吗?记录结果。

2) 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A.设置IP地址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B.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

C.测试网络的连通性1.在“网上邻居”中察看能找到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2.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答:能ping通的主机有KOREYOSHI ,WSB ,ST ,LBO ,CL 。

思考并回答测试两台PC机连通性时有哪些方法?实验小结:(要求写出实验中的体会)实验3 Wireshark实验本部分实验在Wireshark中进行。

请访问Wireshark图文教程和中国协议分析网熟悉其使用。

帧的目的Mac地址用Wireshark查看你访问旁边计算机的帧,发出帧的目的MAC地址以及返回帧的源MAC地址是什么?用Wireshark查看你访问天佑和教务网站的帧,发出帧的目的MAC地址以及返回帧的源MAC地址是什么,为什么?IP包的分段进行Ping命令各种选项的运行,对-l参数进行Wireshark分析,了解IP包的分段。

TTL过期的ICMP事件使用pathping命令,进行Wireshark分析,了解通过设置TTL来触发TTL过期的ICMP事件。

DNS解析进行一个DNS解析,用Wireshark进行分析,了解UDP和DNS的使用。

三次握手用Wireshark详细分析一次TCP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其释放连接的过程。

各层头部分析Ethernet帧、IP包和TCP段的格式,明白各层头部每个字段的使用。

实验4 Cisco Packet Tracer实验(一)本部分实验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中完成。

请同学们先了解VLSM、CIDR、RIP、OSPF、VLAN、STP、NAT及DHCP等概念,以进行网络规划和配置。

用交换机连接PC构建LAN构建如下所示的拓扑结构进行各PC基本网络配置,要求相互能ping通。

1.这些PC处于同一个子网吗?不在同一个子网能否通信?答:1.不在同一个子网;2.PC在不同的子网能通信。

2.测试如PC1的IP为192.168.1.1/24,而PC2的IP为192.168.2.1/24能否通信?3.测试如PC1的IP为192.168.1.1/16,而PC2的IP为192.168.2.1/24能否通信?答:结果同上。

4.你设置网关了吗?为什么?答:未设置,因为可分配给主机的第一个地址被PC占有。

思考:集线器Hub是只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它与交换机的区别何在?请在CPT软件中进行实际验证。

答:1.从工作方式来看:集线器是一种广播模式,容易产生广播风暴,而当交换机工作的时候,只有发出请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相应而不影响其它端口,因此交换机就能够隔离冲突与病有效的抑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2.从带宽来看:集线器所有端口都是共想一条带宽,是总线型拓扑结构;而对于交换机而言,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

验证:将左边的交换机2960替换为集线器hub。

用PC0 ping PC1,用PC2 ping PC3,模拟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5 路由器配置初步在不同子网间通信需通过路由器。

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下都至少是一个子网,构建如下拓扑,并进行相应的网络规划上图中,我们模拟了两个学校的连接。

说明如下:对新的路由器,我们必须通过笔记本的串口与其console端口连接进行初次的配置,注意比特率9600两个网络远程连接要么通过光纤,要么通过广域网接口即所谓的serial口进行,不可能通过以太网口。

如果选用的路由器没有该模块,请在关机状态下添加。

在模拟的广域网连接中需注意DCE和DTE端,在DCE端需配置时钟频率64000交通大学路由器基本配置如下:以太网口:Router>en //进入特权模式Router#conf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nt f0/0 //进入配置以太网口模式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其IP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端口Router(config-if)#exit //退到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广域网口:Router(config)#int s0/0 //进入配置广域网口模式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配置其IP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时钟频率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端口Router(config-if)#exit //退到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重庆大学路由器基本配置如下:以太网口:Router>en //进入特权模式Router#conf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nt f0/0 //进入配置以太网口模式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配置其IP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端口Router(config-if)#exit //退到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广域网口:Router(config)#int s0/0 //进入配置广域网口模式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配置其IP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端口Router(config-if)#exit //退到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各PC基本配置如下:机器名IP 子网掩码网关PC0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PC1 192.168.1.3 255.255.255.0 192.168.1.1PC2 192.168.3.2 255.255.255.0 192.168.3.1PC3 192.168.3.3 255.255.255.0 192.168.3.1 至此,基本配置完成。

你可以ping通同子网的接口,但不能跨子网,为什么?PC0 ping PC1但是PC0 ping PC3,只能发送到router1。

原因:路由表找不到下一跳路由,目的主机不可达。

实验6 静态路由配置静态路由是非自适应性路由计算协议,是由管理人员手动配置的,不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静态路由非常简单,适用于非常简单的网络。

在当前这个简单的拓扑结构中我们可以使用静态路由,即需要直接告诉路由器到某网络该怎么走。

在上述配置情况如下添加如下命令:交通大学路由器: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到3.0这个网络的下一跳是2.2Router(config)#exit //退到全局配置模式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同理,重庆大学路由器: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到1.0这个网络的下一跳是2.1Router(config)#exit //退到全局配置模式Router#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注意:实际中我们还需要配置一条缺省路由,否则其它网络皆不能到达!代码如下: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 //缺省全部转发给*.*.*.*至此,这些PC能全部相互ping通!VLAN间通信构建如下拓扑结构:其中,两个2960交换机和核心的3560交换机使用Gbit口相连。

Cisco 3560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的核心交换机,将其作为VTP Server,VLAN在其上创建。

配置如下:Switch(config)#hostname 3560 //更改交换机名称3560(config)#vtp domain cqjtu //设置VTP(VLAN中继协议)域名称3560(config)#vtp mode server //设置其为VTP服务器3560(config)#vlan 2 //新建VLAN2(缺省的,交换机所有端口都属于VLAN1,不能使用)3560(config-vlan)#name computer //别名3560(config-vlan)#exit3560(config)#vlan 3 //再建VLAN33560(config-vlan)#name communication //别名3560(config-vlan)#exit3560(config)#int vlan 2 //配置接口VLAN2,它将是该子网的网关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3560(config-if)#exit3560(config)#int vlan 3 //配置接口VLAN2,它将是该子网的网关356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两个Cisco 2960交换机是作为局域网中的汇聚层/接入层交换机,将其作为VTP Client,自己决定哪些端口划入哪个VL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